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现对两栖动物生存有重大威胁的壶菌病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类群,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物种受到绝灭的威胁。最近20年,壶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流行是导致两栖动物绝灭、濒危和种群快速下降的主因。 壶菌病是新发现的感染两栖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致病性、高致死性和高传播性等特点。其主要的致病菌是壶菌(chytrid fungus,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它主要感染两栖动物角质化的表皮,导致新变态个体和成体的大量死亡。此前的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明,壶菌病还没有侵染我国的两栖动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研究员的研究组利用定量PCR(QPCR)和组织学技术,研究了云南省五个地点(昆明市的两个地点、呈贡、曲靖和泸沽湖各一个地点)北美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 Rana catesbeiana)入侵区两栖动物感染壶菌病的情况。他们检测了从野外捕获的牛蛙和4种当地蛙(滇......阅读全文

我国两栖动物首次检出壶菌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在我国两栖动物身体上首次检测到壶菌。这是一种专门感染两栖动物的病菌,能导致两栖动物成体大量死亡。专家认为,我国的两栖动物多样性可能正面临着的严重威胁。  李义明解释说,壶菌病是新发现的感染两栖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致病性、高致死性和高传

我国首次发现对两栖动物生存有重大威胁的壶菌病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类群,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物种受到绝灭的威胁。最近20年,壶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流行是导致两栖动物绝灭、濒危和种群快速下降的主因。   壶菌病是新发现的感染两栖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致病性、高致死性和高传播性等特点。其主要的致病菌是壶菌(ch

李义明小组研究发现壶菌广泛侵染我国两栖动物

中科院动物所李义明研究组对我国10个省市的两栖动物个体上壶菌的流行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发现,在亚洲可能存在壶菌的第四个谱系——亚洲谱系。该谱系为东南亚所特有,并且可能在全球谱系扩展前就已出现。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重要期刊《多样性与分布》。  李义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近几十年,两栖类在全球

动物所研究揭示壶菌全球分布格局及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尽管全球化因素,如气候变化、国际贸易和外来种引进,常常诱使全球疾病以空前的速度出现,然而,这些因素在全球疾病流行中的作用还有待确定。尽管目前的物种相关性分布模型对预测新兴疾病的流行非常有效,然而,它们主要模拟物种的基础生态位(如气候因素和生境变量),忽略了扩散和繁殖体压力(如国际贸易、外来种引进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壶菌病将导致全球物种灭绝

  自1998年以来,科学家记录了全球两栖动物的消失。由于真菌病原体batrachochyum,即通常所说的壶菌,500多种两栖动物数量下降,其中90种已经灭绝。  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首次表明,两栖动物的灭绝对蛇产生了连锁反应。该论文2月14日刊登于《科学》。 

动物所发现新病原壶菌株系广泛侵染我国两栖动物

  近几十年,两栖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种群数量快速而“神秘”的下降。两栖动物已成为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类群,有41%的两栖动物受到绝灭的威胁,相比较而言,只有13%的鸟类、25%的兽类和22%的爬行类物种受到威胁。最近的研究表明,导致两栖动物快速而“神秘”下降的主要原凶之一是两栖动物壶菌病(amphi

全球化多因素致两栖动物疾病流行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义明领导的多样性与空间生态学研究组,通过研究、对比影响壶菌全球分布的几大因素,证实了国际贸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引进以及植被变化等全球化因素对两栖动物流行性疾病有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B:生物科学》(P

真菌可能是火蝾螈衰退的关键

  科研人员分离出了一种此前未知的真菌,它被认为是驱动着欧洲西北部的火蝾螈种群走向几乎灭绝的原因。真菌疾病壶菌病是由水生真菌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引起的,它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导致了全球200多种两栖动物的衰退。但是并非所有两栖动物的死

Science:揭示两栖动物真菌杀手很可能起源自东亚地区

  一种致命性的称为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的真菌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导致几大洲的青蛙、蟾蜍、蝾螈和其他的两栖类动物种减少和灭绝的原因。蛙壶菌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病原菌最初出现在哪里。这种真菌会引起一种叫做壶菌病(chytr

Nature:对抗自然界的“杀手”

  近几十年,两栖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种群数量快速下降,主要元凶之一是两栖动物壶菌病。该病由真菌壶菌(chytrid fungus)引起,是一种新出现的急性的只感染两栖动物的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全球两栖动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  但是7月10日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却表明,面对这种恶性杀手,动物

青蛙浑身都是宝:蛙皮上的细菌有助于抵抗人类真菌感染

  几十年来,一种致命疾病对全球蛙类和两栖动物造成毁灭打击,甚至导致了一些物种的灭绝。部分两栖动物为了抵抗这种流行病,用抗真菌化合物武装自己。跨国合作研究让科学家们了解到,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细菌能帮蛙类生产天然抗真菌制剂抵御疾病。最近,科学家们决定探索这些潜在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源头,造福人类和两栖动

近100种两栖动物被真菌消灭

  一项迄今最全面的研究显示,90种两栖动物的灭绝可能与一种致命真菌疾病有关。  自从壶菌病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共导致500多种青蛙、蟾蜍和蝾螈的数量减少——几乎占所有两栖动物种类的7%。这意味着,该疾病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在所有病原体中是最大的,并且比其他野生动物疾病,如杀死蝙蝠的白鼻

研究揭示青蛙如何趋利避“菌”

