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肿瘤局部与靶向治疗国际会议暨展览会在沪盛大开幕

2013年11月15-17日,第五届上海国际肿瘤局部与靶向治疗研讨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隆重举办。来自各级医院、临床检验、高校、研究所以及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等100多位演讲者和500多位参会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与探讨最新的生物技术与仪器在肿瘤介入、靶向治疗、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基础和临床的最新进展以及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现状、新技术及仪器对提升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新机会。大会现场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夏景林 教授 会议开始由大会组织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教授致辞。夏教授说到本次会议是我国举办的最高水平肿瘤局部与靶向治疗国际学术会议。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来自欧美、亚太、中国的80余位专家,通过主题演讲、交互式圆桌讨论、面对面商业会议等形式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生物技术与仪器在肿瘤介入、靶向治疗、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基础和临研究床的最新进展,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状况、新技术及仪器对提升临床与实验......阅读全文

《细胞研究》:首次发现肝癌“护城河”!

  肝癌,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据世卫组织去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中国每年新发肝癌超过41万例,因肝癌死亡超过39万例,分别占全球的45%和47%[1]。更触目惊心的是,我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1%[2]。  肝癌为何如何凶险难治?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

研究表明免疫细胞疗法可预防肝癌患者术后复发

  近日,新一期《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发表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研究论文《活化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疗效观察》。该文作者为第五医学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杨岩丽主治医师以及日本医学专家高岛健一等,共同通信作者为第五医学中心胡亮钉、张斌。  该临床研究旨在评价活化自体淋巴

Science发布肝癌研究重要发现

  通过比较肿瘤和正常组织,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在纤维板层肝细胞癌(fibrolamellar b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HC)中表达的嵌合转录物,他们将研究结果发布在本周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在洛克菲勒大学Sanford Simon的领导下,

肝癌靶向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治疗晚期肝癌靶向1.1类新药MB07133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西安高新区举行。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登科在会上发布:继世界首个乙肝靶向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批准进入临床研究后,又一1.1类肝癌靶向新药“注射用MB07133”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进入临

ASCO-2021:肝癌研究摘要选读

6月4日~6月8日,第57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即将盛大召开。作为集参会规模、学术水平和权威性于一体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会上将披露众多国际前沿和备受关注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临床数据。在肝癌领域,中国学者共有2项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相关研究入选2021ASCO口头报告,均来自中

王红阳院士研究发现关键蛋白影响肝癌细胞转移

  肝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常见癌症,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生转移和形成门静脉癌栓(PVTT)。  第二军医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HCC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蛋白Merl

怎样阻止肝癌细胞增殖

你好,根据提供的情况,癌症治疗中的放疗和化疗主要目的是杀死癌细胞,当癌细胞被全部杀死后,自然就不会无限增殖了。 但现在所谓的放疗和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机体正常的细胞,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例如恶心、呕吐,贫血或者掉头发等。所以说放疗和化疗可以阻止癌细胞无限增殖,但其主要作用还是以杀

关于肝细胞肝癌的简介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远较ICC常见,绝大多数的肝细胞癌病例有乙肝/丙型肝炎的证据(90%左右) ,以及有肝硬化表现(80%左右) ,多数有AFP升高。CT平扫绝大多数病灶为低密度,边界较清,病灶内出现钙化极为少见;增强扫描,特别是螺旋CT双期扫描具有特征性,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而在门脉期则为低密度

研究发现肝癌的“天敌”——一种天然肝癌抑制剂!

  科学家说,通常有助于保持细胞组织和任务的蛋白质成为面对肝癌时的肿瘤抑制因子。  根据癌症类型出现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癌基因抑制剂的蛋白质,Scrib通常出现在肝癌中,从细胞的保护性外层迁移到其内部。一旦进入,其表达增加,并且抑制已知支持肝癌的三种致癌基因的表达。  佐治亚癌症中心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

PNAS报道肝癌研究的潜在突破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最终通常是后者占上风。对于晚期疾病患者来说,生物医学研究的步伐非常缓慢。它需要多年——否则数十年——的时间来了解疾病如何在体内蔓延,并开发出一种药物来治疗它。然后,在药物被批准用于人体临床试验研究之前,要花费无数年的时间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进行测试。在开发出药物之前,有数百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抗氧化物助长肝癌细胞

   抗氧化物被视为可以防癌,但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动物实验发现,抗氧化物反而会刺激肝癌细胞生长,建议肝癌患者应避免服用高剂量的抗氧化物补充剂,如维他命A、C或E。   港大医学院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往相关研究发现,人体产生的活性氧化物(又称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导致基因突变,

刘默芳小组肝癌细胞糖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缺氧是实体瘤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肿瘤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已有证据表明,缺氧可调控多个Warburg效应关键基因,是诱导癌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调控肿瘤进程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但目前对缺氧诱导癌细胞糖代谢转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

生化与细胞所等研究揭示肝癌发生早期阶段的分子机制

     肝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仅为7%,高居癌症致死原因的第三位。肝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发病率极高,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中国有超过1.2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几乎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一半。   由于对肝癌发生早期过程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肝癌的早期诊断受到极大的

肝癌复发预测:循环肿瘤细胞DNA

  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是能够准确预测肝切除术后2年内肝细胞癌复发的一个因子。  “我们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水平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癌的肿瘤进程和治疗效果,”广岛大学Atsushi Ono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DNA的基

