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发改委随机调查60家药企强化药品降价预期

近日,国家发改委药价专项调查启动,60家药企被发改委“钦定”核查,其中包括默沙东、葛兰素史克、山德士等外资药企及誉衡药业、海正药业、西南药业等10余家上市药企。其中,双鹭药业、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等33家药企系出厂价格调查,而葛兰素史克、恒瑞医药等27家药企则系成本专项调查。 上述60家药企名单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发改委旨在通过此次调查了解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以便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此番调查并不能说明被调查企业在成本及价格方面存在问题。不过业内对调查却有颇多顾虑。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相当一部分药企尤其是上市药企毛利率过高,如恒瑞医药、益佰制药等10家上市药企去年毛利率超过80%,而在176家上市药企中,毛利率超过30%的药企超过7成,医药行业由此被认为是暴利行业之一。 但与高速公路、白酒行业等行业不同的是,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更为明显,直接关乎民生,其高毛利特点易被放大解读,甚至被认为是“看病贵”的......阅读全文

发改委摸底药品成本 药企“见招拆招”串通联防

  “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我委决定对部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专司市场定价的发改委一声令下,60家国内外药企不得不交出账本,协助进行“样本调查”。   在我国,药价虚高的现象连遭诟病。7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开启新一轮为期四个月

大面积药企停产,听听制药人怎么说

  这两天在制药圈被一条微信刷屏,小编不说大家也会猜得到,由石家庄市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签署的《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2016年1号文引发的行业内的大讨论,各大媒体转载、评论观点不一,支持与反对且还不乏喊冤叫屈之声。  作为制药人,作为药企,我们这几年已经习惯了“举报“”飞检”收GMP

:药企垂涎基层1300多亿药品市场,医保限额成最大...

  编者按:本文来自“动脉网(ID:vcbeat)”,36氪经授权发布。网站、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动脉网授权。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基层医疗市场,成为了近年医药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市场,也是规模增速较快的一个市场。据相关数据,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了1363亿元,占药品市场总规

骇人听闻,1800家药企已被停产?

  “史上最严GMP”大限已至  药品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现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药品生产管理方式。我国2011年对制药企业提出新要求,药品生产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GMP要求,未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生产车间一律停止生产,被业界称之为“史上最严GMP”。  就

拯救低价药之路刚刚起步

拯救低价药之路刚刚起步  “从过去十几个品(种)规(格)增加到现在差不多60个品规,因成本倒挂而一度沉睡的品种正在被激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8日发出《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取消533种低价药最高零售价限制后,河北省某药企宣传事务总监陈先生谈起低价药话题就总是信心满满。

70多万种药品底价曝光:售价普遍超出厂价5到6倍

  70多万种药品“底价”曝光药企人士称“唯低价论”无益于改革  恰逢新医改进入第六个年头之际,今年全国两会上,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语出惊人,声称九成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一半毫无问题。一时间,药价虚高的话题再度被推到医药改革的聚光灯下。  在我国药品市场上,由于没有公开的确凿数据,哪怕一些

官媒痛批长生生物:问题疫苗去哪儿了?

7月22日,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持续发酵。梳理发现,目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检查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五家官媒相继就该事件发表评论,并将质疑指向问题疫苗流向、长生生物是否隐瞒事实、监管为何频频失守等焦点问题。附人民日报评论: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7月15日,国家药监局称,近

化学药降价成定局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化学药调价“靴子”刚落地,业内一度风传的中成药调价终于进入轨道。   “根据本轮药价调整计划,在化学药调价完成之后,我们将在2013年开始调整中成药价格,目前调价的原则和方法还没出来。”1月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日前,美享资本合伙

中药材农残超标药企低调应对 国标成挡箭牌

  份未具名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直指多家药企所售中药饮片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药企对此回应不一,而随之暴露出的是,药企的采购把控与源头种植等环节的多重问题。   药企表态   6月27日,针对此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中涉及的9家药企,除未检测出问题的九芝堂外,对于其他8

