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德“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可持续发展管理”学术研讨会召开

6月30日,中德“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可持续发展管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德政府间合作《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可持续发展管理》(SuMaRiO)项目中期评估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德国教研部(BMBF)、慕尼黑国防大学、法兰克福大学、霍因海姆大学、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共同主办。 塔里木河流域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经济特别落后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剧烈影响区。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复杂、气候变化适应技术难度大、资金缺乏,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地区。近1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107亿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效益逐渐显现,但也面临着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议希望通过中德双方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引进先进的气候变化适应技术与流域管理模式,可为塔里木河绿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来自中德两国的近6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代表围绕近10年塔里木河......阅读全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专家详解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与减缓并重

  编者按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对于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气候变化及其适应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了帮助各级部门和全社会多方面深入了解《战略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和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对各国的能源资源战略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选择问题。尽管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已有大量科学依据,但仍然存在一些质疑和不确定性,而应对气候变化却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战略,采取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会议执行主席丁一汇、杜祥琬、何建坤   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差异和共识。从对气候变化趋势的认知来看,尽管有些学者对变暖是不是主要趋势提出质疑,但从科学界已掌

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已经被列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为主题的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稳定和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食物安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

中法两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在京发表

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奇举行会谈。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法两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11月26日在北京发表,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六

中国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9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天发布的白皮书由八章组成,即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

用战略眼光认知气候安全问题

   高温、暴雨、干旱、雾-霾……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全球各地发生多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警示人们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应对气候变化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全球各国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而我国则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2015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气象部门作出重要

扎根西部 创新发展

          记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先后被确立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培养人才,服务地方,兰大在融入西部的发展中即将迎来百年校庆。   作为兰州大学众多科研

中国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月23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  在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会议将于本月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之际,发展改革委发表的这份报告包括减缓

林而达:IPCC如何开展农业研究

   背景资料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IPCC)成立于1988年,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的跨政府组织,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由于IPCC的工作提高大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气候公约的谈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专访:走出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子

  走出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子   ——专访中国国家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   12月12日,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一名青年参加烛光守夜活动。当天,这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烛光守夜活动,提醒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呼吁尽快采取行动,敦促正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气

应对气候变化要考虑国家内部的公平问题

《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应如何在抗击全球变暖的过程中避免因国内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中外的非政府组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的运作也可导致相关的问题。 “中国的西部和农村地区排放少,但更多地承担了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成本。” 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通

第十四届世界水大会在巴西召开

  以“面向未来的适应性水资源管理 ”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世界水大会(XIVth World Water Congress)于9月25日至29日在巴西累西腓(Recife,Brazil)举行。来自全球56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中国派出了以水利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组成代表团参加大

世界环境日:追寻全球气候变暖背后的原因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工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陈冬梅认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经过了低温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付出的代价将更为沉重 2008年,“老天”不开眼。 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

气候论坛第9届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Virulh Sa-yakanit握手由中国科学院(CAS)、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发起和主办的气候论坛第9届国际研讨会“气候与环境变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近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会议的协办单位

中外合作开展南太平洋科学研究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景观图。资料图片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资料图片  2017年5月22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启用,为加强对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及其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提供科学支撑。  该中心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

全文: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文化根脉和精神源泉(二)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政

中外专家研讨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多年冻土地质问题

   11月16-19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多年冻土地带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滑坡协会寒冷地区滑坡研究网络、寒冷地区滑坡研究全球卓越中心2018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国际科学联合会和联合国减灾署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滑坡协会(

中国聚焦:长江中下游异常大旱再敲气候变化警钟

  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的虾峙水库干涸见底,只剩下正常库容1%的蓄水量(5月31日摄)。 5月30日,浙江舟山气象局发布干旱橙色预警,这是舟山今年首次发布干旱预警。目前舟山的水库蓄水率只有约26%,照此蓄水量大约只够舟山城区使用一个月左右。由于持续少雨,舟山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均受到影响。目前

应对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

  正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日程过半,与会各国继续围绕德班平台谈判,并就2015年巴黎协议所需包含的主要要素等进行磋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歧不断,发展中国家继续敦促发达国家达成承诺,并进一步提高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的减排力度,兑现做出的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承诺。随着第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脆弱性。研究和评价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脆弱性,对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主要是选择一系列指标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来评估水

第二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3日,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成功召开。来自美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相关科研院所和大学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科

第497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适应气候变化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第497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强调,适应气候变化是永恒的课题,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达到“有序应对、整体最优、长期受益”,对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淙斌院士在主题评述报告中,回顾了人类发展历史中

面对气候变化 中国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在29日在京举办的“东盟+中日韩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区域”论坛上,农业部科教司处长李波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4800多万公顷,粮食损失约2000万吨,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

我国将100%落实应对国际气候变化承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昨天正式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2018年我国全面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相当于中

夏军:水是生命之源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水利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水利事业,凸显了党和政府对水利事业的高度关注。这是水利事业的发展机遇,也是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本报特约请水利、农业、政策领域的有关学者解读文件,提出建议,以科学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天刊登第一篇。

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

东北地理所变化环境下嫩江流域水文水资源响应研究获进展

  变化环境下水文响应及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嫩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和湿地集中分布区,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嫩江流域水文循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