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国际古植物学会议在日本召开

8月23日至8月30日,第九届国际孢粉学大会暨第十三届国际古植物学会议(IPC XIII / IOPC IX 2012)在日本东京的中央大学(Chuo Universtiy)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的514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no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这一主题展开。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环境演变和生物的响应(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Biotic Response)研究组的课题组组长周浙昆研究员、黄永江博士和胡瑾瑾(在读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周浙昆研究员主持了题为“喜马拉雅抬升对东亚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Uplift of the Himalaya and its ......阅读全文

第八届欧洲古植物与孢粉学大会在匈牙利召开

  7月6日至10日,“第八届欧洲古植物与孢粉学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王伟铭研究员等七名科研人员参加该会。  会议期间,王军等人分别以“石炭纪最晚期欧美植物群与安加拉植物群对华夏植物群入侵的确认

热带红树林孢粉学与古生态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在他的热带考察旅行记中,曾经形象地把红树林描述为是海陆之间极其显要的“居民”,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红树林构成了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连接海陆过渡带(潮间带)的特有生物群系,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潮间带的红树林也是底栖软体动物、有孔虫、

中瑞科学家在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西藏南部三叠系孢子、花粉及疑源类化石(图版比例尺均为20 μm)。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4月2日电 (杨颜慈)4月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彭俊刚博士与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ViviVajda教授、SamM.Slater博士合作,在青藏高原南部三叠系最具代表性的土隆地区开展

华南植物园首次发现专性传粉昆虫能分解孢粉素

  孢粉素(sporonpollenin)是孢子和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主要由脂肪酸及碳水化合物构成,但是其准确的结构仍然不清楚。孢粉素的性质坚固,能抗化学及生物分解,同时也不溶于无机和有机溶剂。孢粉素的这种特性是孢粉化石能保存上百万年的主要原因。虽然许多昆虫取食花粉表面的脂类或通过花

第九届国际古植物学会议在日本召开

  8月23日至8月30日,第九届国际孢粉学大会暨第十三届国际古植物学会议(IPC XIII / IOPC IX 2012)在日本东京的中央大学(Chuo Universtiy)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的514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秦汉以来人类活动显著降低我国东部植物多样性

  孢粉是植物孢子和花粉的总称,被认为是重建古植被景观的一把“钥匙”。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研究员曹现勇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田芳等合作者,通过我国现代间冰期,即距今11500年以来的全新世的地层孢粉记录发现,距今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我国东部植被已发生大规模的扰

刘锋-孢粉化石:显微镜下讲故事

  “自从4亿年前植物登陆陆地以来,我们的天空可以很多天不下雨,但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下孢粉雨。这些化石一定以某种方式记录了它们所经历的一切,只是我们现在还缺少解读这些信息的手段,相信通过孢粉学家未来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孢粉学以后会大有可为。”显微镜下的孢粉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两种植物生殖配子体的简称。其

我国学者阐述板块运动对陆生植物演化的驱动作用

  印度板块从冈瓦纳裂离并向北漂移、碰撞拼贴至欧亚大陆之上是地球晚中生代演化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现代欧亚大陆地质、地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关于这一板块漂移的证据过去多源自古地磁,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建国研究员团队根据陆生植物易受海洋地理隔离

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吴家坪期孢粉地层学研究获进展

  石炭—二叠纪非海相地层在华北克拉通分布广泛,主要是以本溪组-孙家沟组之间的沉积序列为代表。长期以来,对于该段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主要依靠地层中保存的少量动物化石以及大植物化石。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孢粉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华北晚古生代非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了较大发展。至今已积累了不少孢粉研

版纳植物园完成泰国新生代化石植物群第一次联合考察

1月16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泰国清迈大学在泰国北部开展科学考察工作。长期以来,热带亚洲被认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源头。热带亚洲的新生代植物化石记录对于探索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至关重要,但由于植被覆盖较大和古植物学研究基础薄弱的原因,产自热带亚洲的新生代化石非常少。此

琥珀证明青藏高原4000万年前是热带雨林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4000万年前什么样?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研究表明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就如同今天的西双版纳,温暖潮湿,处处是高大龙脑香科植物。  该所博士研究生王贺等人在张海春研究员、李建国研

地质地球所发现青藏高原中部古高度重建的新证据

青藏高原的古高度是评价其环境效应及其剥蚀风化的关键。同时,古高度也是对板块碰撞过程的表征和计量,更是联系深部岩石圈地球动力学与浅表层演化的纽带。只有准确重建古高度才能正确评价高原隆升与扩展过程对区域与全球气候的影响。然而,目前,科学界对于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隆升的最大高度,或者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

晚白垩世三突起类花粉研究取得系统性进展

三突起类花粉是一类形态独特、复杂的被子植物花粉,以具三个赤道位置的突起为特征。它主要繁盛于晚白垩世,现已完全绝灭。晚白垩世北半球孢粉植物群可分为正型粉区和以三突起类为代表的鹰粉区。我国东北地区便是属于鹰粉区,产出有大量的三突起类花粉化石。该类花粉形态特征明显、分异度高、地质延限短、演化迅速,在陆相上

