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灵芝和九香虫可治疗慢性肾脏病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程永现指导博士生晏永明发现,著名中药灵芝和九香虫可治疗慢性肾病。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 据介绍,慢性肾脏病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已高达10%以上。该病较为隐匿,缺乏治疗药物,易进一步导致肾衰,进而使患者依赖于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由于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复杂,因此科研人员认为从中草药中寻找新的防治药物是可能的。 赤芝是中国药典收载的灵芝的一种,自古被称为仙草,中医认为其作用重在安神,而现代研究认为灵芝对多种疾病均具有防治作用,被誉为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科研人员从赤芝中发现了一个具有“旋转门”形状的杂萜分子,可显著激活核转录因子Nrf2,显著抑制TGF-beta1诱导的Smad3磷酸化,并对下游的活性氧、促细胞炎症因子、胶原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提示该化合物对治疗慢性肾病如肾纤维化具有良好前景。目前,该研究成果申请了中国发明ZL 。 “同时,中医善用虫类中药以克顽疾,并......阅读全文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可以由各种疾病引起,在国内主要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脏病也呈上升趋势。这些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肾组织被大量破坏,身体中的代谢产物不能排泄到体外,就会引起内环境的紊乱,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浮肿、气喘、乏力

JASN:慢性肾病可增加孕期风险

  根据即将出版的《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AS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怀孕期间患有轻度肾脏疾病对母亲和婴儿可能会增加一定的风险。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指导孕妇产前咨询和监护。  慢性肾脏疾病(CKD)正在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疾病的早期阶段会影响妊娠结果。意大利医学博士Giorgi

德探索慢性肾病-治疗新方法

  慢性肾病多因免疫系统“出错”所致,德国研究人员按照这一思路,探索利用一种新的疗法治疗慢性肾病,以达到更佳疗效。   慢性肾病是绝大多数肾脏疾病的临床统称,若不及时诊治,可发展成尿毒症。德国波恩大学医学院16日发表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CX3C趋化因子的分子在肾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于慢性反流性肾病的简介

  慢性反流性肾病(chronicrefluxnephropathy),以往称为“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是间质性肾病的一种以肾表面的不规则粗大瘢痕、受累肾盏杵状肥大和扩张变形、受累皮质萎陷退缩、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为特征在探测到瘢痕时VUR可能不明确或VUR已经消失部分病例的特征是反复尿路感染(

慢性肾病(CKD)不可小视,隐患知多少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高达10.8%,是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但目前对CKD的认知率、诊断率、治疗率仍然很低。慢性肾脏病如果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往往需要透析治疗,治疗费用高昂,且因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慢性肾脏病号称“隐形杀手”,CKD早

简述慢性反流性肾病的科学诊断

  慢性反流性肾病的科学诊断是很关键的,临床上遇有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遗尿、多尿、夜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双肾大小不等或明显缩小等病例时,应怀疑反流性肾脏病(RN)的可能性。可先作99mTc-DMSA筛选试验及反流试验,及(或)大剂量IVP加X线断层照片,必要时作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简述慢性反流性肾病的治疗方法

  慢性反流性肾病部分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其他患者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进入肾功能衰竭。当输尿管膀胱结合处发育成熟时2/3的反流会消失,所以对于反流患者主要是对感染进行治疗防止上尿路受损害同时要注意并处理膀胱下梗阻。抗高血压治疗是反流性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持续的高度反流和尿路感染以及

研究发现植物蛋白可改善慢性肾病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肾病学会年会上宣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多吃来自蔬菜的植物性蛋白质有助于慢性肾病患者活得更长。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肾功能差意味着他们体内通常由尿液所排泄的毒素会堆积在血液中。   根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的研究成果,植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包括豆类、坚果和全谷类食品

概述慢性反流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慢性反流性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尿液反流引起的肾损害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UTI)在反流性肾病(R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尿路感染是瘢痕形成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VUR是允许细菌从感染的膀胱进入肾脏的重要机制UTI与RN常密切相关15%~60%的UTI婴

