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解译东亚季风演化历史及机制新思路

近日,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聂军胜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以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副教授Thomas Stevens和丹麦技术大学研究员Jan-Pieter Buylaert,在《地质学》发表题为“岁差控制26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新的黄土钻探研究新的代用指标,为理解石笋和黄土记录的东亚夏季风变化主导周期不一致,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深化了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 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季风环流不仅对东亚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是研究全球变化和古季风演化的理想区域。因此,解译东亚季风演化历史及机制是广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中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周期和驱动机制是古气候研究中的复杂问题。围绕黄土和石笋沉积虽已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关于主导周期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如来自中国黄土高原......阅读全文

西非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对沙尘气溶胶不同响应机制

  大气气溶胶重要组成部分的沙尘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多种物理过程对下游的季风气候产生显著影响。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短波辐射改变局地能量平衡,从而通过“快过程”影响局地热状况及大气环流。远距离传输到海洋上空的沙尘气溶胶通过引起海表能量和海温变化的“慢过程”进一步影响气候。北非沙漠

东亚季风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东亚季风气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了影响过去20万年季风变化的各种因素。 研究由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研究成果于上周在《自然》杂志上(2月28日)发表。 钟乳石这种洞穴堆积物能够被用来作为气候研究的指标。 汪教授们对采集自中国中东部三宝洞的石笋

《自然》:新研究发现东亚季风区“雨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48.shtm 热带海洋增暖与东亚季风区降雨增强紧密联系        受访者供图 10月20日,《自然》在线发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翦知湣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团队发现热带

发现东亚季风曾致柴达木盆地湿润

  850万-700万年间,柴达木盆地存在一个古湖,东亚季风的演化导致气候显著变湿,与现代干旱的气候截然不同。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教授团队该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  该论文第一作者聂军胜教授表示,研究把气候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带的向西北移动,认为柴达

大气所揭示气溶胶污染和东亚季风的关联

  季风与气溶胶相互作用是当前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黄荣辉等科研人员与国内相关院所的科学家合作,回顾了国内外气溶胶与东亚季风区天气和气候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该综述作为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6年第

研究揭示气候变暖导致东亚夏季风环流增强的原因

  以低层南风为主要特征的东亚夏季风环流是东亚季风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现代气候资料和古气候证据均显示,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强会导致东亚雨带偏北和北方降雨偏多;反之亦然。最近十余年来,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气候模式较为一致地显示,气候变暖会导致东亚夏季风环流增强。纬向海陆热力对比和青藏高原的热力强迫都是驱动东

研究揭示东亚季风区全新世降水时空变化新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周鑫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发现东亚季风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降水最大期在南方出现较早,北方出现较晚,降水最大期出现时间与纬度之间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结合对现代降水变化时空特征和月太阳辐射变化的分析,他们提出月太阳辐射变化可能是降水最大期穿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相关

科学家提出解译东亚季风演化历史及机制新思路

近日,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聂军胜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以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副教授Thomas Stevens和丹麦技术大学研究员Jan-Pieter Buylaert,在《地质学》发表题为“岁差控制26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的

东亚季风气候驱动山地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山地系统蕴藏了全球大部分陆地生物多样性。普遍认为,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是在地质事件和历史气候及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等影响下产生的。然而,目前几乎没有解析地质事件和历史气候变化在驱动山地生物多样性中相对贡献的研究,尤其缺乏东亚季风气候驱动物种形成的深入研究。  马铃苣苔属(苦苣苔科)具有丰富的物

我国学者发现东亚季风加强导致云南远古的水杉林消失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为柏科水杉属的落叶性乔木,以其现生种的发现晚于其化石的报道而成为著名的活化石。目前原生水杉仅有5300余株,孑遗于湖北、湖南和重庆交界处的湿润山谷地区,属濒危物种。化石记录表明,水杉属最早出现于晚白垩世,之后

版纳植物园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化研究获进展

  季风气候是全球重要的气候类型,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区域。因此,认识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其演化规律对于应对当今的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东亚季风是全球最为典型的季风类型,其特点是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即夏湿冬干。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同时受到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影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立项研究东亚夏季风变化规律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气候变化与应对”专项批准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文任首席科学家,带领一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组成的

末次冰盛期沙尘辐射效应对东亚西风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亚洲沙尘主要来源于中东、中亚以及东亚等地,是全球沙尘循环及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直接、间接等效应,沙尘气溶胶能够对全球与区域气候产生影响。末次冰盛期(LGM)距今约2.1万年,该时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被永久冰盖覆盖,相较于现代,亚欧大陆整体温度低约-5~-10℃,东亚夏季风强度也更弱。通过黄

