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环所研究揭示黄土高原七百万年来的冬夏季风变迁

700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冬、夏季风的变化 中国北方的风成堆积序列作为独一无二的陆相气候变化载体,良好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东亚古季风演化的历史和变率。通过对风成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多个代用指标的研究,东亚古季风的演化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早中新世。以黄土-古土壤交替出现所标志的东亚冬、夏季风的大幅消长大约出现在距今2.75Ma,然而,此前黄土高原地区的冬、夏季风的变化幅度和耦合关系如何,至今仍存有争议。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研究员及其合作小组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灵台剖面开展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重建了最近7Ma黄土高原地区的季风变迁历史。结果表明,季风降水和风动力在距今4.2Ma以前就表现出大幅度的轨道尺度波动,随后(4.2-2.75 Ma)波动幅度有所减弱,而自2.75Ma开始冬、夏季风均表现出阶段性的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距今3.15-2.75Ma时段,冬、夏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耦......阅读全文

东亚季风是黄土高原中部夏季降水的主要控制系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729.shtm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团队报道了中国黄土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中的百年分辨率黄土叶蜡氢同位素(δDwax)记录。结果显示,轨道尺度上该区降水同位素变率和

地环所研究揭示黄土高原七百万年来的冬夏季风变迁

  700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冬、夏季风的变化  中国北方的风成堆积序列作为独一无二的陆相气候变化载体,良好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东亚古季风演化的历史和变率。通过对风成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多个代用指标的研究,东亚古季风的演化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早中新世。以黄土-古土壤交

西非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对沙尘气溶胶不同响应机制

  大气气溶胶重要组成部分的沙尘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多种物理过程对下游的季风气候产生显著影响。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短波辐射改变局地能量平衡,从而通过“快过程”影响局地热状况及大气环流。远距离传输到海洋上空的沙尘气溶胶通过引起海表能量和海温变化的“慢过程”进一步影响气候。北非沙漠

中国北方降水在距今最近的持续温暖期如何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持续温暖阶段各气候要素如何变化,对理解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有启示作用。黄土高原连续的第四纪黄土沉积物是研究东亚季风变化的良好载体,使中国的古季风研究位于世界前列。然而,如何从其下覆的红黏土沉积物中提取出可靠的轨道尺度季风变化信息,一直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争论的焦点。朝那剖面

晚中新世至中上新世温暖期亚洲气候演化与动力过程研究

  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的大冰期气候塑造了第四纪以来的海洋和陆地环境格局,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群落,包括人类的出现和演化。在这之前的上新世和中新世,地球气候相对温暖,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地质温暖期,期间仅南极发育了大规模冰盖,而北半球仅发育了零星的小规模冰盖。这一情景与目前两极冰盖变化趋势颇为相似

黄土高原成壤过程赤铁矿生成主控气候要素被发现

  古气候要素的定量重建是古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土壤磁学性质与气候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古土壤古气候要素定量重建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中国北方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包含了上百层古土壤层,是研究东亚季风区古增温及其环境后果的理想材料,厘定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赤铁矿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定量—半定

科学家提出解译东亚季风演化历史及机制新思路

近日,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聂军胜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以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副教授Thomas Stevens和丹麦技术大学研究员Jan-Pieter Buylaert,在《地质学》发表题为“岁差控制26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的

中国科学家发现:亚洲沙尘暴两千年前主因已为人类活动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成的团队于北京时间20日发表最新成果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两千年前,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亚洲沙尘暴的主要因素。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陈发虎表示,目前,中国对过去

倒数第三次冰期和太阳辐射影响中国东部水文气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82.shtm 轨道尺度东亚季风降水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成为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为探讨这一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1期发表了题为“倒数

研究揭示中国季风黄土关键带土壤水分减少主控因素

地球关键带是指植被冠层顶部至地下水底部的区域,位于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的交汇地带。土壤水分虽然仅占全球淡水的0.05%,但土壤水分穿越并连接地球关键带的多个圈层,是关键带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地球关键带中的土壤水分特别是植被根系可以利用的深层土壤水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研究揭示中国季风黄土关键带土壤水分减少主控因素

地球关键带是指植被冠层顶部至地下水底部的区域,位于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的交汇地带。土壤水分虽然仅占全球淡水的0.05%,但土壤水分穿越并连接地球关键带的多个圈层,是关键带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地球关键带中的土壤水分特别是植被根系可以利用的深层土壤水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黄土10Be定量重建亚洲季风降水变化研究取得突破

  5月25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刊登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Warren Beck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共同领导的团队在利用中国黄土10Be重建古降水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黄土10Be记录的55万年以

研究预测黄土高原未来几年降水可能还会持续增加

研究区域采样环境:(a) 研究区位置、采样点、气象站和对比点;(b) 气象站和GPCC的区域月降水量和温度记录。                  黄土高原东(a, 本研究)、西(b, Liu et al., 2019)部水文年降水对比及1920年代末期干旱与北半球温度变化(NHT, c, d)的关

