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项目启动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6家单位共同参与承担的“973”项目“晚新生代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演变的动力学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阅读全文

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项目启动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6家单位共同参与承担的“973”项目“晚新生代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演变的动力学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西非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对沙尘气溶胶不同响应机制

  大气气溶胶重要组成部分的沙尘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多种物理过程对下游的季风气候产生显著影响。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短波辐射改变局地能量平衡,从而通过“快过程”影响局地热状况及大气环流。远距离传输到海洋上空的沙尘气溶胶通过引起海表能量和海温变化的“慢过程”进一步影响气候。北非沙漠

东亚季风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东亚季风气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了影响过去20万年季风变化的各种因素。 研究由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研究成果于上周在《自然》杂志上(2月28日)发表。 钟乳石这种洞穴堆积物能够被用来作为气候研究的指标。 汪教授们对采集自中国中东部三宝洞的石笋

亚洲季风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亟待研究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与合作者,从有精确年代控制的典型盆地岩性变化、气候环境记录、高原隆升记录及模型模拟4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当前亚洲气候研究的主要进展,从时空变化上提出了亚洲季风北进的两个节点和演化的3个阶段,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文章第一作者、中科

晚中新世至中上新世温暖期亚洲气候演化与动力过程研究

  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的大冰期气候塑造了第四纪以来的海洋和陆地环境格局,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群落,包括人类的出现和演化。在这之前的上新世和中新世,地球气候相对温暖,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地质温暖期,期间仅南极发育了大规模冰盖,而北半球仅发育了零星的小规模冰盖。这一情景与目前两极冰盖变化趋势颇为相似

生理干旱的定义

生理干旱指植物因水分生理方面的原因不能吸收土壤中水分而造成的干旱。例如,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温度过低和土壤中严重缺氧等,都能使植物根系吸水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而致缺水受害。

生理干旱的机理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体现在:(1)整体水平:一是抑制生长,降低产量;二是使植物死亡。干旱抑制生长和使植物死亡具有不同的机理;(2)器官、组织水平:生长受抑,失去正常功能,部分或全部坏死;(3)细胞水平:代谢失调,膜损伤,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死亡。

地环所西风气候与亚洲夏季风相互作用合作研究获重要进展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封闭的半咸水湖。青海湖地处亚洲季风湿润区和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同时受到亚洲季风和西风气候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前人对西风气候的变率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尚不清楚。   8月31日,Scientific Report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今年夏天是中国式的

  瞭望东方周刊9月7日报道 “我1989年参加工作到今天,21年,像今年夏天这么集中和频繁的爆发气候灾害还是第一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1998年的洪水固然厉害,但也只限于洪水,“今年夏天的灾害,种类之多,范围

干旱半干旱区造林可有效增加土壤碳氮储量

   你信吗?在干旱半干旱区荒地植树造林,0到30厘米的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在造林后分别显著提升了131%和88%,荒地造林后土壤碳、氮储量的增幅要显著大于农田造林和草地造林。 5月3日,一项来自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得出这一结果。该所科研团队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对此进行了评估,相

干旱指数评估中国不同区域的干旱频率变化趋势

  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干旱被认为是影响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胁迫因子,也是影响人类社会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干旱指数作为定量评估干旱的重要指标和手段,其对干旱特征的准确描述是干旱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所采用的时间尺度及侧重的气候因素(温度、降水等)不同,不同干旱指数对于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如干

印度夏季风减弱下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机制

   印度夏季风是南亚植被生长主要的水热来源,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到人为气溶胶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影响,印度夏季风强度呈下降趋势,南亚地区作为热带生态系统一部分并广泛分布了大面积农作物,其植被生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过去30年南亚植被生长变化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对于理解区域碳循环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从荒漠到森林的演变过程

江南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属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纵观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奇妙的是,进入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地区,世界却仿佛变了一番模样,不仅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成为了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成为了全球副热带沙

研究揭示陆地季风区水循环对全球增暖响应的整体图像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大气持水能力增加,水分和能量平衡过程发生改变,全球以及区域尺度的水循环将随之改变,并进一步影响到全球水资源分布和旱涝灾害的发生,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形态,完整的水循环包括通量和储量;基于区域,水循环包括大气分支和陆面分支。降水、蒸发和淡水通量(即降水

