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癌症”物种的相关基因被揭示

在6月3日英国《自然-通讯》期刊上的一篇遗传学论文中,科学家们发表了盲鼹形鼠(Spalax galili)的基因组与转录组序列,揭示出盲鼹形鼠适应地下生活的基因变化。此研究给该物种适应地下生活相关的环境压力提供了见解,同时指出了那些可能与其不得癌症的能力相关的基因。 盲鼹形鼠是一种为了躲避捕食者和恶劣气候而在地下洞穴中独居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整个一生都在地下度过,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物种眼睛已基本退化,并演化出了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黑暗、缺氧并能应付地下生活带来的大量接触病原体。亦因此,它们是研究哺乳动物如何适应地下生活以及相关医疗应用的一个很好模型。更奇特的是,盲鼹形鼠与同为啮齿动物的小鼠非常不同,人们几乎还没有发现此物种患过癌症。曾有科学家认为,某些基因应在盲鼹形鼠身上扮演了防癌的关键角色。 在位于以色列迦密山的海法大学,伊维塔·尼沃与其研究团队测序并分析了盲鼹形鼠的基因组与转录组,其针对的转录组,指的是整个基因组表......阅读全文

“不患癌症”物种的相关基因被揭示

  在6月3日英国《自然-通讯》期刊上的一篇遗传学论文中,科学家们发表了盲鼹形鼠(Spalax galili)的基因组与转录组序列,揭示出盲鼹形鼠适应地下生活的基因变化。此研究给该物种适应地下生活相关的环境压力提供了见解,同时指出了那些可能与其不得癌症的能力相关的基因。  盲鼹形鼠是一种为了躲避捕食

不患癌的分子机制:GWAS研究最新成果

  盲鼹形鼠是一种生活在地下的啮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五千万年前,尽管鼹鼠有着长达30年的寿命,据目前所知它从来不会罹患癌症。科学家们希望能从这种不寻常啮齿动物的遗传信息中,挖掘到对人类有益的信息。  近期一个国际性研究小组对一种盲鼹形鼠(Spalax Galili)进行的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其这种动

再生技术让盲鼠复明

  人眼中有一些细胞能够修复视力受损疾病造成的伤害。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成功地让它们发挥功效。如今,一个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已经促使这些细胞——被称为“米勒胶质细胞”——在老鼠的眼睛里再生了一种光受体细胞。根据科学家8月15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这些新细胞可以探测到射入的光线,并

Y染色体的进化

  几种同属的鼠科及仓鼠科的啮齿目动物已经通过下列途径达到Y染色体演化终端:  土黄鼹形田鼠(Ellobius lutescens)、坦氏鼹形田鼠(Ellobius tancrei)及日本刺鼠中的奄美刺鼠(Tokudaia osimensis)和冲縄刺鼠(Tokudaia muenninki),已完

光基因学新工具助盲鼠“重见天日”

  一个由瑞士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开发出一种新的光基因学工具,能让因感光细胞退化而失明的小鼠更好地恢复日间视觉。这一研究将光基因技术治疗失明向临床应用推进了一大步。相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遗传性失明由眼中感光细胞逐渐退化导致,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受其影响。虽然感光

《整合动物学》:盲眼鼠有“导航”

  越南侏儒榛睡鼠与蝙蝠一样“眼力不佳”,而且,它们的“导航”方法类似。近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越南土生土长的小而敏捷的棕色啮齿类动物,能使用声波探测周围环境。  在研究了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的榛睡鼠后,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动物由于视网膜折叠和负责收集视觉信息的神经元数量过低,无法看到物体。但通过记录榛

中国境内鼢鼠发育、成种为何如此迅猛

  一直以来,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和东北等地鼠害严重,对农作物、树木和草皮造成大面积破坏。过去五十年来,当地群众一直采用地箭射杀或者投毒等手段进行鼠害控制,但是无法有效控制其种群密度,药物对土壤、地下水也造成污染,急需寻找科学有效地控制害鼠种群大小的方法。  日前,由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李克欣课题

浙江大学PNAS解析甲基化与物种形成

  p53是细胞中最重要的肿瘤抑制子之一,以控制细胞命运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著称,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实p53也在生物的适应性进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浙江大学、Haifa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团队最近揭示了同域物种形成中的p53适应性甲基化调控。同域物种形成理论

