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星系比银河系小10倍形成恒星最活跃

这些被戏称为“绿豆”的星系,体积比我们的银河系小10倍,质量小100倍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天文爱好者帮助发现了一批微型星系,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了解早期宇宙的恒星是如何形成的。这些被戏称为“绿豆”的星系,虽然体积比我们的银河系小10倍,质量小100倍,但是它形成恒星的速度却比银河快10倍。 这一发现的论文的第一作者卡罗尔·卡达莫尼(Carolin Cardamone)说:“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形成恒星最活跃的星系。”这篇论文将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的每月公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这一发现是一个被称作“星系动物园(galaxy zoo)”项目的一部分。参与该项目的网络用户利用闲暇时间帮助在线图像数据库给星系分类。 一个自称是“豆豆军团”和“豆豆旅”的志愿者团队在刚刚发现这些天体时,并不清楚它们是什么,也不知道自......阅读全文

“开普勒”发现首个倾斜恒星系统

围绕开普勒-56运转的两颗倾斜的行星。   天文学家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根据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找到了一个“倾斜的”太阳系,这一发现为研究一些行星如何以偏离恒星赤道的路径围绕后者运转提供了重要线索。   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形成于一个围绕太阳赤道

距太阳第二近恒星系统发现“超级地球”

最新发现的围绕巴纳德星运行的行星比地球更大且更寒冷。图片来源:M. KORNMESSER/ESO  本报讯 2016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围绕比邻星运行的行星,而比邻星是距太阳最近的恒星,只有4光年。如今,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围绕巴纳德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巴纳德星距太阳6光年,被认为是第二邻近的恒星系统。

科学家发现星系死亡奥秘:不再有新恒星形成

  当天文学家在不同距离检测熄灭的非恒星形成星系时,他们可以更容易地查明是什么机制在发挥作用  据国外媒体报道,星系有三个主要形状——椭圆,螺旋(如银河系)和不规则状。它们大小不一,可以是蓝或红色。蓝色星系仍在积极形成恒星,大多红色星系目前还没有形成恒星,被认为是被动的。导致星系“熄灭”——停止恒星

科学家发现距地球330亿光年星系,正形成恒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53.shtm·天文学家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潘多拉星系群内发现迄今为止所能观测到的第二和第四遥远的星系,距离地球近330亿光年。这两个星系很年轻,成分中几乎没有金属,而且生长迅速,正在形

独特双星系统解开脉动恒星之谜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天文学上精确测定恒星和星系的距离长期以来一直是让天文学家们困扰的难题,除去三角视差等经典方法,有一类特殊的天体,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量天尺”。这就是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和太阳不同,造父变星会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地变亮再变暗,周

“雾绕双星”:宇宙中发现两个罕见的恒星系统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魏梦佳、杨梦涵)由清华大学天文系祝伟教授牵头的国际团队近日宣布在宇宙中发现两个罕见的恒星系统。该系统均是由两颗互相绕行的中央恒星组成,被气体和尘埃盘包围,且该盘与中央恒星的轨道成一定角度,呈现出“雾绕双星”的奇幻效果。 这两个被命名为Bernhard-1和Bernhard

新发现星系比银河系小10倍-形成恒星最活跃

  这些被戏称为“绿豆”的星系,体积比我们的银河系小10倍,质量小100倍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天文爱好者帮助发现了一批微型星系,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了解早期宇宙的恒星是如何形成的。这些被戏称为“绿豆”的星系,虽然体积比我们的银河系小10倍,质量小100倍,但是它形成恒星的速度却比

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发现第三颗行星

  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另一颗行星绕着比邻星运行的证据。这颗候选行星是系统中检测到的第三颗行星,其质量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绕这颗恒星运行的最轻的行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比邻星是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是一颗低质量红矮星,它还拥有另外

哈勃拍到4600万光年外孕育新恒星螺旋星系

  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了一幅令人吃惊的太空照片,展现了螺旋星系NGC 2841。照片揭示了一个巨大的尘埃带盘,上面散布着大量恒星。照片中一个明亮的星光尖角便是这个星系的中心。在外部做螺旋运动的是尘埃带,在发白的“中年”恒星的映衬下显现出轮廓。  大

国际研究团队在绿豌豆星系中发现特殊星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40.shtm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的样本,在近1550例绿豌豆星系中发现了5例具有双峰窄线的特殊星系,并分析这类特殊天体可能起源于活动星系核的合并。相关研究成果

颠覆传统理论,黑洞成恒星诞生与星系形成助推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45.shtm黑洞和星系哪个先出现?传统观点认为,黑洞是在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出现后形成的。然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通过对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黑洞不仅存在于宇宙之初,而且还是新

最近恒星团中发现岩石行星

  想象一下,点缀夜空的许多耀眼的星星都距离地球仅仅几光年之遥。也许你会认为,太阳是否属于某一个星群,而该星群同时诞生,在引力的作用下彼此束缚在一起。然而,天文学家很少发现行星会围绕着恒星星群作轨道运行。   现在,观测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行星围绕毕星团中的两颗恒星作轨道

澳天体物理学家组团寻找首批恒星和星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4日报道,来自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波西(Pawsey)超级计算中心和DUG公司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使用默奇森宽场阵列(MWA)射电望远镜5年来收集的数百小时观测数据,寻找来自早期宇宙的信号。  科廷大学是ICRAR参与单位之一,该校副教授凯瑟琳·特洛