  对青蛙和其近亲而言,最严重的一种蹂躏莫过于蛙壶菌——这种可致命的真菌会传染将近一半的两栖动物物种,侵蚀其皮肤,并引发心脏病。现在,一项新研究指出,有一种青蛙能学会避免这种广泛存在的真菌——重复接触蛙壶菌而幸免于难的青蛙会发展出一些重要的免疫力。尽管这一结论是初步的,但该发现表明,可能存在一种保护

科学家发现三个“灭绝”两栖动物物种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保护国际”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两栖动物专家小组今年8月10日联合实施了一个研究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颇具科研价值的两栖动物物种。而根据他们公布的首批研究成果,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努力中,他们已经发现了三个原以为已经灭绝的两栖动物物种。1

热带蛇类的死亡——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不显眼的”后果

  众所周知,热带两栖类种群已遭到壶菌(一种真菌)的严重破坏,但一项新的研究将这种损失与热带的蛇类群落的“无形”衰减联系起来,它提示,遍布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影响并不那么显而易见。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说,由于疾病、入侵物种、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的级联效应,生态系统结构的恶化速度可能会比预期的更快。因此

COP15谋求达成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协议

受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1/4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危机迫在眉睫。近日,来自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和部长们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以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据《自然》报道,从12月7日到19日,各国试图达成一项保护地球生物

PNAS:基因组测序揭开蛙壶菌的古老历史

  蛙壶菌是一种造成近年来全球两栖类种群衰退的一种真菌。   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研究人员描述了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的基因组,探索了蛙壶菌的进化史,希望找到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应对这种致命的真菌爆发的线索。   研究人员对来自北美、中美

这种两栖动物会喂“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931.shtm

过半鸟类和两栖动物正在加速“离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而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5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报告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海根研究员说,当前我国部分野生动物生境得到改善,种群数量呈上

两栖动物体外受精的好处

两栖动物有些是体内受精,有些是体外受精,优点是增加受精的机会,解决里受精南的难题,不足之处,囊胚发育率低,细胞数少,体外受精卵,在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发育隔断,即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停止发育并发生退化的现象。

非两栖类被致命的两栖类真菌感染

  一项研究发现,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这种与全世界两栖类灾难性衰退有关的致命病原体也可以感染螯虾。蛙壶菌(Bd)通常被认为是专门感染两栖类的,但是这种病原体可以在没有两栖类宿主的情况下,在环境中存在。Taegan McMahon及其同事

研究在两栖动物生态毒理学获进展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残留的化肥和农药通过人为或自然因素进入水体,对生活在其中的藻类、鱼类、两栖类等非靶标生物产生潜在的危害。两栖动物由于复杂的生活史和较高的水体依赖性使得其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同时,其幼体蝌蚪的鳃

海洋原生生物破囊壶菌的渗透调节和对Na+的需求

      破囊壶菌是低等的真菌,生长在大量的Na+环境中。 Na+参与细胞渗透调节和细胞代谢。渗透调节通过从环境中吸收无机离子,或者改变细胞质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来完成。通过质膜的渗透调节在转运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海洋原生生物中如何通过质膜进行渗透调节还不清楚。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Sh

海洋原生生物破囊壶菌的渗透调节和对Na+的需求

破囊壶菌是低等的真菌,生长在大量的Na+环境中。 Na+参与细胞渗透调节和细胞代谢。渗透调节通过从环境中吸收无机离子,或者改变细胞质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来完成。通过质膜的渗透调节在转运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海洋原生生物中如何通过质膜进行渗透调节还不清楚。澳大利亚的科学家Shabala等人用非损伤微测技

昆明动物所首次发现两栖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由于其不易导致微生物耐药而成为新型抗感染药物研究的热点。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抗菌肽的发掘和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识别了500种以上的抗菌肽。Cathelicidin和Defensin是脊椎动物中的两类最主要的抗菌肽。Cat

昆明动物所揭密两栖动物强大的免疫系统

  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适应环境,并在不同的有害因素(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下保持自身的稳态。两栖类动物是从水生的鱼类演化到真正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在脊椎动物的系统进化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两栖动物分布广泛,在平原、丘陵、高山的各种复杂生态环境中均可发现它们的踪影。一方面,

对蛙类致命真菌的巧妙策略

巴拿马的交叉带状树蛙(Smilisca sila)。   如地下忍者那样,一种特别的真菌细胞会偷偷地进入到世界各地的两栖类的皮肤之内并杀死它们,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指出了为什么这种特别的真菌会这样厉害。在 1998年,一种叫做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壶菌的

渗透调节的非Na+方式和机制

破囊壶菌是低等的真菌,生长在大量的Na+环境中。Na+参与细胞渗透调节和细胞代谢。渗透调节通过从环境中吸收无机离子,或者改变细胞质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来完成。通过质膜的渗透调节在转运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海洋原生生物中如何通过质膜进行渗透调节还不清楚。澳大利亚的科学家Shabala等人用非损伤微测技术

峨眉山两栖动物群落构建机制获揭示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沿地理梯度的内在驱动机制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其中,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更是难点。近年来,随着功能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通过整合物种多样性、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来探讨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进化与保护”项目完成成果鉴定

  5月11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完成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进化与保护”成果进行了鉴定  该项目系统地开展了中国两栖动物资源调察、编目及系统进化与保护研究,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建成了两栖动物基础信息库,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明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