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可充钙氧电池,复旦大学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钙金属具有低氧化还原电位和多价性等特性,结合我国丰富的钙资源,基于金属钙的电池体系在未来的能源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王兵杰团队,联合王永刚、周豪慎、陆俊等合作者,创建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该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充放电,并稳定运行700次循环,展现出高安全性和较低成本等优势。2024年2月7日,相关成果以《室温下可充钙-氧气电池》(A rechargeable calcium-oxygen battery that ope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在基于金属钙的电池中,钙-氧气电池具有最高的理论能量密度, 但目前尚未实现能够在室温下稳定充放电的钙-氧气电池。其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在于,钙金属负极具有高电化学活性,容易导致电解液被还原分解并在电极表面形成......阅读全文

复旦大学研发新型锂电池

  记者日前获悉,复旦大学吴宇平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突破传统旧制,首次提出“电位穿越”理论,并制成了平均充电电压为2.4伏、放电电压为4.0伏的新型水溶液可充锂电池(简称为“水锂电”),这一成果大大突破了水溶液的理论分解电压1.23伏。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道》刊发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室温下可充钙氧电池,复旦大学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钙金属具有低氧化还原电位和多价性等特性,结合我国丰富的钙资源,基于金属钙的电池体系在未来的能源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王兵杰团队,联合王永刚、周豪慎、陆俊等合作者,创建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该电池

复旦大学和自然出版社联合出第二本大陆自然合作期刊

  7月6日,中国上海——自然出版集团和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宣布,将借助复旦大学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优势,合作出版开放获取期刊npjMolecular Phenomics(《npj-分子表型组学》)。该刊将从今年10月起接受投稿。  新刊将为表型组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个发

超硬核!复旦大学今天连发两篇《自然》主刊

  亨廷顿病(或称亨廷顿舞蹈症)位列四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等症状。由于引起该病的变异亨廷顿蛋白(mHTT)生化活性未知,无法靶向,传统依靠阻断剂以阻断致病蛋白活性的方法并不适用。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与丁澦课题组(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

《自然—通讯》——电池传感领域新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曾玉强课题组在电池传感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锂离子电池是手机、电动汽车等产品的核心储能器件。极端温度等情况容易造成电池的过早衰减和热安全问题。深入理解电池衰减机制是提升实际应用中电池寿命、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关键,这依赖于先进的电池

自然出版集团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将推出开放获取新刊

  2015年7月6日,自然出版集团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今天宣布,双方将借助复旦大学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优势,合作出版开放获取期刊npj Molecular Phenomics (《npj-分子表型组学》)。合作签字仪式于今天在复旦大学举行。该刊将从2015年10月开始接受投稿。  新刊将为表

《自然》发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张远波团队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张远波教授团队在二维磁性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磁性二维材料Fe3GeTe2,为研究二维巡游磁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想体系。10月23日凌晨,这项重要研究成果以《二维铁锗碲中栅压调控的室温铁磁性》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据悉,复

“人工叶”太阳能电池模拟自然发电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了一种基于水凝胶技术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人工叶。研究人员称,这种水基太阳能电池不但能够和硅基太阳能电池一样产生电力,而且在成本和环境友好性上更具优势,使模拟自然产生电能的设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相关研究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网络版上。  

刷了5000个电池后,他发了篇《自然》

 陈昊在实验室 受访者供图 近日,多伦多大学博士后陈昊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排名第一)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篇Nature,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创造了单节宽带系器件和叠层器件开路电压的世界纪录。 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Edward H. Sargent实

扫除燃料电池“拦路虎”,这项研究登上《自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之路,遭遇的一个“拦路虎”就是热机械不稳定性,即电池在热循环中容易开裂、分层、破损。3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固态离子与新能源技术团队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热膨胀补偿的策略,实现了燃料电池阴极与其他电池组件之间的完全热机械兼容,从而解决了阻碍固体氧化物燃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Host traits shape virome composition and virus transmission

《自然·代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BCAT1突变促进肿瘤生长转移

  要说癌细胞啥都抢,不过分吧。像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这样的支链氨基酸(BCAA)也在癌细胞的抢夺范围之列。此外,癌细胞还可以通过改变氨基酸的代谢来给自己生长和转移提供能量。  既往研究显示,BCAA代谢异常,如负责BCAA分解代谢的关键转氨酶1(BCAT1)表达增加可出现在多种癌症(胶质瘤、胃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自然通讯》:直接利用生物质发电的新型混合燃料电池

