大脑共变模式揭秘基因/心理与疼痛敏感性之谜

疼痛是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但对疼痛感知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探究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产生机制,对于阐释慢性疼痛的易感性并进行个性化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提示,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可能受到基因-脑与心理状态/特质-脑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然而,由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多样性,缺乏可以整合大脑、基因和心理因素的模型来解释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涂毅恒研究组招募了450名健康被试(包括160名男性和290名女性),通过冷压痛测试测量个体的疼痛敏感性水平(包括疼痛阈限和耐受阈限),同时,收集了结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遗传数据和心理量表评分(包括疼痛灾难化、疼痛恐惧和疼痛焦虑),以探讨多模态大脑共变模式、遗传表型和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该研究采用多模态融合算法(mCCA-jICA)提取出14对多模态(脑结构和脑功能)共变模式(IC)。结果发现......阅读全文

心理所发现刻画个体疼痛敏感性的神经指标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赠予人们的最宝贵却无人想要的礼物。没有它,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极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有了它,人们就面临着潜在的无尽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长期折磨。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疗毒”也纹丝不动,而有些人则对疼痛极

心理所发现刻画个体疼痛敏感性的神经指标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赠予人们的最宝贵却无人想要的礼物。没有它,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极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有了它,人们就面临着潜在的无尽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长期折磨。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疗毒”也纹丝不动,而有些人则对疼痛极

心理所提出抑郁情绪导致疼痛敏感性减弱的进一步证据

  继发现了抑郁情绪导致大鼠自发痛增强而诱发痛减弱之后,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非研究员及其团队又为这一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  课题组之前的研究考察了抑郁情绪对辐射热痛这种单纯诱发痛的影响,但对于抑郁状态下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基础上的诱发痛行为如何变化还不得而知。本研究延续以往的不

解码大脑慢性疼痛

美国科学家发现,脑信号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疼痛程度。研究结果是对慢性疼痛的首次人体内直接检测,或有助于开发针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法,如卒中后疼痛或幻肢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长期慢性疼痛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会造成大量残疾和经济负担。当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不足以管理慢性疼痛,经常开具

大脑听觉皮层可助增强语言感知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2月20日在线发表的两篇神经科学论文提出,人们能借助听觉皮层的快速动态变化,在嘈杂的环境中辨认出语句。其中一组人员发现,当词语中的某些部分被噪音掩盖时,听觉中枢的一个区域能实时补充缺失的音节。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先前接触过这些语句的情况下,听觉中枢的快速变化能让人们理解噪音

猴子感知心跳将有助心理学研究

    恒河猴能够感知自己的脉搏,这可能有助于未来的心理学研究。 图片来源:CALIFORNIA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    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心跳加速——无论是来自膝上的狼蛛还是恋人的短信。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猴子也是如此。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非

Science子刊:利用基因缓解疼痛

  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 FKBP51 的蛋白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信号调控小鼠的非急性疼痛感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10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疼痛问题不可小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方面的体验往往和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相联

中科院心理所基于社交媒体语言表达心理幸福感感知模型

积极心理健康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心理幸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民众的心理幸福感测量很难大规模实时评估。社交媒体的流行使非侵入性方式感知和了解在线用户的心理幸福感成为可能。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基于社交媒体用户的语言表达建立心理幸福感预测模型,并通过心理问卷

心理所等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随着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类的日常生活。虽然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歌和

大脑中的快速补偿变化使嗅觉感知稳定

  当人的嗅觉被阻断时,相应的大脑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会随着嗅觉的恢复很快地逆转复原。先前的研究认为嗅觉系统对气味丧失之后的感知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性,但是本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嗅觉感知的稳定性其实是因为大脑中存在快速补偿变化。   Keng Nei Wu

“爆炸性”大脑网络如何导致慢性疼痛?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纤维肌痛的人更加容易因周围环境一点微小的变化而产生快速而且广泛的大脑反应。这种异常的过激反应叫做爆炸式同步(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ES)现象。   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们提供证据表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大脑存在ES现象。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

科学家揭示“痛点”的神经指标

  被开水烫一下,有人疼痛难忍,有人毫无知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都是因为每个人的“痛点”——疼痛敏感性不同。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率先采用跨物种研究方法,探索出了能刻画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指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研究人员首先招募了96名健

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大脑拥有数字感知能力

大脑表面的不同区域对于不同的点数量做出反应。   人类大脑的“地图”已知都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主要感官有关,但这是首次发现与数字感知有关的地图。这种地图允许进行类似任务的神经元进行最有效的沟通。对于猴子的研究已经表明,当动物观察到一组特殊的数字时,在顶叶皮层中的某些神经元就会变得活跃。虽然这些研究

研究揭示苏格兰妇女无法感知疼痛且伤口愈合更快的原因

几年前,苏格兰妇女乔-卡梅伦被发现是一个医学奇迹,她几乎感觉不到疼痛、恐惧或焦虑,而且伤口愈合更快,这要归功于一个特定的基因突变。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以弄清这一点是如何运作的,希望能解开未来的药物目标。卡梅伦的边缘超能力是在她60多岁时才被发现的,当时她接受了两次重大的外科手术,事