移植肾组织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随着更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现代配型技术和移植经验的积累, 目前大多数移植中心的1年存活率已经超过了90%。移植肾的远期存活一直是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慢性移植肾肾病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最主要原因,其病理表现是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已证实肾小管波形蛋白的表达与肾脏疾病时肾小管损伤有

研究发现灵芝和九香虫可治疗慢性肾脏病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程永现指导博士生晏永明发现,著名中药灵芝和九香虫可治疗慢性肾病。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   据介绍,慢性肾脏病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已高达10%以上。该病较为隐匿,缺乏治疗药物,易进一步导致肾衰,进而使患者依赖于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由于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

慢性肾病是应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高,出现冠心病的机会亦很大,因此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而写入预防指南。但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冠心病的发生是否有关,目前在冠心病的诊疗指南中还没有被提出。  为了评估慢性肾病是否和糖尿病一样为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预防慢性肾病中血栓形成的关键!

  【研究证实慢性肾病中的血栓风险因子】2017年末,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的研究人员发现并发表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旨在预防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血栓且不会导致出血并发症。他们发现,促进调节蛋白STUB1降低了组织因子(TF)的丰度,并阻止了实验模型中的血管阻塞。  现在,这些研究人员

新研究确认35个慢性肾病风险相关基因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发布的一项研究说,研究人员已发现了35个与慢性肾病发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基于这一成果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鉴于肾病本身涉及很多遗传因素,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相关遗传机制的不了解限制了这类疾病诊治技术的发展。由曼彻斯特大学学者领衔的国际团队所完成的新科研

简述慢性反流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反流性肾病临床表现各异。尿路感染发作次数、症状严重程度与反流程度和肾脏瘢痕程度无关,仅有一次感染病史的病例也可有严重反流。儿童发生第一次尿路感染不论其年龄、性别和症状严重程度均应进行有关检查。小儿常在4岁以下发病,以反复发作的尿感就诊。内科病者多为女性中青年,多因单侧肾萎缩、肾衰尿感症状,高

慢性反流性肾病的基本概念介绍

  中文名:慢性反流性肾病  英文名:chronicrefluxnephropathy  别名: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慢性返流性肾病;慢性逆流性肾病;慢性返流性肾病变  检查反流性肾病主要运用影像学手段1959年Hodson提出慢性反流性肾病放射诊断标准。1973年Bailey将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的肾

慢性反流性肾病反流的诊断方法

  到目前为止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仍为VUR检测及分级的金标准即通过导尿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ml加生理盐水500ml,在X线透视监测下,令病人排尿,观察膀胱尿液有否向上反流。反流分为5级。1级:尿液反流只达到输尿管下1/3段;2级:尿液反流达到输尿管、肾盂及肾盏但无扩张,肾盂穹窿正常;

表观遗传学变异或可解释慢性肾病

  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肾电解质和高血压部门的医学副教授、临床科学家Katalin Susztak博士带领的一项研究,试图阐明慢性肾病的分子根源和遗传素质,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Genome Biology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Susztak和她的共同通讯作者、来自阿尔伯特爱因

分析慢性反流性肾病的发病原因

  慢性反流性肾病的病因是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尿液通过不健全的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的反流生理情况下,输尿管最后一段的活瓣机制的解剖功能完整性能防止这种反流。这一活瓣机制包括:输尿管斜行穿过膀胱壁;输尿管壁特殊的肌组织;输尿管口黏膜瓣前述活瓣机制解剖功能完整性的改变,将导致原发或继发性VUR。

慢性肾病也应作为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高,出现冠心病的机会亦很大,因此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而写入预防指南。但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冠心病的发生是否有关,目前在冠心病的诊疗指南中还没有被提出。  为了评估慢性肾病是否和糖尿病一样为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尿液检查可确认有慢性肾病恶化风险的患者