   报道:虽然以甲醇或氢为发电原料的低温燃料电池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聚合物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剂体系,现有的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并不能直接利用生物质(biomass)作为燃料。   目前,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低温燃料电池,借助于太阳能或热能激活的催化剂,能够直接将生物质

《自然》:新型“倒置”架构钙钛矿电池转化率达24%

美国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新技术突破,他们开发出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24%,为同类报告中最高,且兼具稳定性。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这项研究由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托莱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携手完成。他们

复旦大学首份考古报告出炉

近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第一份考古调查报告《丽水保定窑址》出炉,并作为书籍正式出版。“作为龙泉窑重要的地方类型,保定窑址的调查发现,将成为龙泉窑研究的重要补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沈岳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该报告聚焦丽水保定窑址,记录了丽水保定窑始烧及早期窑业转移情况、保定窑的衰落与

复旦大学最新Cancer-Cell文章

  来自复旦大学生科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胰腺癌中乳酸脱氢酶A(LDH-A)的一种上调作用机制,指出LDH-A的一种乙酰化修饰会抑制其活性,并靶向分子伴侣介导的细胞自噬,因此在胰腺癌患者体内,这种乙酰化会减少,并伴随LDH-A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21日C

复旦大学Hepatology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复旦大学、Brigham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USP7通过使TRIP12去泛素化加快p14ARF降解,促进了肝癌的发展。这项研究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19)接受并在线发布。  复旦大学的樊嘉(Jia Fan)教授和石雨江(Yujiang G. S

裘新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68.shtm 日前,中央批准:裘新同志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焦扬同志不再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职务。2月21日,复旦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

Thermo-Fisher奖学金在复旦大学颁发

赛默飞世尔鼎力支持中国教育业,为高等人才培养做贡献---Thermo Fisher奖学金在复旦大学颁发 5月20日下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Thermo Fisher奖学金颁奖典礼,暨赛默飞世尔科技2008年暑期实习项目校园宣讲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经过院系推荐,学校严格评审,共计有6名本

复旦大学尝试布局新工科建设

  为打通产学研融合“最后一公里”,凝心聚智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复旦大学昨天与临港管委会、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三方将共建“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简称“复旦工研院”),成立于2017年1月的复旦工研院及首批十个产学研项目即将落户临港。  这也是复旦大学布局新工科建设的一次尝试。此

复旦大学Oncogene发表肝癌新成果

  肝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常见癌症。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1是细胞周期G1/S转换时的关键调节子,与肝细胞癌等多种癌症有关。尽管人们对cyclin E1的表达和稳定性调控

复旦大学Hepatology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外显子(exome)组测序技术,揭示出了一个叫做UBE3C的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2.003)接受并在线发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Jian Zhou)教授和黄晓武(X

复旦大学Hepatology乙肝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揭示了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中治疗无效的原因,证实HBV通过抑制importin-α5和蛋白激酶C-δ(protein kinase C-δ,PKC-δ),削弱了IFN-α诱导的STAT激活。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5日的肝脏疾病杂志Hepa

换帅!复旦大学迎来新校长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复旦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金力任复旦大学校长(副部长级),许宁生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出席大会并讲话。  金力长期在复旦大学工作,2019年

自然出版集团推出《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

  据《自然》网站消息,自然出版集团(NPG)近期推出一本新的《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重点关注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由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有关的前沿研究。   作为《自然报告—气候变化》(Nature Reports Climate

复旦研发出新电池-充电十秒汽车可跑四百公里

  由复旦大学研发的一种新型水锂电池,只要花10秒钟充60度电,就可以让新能源电动汽车跑上400公里。   复旦昨天(3月13日)发布的该项科研成果,于近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而该科研成果将有望解决目前全球踌躇不前的电动汽

复旦大学等自主研发“芯云”技术

  记者12月4日从复旦大学获悉,由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等自主研发的“芯云”智能芯片日前首次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进入太空。  以往每次火箭发射后,随着一级火箭、二级火箭以及整流罩脱落并返回地面,末子级火箭会随着它的有效载荷一同进入轨道,并长期在太空中占据宝贵的

复旦大学Cancer-Res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复旦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氧化应激可促进SIRT2与磷酸甘油酸酯变位酶2(PGAM2)互作,由此刺激PGAM2脱乙酰基化并激活PGAM2。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5月1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任职于复

复旦大学携手曙光走向教育云未来

  近日,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成功部署于复旦大学,并作为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为全校广大师生提供高性能计算教学和科研服务。   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是由中科曙光制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技术领先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此次复旦大学的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平台每秒双精度浮点计算峰值达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