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CancerRes解析“癌中之王”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LASP1作为HIF-1α的靶基因在胰腺癌的转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1月10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Jihui Hao)教授。其以胰腺癌局部微环境及免疫调节机制为基础研究方向,临床方面倡导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胰腺肿瘤个体化治疗,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国际著名期刊收录。 胰腺癌是恶性度高、预后差的一种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般不到5%。由于胰腺的位置隐蔽,早期胰腺癌很难被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加之病死率极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胰腺癌的80%-90%。 HIF-1α(缺氧诱导因子-1α)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细胞的一种转录调节因子,研究证实HIF-1α在人体许多肿瘤中大量表达,与肿瘤的生长繁殖、侵袭......阅读全文

转移疗法用来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杀手,也是最痛苦的癌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肥胖人口的不断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也正在增长中。然而,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8 %至 9%。由波士顿儿童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方法,来治疗这种致命的癌症。这种新方法主要针对一种

胰腺癌晚期双肺转移肝脏转移腹膜转移恶性腹腔积液...

【一般资料】女性,75岁,丧偶,汉族,无业。【主诉】确诊胰腺癌9月余,腹胀伴呕吐半月。【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9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痛,为持续性隐痛,疼痛无放射,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等,于当地三级医院就诊,上腹部增强CT示:胰腺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转移瘤,未行进一步检查治疗

Science-signaling:胰腺癌转移新套路——借力神经实现转移

  近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在胰腺癌细胞中发现一种新的分子关系能够帮助解释胰腺癌转移的原因。美国每年有大约50,000人罹患胰腺癌,并且诊断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5%,而这一研究发现的促癌转移关键分子可能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Annexin A2是一种参与多种癌症并

特定的tRNA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转移

Cell重大发现:tRNAs促进肿瘤转移转运RNAs(tRNAs)最初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静态参与者,但是6月2号,洛克菲勒大学的H. Goodarzi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的文章证明,tRNA也是基因表达的动态调节器,可影响疾病进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研究成果吧。H. Goodarzi研

特定的tRNA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转移

Cell重大发现:tRNAs促进肿瘤转移转运RNAs(tRNAs)最初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静态参与者,但是6月2号,洛克菲勒大学的H. Goodarzi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的文章证明,tRNA也是基因表达的动态调节器,可影响疾病进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研究成果吧。H. Goodarzi研

Cancer-Disc:胰腺癌转移的复杂性

  与胰腺癌相关的肿瘤细胞,常常表现得像彼此合作的团体,以增加肿瘤到不同器官的扩散及生长。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在《Cancer Discover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些癌细胞群体驱动肿瘤扩散的能力,优于单个癌细胞。延伸阅读:大型研究发现多个胰腺癌风险基因。  肠胃病学部门的Ben Stan

肾转移性胰腺小细胞癌病例报告

患者,男,56岁。2014年4月14日因胰腺小细胞癌术后复查发现左肾肿瘤3周余入院。无明显阳性症状、体征。既往史:因胰腺小细胞癌行开放式胰体尾切除术+胃体部分切除术+脾脏切除术史6年,术后行化疗治疗;因肝转移行射频消融术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史3年。泌尿系CT检查:左肾上极大小约4.9cm×4.4c

这种亚型的胰腺癌为什么容易转移?

  维也纳癌症研究所和综合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癌为什么具有高度侵袭性。这些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肿瘤,占胰腺肿瘤的85%-90%。它通常分为两种亚型:经典亚型(classical)和基底样亚型(basal)。经典亚型进展缓慢

关于转移基因表达和细胞集落形成的介绍

  ①瞬时表达:在转染后48~60h收获细胞,进行RNA或DNA杂交分析。新合成的蛋白质可以用放射免疫测定Western印迹,体内代谢标记-免疫沉淀或者细胞提取液中酶活性的测定等方法来进行分析,如果测定中有重复品或者转染细胞要经过多种不同条件或在一段时间历程以内取不同时间进行处理,就要避免皿与培养皿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转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51岁,间断头痛5年余,加重20d入院,右眼向心性偏盲,精神稍差,语言流利,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体格检查:患者无黄疸,触诊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及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 头颅MRI检查:右顶枕叶可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A

朊蛋白在肿瘤干细胞表面表达并调控癌症转移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具有极高致瘤能力的一小群细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生长有关,然而肿瘤干细胞参与调控肿瘤转移的机制尚不明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佺课题组的研究发现,细胞型朊蛋白PrPc与CD44共表达,并促进肿瘤转移。   早先的研究发现朊蛋白(Prion Prote

锐博生物:特定的tRNA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转移

  Cell重大发现:tRNAs促进肿瘤转移   转运RNAs(tRNAs)最初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静态参与者,但是6月2号,洛克菲勒大学的H. Goodarzi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的文章证明,tRNA也是基因表达的动态调节器,可影响疾病进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研究成果吧。   H.

