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曹雪涛院士Nature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Tet2可以通过招募Hdac2特异性抑制IL-6来消退炎症。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mmunity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200多篇。2013年当选为Cell杂志的编委。 炎症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等刺激物产生的免疫应答,其重要特征是大量免疫细胞进入感染区域。研究发现,炎症受到遗传和非遗传因子(环境或表观遗传)的共同影响,其中表观遗传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表观遗传修饰是指DNA序......阅读全文

科学家们在机体炎症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炎症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Sci Transl Med:科学家们利用炎症来治疗炎症  doi:10.1126/scitranslmed.aau8217  加拿大基南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模型中发现了一种治疗包括关节炎在内的

盘点科学家在炎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在炎性疾病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1】Nat Immunol:好事过头反变坏事 过度活跃的免疫细胞或会引发机体炎症  doi:10.1038/s41590-019-0

Nat Genetics: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疾病背后的遗传机制

  最近,由来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葛兰素史克和Biogen等机构与公司的研究者团队做出的研究表明,与免疫疾病相关的,个体之间成千上万的DNA差异与特定类型免疫细胞的活化有关。  该研究于9月23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它将有助于缩小对涉及免疫疾病的分子靶

解开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谜团

  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及组织损伤反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失控的炎症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并促进癌症形成。  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有可能会让罹患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受益。  这项研究描述了一个叫做Trabid的蛋白质调控因子,是导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

著名华人科学家孙少聪Nature子刊发布表观遗传重要发现

  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有可能会让罹患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受益。  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及组织损伤反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失控的炎症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并促进癌症形成。  新研究描述了一个叫做Trabid的蛋白质调控因子,是导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枢

炎症反应相关研究进展一览

  1. Sci Sig:炎症机制研究新突破  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损伤或者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然而这一过程如果失控之后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最近,来自莫纳什生物医学研发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生物学事件。该发现或许能够促进新的治疗炎症疾病的疗法的开发,例如动脉粥样硬化、中风以及II型

科学家揭示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发现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Ash1l能够通过表观调控机制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而阻止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   为未来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型靶点。9月2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Immunity:科学家揭示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发现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Ash1l能够通过表观调控机制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而阻止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   为未来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型靶点。9月2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肚子上的肥肉竟能抵抗疾病:打造更高效的免疫系统

  网膜是储存内脏脂肪的仓库。它像围裙一样悬挂在腹部前,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网膜是储存内脏脂肪的仓库。它像围裙一样悬挂在腹部前,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  谈到脂肪,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健康、疾病。然而,适量的脂肪也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位于腹部的脂肪对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适量的脂肪能协助机体抵抗

曹雪涛团队发现免疫炎症消退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表观遗传修饰酶Tet2在抗感染炎症免疫反应及消退过程中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如何促进持续性炎症及时消退、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阻止自身免疫病等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机制与学术观点,并为免疫学与表观遗传学前沿交叉研究提出了新方向。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

一文速览丨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PNAS发表成果盘点

  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PNAS 等杂志上发表了13篇重要研究成果,在免疫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一下曹雪涛团队的研究成果:  【1】干扰素-γ(IFN-γ)对于细胞内细菌固有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非编码RNA和RNA结合蛋白

201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8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

为何说肠道微生物是人类的“健康保护伞”?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营养的摄取,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代谢稳态的维持。作为基础医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此,我们简要梳理一下近一段时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大家喜欢!  1. Science子刊

免疫系统紊乱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免疫系统是机体维持健康状态的根本保证,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各种类型疾病的发生,包括癌症、自体免疫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等。针对近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在免疫系统紊乱以及引发的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盘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J immunol:天然免疫紊乱促进多发性硬化  doi:

浙大曹雪涛院士Cell子刊解析表观遗传与免疫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Ash1l通过诱导泛素编辑酶A20,抑制了IL-6生成及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这一研究在线发表在9月5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的曹雪涛(Xueta

曹雪涛小组揭示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带领的团队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新机制,为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新型靶点。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免疫》。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缺少对该病的根治性疗法。因此,人们对于炎症性自身免疫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1】Nature:新型基因片段有望帮助开发抵御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doi:10.1038/s41586-019-1228-x  近日

麻风与其他疾病存在此消彼长关系 登记病例50万余例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张福仁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对麻风遗传学研究中发现,感染麻风杆菌会增加麻风发病基因变异的几率,麻风患病风险与自体免疫性疾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该研究成果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累及皮肤和外周神经、晚期可致残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快放下手中的汉堡!

  波恩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免疫系统对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有着类似于细菌感染的相似反应。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长期来看,不健康的食物似乎会使身体的防御变得更有攻击性。即使在转向健康饮食长期后,对先天免疫刺激的炎症反应也更明显。并且,这些长期的变化可能涉及到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一系列与西方饮食消费有关的疾

诺奖风向标: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重大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  来自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的研究者John W.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获得了2

禁食真的对机体健康有益吗?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禁食对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Cell:禁食有益新证据!禁食可减少炎症,改善慢性炎症性疾病  doi:10.1016/j.cell.2019.07.050  近年来,禁食方案已获得公众和科学界的关注,但禁食不

免疫系统竟是癌症帮凶?

免疫系统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参与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的免 疫细胞竟然与肿瘤的恶化息息相关,它们会促进肿瘤生长,帮助癌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由此,切断免疫细胞与肿瘤之间的联系,成为抗癌战役新的主旋律。 5亿多年前,为了抵抗外界侵袭,我们

Nature:揭秘肠道细菌“免疫休战”背后的机制

免疫系统如何与“好”的肠道细菌和平共处?   胃肠道中差不多包含了数万亿的肠道细菌,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机体消化食物,然而免疫系统却似乎对它们视而不见。在一些慢性人类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HIV/AIDS、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中,免疫系统却会攻击这些通常有益的细菌,由此导致慢性炎症,促

两篇Cell分析17万人血细胞遗传差异与疾病关系

  11月18日在Cell上,2篇 BLUEPRINT 和 IHEC consortia项目支持的里程碑式研究文章显示血细胞与三大免疫细胞的特性和数量如何变化以至于影响一个人出现复杂疾病如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腹腔疾病和1型糖尿病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连同其它发表在别的高影响力期刊的

PNAS:抗生素可能是细菌传播的帮凶

  有些感染病原菌的人,会将病菌传播给其他人,而自己却没有症状。现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当科学家给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一种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的小鼠口服抗生素时,极少数小鼠——所谓的“超级传播者”,几周来其粪便有大量的沙门

Cell重磅揭秘:“双高”饮食具有长期危害,影响基因!

  这是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论文!来自德、美等多国的科学家小组证实,免疫系统对高脂肪和高卡路里饮食的反应类似于细菌感染。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似乎会让机体防御在长期内更具“攻击性”,且这些长期变化可能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展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1吃一个月西方饮食“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Cell子刊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近日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描绘出了分子水平上炎症控制蛋白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发表在2月2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卡罗莱纳大学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成员、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副教授陈先(Xian Chen)。其主要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我国学者在禽流感病毒H5N1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425001)等资助下,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曹彬教授团队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Wendy Barclay(温迪▪巴克利)教授团队合作,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髓系固有免疫细胞内的快速复制是驱动炎症因子风暴产生的重要因素。研究成果以“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