大气所发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东亚夏季风关系的调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年际尺度上最重要的气候系统。围绕着ENSO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前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同时研究也指出了1950年代以来,东亚夏季风-ENSO关系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呈现着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但由于资料长度限制,东亚夏季风-ENSO关系的变化原因众说纷纭,内部变率和

大气所东亚夏季风撤退的气候态特征分析研究获进展

  东亚夏季风主要受到海陆热力差异的驱动,表现为较强的南风和充沛的降水。每年东亚夏季风建立和撤退的时间不同,造成雨季持续时间不同,对东亚地区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与东亚夏季风建立相比,较少研究关注东亚夏季风的撤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团队利用JRA-55再分析资料和

大气所揭示东亚冬季风对南海海温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季节内振荡是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异的一个重要部分。南海是季节内振荡影响华南和中印半岛地区的一个重要路径。以前有关南海地区海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的研究主要关注夏季,而对冬季南海地区海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的研究很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仁广和博士生陈樟的研究指出,南海是北半球冬季

增温对东亚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库的调控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揭示长期增温对东亚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库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植物和土壤》(Plant and Soil)。华南植物园张静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刘占锋研究员和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梁乃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温度升高会通过影响碳输入与分解以及碳库

大气所揭示类ENSO和AMO对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西洋充当着太平洋海温变率和平均态的起搏器。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通过沃克环流、波列和表面风触发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的产生。AMO引起的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也可以导致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风暴轴的强弱变化,从而激发一个类似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海温异

全新世东亚季风与人类活动存在500年周期的同步变化

  今天,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历史和史前时期,气候变化能否或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文明发展,近百年来,一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争论的话题。  气候变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周期性和事件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

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减弱与ENSO事件的相关关系揭示

  东亚冬季风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最强大的大气环流系统,其带来的寒潮和大雪会给受控区域带来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ENSO是热带太平洋重要的海-气相互作用,在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显著影响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厄尔尼诺(El Nino)年东亚冬季风强度减弱;反之,拉尼娜(La Nina)年冬季风增强

海洋所在晚第四纪东亚季风降水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与瑞典隆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合作,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了晚第四纪东亚季风降水演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冲绳海槽北部IODP钻孔沉积物,对东亚北部40万年以来的降水历史

地环所夏季风对东亚气溶胶时空分布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东亚已成为全球气溶胶荷载最大的区域之一,同时东亚属于典型的亚洲夏季风区。研究夏季风对东亚气溶胶时空分布的影响,对理解气溶胶和亚洲夏季风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晓东研究员所领导的研究组发现,印度夏季风对东亚地区上空的大气气溶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东亚夏季风准两年振荡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国气候灾害频发,由东亚夏季风异常引发的旱涝灾害比重较大,造成国民经济的损失。东亚夏季风变异是气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ropospheric Biennial Oscillation,TBO)是亚澳季风区海气耦合的基本信号,也是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的主要规律,

刘东生院士因黄土研究成就首次获颁EGU洪堡奖章

第三届亚历山大·冯·洪堡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共同组织的“第三届亚历山大·冯·洪堡国际会议:东亚季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近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和学生约130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开幕式上,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

大气所研究发现季风减弱导致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廖宏研究员和李建平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区域空气质量的持续恶化与东亚季风活动的年代际减弱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被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Vol. 5, p.449-450, 2012)杂志的“新闻与观点(News

倒数第三次冰期和太阳辐射影响中国东部水文气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82.shtm 轨道尺度东亚季风降水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成为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为探讨这一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1期发表了题为“倒数

地球环境所等在印度季风降水变率与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印度季风是全球最强盛的热带季风气候系统,其降水变化对南亚地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过去对印度季风气候变化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海洋沉积物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印度洋上涌流强度变化所指示的夏季风风场强度来反演和重建。然而,对区域社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大陆季风降水变率的

东北地理所揭示三江平原泥炭地发育的气候驱动机制

  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湿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全球持续变暖和人类活动继续加剧的环境背景下,为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沼泽湿地,亟待了解地质历史时期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化过程及其对过去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尽管不同学者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现代过程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对其长

15万年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45.shtm了解中纬度西风和东亚季风的演变以及相互作用对于理解亚洲气候动态至关重要。目前,西风区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全新世以来,且全新世气候特征与季风区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之下,西风区长尺度记录较为缺乏

地环所研究揭示黄土高原七百万年来的冬夏季风变迁

  700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冬、夏季风的变化  中国北方的风成堆积序列作为独一无二的陆相气候变化载体,良好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东亚古季风演化的历史和变率。通过对风成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多个代用指标的研究,东亚古季风的演化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早中新世。以黄土-古土壤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