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范海福院士:一个新方法可能胜过十个新结构

“你做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是拿诺贝尔奖吗?这么想的话基本上可以保证你拿不了!” 近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学术报告厅汇集了数百名来自北大、中科院以及附近高校的老师和学生,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在这里举行。这是继2009年4月18日和11月11日的两场报告会以来,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举办的第三次面向公众的学术报告。 中科院院士范海福报告的内容虽然是“晶体衍射分析”等学术问题,但是他却往往抛出类似的问话,来讲述他的科研经历和感悟。这实际上也是他报告的主题。 “晶体衍射分析”是范海福近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的工作,这是一种在原子层面上测定固态物质的微观结构,最终用来揭示固体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规律的方法。它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是一种独立发展的物理学方法,但并不属于代表某一应用对象的学科。 “就像大家都用计算机,可以用计算机研究化学、物理、生物学,甚至用......阅读全文

范海福院士:“偶然”造就科学人生

学术名片:  范海福,1933年出生。195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十五届(1987~1993)国际晶体学会、晶体学计算委员会委员。  对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提出了系统的

冷冻电镜的发展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

物理所蛋白质晶体学中的直接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范海福院士等研究人员几十年来从事蛋白质晶体学中直接法的研究,近年来又取得了重要进展:2004年提出基于直接法的“双空间SAD(单波长异常衍射)相位迭代推演”方法;2006年又提出基于直接法的“双空间MR(分子置换)结构模型迭代扩展”方法。这两种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原有SAD和MR方法的效

长春应化所薛冬峰研究员来新疆理化所作学术报告

     薛冬峰研究员作报告   9月24日至27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薛冬峰研究员来新疆理化所进行学术交流。   访问期间,薛冬峰研究员作了题为《探索新型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报告。报告从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引入,着重探讨了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详细介绍了NLO与晶体

Nature综述丨冷冻电镜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前景

  1前言  近日,欧美多国科学家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发表了题为Cryo‑EM in drug discovery: achievements,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的重要综述,系统阐述了Cryo-EM(Cryo-electr

盘点丨问鼎诺贝尔奖的10大检测技术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该奖项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今天我们将盘点

美国圣母大学实验室意外合成二维有机准晶体

          北京时间3月10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准晶体已经挑逗和吸引了科学家们长达30年,现在这个奇怪的材料组有了一名古怪的新成员:由自我装配的有机分子形成的二维准晶体。这种奇特的准晶体是扁平的,由单层的五边环分子组成。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安

物理所LiOsO3-金属中的铁电结构转变研究取得进展

  铁电性一般出现在绝缘体材料中。铁电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的基本性质,其自发极化强度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可以发生反转或重新排列。铁电性在相变温度(即居里温度)总是伴随着晶格结构的改变,表现为中心反演对称性的破缺。在金属中,由于传导电子的屏蔽作用,自发极化很难进行,因此观察不到铁电性。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

50年义无反顾的105岁寿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语气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过了半个世纪。作为亲历者,我深知,是以50年义无反顾坚持学科交叉、坚持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办所方针,换来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发展。” “当年,对于生物物

窥探原子结构秘密 晶体学一百年

  随着技术进步,发现的步伐也在加速:每年数以万计的新结构留下影像。   1914年,德国科学家Max von Laue因发现晶体如何衍射X射线而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X射线晶体学的出现。从那时以来,研究人员利用衍射推算出了越来越多复杂分子的晶体结构,从简单矿物到

研究发现PANDAS复合物在piRNA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转座子(transposon)由冷泉港实验室Barbara McClintock(诺贝尔奖)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子又被称为“跳跃基因”,类似于内源性病毒,能够在宿主基因组中“复制和粘贴”自己的DNA,以达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转座子的“跳跃”可能会产生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动物不孕不育。有多

张海涛:Cell和Nature破解心血管疾病药物靶标结构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希望能够设计出新一代的药物来对抗一系列致命的疾病。理解细胞表面的一类特殊蛋白(即药物靶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挑战之一。  4月5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electivity and diversity in angiot

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用户最新成果在CELL上发表

  近日,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用户——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CELL发表论文揭示CED-4细胞凋亡体的结构与功能机理。  施一公领导的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对细胞凋亡调控机理的研究。颜宁的博士研究即因为揭示EGL-1、CED-9调控CED-4的机理而获

冷冻电镜技术为何摘得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给结构生物学领域带来了一场完美的风暴,迅速席卷了结构生物学领域,传统X射线、传统晶体学长期无法解决的许多重要大型复合体及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一个个被迅速解决,纷纷强势占领顶级期刊和各大媒体版面,比如程亦凡博士、施一公博士、杨茂君博士、柳正峰博士所解析的原子分辨率重要

DNA转录“控制器”的关键结构被破译

  中介体是一种复杂的分子机器,在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转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称为“真核转录调控中的中央控制器”。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3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人员破译了中介体最关键的部分——其头部的蛋白组成结构,为研究中介体增加了重要的砝码,使人们能更深入理解细胞中基因