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造就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青藏高原北部地貌(左凌仁摄)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对东亚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东亚新生代气候和生物演变的研究,就离不开讨论青藏高原的生长。前人的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以及亚洲冬季风都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密切相关。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差异化的,不同地块的隆升对气候

相对干旱指数的定义

中文名称相对干旱指数英文名称relative drought index定  义表征植物在其生境中受干旱影响程度的指标。用实际水分饱和亏缺与物种水分饱和亏缺临界值之比计算。临界值指干旱损害刚出现或对某个功能的干扰刚开始等。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

科学家通过树轮氧同位素研究重建印度夏季风历史

  印度夏季风是全球重要的季风系统,研究其过去年代至百年尺度的变化规律,对辨识现代气候变化的自然背景、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季风系统演化课题组副研究员许晨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员佐野雅规等开展合作研究,在受到印度夏季风影响明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从荒漠到森林的演变过程

  江南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属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纵观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奇妙的是,进入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地区,世界却仿佛变了一番模样,不仅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成为了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成为了全球副热带沙漠

地环所研究揭示黄土高原七百万年来的冬夏季风变迁

  700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冬、夏季风的变化  中国北方的风成堆积序列作为独一无二的陆相气候变化载体,良好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东亚古季风演化的历史和变率。通过对风成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多个代用指标的研究,东亚古季风的演化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早中新世。以黄土-古土壤交

我国学者发现东亚季风加强导致云南远古的水杉林消失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为柏科水杉属的落叶性乔木,以其现生种的发现晚于其化石的报道而成为著名的活化石。目前原生水杉仅有5300余株,孑遗于湖北、湖南和重庆交界处的湿润山谷地区,属濒危物种。化石记录表明,水杉属最早出现于晚白垩世,之后

《自然》:新研究发现东亚季风区“雨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48.shtm 热带海洋增暖与东亚季风区降雨增强紧密联系        受访者供图 10月20日,《自然》在线发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翦知湣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团队发现热带

发现东亚季风曾致柴达木盆地湿润

  850万-700万年间,柴达木盆地存在一个古湖,东亚季风的演化导致气候显著变湿,与现代干旱的气候截然不同。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教授团队该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  该论文第一作者聂军胜教授表示,研究把气候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带的向西北移动,认为柴达

全球变暖对水资源变化有何影响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我们都知道,气候、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全球变暖背景下,水资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全球干者越干 湿者越湿  “适宜的气候和适量的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即常常所说的风调雨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高级工程

西北研究院等在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成因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依托祁连山站高山区综合观测体系,将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示踪和大气模式模拟相结合,发现并确证西风带控制的玉门关,事件尺度季风入侵可诱发极端降水的事实。  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

新研究揭示常绿阔叶林的起源与演化

在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分子生态学团队与韩国Sungshin Women’s University等单位合作,研究揭示常绿阔叶林的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发表于《植物学年报》。 在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的背景下,准确把握

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影响与适应-项目启动

  8月10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类的影响与适应”启动会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该项目是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批启动的19个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我国不同自然带高精度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重建,围绕过去全

发明提高干旱荒漠区人工恢复沙拐枣干旱抗逆性的方法

新疆生地所发明提高干旱荒漠区人工恢复沙拐枣干旱抗逆性的方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明的“提高干旱荒漠区人工恢复沙拐枣干旱抗逆性的方法”,获授权ZL(ZL号ZL200910113267.0)。   本发明ZL方法通过苗木选择、前期整地和前期苗木处理、灌溉处理等步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立项研究东亚夏季风变化规律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气候变化与应对”专项批准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文任首席科学家,带领一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组成的

科研人员重建藏东南2300年季风降雨变化历史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联合国内外同行,以四川南部神奇洞的两根石笋为研究对象,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2300年以来分辨率约5年的季风降雨变化历史。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第四纪科学评论》。  藏东南是亚洲许多大型河流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处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气候变化对理解该丝路

西安交大在利用石笋记录重建全新世气候变化取得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51.shtm长期以来,石笋碳酸盐氧同位素记录被认为可以反映季风区降水变化,从而进一步反映季风强度。但这一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在阿拉伯海地区,同样被认为可以反映印度季风变化的海洋记录与以石笋氧同位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