压力增大新生儿大脑疼痛响应区

   一项新研究发现,当新生婴儿处于压力之下时,他们的大脑会对疼痛做出更强烈反应。然而,你永远不会从这些婴儿的行为中了解到这一点。近日,《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压力会导致婴儿大脑活动与其行为明显脱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Laura Jones说:“当新生婴儿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时,他们的

大脑成像揭示了正念程序如何增强疼痛调节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健康心智中心的研究分离了正念训练后与疼痛相关的大脑活动的变化,为更有针对性和更精确的疼痛治疗指明了道路。这项研究发表在7月27日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该中心开展了为期八周的“正念减压”课程,对疼痛调节活动进行了改变。这些变化在参加了类似课程但没有接受正念训练的参与者身上没有观察到

大脑扫描信号可识别人体疼痛感

研究发现大脑扫描信号可识别人体疼痛感  近日,科罗拉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医疗人员只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大脑扫描信号就能辨别出其身体所感受到的疼痛感。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

正念水平高的人疼痛敏感度低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疼痛敏感度会较其他人低。同样是被热水烫了一下,有的人会觉得疼痛难忍,有的人则没啥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维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一项新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正念。该中心近日发布新闻公告称,研究人员通过脑成像研究证明,正念水平高的人疼痛敏感度相对较低。 念是佛

PNAS惊人发现:感知气温的基因

  夏日的午后总是让人昏昏欲睡,这是为什么呢?Leicester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感知气温的基因,向人们展示了环境温度和天气状况对基因活性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二十八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PNAS杂志上。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周期性变化,我们进化出了生物钟协调不同组织与器官的昼夜节律

大脑感知方向和形状的两个区域确定

  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纽约大学和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成像设备,确定了大脑负责感知方向和形状的两个区域。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该研究成果是在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方面的一个重要进步。   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定位了这两个位于大脑皮质上如硬币大小的相邻区域

诸多心理疾病皆与特定大脑回路相关

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瘾症和强迫症都与大脑同一回路出现问题有关。 此前的脑部扫描研究表明,大脑的几个不同区域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但这些结果并不吻合。 为了解更多信息,研究团队查阅了大脑存在损

诸多心理疾病皆与特定大脑回路相关

  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瘾症和强迫症都与大脑同一回路出现问题有关。  此前的脑部扫描研究表明,大脑的几个不同区域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但这些结果并不吻合。  为了解更多信息,研究团队查阅了大脑存

心理所揭示大脑皮层形态和功能的关联

  脑的结构特征是实现脑功能的物质基础。在微观层面,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结构决定了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制,从而在本质上决定了神经网络的功能,神经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来研究微观层面上的神经网络结构如何实现简单的功能。复杂的脑功能则依赖于更大规模的全脑神经网络来实现,但至今尚不清楚复杂

研究发现怀旧情绪镇痛的丘脑皮层机制

  怀旧是对过去包含情感的渴望感,是一种与自我相关、苦乐参半但主要是积极的社会情绪。以往研究发现,对个体而言,怀旧可以缓解疼痛或增加对疼痛的忍耐。在药物镇痛有潜在成瘾性的背景下,非药物性镇痛(如怀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怀旧具有镇痛作用,但其背后的大脑机制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

《神经元》:首次证实大脑疼痛受体与记忆相关

打孩子时,家长常常会说,“下次记住疼!”这或许有点道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表明,能够影响机体痛觉的神经受体TRPV1在大脑的学习和记忆中也起到特定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有望为治疗记忆损失和癫痫症提供新的药物标靶。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3日的《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TRPV1全称为瞬时

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研究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长久的历史,并随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

内感受敏感性提升是正念太极拳缓解焦虑的关键心理机制

焦虑是常见的情绪障碍,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成瘾和自杀行为。临床和非临床实践研究已广泛证实,基于正念的干预方式(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可以显著缓解焦虑。然而,正念干预对焦虑的影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内感受(interoception)指个体

对急慢性疼痛感知信息的实时解码以及光遗传刺激反馈

  急性及慢性疼痛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成年人的生活。由于大脑对疼痛的调控机制异常复杂,对疼痛的诊断缺少有效的客观依据,进而导致当代社会上阿片类止疼药物的泛滥。  长期连续地药物治疗,不仅会降低止疼效果,还会带来药物成瘾以及过量使用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因此,研究可替代药物的新疼痛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宁波材料所在具有疼痛感知的仿生皮肤研究中取得进展

生物系统中,软组织可以通过应变增强有效地调节其机械强度以避免损伤。这些组织结合生物体的体感系统,可以经历从触觉到痛觉的可控感觉阈值转变,从而使生物体能够主动感知到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刺激,并进一步迅速做出反应,防止危险的发生。因此,在应变机械增强之前,主动保护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感觉系统触发的强烈且快速的

研究揭示疼痛分辨力稳定且特异的神经指标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利用脑电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疼痛分辨力稳定且特异的神经指标。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题为Selective and Replicable Neuroimaging-based Indic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