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和微囊泡:使用NTA技术测定浓度、粒径大小和表型

简介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微囊泡和外泌体,因为它们正越来越多的被引用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 虽然在这一新兴领域内的定义还不够正式,但这两类生物纳米颗粒都可以通过其粒度范围和生物起源加以区分。 通常,微泡的直径为100 nm至1 μm,而外泌体的直径为30 nm - 100 nm。 微泡一般是通过细胞质膜起泡形成的,而外泌体则通过核内体的多泡体胞吐作用释放出来。 两者似乎均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可携带一系列信号传导蛋白以及信使RNA和微microRNA分子 两者在血液中的循环水平在众多疾病中都表现为增高,其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血液病和炎症性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目前,外泌体的研究一直因缺乏合适的表征测试方法而受到限制。 马尔文的NanoSight系列产品采用独一无二的成熟技术而使这一需求得到满足。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技术允许实时地对悬浮液中50 nm - 1000 nm直径范围内特定的外泌体......阅读全文

外泌体和微囊泡:使用NTA技术测定浓度、粒径大小和表型

  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微囊泡和外泌体,因为它们正越来越多的被引用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 虽然在这一新兴领域内的定义还不够正式,但这两类生物纳米颗粒都可以通过其粒度范围和生物起源加以区分。 通常,微泡的直径为100 nm至1 μm,而外泌体的直径为30 nm -100 nm。 微泡一般是通过细

外泌体和微囊泡:使用NTA技术测定浓度、粒径大小和表型

简介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微囊泡和外泌体,因为它们正越来越多的被引用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 虽然在这一新兴领域内的定义还不够正式,但这两类生物纳米颗粒都可以通过其粒度范围和生物起源加以区分。 通常,微泡的直径为100 nm至1 μm,而外泌体的直径为30 nm - 100 nm。 微泡一般

外泌体和微囊泡:使用NTA技术测定浓度、粒径大小和表型

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微囊泡和外泌体,因为它们正越来越多的被引用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 虽然在这一新兴领域内的定义还不够正式,但这两类生物纳米颗粒都可以通过其粒度范围和生物起源加以区分。 通常,微泡的直径为100 nm至1 μm,而外泌体的直径为30 nm - 100 nm。 微泡一般是通过细胞质

细胞外泌体/微囊泡解析专题(一)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囊泡(EV),其直径大小为30-150nm之间,具有闭合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 它几乎存在于所有体液中,并在其表面以及胞内中携带各种分子(蛋白质,脂质和RNA等物质外泌体携带大量特异性的蛋白质(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功能性的mRNAs、miRNAs等生物活性物质,在体

细胞外泌体/微囊泡解析专题(二)

培养细胞图A:Apogee A50- MicroZL光散射器, 小角度光散射(SALS),中角光散射(MALS)和大角度光散射(LALS)全方位检测细胞内部颗粒,图D,E  F:Apogee Mix ZL微珠微珠作为内参,设置阈值。图G:设置样本空白、同型对照可以观察到MDA-MW-231 MCF-

细胞外泌体/微囊泡解析专题(三)

B、D图: 显示两组样本外泌体CD47表达异常,乳腺癌组CD47明显表达减少,统计学差异P值=0.004说明巨噬细胞启动吞噬效力。E图:在B、D图个选取N=60人份血液标本。 未配对t检验,P值

外泌体粒径大小的范围是多少

  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 RNA 和蛋白质的小膜泡 (30-150nm),现今,其特指直径在40-100nm的盘状囊泡。  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 。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

细胞外囊泡(细胞微粒、外泌体)检测(二)

(2)ZL的折射率校正功能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外囊泡检测往往需要使用标准微球(microspheres)来校正和设门(Set Gate),常用的微球材料有聚苯乙烯(Polystyrene)和二氧化硅(silica),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和标准化委员会(ISTH SSC)推荐用于循环微粒(微囊

细胞外囊泡(细胞微粒、外泌体)检测(一)

细胞外囊泡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胞外囊泡主要由微囊泡(Microvesicles,  MVs)和外泌体(Exosomes, Exs)组成,微囊泡是细胞激活

细胞外囊泡(细胞微粒、外泌体)检测新趋势

细胞外囊泡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胞外囊泡主要由微囊泡(Microvesicles, MVs)和外泌体(Exosomes, Exs)组成,微囊泡是细胞激活、损伤或凋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

使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囊泡/外泌体

囊泡/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并稳定携带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囊泡/外泌体相关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有望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通常,因流式细胞仪无法检测低于 250nm 的颗粒,因而并不是检测囊泡/外泌体微颗粒的最佳选择。而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 CytoFLEX 流式细胞仪的问世,为

NTA用于外泌体定量的准确性

NTA可以用来外泌体定量吗?NTA可以提供样本中颗粒的粒径分布和绝对浓度,但不能够以NTA所提供的浓度数值这个单一的指标来定量外泌体。首先,我们必须理解NTA检测原理:该技术基于布朗运动,通过视频分析颗粒计数,可同时获取样本中颗粒的粒径和绝对浓度。因此,样本中的所有颗粒,都会被侦测并计入,而不能筛选