CCR4介导HBV相关肝癌浸润Treg细胞研究取得进展

  HBV感染是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作为这种慢性感染性肝炎导致的肿瘤,HBV相关肝癌具有与其他类型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特点,例如肝癌晚期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在HBV单阳性肝癌中疗效不显著。此外,HBV感染还与肝癌门静脉癌栓等血管转移密切相关。打破HBV相关肝癌的免疫耐受,寻求靶向T细胞免

研究发现乳腺癌、肝癌等疾病通过癌细胞外泌体传染

  某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性,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相同的家人也可能患上同一种癌症,但鲜有人想到癌症会传染。不过,最有的一项研究可能会让人们重新认识癌症。近日,国外医学期刊《Cancer Cell》刊发研究论文称,癌细胞具有传染性。  该研究发现,乳腺癌外泌体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发现体外经过外泌

CCR4介导HBV相关肝癌浸润Treg细胞研究进展

  HBV感染是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作为这种慢性感染性肝炎导致的肿瘤,HBV相关肝癌具有与其他类型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特点,例如肝癌晚期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在HBV单阳性肝癌中疗效不显著。此外,HBV感染还与肝癌门静脉癌栓等血管转移密切相关。打破HBV相关肝癌的免疫耐受,寻求靶向T细胞免

大连化物所肝癌转化医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转化医学科学中心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组研究员刘扬,与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合作,在肝癌转化医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脯氨酸与羟基脯氨酸代谢途径,对肝癌细胞在缺氧微环境下的缺氧应答及生存率至关重要,提出抑制脯氨酸的生物合成可能作为潜在治疗肝

用肝癌小鼠模型研究人类HCC,why?

  近日,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核外源性受体CAR与β catenin共同激活能够诱导小鼠已分化肝脏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发生肝癌。这项研究成果证明了肝癌小鼠模型与人类HCC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利用肝癌小鼠模

GOLM1调控肝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的转移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来自复旦大学钦伦秀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和HCC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GOLM1。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GOLM1作为一个致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的生长和转移,而这个过程是通过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介导EGFR/RTK 锚定到trans-G

Arraystar-CircRNA芯片应用于肝癌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课题组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免疫调节基础研究、免疫治疗应用研究。近期其实验室用Arraystar CircRNA芯片研究发现circMTO1可以作为microRNA的吸附海绵结合癌基因miR-9从而上调p21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

台研究团队破解乙肝癌化密码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揭开乙型肝炎引发肝癌癌化之谜,更经动物实验,找出心律不整老药Amiodarone可抑制约50%的肝肿瘤生长;此药1颗仅8元新台币且毒性不高,未来可望成为晚期肝癌病人在已无其他治疗选项时的另一新契机。  老药新用的新发现,起于成大医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

GOLM1调控肝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的转移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来自复旦大学钦伦秀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和HCC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GOLM1。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GOLM1作为一个致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的生长和转移,而这个过程是通过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介导EGFR/RTK 锚定到trans-G

剔除葡萄糖后,肝癌细胞更像正常细胞

  一种新的培养肝癌细胞的方法,通常用于测试药物毒性,使这些细胞的代谢特征更接近正常细胞。这样就可以更早地进行药物毒性试验,并有可能节省临床试验资金。新方法包括血清透析除去葡萄糖和更长的培养时间。  图片  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以确定其有效性之前,它们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以证明它们没有危害。一项新的研

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专家发现肝癌侵袭转移的关键因素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专家樊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肝癌细胞、肿瘤微环境和肝癌转移与复发领域又取得新进展。  记者今日获悉,课题组发现人体内一种微小蛋白质――四跨膜蛋白CD151是肝癌侵袭转移的关键因素。据介绍,四跨膜蛋白CD151与整合素α6β1高表达的肝癌细胞亚群在与肿瘤微

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可能成肝癌“推手”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8月9日宣布,该院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也有其两面性,不仅可以防御疾病,也可能“助纣为虐”,促使肝癌形成。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实验发现,没有免疫系统的小鼠患上慢性肝病后,会很快死于急性肝衰竭。相比之下,拥有完整免疫系统的小鼠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研究人员进

科学家提出新肝癌防治研究计划

   11月13日,在香山科学会议第611次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围绕“以中西医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提升原发性肝癌疗效”开展讨论后,拟提出“国家肿瘤(肝癌)防治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以疾病系统管理为指导,鼓励实施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可行性的肝癌防治方法,旨在未来的10年

日本研究称吃鱼能降低患肝癌风险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6月7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称,常吃鲭鱼、秋刀鱼、沙丁鱼等背部发青鱼类以及鳗鱼的人,与不怎么吃这些鱼的人相比,患肝癌的风险约低40%。  鲭鱼等背部发青的鱼类在日本统称“青鱼”,这些鱼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研究人员在1995年至2008年间,以日本9个府县的约

先进院在肝癌发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蛋白与细胞药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亮及其研究团队在肝癌发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论文TRIM25 promotes the cell survival and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target

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可能成肝癌“推手”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8月9日宣布,该院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也有其两面性,不仅可以防御疾病,也可能“助纣为虐”,促使肝癌形成。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实验发现,没有免疫系统的小鼠患上慢性肝病后,会很快死于急性肝衰竭。相比之下,拥有完整免疫系统的小鼠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免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