新版药典近日颁布 金银花与山银花继续“分家”

  隆回县原政协副主席夏亦中介绍手中的金银花。2014年,夏亦中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回忆,隆回金银花市场的低迷始自2011年。  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厘米至3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  山银花呈棒状而梢弯,长3厘米至4.5厘米,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  国家药典委称综合分析两者多方面存差异

恒瑞与迈瑞,“市值一哥”交替下的医药江湖

    2021年1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四批集采情绪酝酿,叠加上抱团资金的短期瓦解,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股价开盘便朝着两个极端发展,这一跌一涨,迈瑞又一次地超越恒瑞,成为医药行业市值一哥。  虽然尾盘恒瑞一波抬升,保住了自己医药市值一哥的地位,但这已经不是恒瑞第一次失守头把交椅:早在去年11月初,随着

890种低价药或取消最高零售价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发改委正酝酿出台低价药品目录,上月已将相关征求意见稿以传真形式发给各省价格主管部门。一份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文件显示,890个品种剂型被纳入低价药品清单,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可自主定价。   发改委酝酿低价目录   文

发改委酝酿低价目录 890种低价药或取消最高零售价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发改委正酝酿出台低价药品目录,上月已将相关征求意见稿以传真形式发给各省价格主管部门。一份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文件显示,890个品种剂型被纳入低价药品清单,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可自主定价。   发改委酝酿低价目录   文

中国供应全球7成以上青蒿素原料 利润单薄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公众广泛讨论的除了其“三无”身份外,还有助其捧得大奖的青蒿素。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的竞争力却十分有限,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巨头把控。与此同时,中药行业整体呈现边缘化趋势,去年

首轮国家药价谈判开启 乙肝药试点降幅最大

  从5月20日开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慢性乙肝病人就开始了比过去几年更煎熬的漫长等待。这一天,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的首轮结果公布。  其中,乙肝病人急需的韦瑞德药物(替诺福韦酯)在通过“国家谈判”试点获得降价后,降价幅度在67%,是此轮试点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款药物。此前,韦瑞德的月均

聚焦中药改名意见稿:老字号换包装等或损失百亿

   小儿咳喘灵、强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这些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将改头换面。国家食药监总局1月11日公开征求对中成药命名新规的意见,要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总局指定邮箱,2月15日正式截止。  “新华视点”记者检索发现,按照新规意见,数千个药品或将需要改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该项工作开展坚

“银杏叶”风波揭内幕 药厂擅改工艺每吨节省4000元

  “银杏叶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国家食药监局近日连发“三道金牌”,强调做好银杏叶专项治理工作。为此,部分涉事企业也已启动召回。在风波背后,记者了解到,由于改变工艺能大幅压缩成本,使得相关企业敢于铤而走险。同时,也折射出植物提取物行业监管标准的缺失。  国家食药监总局5月31日再次重申,6月3日以前召

医药业多事之秋:2014中药出口会否继续恶化

  关键词:行贿门   2014年展望:   “带金营销”模式的变革   如果非要寻找2013年哪个事件撬动了整个医药行业,那么绝对非“葛兰素史克(GSK)行贿门”莫属。随着这家全球前十、同时也是英国最大的制药公司的“中枪”,跨国药企在华“直接行贿”、“赞助项目”等行业潜规则一并被曝光。  

广东发文改革低价药品管理方式

  10月31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下发了一则《关于完善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试行)》(下称《通知》)。  《通知》内容很长,但核心内容其实就两条:  一、改革低价药品管理方式。以药品实际交易价格计算,凡符合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的(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药品,均可执行国家关于低价

药品准入首次国家谈判:2万元一支抗癌药降到7600元

  看到名单里的“曲妥珠单抗”,陈俊(化名)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陈俊的母亲罹患乳腺癌,需要注射曲妥珠单抗,即俗称的赫赛汀。此前在中国,这一由跨国药企罗氏生产的药品,一支的零售价格就高达2万多元。而在一个治疗周期里,患者至少要注射14支。对患者而言,即便可以通过医保部分报销,同样是一笔难以承受的