  对全世界约900位慢性肾病患者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可在尿中检测到的蛋白,它能预测患者是否有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高风险。研究人员说,对该被称作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蛋白进行尿液测试会帮助提前治疗患者以减缓或中止疾病进展。慢性肾病构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困扰着全球人口的8-16%

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的理想血压水平

  美国学者探讨了未依赖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理想血压水平,以降低这些患者的死亡率。    结果表明,CKD患者的理想血压水平可能为130-159/70-89 mm Hg;CKD成人患者达到理想的收缩压后,进一步降低舒张压可能并无益处。相关论文8月20日在线发表于《内科学文献》(Ann In

简述慢性反流性肾病的实验室检查

  ①尿液检查尿路感染时沉渣检查可见白细胞尿或脓尿,尿细菌培养阳性;尿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管型以及肾小管性蛋白尿镜下血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明显下降等肾损害的表现尿NAG酶升高尿β2-m升高。浓缩功能减退和β2微球蛋白重吸收减少提示小管功能受损蛋白尿多于1g/d时,提示本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②

关于慢性反流性肾病的其他辅助检查介绍

  肾活检本病典型病例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皮质乳头瘢痕形成肾盏扩张、扭转病变以肾下极和上极最显著,病变可为单侧或双侧,肾脏直径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也可到极度萎缩。如大量反流继续存在可见输尿管扩张、弯曲。  儿童时期因VUR而发生的肾脏萎缩类似于梗阻性病变肾缩小两个标准差的患儿82%有中度(Ⅳ级)至重度(Ⅴ

关于慢性反流性肾病的预后和预防介绍

  1、预后  晚近研究表明RN的预后与蛋白尿、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有重要关系。蛋白尿的程度与有无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球损伤的程度有很明显相关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是RN慢性肾衰发生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2、预防  慢性反流性肾病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预防应从防治原发疾病入手,对于易

关于慢性反流性肾病的影像学检查介绍

  (1)尿路造影:本病最典型的改变是与扭曲的肾盏对应的皮质局灶性瘢痕。残余小叶可代偿性肥大,呈现假性肿瘤影像,一般而言,患者尿路造影表现典型,呈现为“标准”影像。肾脏瘢痕对应扭曲且杵状膨大的肾盏正常皮质与之交替,在假性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时肾脏轮廓可能无特殊。当病变部位严重萎缩覆盖杵状肾盏的皮质变

Kidney-International:免疫因子促进慢性肾病相关高血压发生

  近日,东京医科牙科大学(TMDU)的研究人员发现, TNF-α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高血压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在本月发表在《Kidney Internationa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牙科大学(TMDU)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免疫系统与高血压之间存在

简述慢性反流性肾病的流行病学

  慢性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引起的肾实质性疾病,也是儿童时期肾功能衰竭最重要的原因之据文献报道在表现为健康的儿童中0.4%~1.8%存在反流,Messi报道在Trieste地区0~14岁儿童VUR发病率为0.25%,学龄儿童中发病率约0.3%。  1893年Pozzi第

关于慢性反流性肾病RN的诊断标准的介绍

  (1)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加X线断层照片的改变:  ①肾盏杵状变形及邻近皮质瘢痕形成。  ②肾皮质变薄常发生于肾两极单侧或双侧肾体积缩小或形态学上不相称(两肾长度相差1.5cm)。  ③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而无器质性梗阻。  (2)可发现不同程度的VUR但有约半数成人病例可无VUR。  (3)排

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仅有约1/3血压达标

  尽管目前可以获取的抗高血压药物多种多样,但这仍是一个有明确未被满足医疗需求的领域,Panagiotis Mavros博士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说。 阿姆斯特丹—根据一项大型全国研究的结果,80%的美国慢性肾病(CKD)患者合并高血压,但血压得到控制的病例仅占大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