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博士论文被指涉嫌抄袭

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 “朱学勤:学术界的又一个 ‘汪晖’?”这是网友Isaiah在网上发表的系列长文题目,在6篇文章里,Isaiah通过比对指出,上海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早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抄袭嫌疑。仅仅几日,该文已经被各大学术网站迅速转载。而朱学勤7月10日表示,在恰当的时候会作正式详细回应,特别是希望Isaiah能亮出真实身份。学术不规范? “将间接引用伪装成直接引用” Isaiah指出《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存在抄袭嫌疑,这马上会让人联系到至今依然被热议的“汪晖事件”,中央电视台甚至在前几日也就此事件作专题节目。而在Isaiah和诸多阅读了Isaiah文章的网友看来,《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的学术问题和汪晖《反抗绝望》有诸多相似之处,Isaiah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但Isaiah在系列文章的最后表示,“我们这一代做学术或思想的人,都是看着汪晖、朱学勤、王铭铭......阅读全文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博士论文被指涉嫌抄袭

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  “朱学勤:学术界的又一个 ‘汪晖’?”这是网友Isaiah在网上发表的系列长文题目,在6篇文章里,Isaiah通过比对指出,上海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早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抄袭嫌疑。仅仅几日,该文已经被各大学术网站迅速转载。而朱

葛剑雄:“大跃进”式学术氛围助长学风不正

  被王彬彬公开指责著作涉嫌抄袭的汪晖,至今仍未对国内媒体发表意见;汪晖的主管单位清华大学和授予他博士学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态度也仍然不明确。与扰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进展的汪晖事件相反,复旦大学教授朱学勤在被指涉嫌抄袭的第一时间即给予回应———七月十三日,朱学勤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动提交了调查申

学术打假任重而道远-教育部学风委名存而实亡

  近日,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等人因学术造假,被撤销其2005年所获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并追回奖金。这也是我国首次对学术造假挥出重拳。近年来,学术不端的事件屡有发生,从2005年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沈履伟抄袭事件,到2010年肖传国袭击方舟子事件,再到最近发生的复旦大学朱学勤涉嫌抄

最恶劣的学术不端:伪造、篡改、抄袭和剽窃

   学术不端是近年来科技界越来越多地显现和议论的问题,似乎有越打越多、屡禁不止的趋势。日前,在中科院学部举行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中国物理快报主编、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提出了要区分科研中的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坚决打击和遏制学术不端。  朱邦芬将科研行为分为负责任的科研行为、科研不当行为和

熊丙奇:“汪晖事件”与“朱学勤事件”之比较

  一边是被实名质疑4个月,始终不作正面回应;另一边是被匿名网络质疑刚不久,就主动申请有关机构启动独立调查。“汪晖事件”和“朱学勤事件”正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而从媒体评论看,普遍认为朱学勤先生已经“领先半个身位”,其行为很像个男人(易中天先生语)。  有朋友在MSN上向我表达不同的意见,说

清华加大学术不端处罚力度-论文抄袭可开除学籍

  清华大学昨天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清华大学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与2017年公布的《细则》相比,此次修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规定方面。例如对发表研究成果中有抄袭、伪造等较为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从原来的记过升级为开除学籍。  新版《细则》的第六章对学术不端、违反学习纪律

谁来监督学术监督机构?学者深陷舆论漩涡半年无结论

  七个月前,一份网络匿名举报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选中成为一名“疑似”学术不端者。5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回应称,孙选中教授涉嫌学术不端调查启动近7个月仍无结论。一位学者深陷舆论漩涡半年有余,无法自证清白也没人对他“宣判”,这让人不得不追问,谁来监督学术监督机构?  七个月的时间,要证明一

引力波科普文章被指抄袭——-认定学术不端,到底谁说了算

   这几天,一场抄袭纠纷让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科普作家张轩中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黄宇傲天的名字在学术圈被反复谈及。“2016年2月12日,LIGO合作组宣布,他们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了引力波……2015年12月26日和2017年1月4日,LIGO又先后两次探测到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

引力波科普文被指抄袭引争议-学术不端谁说了算

这几天,一场抄袭纠纷让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科普作家张轩中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黄宇傲天的名字在学术圈被反复谈及。“2016年2月12日,LIGO合作组宣布,他们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了引力波……2015年12月26日和2017年1月4日,LIGO又先后两次探测到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

数据造假抄袭代写?基金委公布这8项学术不端处理结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在2020年上半年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持续深入开展科研诚信建设与案件查处工作,召开了2次监督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对若干科研诚信案

定义学术不端!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标准实施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说到学术不端事件,人们可能会想起今年2月的翟天临学术门事件。其实,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存在已久。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中对近20年间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发现仅2016年被曝光的学术不端案例数

谢勇:学术界应再启学术规范大讨论

  自从2010年三月汪晖被指涉嫌抄袭,几个月过去,事情非但没有水落石出,反而按照某种异常顽强的逻辑不断发酵、升级:先是国际知名学术大家余英时、林毓生做出“汪晖不辞职,清华大学校长应该辞职”的表态,后有汪丁丁、郑也夫、张鸣等60多名中外学者联合签名公开信,要求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组成调查委

