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人学者解析肿瘤形成的热点区

尽管我们对于“正常细胞如何发展成肿瘤细胞”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但是对于“肿瘤发生的最初步骤”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促肿瘤细胞跳出了正常组织的范围。 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华人学者邓武敏(音译,Wu-Min Deng)的带领下,发现了肿瘤启动以及随后的上皮细胞生长的热点区和冷点区,而这些区域在各自的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LoS Biology》杂志。 邓博士的这项研究起始于一个问题:“促进肿瘤形成的组织微环境是什么?”他在一则新闻稿中解释道,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研究对象。邓博士强调说:“果蝇和人类在癌症形成的基因和途径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 作为上皮组织中肿瘤形成的一个模型系统,邓博士的研究团队使用果蝇幼虫的翅成虫盘。成虫盘是幼虫的扁平囊样上皮组织,最终在蛹化过程中形成......阅读全文

上海科技大学Cel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大麻是一种广为使用但争议极大的镇痛药物,它一方面可以缓解多种疾病引发的疼痛,另一方面也会让吸食者上瘾,产生精神紊乱、幻觉等副作用。THC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它通过神经元上的大麻素受体作用于大脑,影响其正常的生理作用。THC过度刺激CB1受体,会使人记忆力减弱,情绪消极,逐渐形成药物依赖。  上

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分析液体活检背景介绍

1 微流控技术概述 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米尺寸级别下处理或操纵液体的技术手段,将混合器、执行器、反应器、分离器、传感器等集于一体,从而优化检测过程。其涉及到电子、机械、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门学科,具有通量高、灵敏度高、样本分析时间短、样本量少、可控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分析化学、药剂

癌基因的关键——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

实验方法:环状DNA-seq, RNA-seq(云序生物提供以上服务)1. ecDNA是环状结构为了了解ecDNA的结构,作者通过环状DNA-seq(云序生物提供以上服务)方法研究了三种人类癌细胞系和来自于TCGA的临床肿瘤样品。通过这种方法检测到了GBM39细胞中的圆形扩增子游

华西医院莫显明教授:如何让肿瘤异质性显山露水?

  编者按: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是引发癌症患者药物耐受性和疗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近期肿瘤研究热点。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在肿瘤研究中不断取得的突破,加速了研究人员对肿瘤异质性的认识,并提出了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精准医学(precision me

Cell特辑:干细胞“美猴王”的基础临床研究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荐文章集合手册,主要介绍某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新的进展及突出成果。相关特辑内容包括研究论文,评论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领域的方方面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章由赞助商赞助,可以免费获取。  在骨髓深处存在一

转移肿瘤驱动致癌基因的变异同质性

  《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哈佛和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有关未经治疗转移肿瘤中驱动基因变异情况的分析(DOI: 10.1126/science. aat7171)。作者从20位实体瘤患者(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提取了115个样品、包括76个未经治疗的转移肿瘤样品。结果发现肿瘤患者的转移肿瘤

基因检测:点亮个体化医疗前行之路

  日前,罗氏诊断宣布其KRAS基因突变检测已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上市。该检测通过对KRAS基因突变状态的识别,帮助医生选择适合患者基因特质的治疗方案,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推进个体化医疗。  目前,国内企业也纷纷推进个体化医疗向临床应用的发展。业内人士指出,个体化医疗已经成为国

微环境“泛酸”——肿瘤转移的罪魁祸首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与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有助于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粘附、血管生成,进而促使恶性肿瘤产生,同时表明低PH应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具体作用机制悬而未决。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TME低P

专家提醒:癌症半年内复发转移率高达69%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的改变,癌症已日益成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且年轻化的趋势进一步凸现,愈来愈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专家指出,癌症康复期,由于患者体质变弱等多种原因,诱发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很高,这也是造成大部分患者难以存活的重要原因,掌握

脂质组学:全新角度探索生命奥秘

  血浆中约70%的代谢物是脂类,脂类代谢是动植物的第一大类代谢。加上质谱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脂质组学的发展,脂质组学已成为代谢组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辩证,尽管我们对高血脂深恶痛绝,心痛它对我们身体的摧残。但脂质却又是人体无法舍弃的重要组成,少了它,生命将一团乱麻以至

全新角度探索生命奥秘:脂质组学

  血浆中约70%的代谢物是脂类,脂类代谢是动植物的第一大类代谢。加上质谱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脂质组学的发展,脂质组学已成为代谢组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辩证,尽管我们对高血脂深恶痛绝,心痛它对我们身体的摧残。但脂质却又是人体无法舍弃的重要组成,少了它,生命将一团乱麻以至

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疾病,以及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交叉分析应用,会议涉及基因变异、测序分析、转录调控、代谢研究、R

上海生科院葛高翔连发两项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葛高翔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及转移的调控。五月份,其带领的课题组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和《PLOS Genetics》发表了两项最新研究成果,分别解析了肿瘤坏死因子T

康毅滨获2012年度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杰出贡献奖

  来自美国芝加哥的消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副教授,新泽西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康毅滨博士荣获2012年度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杰出贡献奖,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在即将在芝加哥举行的第103届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颁发这一奖项,同时在此次大会上,康毅滨博士还将发表题为“解密乳腺癌转移肿瘤基质相互作用(Decod