NTA用于外泌体定量的准确性

  希尔博士的意见是:   NTA可以提供样本中颗粒的粒径分布和绝对浓度,但不能够以NTA所提供的浓度数值这个单一的指标来定量外泌体。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NTA检测原理:该技术基于布朗运动,通过视频分析颗粒计数,可同时获取样本中颗粒的粒径和绝对浓度。   因此,样本中的所有颗粒,都会被侦测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为外泌体表征开拓新途径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30~100纳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样小体。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界对外泌体的探索日趋深入。2013年,三位国外科学家因在细胞膜转运机制的研究上取得关键性突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

外泌体表征测量技术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40~100nm,密度1.10~1.18g/ml的囊泡样小体。细胞外泌体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miRNA,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并且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

纳米级流式细胞仪在细胞外泌体、微囊泡研究中的应用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囊泡,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包括癌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外泌体介导了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交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细胞或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并且免疫细胞和癌细胞自身通过外泌体进行通讯在调节肿瘤免疫中发挥了双重作用。近年来的研

梅毒螺旋体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特征

  为了探讨梅毒螺旋体(Tp)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特征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水平的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 许卜方、王千秋等人自雄兔睾丸分离Tp。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后,分为实验组(Tp刺激)和对照组(不用Tp刺激),12 h后继续培养48 h,收集巨噬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为外泌体表征开拓新途径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30~100纳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样小体。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界对外泌体的探索日趋深入。2013年,三位国外科学家因在细胞膜转运机制的研究上取得关键性突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微流控芯片技术助力细胞外囊泡产量提高

  2022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慧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TOP期刊Materials Today Bio上。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技术,实现了细胞的工程化改造,并显著提高了细胞外囊泡的分泌量。  深圳先进院客座博士生郝锐、博士生胡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

cpe外泌体和普通细胞中外泌体的区别

众所周知,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外泌体,外泌体是一种小分子成分,应用于护肤品中可以直接进到皮肤内部进行作用,像对皮肤进行修护、将携带的营养物质输送到每一个细胞处、提升内源细胞的huo力等。而cpe外泌体与普通的外泌体区别在于它具有准确发现受损细胞的能力,大大增快了救援细胞的速度,提高解决皮肤衰老问题的效

溶液浓度对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

    实验发现,在进风温度和进料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溶液浓度不同时,所得产物均保持较完整的球形,微球粒度分布有明显改变。   但溶液的浓度从 0.03g/ml降低到0.007g/ml时,微球的粒度分布较明显地移向了小粒度方向,其分布从3.5~18µm减小到1.3~9.0µm。   这是由于溶质浓度低

溶液浓度对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

实验发现,在进风温度和进料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溶液浓度不同时,所得产物均保持较完整的球形,微球粒度分布有明显改变。 但溶液的浓度从 0.03g/ml降低到0.007g/ml时,微球的粒度分布较明显地移向了小粒度方向,其分布从3.5~18µm减小到1.3~9.0µm。  这是由于溶质浓度低,干燥过程中从

外泌体提取技术常见FAQ

1.外泌体鉴定的方法有哪些?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Nanosight粒径分析(NTA)。3)Western blot鉴定。2.纳米流式可以提供哪些检测服务? 1)纳米流式可以作为普通 NTA,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和粒子浓度。 2)可以对外泌体进行标记后,通过激光进行荧光信号的激发,从而进行荧

外泌体微泡非特异性标志物总结分析

外泌体微泡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其作为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当前外泌体微泡快速,高通量,多参数的主流分析方法仍为流式分析法。流式分析法主要依赖散射光或者荧光设定分析阈值,划门分析。然而由于外泌体微泡体积远小于细胞,散射光信号弱,传统流式散射光检测灵敏度低,需借助荧光

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收购纳米科技公司Nanosight

  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于2013年9月27日成功收购纳米科技公司Nanosight。   NanoSight 开发出一种独特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简称:NTA),可对10–2000nm 范围内的纳米颗粒进行快速实时动态检测,其测量的参数包括颗粒粒径、浓度、zeta电位和颗粒的聚集。纳米颗粒跟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简称:NTA),是近年来新兴的纳米级别测量技术之一,原理如图1所示。纳米颗粒在其悬浊液中受到周边溶液分子的撞击而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然后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这些颗粒在单位时间内 (ts) 的移动速度(2)与其本身的粒度(dh)、溶液的粘度(Ƞ)和温度(T)

细胞外囊泡的检测方法

外泌体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导致其沉降系数和蛋白质聚集体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外泌体膜表面存在特异性膜蛋白如CD9和CD81,前者被证实和肿瘤迁移有关,后者与丙型肝炎病毒的侵染有关。而因为外泌体具有这些显著的易分离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亲和层析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分离和纯化。细胞外囊泡的检测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简称:NTA),是近年来新兴的纳米级别测量技术之一,原理如图1所示。纳米颗粒在其悬浊液中受到周边溶液分子的撞击而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然后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这些颗粒在单位时间内 (ts) 的移动速度(2)与其本身的粒度(dh)、溶液的粘度(Ƞ)和温度(T)存在数量上的关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梅洁,英国马尔文仪器NanoSight产品专家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简称:NTA),是近年来新兴的纳米级别测量技术之一,原理如图1所示。纳米颗粒在其悬浊液中受到周边溶液分子的撞击而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然后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这些颗粒在单位时间内 (ts) 的移动速度(2)与其本身的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