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药物所破解GPCR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徐华强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再次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于7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海药物所是第一完成单位。该项工作是徐华强合作团队延续发表在2015年《自然》(Nature)杂志里程碑式研究的又一重要突破。 生命的功能是信号传导密码来体现或来执行的,比如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它贮藏了生命的各种密码,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是20种氨基酸编码。同样,GPCR信号通路需要“开”与“关”来调节,而“关”的信号就是由GPCR磷酸化密码来决定的。鉴定与解释GPCR磷酸化密码是当今细胞信号传导领域最重要的一个科学问题。 GPCR是目前最成功的药物靶标,迄今40%左右的上市药物是以GPCR为......阅读全文

上海药物所破解GPCR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徐华强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再次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于7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

世界最强X射线激光破解细胞信号传导密码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成功解析了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破解了负责关闭GPCR传导信号的磷酸化密码。7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细胞》杂志。   生命的功能是依靠信号传导密码来

世界最强X射线激光破解细胞信号传导密码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成功解析了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破解了负责关闭GPCR传导信号的磷酸化密码。7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细胞》杂志。  生命的功能是依靠信号传导密码来体

寻求无副作用良药:我国科学家破译细胞信号转导密码

  俗语说,“是药三分毒”。何时能研制出无副作用的良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领衔国际交叉团队近期成功破译了GPCR(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这项科学发现,让人们离拥有无副作用良药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北京时间7月28日,这项突破性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两篇文章揭示Hedgehog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调控互作机制

  研究人员在细胞模型中阐明了Hedgehog(Hh)信号通路起始过程中一个重要蛋白Smo定位变化的调控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Hh信号通路活性与细胞周期运行互作调控的关系。  近日,北京大学生科院张传茂教授研究团队在PNAS和J Cell Sci分别发表了题为"Patched1-ArhGAP

我国学者首次解析非视觉阻遏蛋白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丛尧课题组合作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解析了非视觉阻遏蛋白(Arrestin2)与神经降压素受体(NTSR1)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

Cell公布2012最佳论文中国学者成果入选

  Cell杂志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最新一期(12月21日)Cell杂志内容公布的同时,也盘点了本年度最佳论文,其中清华大学的戚益军研究组关于DNA双链断裂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新型小分子RN

Cell公布2012最佳论文中国学者占三篇

  Cell杂志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最新一期(12月21日)Cell杂志内容公布的同时,也盘点了本年度最佳论文,其中清华大学的戚益军研究组关于DNA双链断裂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新型小分子RN

上海药物所发现GPCR与GPCR激酶相互作用新机制

  GPCR(G蛋白偶联受体)已经成为当前最成功的药物靶标之一,迄今已有40%左右的上市药物以GPCR为靶点,因此,在药物发现领域,对GPCR结构及其如何与下游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认识与理解越深入,则越有希望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毒的药物。自GPCR与下游G蛋白和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被成功解析以来,GPC

2017年7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7月份即将结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为一种VI-A型CRISPR-Cas系

Foxp1蛋白调控棕色及亮色脂肪细胞分化与产热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如二型糖尿病患者,等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棕色 (brown adipocyte) 及亮色 (beige adipocyte) 脂肪细胞是进行适应性产热的重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消耗能量。通过激活棕色及亮色脂肪其产热功能,对于对抗肥

牛!华人科学家同日连发6篇Cell!

  今天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个“中国日”!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顶尖学术刊物《细胞》中,一共有10篇科研论文得到发表,其中5篇论文来自华人科学家的课题组,占到了半壁江山!此外,今天还有1篇来自华人科学家的研究在《细胞》上在线发表。更关键的是,这些科学家的绝大部分任职单位或通讯单位在中国。正如许多人

温故知新揭秘蛋白“关闭”信号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于科学数据的“温故知新”,也会收获新发现。最近,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将两年前所获得的一套高精度蛋白质数据,用新方法进行“升级版”解析,获得了重要发现。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以封面

复旦管坤良、袁海心等JBC癌症新成果

  血栓素A2受体(TP)已知参与血管损伤后的再狭窄,这会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和扩散。然而,这一过程的根本机制还是未知的。7月5 日,复旦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裴钢院士组连发多篇文章 解析关键蛋白作用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教授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获得过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在FEBS Letters,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文章

营养所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介导血糖紊乱的新机制

内质网应激IRE1通路参与肝脏血糖调节的信号机制  9月12日,PNAS(《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刘勇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KA phosphorylation couples hepatic 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

我国成功解析视紫红质与抑制型G蛋白复合物的结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的交叉团队,联合攻关,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视紫红质(Rhodopsin)与抑制型G蛋白(Gi)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

科学家攻克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重大科学难题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领衔的交叉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视紫红质与抑制型G蛋白(Gi)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6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GPCR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家族和最重要的药物靶标,其通过偶联下游G蛋

科学家攻克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重大科学难题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领衔的交叉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视紫红质与抑制型G蛋白(Gi)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6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GPCR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家族和最重要的药物靶标,其通过偶联下游G蛋白

新进展:管坤良团队揭示负调控mTORC1机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调节细胞生长,代谢和自噬。广泛的研究集中在激活mTORC1的途径,如生长因子和氨基酸;然而,对于直接抑制mTORC1活性的信号传导提示知之甚少。  2019年5月21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管坤良及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Jenna L Jewell 共同

细胞P38α激酶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一)

主要用途YIJI细胞P38α激酶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多肽底物,在P38α激酶敏感性抑制剂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受到P38α磷酸化后,进而由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连续循环法反应系统,测定产生ADP过程中,伴随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反应, 即采用光度法测定其

细胞P38α激酶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细胞P38α激酶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   主要用途   YIJI细胞P38α激酶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多肽底物,在P38α激酶敏感性抑制剂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受到P38α磷酸化后,进而由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连续循环法反应系统,测定产生ADP过程中,伴随的

推开GPCR靶点与代谢性疾病研究的敲门砖-动物模型

   基因编辑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方面的应用。随着经济发展,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40%以上,死亡率居于首位[1]。通过构建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领域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并进行多种深入研究,可以找到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研

p38 MAPK信号通路图

p38 MAPK是1993年由Brewster等人在研究高渗环境对真菌的影响时发现的[8]。以后又发现它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内,也是MAPKs的亚类之一,其性质与JNK相似,同属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目前已发现p38MAPK有5个异构体,分别为p38α(p38)、p38β1、p38β2、p38γ、p

中国学者4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4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中科院学者结构药理学研究成果,厦门大学Nur77与p38的互作研究,以及陆地棉基因组的测序成果。  首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

中山大学吴斌研究团队喜获国家973项目资助

  日前从科技部传来喜信,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消化内科吴斌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所申请的项目《重大疾病药物新靶点及治疗机制研究》获得了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基金的资助(2012CB526701)。 吴斌教授作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引进加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3-4

磷酸脂酶信号通路图

在这一信号转导途径中,膜受体与其相应的第一信使分子结合后,激活膜上的Gq蛋白(一种G蛋白),然后由Gq蛋白激活磷酸脂酶Cβ (phospholipase Cβ, PLC), 将膜上的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biphosphate, PIP2)分解为两个细胞内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发布

  5月2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

科学家揭示溶酶体生成的调控机制

  《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于9月12日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崇林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PKC controls lysosome biogenesis independentl

探索PI3K抑制剂 中国药企来了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脂质激酶类的一个家族,1988年Lewis C. Cantley和同事首次报道该酶的存在,它的作用是将磷脂酰肌醇中肌醇环上3位羟基磷酸化,由于磷脂酰肌醇是一类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因此PI3K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有密切作用,在很多重要的细胞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如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