举报学术不端同样难辞其咎

Ole Petter Ottersen 图片来源:ERIK CRONBERG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I)最终正式裁决,声名狼藉的外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有学术不端行为。Macchiarini因发明了将植入患者自身干细胞的人工气管移植到其体内的

举报学术不端同样难辞其咎

Ole Petter Ottersen 图片来源:ERIK CRONBERG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I)最终正式裁决,声名狼藉的外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有学术不端行为。Macchiarini因发明了将植入患者自身干细胞的人工气管移植到其体内的技术

如何有效揭露学术不端行为

  《科学家》网站日前刊登了一篇来自前德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y Goettingen)免疫学教授Joerg Zwirner的文章,Zwirner在文中就面对学术不端行为时应该如何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去年7月,一位化名Marco

处理学术抄袭,为何领导与师生有别

   论文查重是如今每个大学生在毕业答辩前的必经步骤,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标准,论文的重复率在10%~25%不等,基本可以被认定为抄袭,无法参加毕业答辩。近日有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的教师反映,院长雷裕春的9篇论文和1篇专著,经知网检测,重复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达94%,而该校学术委员会认定所有论文

学术不端不应该成为问题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了一场记者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答记者问时,说到关于学术不端的相关内容,再次引起记者的注意。为什么说“再次”呢?因为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到了有关内容,“惩戒学术不端”。  本以为这个问题会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但采访部分代表

刘延东: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4月23日,国务委员刘延东表示,中国正在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

面对学术不端,德国怎么做

  2016年5月,德国莱布尼茨老龄化研究所-弗里茨-利普曼恩研究所(FLI)所长卡尔·伦德·鲁道夫的一篇学术论文被指控涉嫌存在数据操纵情况。随后,莱布尼茨协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同时对此事展开了调查。  2017年6月13日,莱布尼茨协会对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束,鲁道夫的学术不端行为被证实,主要

“学术不端”被通报,正视这份耻辱!

日前,科学界波澜再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近日发布《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三批次)》,涉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2名学者。严肃治理“学术不端”绝非小题大做。“学术不端”不仅违背基本的学术诚信、逾越起码的科研底线,而

公开学术资源库,让抄袭无处藏身

   随着数据库功能变得强大,技术会对抄袭形成新的震慑力量。要让所有学生意识到,只要有学术不端行为,就会是一颗“定时炸弹”,公开的学术资源库,会让抄袭无处藏身。  近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当中流传着数张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网页截图,截图内容为两篇高度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安徽大学管理学

学术不端的罪与罚:国际学术界造假事件梳理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发布对韩春雨的调查和处理结果,韩春雨事件告一段落。  无论之后迎来的是“鲜花”还是“大炮”, 韩春雨事件再次掀起了对学术不端问题的讨论。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针对学术不端的战争从未停歇。从2005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干细胞研究造假震惊世界,到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小保方晴

时评:遏制学术不端须双管齐下

   近日,北京大学世界历史专业博士毕业生于艳茹论文抄袭事件有了处理结果。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有关情况的通报》称,于艳茹日前在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发表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决定撤销其学位。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女博士抄袭行为北大没有姑息养奸,而是主动处理,以取消其学位的严厉举措

中南大学启用论文“测谎仪”-论文答辩先测谎

  “我听说去年有一个前辈,被系统查出了有抄袭,暂停了毕业程序。”昨日(3月29日),中南大学文学院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小田连连感叹:“这个对研究生震慑很大。”  这套引起震慑的反剽窃软件,正式名称是“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学生们习惯称其为“测谎仪”。最初的传闻里,它功能强大,

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近年来接连曝光的科研不端行为,尤其是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稿中国作者百余篇论文的事件,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背后,充斥着一条隐秘的论文交易“产业链”。一些第三方机构打着“润色论文”的幌子,买卖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部分学术造假成“窝案”。  在这些论文被撤稿的原因

《自然》社论关注哈佛学术不端事件

导师犯错的后果会在很大程度上附带影响学生  8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附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文章就最近哈佛大学知名心理学家Marc Hauser因学术不端行为而遭到校方调查这一事件,分析相关研究人员因为此事而受到的影响。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上周,哈佛大

惩治学术不端,“纵容”是最大“敌人”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国内外学术不端事件频出。当然从客观上说,任何组织或团体都不能保证自己内部不会出现学术不端问题。但如何处置学术不端事件,却反映出学术机构对学术不端的态度以及学术不端问题的现实状况。  2018年11月,哈佛大学下属医学中心主动举报并要求撤下某知名教授31篇稿件,同时认罚1

民进党再曝学术不端丑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30.shtm

中国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令世界瞩目

“中国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越来越强硬。”《自然》官网9日刊载的题为《中国推行全面改革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综述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这一观点,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13日,《自然》再发评论员文章,以《中国在解决科学欺诈问题上树

意大利学术不端调查挫败研究人员

  5年多前,意大利相关部门就开始调查针对Alfredo Fusco论文的学术不端指控。Fusco是那不勒斯的一位著名癌症学家。该调查进度的缓慢让研究人员倍感挫败。他们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已存在有力证据证明其数十篇论文存在数据造假,并说事态仍无定论正影响意大利科学。  就职于那不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