生物新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历史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多位成员,联合中科院西北院苗运法研究员等国内外多位学者协同攻关,利用3088个现代表层孢粉样品数据库,从生物指标角度,建立了反演古海拔高度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孢粉研究中,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古海拔演化历史,揭示该地区主要在距今约1

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古近纪综合地层框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84.shtm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近年来,该区

在湖南中泥盆世地层发现新型原始鳞木类石松植物

  华南中泥盆世植物群是古生代植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地方性属种为主。目前,关于中泥盆世植物群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上扬子区的材料,如云南的西冲植物群。而湖南中部,尽管发育中泥盆世非海相沉积,但由于缺乏研究,难与其他同时代植物群进行对比。因此,研究湖南地区中泥盆世植物对于探讨古植物的演化以及华南板

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及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东南俯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事件不仅塑造了当今亚洲的地形、地貌,还改变了高原南、北的气候系统,影响着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尽管青藏高原中部作为高原原型已有众多研究,但学术界对青藏高原中部的高程变化认识尚存较大争议。  近日,中科院植物

我国学者发现东亚季风加强导致云南远古的水杉林消失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为柏科水杉属的落叶性乔木,以其现生种的发现晚于其化石的报道而成为著名的活化石。目前原生水杉仅有5300余株,孑遗于湖北、湖南和重庆交界处的湿润山谷地区,属濒危物种。化石记录表明,水杉属最早出现于晚白垩世,之后

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及其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东南俯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事件塑造了当今亚洲的地形、地貌,改变了高原南、北的气候系统,并且影响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格局。目前,青藏高原中部作为高原原型已有众多研究,但对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宇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从荒漠到森林的演变过程

  江南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属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纵观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奇妙的是,进入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地区,世界却仿佛变了一番模样,不仅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成为了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成为了全球副热带沙漠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从荒漠到森林的演变过程

江南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属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纵观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奇妙的是,进入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地区,世界却仿佛变了一番模样,不仅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成为了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成为了全球副热带沙

楔叶榕化石发现证实石灰岩灌丛长期存在

  生长于裸岩石缝中的灌丛型植被,尤其是榕属植物是受人为活动干扰形成、还是自然演替的顶级?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最新发表在国际古植物学期刊《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综述》上的一项成果,有助于厘清这一问题。   榕属是种类最多、分部最广的木本植物之一,全世界有750余种,其中近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后续影响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aleocene Eocene Thermal Maximum,简称PETM)发生在距今约56 Ma前,是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快速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快速大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2‰~-7‰)、大气CO2浓度的快速升高和全球快速增温(5~8℃),同时伴有水

研究人员发现1000万年前的“豆角”化石

  记者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越南国家自然博物馆合作,在越南北部地区发现了约1000万年前的“豆角”——油麻藤豆荚化石。这是科学家发现的首个油麻藤属确定的化石记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评论》上。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介绍,油麻藤属是豆科

我国古植物专家发现最早典型花朵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南古所古植物学家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教授刘仲健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典型花朵——“潘氏真花”。“潘氏真花”植物化石出产于我国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经科学分析,确定此花存在时间为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该研究成果在线发布在英国《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在

科学家基于植硅体证据揭示新石器时代的叶葬习俗

  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反映着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宗教观念和人伦关系。由此可见,探究丧葬文化可望复原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侧面。然而,颇为遗憾的是,与丧葬文化密切相关的生物质材料难以保存至今,深入的研究自然更无从谈起。然而,近年来,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炜林和郭小宁发掘的陕北神

《中国化石裸子植物》:追溯中国古植物的演化

  科学的进化理论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化石材料的积累和研究又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更多的实证。古植物学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追溯植物界的演化历史。古植物学是生物学和地质学彼此交叉渗透而产生的边缘科学,其研究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从生物学角度看,古植物学研究是重建地球表面植物界系统发育史的重要途径,可以重现

昆明植物所植物抵御链格孢菌分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营腐生性生活的病原真菌。其多个病理小种可以感染诸多的经济作物,如马铃薯、梨、柑橘、烟草等,每年均造成巨大的国民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真菌的防控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迫切需要了解其侵入机理,为该真菌导致的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孢粉研究揭示中国南方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植被变化

  地球气候自末次盛冰期约2万年前开始逐步回暖,适宜的气候条件促成了全新世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先民从早期采集与渔猎为主的游弋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到以农耕文明定居生产生活方式。这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当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联,对当今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南方植被自末次盛冰期以来曾发生过重

武汉植物园新研究支持将金橘属并入柑橘属

金橘属植物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水果资源,几乎所有物种在野外个体非常稀少,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其资源的保护及分类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近期,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联合相关单位在金橘属分类学研究获进展,支持将金橘属并入柑橘属。相关成果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发表。金橘属隶属芸香科,为常绿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