发现东亚季风曾致柴达木盆地湿润

  850万-700万年间,柴达木盆地存在一个古湖,东亚季风的演化导致气候显著变湿,与现代干旱的气候截然不同。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教授团队该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  该论文第一作者聂军胜教授表示,研究把气候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带的向西北移动,认为柴达

东亚季风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东亚季风气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了影响过去20万年季风变化的各种因素。 研究由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研究成果于上周在《自然》杂志上(2月28日)发表。 钟乳石这种洞穴堆积物能够被用来作为气候研究的指标。 汪教授们对采集自中国中东部三宝洞的石笋

用蜗牛化石重建冰消期以来水热格局和生态演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集成-模拟-同化-预测团队对黄土高原东南缘灵宝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两个黄土剖面开展了系统的蜗牛化石种属组合研究,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喜暖湿蜗牛种类占优势,指示了整体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研究发

用蜗牛化石重建冰消期以来水热格局和生态演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集成-模拟-同化-预测团队对黄土高原东南缘灵宝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两个黄土剖面开展了系统的蜗牛化石种属组合研究,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喜暖湿蜗牛种类占优势,指示了整体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研究发

水汽氢和氧同位素耦合研究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644.shtm借助于激光液态水/水汽同位素分析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团队针对黄土高原降水同位素云下蒸发问题和降水同位素“温度效应”问题开展研究,取得最新研究进展,近日该研究

15万年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45.shtm了解中纬度西风和东亚季风的演变以及相互作用对于理解亚洲气候动态至关重要。目前,西风区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全新世以来,且全新世气候特征与季风区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之下,西风区长尺度记录较为缺乏

卤阳湖科学钻探项目启动

  随着一串鞭炮燃响,在陕西省蒲城县卤阳湖的盐碱滩上,隆隆钻机日前开始转动,标志着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执行的“卤阳湖科学钻探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中国目前现存的盐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

科学家追寻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粉尘踪迹

   粉尘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因子。粉尘的产生与传输受到区域气候的影响,同时粉尘也会对区域与全球气候造成反馈作用。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区就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通过西风和冬季风环流向下风方向输送大量粉尘物质,在合适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厚且连续的风尘堆积。风尘沉积物对粉尘源区和沉降区气候

下垫面植被影响黄土高原古温度变化超过80万年

  陆地温度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完善气候模型以及预测区域温度变化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定量的陆地古温度重建指标,我们对全球温度变化的认识,特别是长序列的温度变化,主要来自于海洋沉积,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古温度变化研究较少,这限制了我们对陆地温度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  近日

全球季风系统演变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476.shtm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胡永云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院士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发表题为“大陆演化主导的现代全球季风系统自潘吉亚超级季风的兴起”的论

记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洲季风在第四纪及之前的变化特征是什么?亚洲内陆粉尘的传输和沉积规律是什么?这些,我们都能利用黄土高原的第四纪黄土作为研究对象,一一为公众解答。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环所)的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黄土室),就是这样一个以黄土等多种地质生物载体为研究对象,拥有

科学家提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两阶段论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北方地区的生态屏障。而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地貌单元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朱显谟、郭正堂、彭建兵等已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深受东亚季风影响,降雨变率大,且以暴雨形式为主,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

朱显谟:百岁院士梦牵“黄河清”

  李振声院士曾动情地说:“朱老为了国家的需要,举家西迁杨凌小镇,献身于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深深感动了当时年轻的我,使我坚定了扎根杨凌同样可以作出世界性科研成果的信念。帮朱显谟先生搬家的经历,影响着我一生的科学事业。”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刚迎来他100岁的生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

周卫健院士当选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

 周卫健当选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AGU)会士  7月26日,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AGU)官方网站发布2016年度AGU Fellow(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评选结果,60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杰出科学家当选为本年度AGU会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成为本年度唯一入选的中国籍

安芷生:扎根黄土的地学引领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647.shtm2023年9月13日,世界最大的地球与空间科学非营利性科学组织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宣布,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研究员罗杰·雷维尔奖章(Roger

气溶胶减排或使亚洲高山湖泊生态退化

  “人为排放气溶胶正在对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减缓了亚洲高山湖泊的富营养化。”伦敦当地时间2月27日,《自然·气候变化》首次刊发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团队关于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历史影响的研究成果。  陈发虎团队根据黄土高原近2000年来的湖泊沉积物记录,首次揭示出在自然暖期(公元540年

《自然》:新研究发现东亚季风区“雨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48.shtm 热带海洋增暖与东亚季风区降雨增强紧密联系        受访者供图 10月20日,《自然》在线发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翦知湣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团队发现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