Y染色体的起源与进化

  许多属于变温动物的脊椎动物是没有性染色体的。它们的性别由外界环境因素而不是个体基因型决定。这种动物中的一部分(例如爬行动物)的性别可能取决于孵化时的温度;其他则是雌雄同体的(亦即它们每个个体中同时能产生雄性和雌性的配子)。  某个远古哺乳动物的祖先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变异(即所谓的“性别基因座”)—

中外科学家合作鼹鼠系统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课题组与日本宫崎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合作,对鼹科鼹族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分子系统学与进化》。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鼹科哺乳动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极高的物种多样性,但目前对该类群的了解十分有限

小型哺乳类隐存多样性-需在分类学上进一步厘清

  生物多样性不仅具有极高综合价值,还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人与环境冲突日益严峻的当下,科学地认识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的迫切需求。8月14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消息,该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在小型哺乳类隐存多样性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已最新发表在国际生物地理学会会刊

药物临床研究的盲法设计

实验材料人试剂、试剂盒安慰剂胶囊抗生素仪器、耗材药袋大袋:内装供试药或对照药;中袋:内装与大袋药相同的2-3个递补号,例如41、43、46为甲院A药的递补号,42、44、45为甲院B药递补号。以便在受试者中途剔除时,可以补用指定的药袋,而不破盲;小袋:写有该袋实际放入的药名及抢救措施的字条,以便发生

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视盲

  科学家采用一项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为因天生遗传疾病而注定致盲的老鼠带来了福音,成功提升了它们的视力。该疾病名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人类视力丧失的常见病因。目前为止,该病无法治愈。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遭,科学家证明了他们能够有效地从基因组中“擦除”某些损伤——至少对老鼠管用,这是件相当了不起的大事

昆明动物所在鼩鼹亚科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现生鼩鼹(shrew-like moles)栖息在中国西南的横断山系及周边地区,是鼹科中最原始的一支。由于形态上的保守性和野外采样的难度,有关该类群生物系统学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另外,现生鼩鼹的分布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中新世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和频繁的地质运动造就了这一区域复

法国研究称食用转基因谷物会使实验鼠患肿瘤

吃了两年转基因谷物过半实验鼠长肿瘤  法国研究机构近日公布一项研究成果称,食用常见转基因谷物会使实验鼠患上肿瘤和多种器官损伤。法国农业部长勒弗尔、环境部长黛尔菲那巴多,以及社会事务部部长玛利索尔图雷纳均表示,已要求法国健康安全局对这项研究成果进行调查。法国健康安全局认为,法国政府将敦

基因编辑鼠-sgRNA表达载体构建

继上次发表的Guide RNA设计和筛选的相关知识之后,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相关的操作和技巧,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后续的实验,在基因编辑鼠的过程中,sgRNA表达载体是如何构建的呢?在靶点筛选结束之后,下一步就要进行sgRNA载体构建。在构建表达载体前,应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表达质粒。比如进行实

古脊椎所等报道热河生物群对齿兽新标本

近日,《波兰古生物学学报》(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孟津等完成的学术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产于辽宁省大平房九佛堂组的对齿兽类乳齿兽新标本,深入对比研究了鼹兽和张和兽的颌骨和牙齿结构,为认

新的致盲基因LCA5被发现

有望应用于失明的诊断与治疗  近日,荷兰遗传学家罗纳德·罗弗蒙和德国国立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控制视网膜疾病的基因LCA5,并且获得了这种基因是如何运行的证据。LCA5的发现是在失明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大进展,有望给眼盲的基因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勒伯尔先天性黑蒙(LCA)

镰形细胞性贫血的基因诊断

已知突变基因是编码β珠蛋白链的第6位密码子由GAG变为GTG,从而使缬氨酸取代了甘氨酸,因此可用如下方法进行诊断。1)RFLP诊断:已知限制酶MstⅡ切割的识别顺序是CCTNAGG,它能切割正常β链中CCTGAGG序列,但不能切割突变了的CCTGTGG(A→T)。这样,由于突变消除了一个切点,使内切

