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Lancet子刊:全球HIV1传播图揭示HIV1疫苗开发面临的挑战

根据HIV基因差异,HIV可分为HIV-1型和HIV-2型。这两种HIV类型的核苷酸序列仅有40~60%的同源性。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根据编码包膜蛋白的env基因和编码衣壳蛋白的gag基因序列的同源性,HIV-1型又进一步分为3个组:M组(main,主要组)、O组(outline,外围组)和N组(new,也称为non-M,non-O,新组或非M非O组),其中M组有11个亚型:A、B、C、D、E、F、G、H、I、J和K。此外,近年来发现多个流行的重组型。HIV-2型至少有7个亚型:A、B、C、D、E、F和G。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牛津大学的Joris Hemelaar博士及其团队发现了HIV-1在全球存在非凡的遗传多样性,并强调了开发一种疫苗来抵抗HIV-1全球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到底有多大。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针对HIV-1的最为全面的研究之一,它揭示出HIV-1亚型在全世界的传播图,并揭示出哪些HIV-1毒株在哪个......阅读全文

HIV分型的分子流行病和临床意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型的分子流行病和临床意义: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以致于在全球流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变异株,通过血清学反应和核酸序列测定后的系统树分析,可对这些病毒株进行分型,HIV分型在HIV的分子流行病、诊断、临床和药物治疗及其疫苗研制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本文

HIV如何诡计多端 让科学家防不胜防?

  1981年,自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以来,人们才开始慢慢了解HIV和AIDS,随着科学家们30多年的努力研究,他们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不光阐明了HIV感染宿主的分子机制,还对抵御耐药性菌株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尽管如此,HIV病毒还会“另辟蹊径”寻找求生出路,让科学家们

实验室HIV检测技术概述及进展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检测技术现状及进

实验室HIV检测技术概述及进展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爱滋病(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爱滋病人(Aids)的病原体,系引起细胞病变的灵长类逆转录病毒之一,属逆转录病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它于1983年 Montaginer 等首先从1例淋巴腺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到,命名为淋巴腺病综合征相关病毒(Lymph

PNAS:片段筛选发现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三种针对HIV-1逆转录酶的片段化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为HIV-1预防和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基于片段筛选的方法可用于发现新的活性位点或变构抑制剂以进行治疗干预。在该项研究

狙击艾滋病毒――“引蛇出洞”还是“关门打狗”?

  曾庆平   有很多非专业或跨专业人士对于人类为何数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难题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专门感染并杀死免疫细胞。不过,只要它们在免疫细胞内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人体都能立即识别它们并设法

美利用基因剪辑技术 成功清除了潜在的艾滋病病毒

图 HIV-1病毒迫使患者采取终身药物治疗来控制和防止新型攻击。现在,美国天普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剪除HIV-1基因的好方法。  美国坦普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主任卡迈勒·哈利利教授和他的同事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从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了潜在HIV-1病毒。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

时隔一年 华人教授再次发表Nature文章解析RNA病毒

  生物通报道:去年,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的周正洪教授与其合作者在Nature杂志上发文,揭示了双链RNA(dsRNA)病毒的三维原子结构,首次指出了病毒如何感知宿主细胞内的环境条件以触发转录,并阐述了dsRNA基因组在病毒内如何组构以及RNA自我复制的机制。  时隔

通过一致性评价最新名单 两种药挑动百亿市场剧变

今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捷报频传。浙江京新药业发布公告:该公司生产的左乙拉西坦片正式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望打破我国抗癫痫药物市场的“进口”垄断格局。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关于草酸艾斯西酞普兰片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该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另

CROI2014:丙肝疗法已迎来无干扰素时代

          2014年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大会(CROI)于3月3日-6日在美国波士顿顺利召开。会上公布的几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新的不含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使丙型肝炎的治愈率超过了90%,丙型肝炎的治疗正在发生一场革命。  

时隔一年 华人教授再次发表Nature文章解析RNA病毒

  去年,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的周正洪教授与其合作者在Nature杂志上发文,揭示了双链RNA(dsRNA)病毒的三维原子结构,首次指出了病毒如何感知宿主细胞内的环境条件以触发转录,并阐述了dsRNA基因组在病毒内如何组构以及RNA自我复制的机制。  时隔一年,周正洪