生物医药研究院启动 两名诺奖获得者坐镇

  4月20日,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高新区正式启动。作为一所立足珠海、面向世界的新型研发机构,该院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并引进了多名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其核心成员Aaron Ciechanover和Ada Yonath分别是2004年和

结构生物学领域迎来“不结晶”革命

   在英国剑桥市一座钢结构建筑深处的地下室里,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正在上演。  一个约3米高的庞大金属箱正通过消失在屋顶上的橙色粗电缆,静悄悄地发射兆兆字节的数据。这是全球最先进的冷冻电子显微镜之一:一台利用电子束为冷冻的生物分子成像并揭秘其分子形状的设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低温冷冻电镜的近热看创新

  外行看热闹  前两年听说低温冷冻电镜在测量蛋白质结构方面有大的突破,分辨率已经可以和最好的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不相上下,而且不用再辛辛苦苦培养蛋白晶体,很可能近期会有人得诺贝尔奖之类。  维基百科上关于Cryo-EM的介绍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Cryo-e

走近大科学工程: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图为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核磁共振分析系统  生活中的乌云总是不期而至。一位正值花季的美国女孩,突然被告知患上了一种非常难治的癌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所患癌症的亚型发生率极低。  在患同一大类癌症的人群中,只有2%的人所患亚型和她一样。幸运的是,针对这一亚型恰好有一种特效药。经过不到3个月

探秘蛋白质的“前世今生”

  生活中的乌云总是不期而至。一位正值花季的美国女孩,突然被告知患上了一种非常难治的癌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所患癌症的亚型发生率极低。   在患同一大类癌症的人群中,只有2%的人所患亚型和她一样。幸运的是,针对这一亚型恰好有一种特效药。经过不到3个月的治疗,她痊愈了。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

80后结构生物学家赵强:因为很酷,我选择了结构生物学

赵强在实验室工作。(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供图)  “为什么会选择生物?因为高考的时候觉得,数理化的体系已经很完整了,但生命科学还有那么多说不清楚的东西。”  “为什么会选择结构生物学?那是因为觉得它很酷啊!完全不能想象,蛋白质结构可以看到……长出的晶体那么漂亮。”  科学是理性的,可选择自己的科研道路却

长个晶体,一定要用自家猫胡须?当科学家迷信起来

无数次熬夜、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做着同一个实验,然而实验中起眼或者不起眼的变量和参数实在太多。你开始怀疑一切,开始每次改变小小的一点条件(虽然你可能觉得有些条件根本不应该影响到你的实验结果),希望找到传说中的金手指,然后,突然有一天,你竟然奇迹般地把煎熬了很久的实验做出来了!你开始归纳总结,你试图还原

重温下那些改变世界的诺奖女科学家

   或富裕,或贫寒,尽管出生的背景不同,但她们却同样摘得了科学领域的最高桂冠。  从1901年到2017年,女性共获得诺贝尔奖49次,获奖者48位。其中,有17人共18次获得诺贝尔奖科学领域的奖项——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2次、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两次、诺贝尔奖化学奖4次。  她们通过个人的贡献改变与影

Science解析蛋白质合成机制

  在信使RNA (mRNA)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中,转移RNA (tRNA)和mRNA必须同步移动通过核糖体的内部通道,否则就会有移码突变风险,生成异常的蛋白质。科学家们已经了解了这一过程背后的一些生物化学机制,证实糖核体具有一些移动的元件,使得它以每秒20次轻微移动的速率让tRNA快速精确地通

乌克兰科学家研发纳米级超薄硒化铟

   纳米级超薄硒化铟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类石墨烯新半导体材料,其厚度从一层(~0.83 nm)到几十层不等。这种新半导体材料的电学和光学性能研究是在2010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的实验室进行的。近日乌克兰和英国科学家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

解密欧洲大型同步加速器的台前幕后

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的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 图片来源:ESRF  早晨4:30,博士生Warren Stevenson已经22个小时未曾合眼。“我很累,但我们或者现在工作,或者全不工作。”他一边盯着两台电脑屏幕一边说,“我们计划6点休息一会,然后8点醒,时间很紧张。”  Stevenson之所

DNA发现之前的基因

  三一学院地处都柏林的中心,它那灰色的三层新古典主义建筑环绕在草坪和运动场周围。校园的最东头是另一栋灰色建筑,落成于1905年,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那是菲尔兹杰拉德大楼,或者依据其门楣上刻的字叫物理实验楼。这栋楼的最顶层是一个演讲厅,1943年2月第一个周五的傍晚,约有400余人聚集在这里,

《DNA:生命的秘密》:听沃森讲述DNA的前世今生

  4月,被誉为人类“DNA之父”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刚刚在中国度过了他82岁的生日。而一本由他所著的、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的献礼之作《DNA:生命的秘密》也在近期与中国读者见面。    《DNA:生命的秘密》,詹姆斯·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