药企被查:中国反垄断触角伸向跨国药企

  六十家中外药企被查   中国就成本及价格操纵问题调查制药企业,在外国企业因可能存在的价格操纵问题而承受来自北京的压力之际,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正在调查制药企业的成本和定价机制,调查对象包括葛兰素史克公司和默克公司的业务部门。此前,中国还对奶粉进行了一次独立调查。调查已导致奶粉降价。根据国家发改

我国2000余项中药专利转化率仅1% 盲目跟风要不得

  我国2000余项中药专利转化率仅1%、新技术的开发遇到盲目跟风、中药“有毒”风波令我国数千年传统药文化频频受伤……近日在汉举行的中国中药协会新技术推介会上,来自国内的7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负责人,共同分享新技术在中药企业运用成果,力倡用临床数据事实,为传统中药证 “实力”。

金银花山银花双花分家 不少药企选择更名或停产

  去年引发争议、备受中医药界关注的金银花山银花两兄弟在新版药典出炉后将继续“分家”过日子。  国家药典委日前就此回应称,综合分析认为两者多方面存差异,因此在新版药典中继续将“双花”分列收载,并未将山银花列入金银花。广州日报记者获悉,不少药企为此面临更名或放弃生产的选择。  争议“双花”继续“分家”

发改委:取消530种低价药最高零售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日宣布,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取消280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有关

英国明年4月全面“封杀”中成药

  据《英国侨报》报道,11月21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新闻称,为了进一步帮助人们购买和使用安全的草药制品,从2014年4月30日起将全面禁售未注册的草药制品(unlicensed herbal medicines)。目前尚无一家中成药成功注册,这也意味着明年4月30日

中成药企自建基地应对原料猛涨 种植模式受质疑

  由于缺乏订单农业的合作基础,目前采取的“药企+药农”合作方式显得很不稳定  涨势依旧迅猛的中药材价格无疑成了中成药企的沉重镣铐,而为摆脱束缚,药企纷纷斥资建设种植基地欲完成“自我救赎”。  昨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近审批通过的37个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基地,包括东阿阿胶、贵州百灵[34.91 -1.

内忧外患的中成药 国内降价海外市场遭封杀

  在未来50天之内,近2600家国内中成药企业将迎来一轮针对性降价——在年关前释出的这一重磅消息,让年产值超过5100亿元的中成药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弥漫着浓厚的担忧情绪。   近日,业内纷纷传言:自去年此时就开始酝酿发酵的中成药价格调整很快就将真正落地,总体策略将秉承“有升有保有降、以降为主”的主

遭遇药品标准“危机” 中成药企洗牌加速

  继去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中成药企正迎来医改的第二轮洗牌。   4月9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福成对记者透露,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经编制完成,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所有上市药品都必须严格执行药典标准。   “通过标准的规范,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公众用药安全,另一方面

本土企业难抵药价风暴:高端争不过 低端抢不赢

  安徽招标中“唯低价是取”现象再次成为本土品牌企业声讨的话题。据悉,在安徽省,华药、石药和哈药中标的全是边缘产品,仅石药集团在安徽就减少1亿多元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如今本土品牌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非常微妙:在高端市场,抢不过外资企业;在低端市场,抢不过那些小企业。而无论是老百姓骂药品暴利,

揭秘救命药涨价10倍:招标打压致药企放弃生产

  业内人士称应继续反思药价管理,招标价格过低、原料药垄断、市场囤货等都是帮凶。  心脏病药地高辛片药价涨10倍一事在过去一个礼拜持续发酵。由于正值药价放开之初,药品的涨价备受关注。但业界多方人士挖掘发现,地高辛片只是无辜“躺枪”,而招标价格过低、原料药垄断、市场囤货等都是促使地高辛片涨价10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