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全球变化国际研讨会召开

2013年9月23-25日,北京全球变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会议主题为“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分全球变化的规律和机理、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综合观测和地球系统模式四个专题进行报告,包括12个国际专家大会特邀报告、44个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口头报告和224块展板报告。会议开幕式由国科联候任主席Gordon McBean和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研究员、科技部基础司彭以祺副司长分别致开幕辞。 来自中国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国外著名专家包括国科联候任主席Gordon McBean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Brian Hoskins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阅读全文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 为什么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专家详解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与减缓并重

  编者按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对于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气候变化及其适应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了帮助各级部门和全社会多方面深入了解《战略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奥朗德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外交部: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责任。构建并执行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才能全面、完整、高效、经济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们想要的未来。为此,国际社会推动制定了系列多边环境条约,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治理、保护臭氧层、防治化学品污

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国际论坛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于4月24日在京举行,主题为“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论坛。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代表、科学家和企业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

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于2017年6月29日《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就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进行主题演讲。  何建坤: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确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办公厅(室):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郑国光撰文谈全球气候变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彻底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困惑。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

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气候变化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分别作主题评述报告。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梳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和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对各国的能源资源战略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选择问题。尽管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已有大量科学依据,但仍然存在一些质疑和不确定性,而应对气候变化却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战略,采取

扎根西部 创新发展

          记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先后被确立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培养人才,服务地方,兰大在融入西部的发展中即将迎来百年校庆。   作为兰州大学众多科研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会议执行主席丁一汇、杜祥琬、何建坤   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差异和共识。从对气候变化趋势的认知来看,尽管有些学者对变暖是不是主要趋势提出质疑,但从科学界已掌

符淙斌院士:坐看风云际会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候学家符淙斌   南京大学东南楼,70岁的符淙斌院士的新办公室简约而素净。这幢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筑学大师杨廷宝先生的杰作。窗外,金陵苑满眼的花树在冬日的阳光下,透着江南特有的气息,冬青、雪松的深绿伴着银杏树的深黄,杂着腊梅花初吐的暗香,还有不远处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先

张正斌:建议国家重点支持长期定位试验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时间序列的样品和资料分析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关键。建议国家重点支持长期定位试验,这将对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争取话语权、生物进化、生态环境变化、保障粮食安全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缺乏长期定位试验  难以在许多学科有领先优势  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生

万钢: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日前,一套全面介绍气候变化的丛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知识读本”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共五册,丛书主编、第一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孙鸿烈院士表示,丛书的编写出版,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也能够为增进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社会认知发

气候变化的原因

  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我们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今日,我们的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我们何以制造了气候变

欧美“气候疲劳征” 或是理性的回归

  舆论质疑增多  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暖怀疑派观点篇幅明显增加,权威刊物开始注意选登反主流派观点的评论文章,网民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质疑也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欧美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声显著

区域气候模式逐步走向现实 向“地球系统模式”发展

   12月初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利马气候大会上,谈判一如既往地艰难推进。最终,参会196个国家和地区拿出了一份只有四页纸的协议。虽然成果“单薄”,中国代表团还是表示了欢迎,认为该协议为明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奠定了基础。  对于国际气候谈判而言,无一例外是政治主张的延续与博弈,但背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制定大框架

  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全会主席台上的嘉宾起立鼓掌。  今日视点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2015年值得写入历史。  这一年,近200个国家通过共同努力终于在年底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简称《巴黎协定》)。新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

我国应急启动全球变化研究 共设19个项目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于7月9日正式启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

《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制定大框架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2015年值得写入历史。   这一年,近200个国家通过共同努力终于在年底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简称《巴黎协定》)。新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传递了全球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的信号,具有里程碑意义。   然而,应对气候变

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已经被列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为主题的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稳定和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食物安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

王会军院士最新解答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比20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0.69摄氏度。  即便如此,近十几年平均气温走平、西欧北美寒冬等“事实”正成为质疑全球气候变暖的理由。  就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近期举行的“杨钟健—裴文中”学术讲坛上,中国科学院

聚焦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全球关注气候变化 巴厘岛大会寻求突破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3日在风景如画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气候问题关系到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大会能否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创造机遇,是世人最为关注的焦点。 

中外合作开展南太平洋科学研究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景观图。资料图片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资料图片  2017年5月22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启用,为加强对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及其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提供科学支撑。  该中心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

大国担当!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现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当今世界需要中国这样负责任的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议题中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在5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