詹丽杏小组发现极性蛋白抑制胰腺癌转移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詹丽杏研究组揭示了极性蛋白AF6抑制胰腺癌转移的重要作用及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细胞极性是指细胞形态、蛋白质分布以及细胞功能的不对称性,为细胞发育、维持顶底极性、损伤修复及组织完整性等生理过程所必需。研究显示,极性蛋白的异常表达及错误定位均与肿瘤

抑制有氧糖酵解可阻断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和转移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的特点是糖酵解率高,可确保由于多血管化和纤维成形性反应而存活,从而形成营养缺乏和高度缺氧的微环境。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糖酵解过程产生大量底物并通过糖酵解核心酶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从

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KRAS表达细胞有何特点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5年生存率令人沮丧,仅为10%。尽管PDAC有明确的遗传图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发出临床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标准仍然是常规的细胞毒药物。KRAS癌基因的突变发生在>95%的病例中,突变的KRAS在推动PDAC生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

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实验

基本方案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试剂、试剂盒

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实验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试剂、试剂盒氨苄青霉素LBPBSSDS甘油谷胱甘肽仪器、耗材离心机摇床转子超声波发生器实验步骤1.  按正确读框将DNA片段亚克隆入合适的pGEX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在LB/氨苄青霉素平皿上筛选转化子,以不插入外源DNA的自连载体作对照,平皿置37℃孵育12~15 h。

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实验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试剂、试剂盒 氨苄青霉素LBPBSSDS甘油谷胱甘肽仪器、耗材 离心机摇床转子超声波发生器实验步骤 1.  按正确读框将DNA片段亚克隆入合适的pGEX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在LB/氨苄青霉素平皿上筛选转化子,以不插入外源DNA的自连载体作对照,平皿置37℃孵育12~1

新研究揭示胰腺癌的源起、转移以及如何提高疗效

   “癌症之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极低,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对此,医学工作者们一直在寻找对抗之法,这篇文章为大家带来

Genome-Biology:胰腺癌肝转移的分子特征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李虹、李亦学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孙勇伟、研究员薛婧、主任医师王理伟及研究员张志刚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unique cha

新研究揭示胰腺癌的源起、转移以及如何提高疗效

“癌症之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极低,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对此,医学工作者们一直在寻找对抗之法,这篇文章

日本研究小组发现特定基因大量表达可促癌细胞转移

  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特聘副教授原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一种特定基因大量表达后会促进癌细胞转移。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抑制癌细胞转移的药物。  此前有研究显示,编码合成“低氧诱导因子-1”的“HIF1基因”在癌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这种基因活跃地发挥作用,就会催生很多小血管

Nat-Genet:表观遗传变化让远端转移的胰腺癌细胞更易生存

  一项多中心研究报告称,对死于胰腺癌的病人肿瘤样本进行的全基因组分析表明DNA上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能够使一些胰腺癌细胞获得生存优势,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些优势能够让癌细胞在肝脏和肺这样血液供应充足的器官繁荣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癌症转移会让癌症变得

Nature:癌细胞转移涉及WNT通路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实体瘤脱落进入血液循环进行转移的细胞,日前一项循环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研究,发现了转移性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文章发表在 Nature杂志上。麻省总医院MGH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RNA测序,在人胰腺癌的小鼠模型中发现著名的癌基因WNT2在循环肿瘤细胞中表达量升高。研究团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发现遏制胰腺癌转移潜在靶点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郝继辉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 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因子,并对该分子如何发挥肿瘤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郝继辉教授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胰腺肿瘤中心主任,全国胰腺癌诊疗专家组成员。他不仅

张志刚团队发现胰腺癌肝转移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新机制

  Nat Comm|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细胞,以往通常认为中性粒细胞作为一种均质性的细胞参与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具有丰富的异质性,中性粒细胞既能表现出免疫促进的N1表型又能表现出具有免疫抑制的N2表型,异质性的中性粒细胞在天然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

上海生科院发现极性蛋白AF6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5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詹丽杏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oss of polarity protein AF6 promotes pancreatic cancer metastasis by inducin

天津医科大学Cancer-Res解析“癌中之王”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LASP1作为HIF-1α的靶基因在胰腺癌的转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1月10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Jihui Hao)教授。其以胰腺癌局部微环境及

受深海鱼启发,科研人员找到抑制胰腺癌新靶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81.shtm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较早发生全身转移,预后较差,治疗方案极其有限。而且胰腺癌对大多数治疗方法具有耐药性,5年相对生存率低于10%。因此,人们目前迫切

詹丽杏博士Nature子刊解析癌症之王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丧失极性蛋白AF6可通过诱导Snail表达促进胰腺癌转移。这一重要研究发现发布在5月2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的詹丽杏(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