Am J Hum Genet:研究找到罕见致盲、致聋遗传病的基因突变

  日前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导致一种罕见疾病的遗传因素,这种疾病会导致新生儿耳聋、失明、患白化病、骨头脆弱等。这种综合征叫做COMMAD,当小孩遗传一个基因(MITF)的两个突变(从父母处各遗传一个)时就会发生这种疾病,同时父母还可能由于另一种叫做华尔登布尔氏综合症2A的罕见遗传疾病而失聪。  

基因疗法使失聪实验鼠恢复听力

  美国研究人员4日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疗法,改善了先天失聪的实验鼠的听力和平衡能力。   据介绍,尤塞氏综合征是导致失聪、失明的一大主因,其发病与USH1C基因变异有关,这种基因变异会导致对内耳发育十分重要的一种蛋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先天性失聪,并伴有平衡障碍。

J-Immunol:致盲机理研究进展助你找回光明

  近日,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引发失明的重要因子,其或为开发治疗失明的新疗法提供帮助,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老年性黄斑退化症(AMD)是西方国家引发个体失明的主要原因,其影响着大约5000万人的身体健康,曾有研

一项新研究让脸盲症有救了

   6岁的Alice在学校很难交到朋友,在超市里会“丢掉”父母。Alice患有脸盲症,又称面孔失认症。这种困难影响美国约2%的人口,他们大多数生来就有这种症状,也有少数人在脑损伤或患病后出现面孔识别困难。  不幸的是,脸盲症似乎很难改善。面部识别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除了意外或疾病,在发育过程中

这种天象不是极光!科学研究就像开盲盒?

首字母缩写STEVE,全称Strong Thermal Emission Velocity Enhancement,字面意思是一种由于热能激发的很强的速度增大过程。什么热?激发?增强?速度...推背感?有点抽象是不是,而且这名字也太长了,看完根本记不住的好咩!其实最初STEVE并没有这个科学含义,而

分形理论研究桃树根系

对植物根系的研究不仅仅是因为根系可以提供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养分、营养等等,更是判断植物生长好坏与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农田和科研所都会用到根系分析系统、根系分析仪等检测仪器。此法测定简单,结果也比较精准,所以用的十分广泛。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张根系分析方法,根系分析系统分形的概念是法国数学家 Mand

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致盲新基因

  近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祁鸣联络、组织国际科学家团队成功发现一种导致儿童失明的遗传新基因。研究人员表示,对该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遗传性失明患者的发病机理,为尽快探索出治愈该病的方法奠定基础。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   “我们通过人体基因图

镰形细胞性贫血的基因诊断方法

镰形细胞性贫血的基因诊断:已知突变基因是编码β珠蛋白链的第6位密码子由GAG变为GTG,从而使缬氨酸取代了甘氨酸,因此可用如下方法进行诊断。1)RFLP诊断:已知限制酶MstⅡ切割的识别顺序是CCTNAGG,它能切割正常β链中CCTGAGG序列,但不能切割突变了的CCTGTGG(A→T)。这样,由于

法国吃转基因玉米实验鼠长满肿瘤

        一项研究发现,喂食转基因食物的实验鼠会患上癌症。法国政府已要求食品与健康安全部门展开调查,这很有可能导致欧盟暂停进口转基因玉米。据研究者统计,做实验的这批小白鼠普遍患上乳腺癌,并出现肝脏衰竭。50%的雄鼠和70%的雌鼠提前死亡。媒体公布的照片显示出它们身上长着巨大肿瘤

基因编辑鼠的构建-Guide-RNA设计和筛选

众所周知,CRISPR/Cas9被业内誉为“基因剪刀”,它可以高效地实现靶基因的编辑,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和青睐。CRISPR/Cas9系统是由CRISPR相关基因和Cas9组成,Cas9核酸酶会在向导RNA(Guide RNA, gRNA)的指引下,在完整基因组上的特定位点完成切割反应,同

法找到激活新生鼠呼吸系统关键基因

  当哺乳动物幼体脱离温暖的母体,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后,幼体在呼吸方面如何适应这种突然转变呢?法国科研人员日前在老鼠身上检验出一种基因,它能够帮助新生幼鼠用肺呼吸。研究人员认为,这正是哺乳动物出生后存活的关键所在。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专家则近一步发现,一种名为TSHZ3蛋白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