NOIRLab发布迄今发现最大恒星清晰图像

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NOIRLab)发布的图片显示,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蜘蛛星云”中心的这颗恒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恒星。在Zorro成像仪和智利直径为8.1米长的双子座南望远镜的帮助下,天文学家们拍摄出了这颗恒星迄今为止最清晰的图像。

LAMOST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

科学家发现恒星活化石-有助理解恒星形成过程

  这是一幅由“星系-星系间物质相互作用计算”(GIMIC)模拟生成的图像,和实际观测到的具备恒星新生区的星系很类似。图像中可见较冷的气体(红色)流向漩涡星系,为那里的恒星形成提供所需物质。这一剧烈的恒星形成过程造成了强烈的外向气流流动(蓝色)。这是一个具备恒星新生区的星系模拟图像。

新进展:大麦哲伦星系中恒星形成区致密气体加热机制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研究员汤新弟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毫米和亚毫米波团组等研究机构合作,利用阿塔卡玛(ALMA)毫米/亚毫米波望远镜,发现大麦哲伦星系中恒星形成区致密气体的加热由内部恒星形成活动主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上。  大麦哲伦星系是距离银

LAMOST巡天发现银河系并合矮星系的化学证据

  4月30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布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领导的中日合作研究团队证实了银河系内一颗重元素(包括银、铕、金、铀等)含量超高的恒星起源自被银河系瓦解的矮星系,首次揭示了这类稀有恒星的吸积起源,深化了对

天文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最遥远星暴星系

一个星暴星系的影像,它与近期被发现的遥远的早期星暴星系HFLS3非常相似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约130亿光年的原始星系。这个星系的发现将有望打破原有此类星系的距离纪录,并揭开有关宇宙早期历史中一些最大质量

研究发现恒星形成反馈的特殊结构

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可以被观测到的动力学现象,如外向流(outflow),分子气泡(molecular bubble)等。恒星形成反馈是分子云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这对星际介质的演化至关重要。 近日,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IRAM 30米和JCMT望远镜对金

最新研究发现恒星之间可能存在“虫洞”

  据国外媒体报道,“虫洞”是广义相对论中出现的概念,是指宇宙中一种奇特的天体。尽管目前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但科学家预测它以时空端点之间的捷径形式而存在,并想像虫洞连接着空洞的太空区域。然而,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虫洞可能存在于遥远的恒星之间。它们并非是空隧道,虫洞中包含着接近

新方法发现新的年轻恒星体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张静怡博士和张彦霞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巡天的低分辨光谱数据,结合美国兹威基瞬态研究设施(the 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ZTF)获取的时序测光数据,应用机器学习算法(Self-paced Ensemble,SPE),实现了ZTF数据中变

研究发现早期宇宙原星系团外围极端星暴星系聚集的证据

星系团是检验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理论的独特实验室,其大质量成员星系的主体星族形成于近百亿年前的高红移(z>2)原星系团(protoclusters)。星系团在形成过程中不断从宇宙网中吸积物质,理论预期在星系团外围过渡区域会形成激波,有效增强气体聚集甚至星系并合,从而触发大规模的星暴活动。找到

韦布空间望远镜带来6个遥远星系新大片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带来了新的宇宙大片。  近期,研究人员公布了JWST先进深场河外巡天(JADES)计划的部分观测结果,确定了一些有史以来人们观测到的最早的星系。它们诞生在宇宙大爆炸后的6.5亿年内。这些让天文学家赞叹不已的发现表明,恒星和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早得多。

美望远镜发现椭圆星系靠吞噬近邻获新生

椭圆星系NGC 4150核心特写 这个遥远星系与一个较小星系撞击合并,开始形成新恒星   北京时间11月27日消息,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宇宙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让“年老”的星系获得新生,那就是嗜食同类。借助于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的最新观测,科学家发现年老的椭圆形星系仍保持“青春活

近邻星系M51NGC5195的恒星形成区观测研究中获进展

  星族年龄、金属丰度和恒星形成率是星系的重要物理参数。金属丰度是示踪星系过去的恒星形成活动的重要指标。恒星形成率(SFR)对于理解星系的诞生和演化十分重要,其提供星系中气体的含量以及恒星形成效率等信息。近邻星系由于其视大小较大,可在更宽的波长范围内进行高空间分辨的图像和光谱观测,因此,它是研究星系

距地128亿光年星系中发现水

  根据位于智利沙漠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最新观测结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近128.8亿光年、早期宇宙中质量最大的星系SPT0311-58中发现了水和一氧化碳。大量检测到这两种分子表明,在早期形成元素后不久,分子宇宙就变得强大了。这是迄今为止对

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遥远星系

北京时间2月14日消息,据报道,美国的天文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这很可能是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这一最新观测成果。参与此次

横跨1630万光年!迄今最大星系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荷兰莱顿天文台科学家报告了迄今观测到的最大星系,其离地球30亿光年远,自身横跨1630万光年的距离。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弄清星系如何生长变大。研究人员在仔细研究了“低频阵列”(LOFAR)收集的数据后,首次发现了这一新的

LAMOST发现一个“星系果蔬园”

从左到右依次是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和紫葡萄星系。(图片来源:SDSS)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相关单位的研究团队在LAMOST(郭守敬望远镜)海量光谱中,发现了一个“星系果蔬园”,包括大量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及紫葡萄星系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这里的绿色豌豆星系起源于公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