生物物理所发现宿主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重编码的新机制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高光侠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HIV-1 Gag-Pol expression by Shiftless, an inhibitor of programmed -1 ribosomal fra

生物物理所发现宿主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重编码的新机制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高光侠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HIV-1 Gag-Pol expression by Shiftless, an inhibitor of programmed -1 ribosomal fra

新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提高5倍转染率

  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已经被广泛地进行研究,显示出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传递工具的前景。同样地,HIV-1 Tat肽,是一种可透过细胞膜的肽,已经被成功应用于细胞内的基因传递。为了提高这两种载体的良好性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YU-Ploly)和纽

反义RNA技术改良

用反义RNA分子来调节基因表达时,经常会遇到的困难是反应模板的稳定性差。因此,人们正在探索如何改进反义基因的新方法,目前主要有:(1)优化反义RNA的结合。反义RNA链的长度对抑制基因的效果是重要的。双螺旋形成过程中将释放能量,RNA链越长,释放的自由能越多。从这一意义来讲,可以说长RNA作为反义R

Science:体细胞突变障碍可加速HIV疫苗开发

  杜克人类疫苗研究所(DHVI)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清除了开发HIV疫苗的主要障碍,并在动物模型中证明,短期的抗体可以被诱导增殖成为对抗病毒的战斗力量。该发现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DHVI主任、共同作者BartonF. Haynes博士说:“我们没有HIV疫苗的原因是免疫系

年终盘点:2018年HIV重磅级研究解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Robert Gallo团队[1][2]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团队

PCR技术应用十:HIV感染

  八十年代以来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艾滋病(AIDS)因其严重的危害性而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力争早期诊断和寻求有效治疗是防止其广泛传播的关键所在.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特点,是检测病毒、评价病情进展和探讨发病机理的有效工具.一、HIV的基因结构  HIV的基因

盘点2018年FDA批准的36款首仿药

  仿制药指的是与品牌药在有效/关键成份,效力,剂型和服用方式都相同的仿制药品。美国FDA对仿制药的审评过程要确保仿制药在人体中的表现与仿制的品牌药相同,并且有和品牌药一样的适应症。而首仿药,顾名思义,指的是FDA批准的品牌药的第一款仿制品。因为第一款仿制药对大众健康有重要影响,美国FDA通常会优先

国家首次“药价谈判”成功,“团购打折”迈出坚实一步

  本月20日,期待已久的国家首批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终于揭晓,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三个品种,最终完成了降价谈判,降幅分别为67%、54%和55%。与此同时,卫计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的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底前完成谈判药品集中挂网,并在2016~2017年的采购

单抗药和 Remdesivir 组合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救星吗?

  截止至2020年2月10日17时,2019-nCoV所致的肺炎死亡率为2.3%左右。可以预见,进一步研究2019-nCoV病毒感染致病机制,进而针对性开发有效药物,最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将是今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问题是:  ●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

新型HIV感染检测装置 没电地区也能用

  疾病的诊断对于整个疾病的诊疗过程及其重要,特别是对于传染性疾病。在电力资源和制冷设备匮乏,缺少经过适当培训的医护人员的偏远地区,HIV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存在特殊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低成本,不依赖电力的,用以检测传染性病原体的装置,当然它也可以用来检测HIV-1的

高光侠组揭示机体抗病毒新机制:抑制病毒蛋白翻译过程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机体也并非坐以待毙,而是进化出多种方式感知病毒的感染并通过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的病毒。病毒的感染诱导干扰素产生,而干扰素上调多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根据已有报道,ISGs在HIV-1 病毒复制期的多个步骤以不同机制抑制病毒【1】。

生物芯片入门(五):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它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

基因芯片的制备、应用与前景

 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国内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国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它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

eLife:研究发现新的抗病毒蛋白

  根据发表于eLife的新发现,一种名为KHNYN的新蛋白质已被确认为一种天然抗病毒系统中缺失的部分。研究人体对病毒的自然防御以及病毒如何进化以逃避抗病毒机制对于开发新的疫苗、药物和抗癌疗法至关重要。  构成许多病毒基因组的遗传信息由RNA核苷酸组成。最近,人们发现一种叫做ZAP的蛋白质与特定的R

2019年8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