干货:肿瘤标志物的“使用”说明书,超全!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NCI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议中提出来的,指肿瘤细胞表达或脱落到血液、其他体液及组织,宿主对于体内肿瘤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至今,可供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已有100多种,对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多从生化性质及组织来源进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面的标准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核受体NR4A1通过激活TGF-β信号促进了乳腺癌侵袭和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3月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浙江大学的张龙(Long Zhang)教授和

Nature找到了肿瘤细胞转变为恶性癌细胞的分子机制

  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组发现了一种看家蛋白(gatekeeper protein),能阻止胰腺癌细胞转变为侵袭性特别强的细胞类型,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阻止缺失这种看家蛋白的癌细胞转移。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8日的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人源性移植瘤(patient-d

【报名倒计时1周】P4个体化医学60+殿堂级专家&议程大曝光

     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主要由多组学技术研究、免疫治疗的精准应用、以及庞大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与各类新型生物标志物等前沿探索构成。对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进行创新改变,这无疑将是医学发展的一场变革。  在此大环境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和上海商图信息主办,中国医疗器

NEJM:揭开抗氧化剂不防癌、反促癌之谜

  数十年来,世界各地注重健康的人们一直服用抗氧化剂以及食用富含氧化物的食物,她们认为这是健康长寿的途径之一。  然而,一些抗氧化剂的临床试验却一再地让那些希望通过服用抗氧化剂来减低癌症风险的消费者希望破灭。几乎所有这样的试验均没有显示出任何的抗癌保护效应。事实上,在一些试验中抗氧化剂一直与某些癌症

肿瘤标志物的“食用”说明书,超全!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NCI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议中提出来的,指肿瘤细胞表达或脱落到血液、其他体液及组织,宿主对于体内肿瘤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至今,可供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已有100多种,对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多从生化性质及组织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Cancer Res癌症研究新发现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德克萨斯A&M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Adhesion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R116通过Gαq-p63RhoGEF-Rho GTPase信号通路促进了乳腺癌转移。这一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9月5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Nature | 首次系统性揭示非癌肝组织中的体细胞突变图谱

  由于生物基因组功能性区域的稀疏性、密码子编码的简并性和生物体自身表型的稳健性等因素,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往往不具有对生物体表型产生显著影响的效应【1】。然而,发生在一些关键基因中的突变则具有起始肿瘤的强大驱动力,它们通过各种复杂机制赋予突变型细胞以进化优势(evolution

肿瘤标志物的“使用”说明书,超全!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NCI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议中提出来的,指肿瘤细胞表达或脱落到血液、其他体液及组织,宿主对于体内肿瘤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至今,可供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已有100多种,对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多从生化性质及组织来源进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面的标准。由于肿

岛津新一代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TRIO上市

   岛津公司面向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机构、制药企业等广泛领域隆重推出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的最新一代产品「iMScope TRIO」。“TRIO”进一步发扬光大iMScope独有的质谱分析成像、光学图像、定性分析3大特长。   iMScope是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尖端计测分析技术/仪器开

交响乐的盛宴:2014年岛津新年音乐会

  2014年01月07日晚,岛津公司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了2014年岛津新年音乐会,以答谢新老用户长期以来对岛津的支持与厚爱。来自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事业机构、相关企业等岛津用户近千人出席了音乐会。本次新年音乐会特别邀请到享誉盛名的俄罗斯圣彼

Nature子刊:中草药成分马兜铃酸致癌

  这项研究由国际癌症基因组肾癌协会(CAGEKID,生物通译)领衔完成,揭示了肾癌与一些中草药中常见成分:马兜铃酸之间的重要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03年,新华社记者朱玉发表的一篇报道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这篇题为“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

中科院JBC文章解析癌症相关因子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核转录因子(PAX2)的作用分子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指出这种转录因子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这对于解析结肠癌病理机制,以及这种转录因子的新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 Journal

Nat Commun:揭秘DNA破碎的新型修复机制

  染色体的断裂是对细胞最有害的损伤,如果其没有被恢复的话就会阻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从而导致细胞周期生长停止并促进细胞死亡,这些突变经常会在肿瘤细胞中频繁发生,而且在遗传物质复制期间会自发产生,为了能够有效地修复遗传物质中的损伤,细胞会将信息从完整的子代拷贝中转移到破碎的拷贝中,这被称之为姐妹染色

访李治中 开辟肿瘤干细胞研究新领域

  杜克大学分子癌症生物系博士研究生李治中在《Cancer Cell》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首次解析了肿瘤干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分子。   记者带着对这一课题的疑问采访了李治中博士。   记者:您所在的研究小组花了多长时间研究这个课题?得出什么样重要的结论

27项7800万元!北京市科学基金重点专题拟资助项目发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公布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经基金委六届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审定,决定拟资助27项,其中:数学项目3项,物理项目6项,生命项目14项,化学项目4项,资助项目经费共计7800万元。以下为拟资助项目名单:拟资助项目名单序号学科项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