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确定肾癌治疗新靶点

记者12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江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课题组、研究员杨财广课题组合作,确定了肾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SPOP。这是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确定的首个肾癌药物靶标,也是中国科学家从基础研究发现到药物靶标确定合作研究的成功典范。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癌症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刘江及其科研团队与合作者们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先后发现并确定了SPOP蛋白在肾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刘江早期研究发现,SPOP在99%的透明细胞肾癌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而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很低,表明SPOP是透明细胞肾癌的生物标志分子。 刘江研究组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应在细胞核中表达的SPOP蛋白,在透明细胞肾癌组织中错误定位在细胞质里。而肿瘤细胞的快速增长使肿瘤内部形成一种低氧微环境,使SPOP蛋白上游的一种调控因子活化,导致SPOP蛋白过量表达,使......阅读全文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确证肾癌治疗新靶点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课题组、杨财广课题组及北京基因组所刘江课题组在一项合作研究中确证了肾癌治疗新靶点SPOP。9月12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癌症细胞》杂志。  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因此,当前亟待发

我科学家确定肾癌治疗新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研究员与上海药物所蒋华良课题组、杨财广课题组合作,在《癌症细胞》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对SPOP能否作为肾癌药物靶标进行了药理功能确证。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确定的首个肾癌药物靶标。  近年来,肾癌发病率上升幅度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临床治疗表明,肾癌对放疗和化疗均

中国科学家确定肾癌治疗新靶点

   记者12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江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课题组、研究员杨财广课题组合作,确定了肾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SPOP。这是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确定的首个肾癌药物靶标,也是中国科学家从基础研究发现到药物靶标确定合作研究的成功典范。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

科学家确证肾癌治疗新靶点SPOP

  近年来肾癌发病率上升幅度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临床治疗表明,肾癌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因此,发现并确证治疗肾癌特异性药物作用新靶标是一项十分紧迫并意义重大的任务。    SPOP是

我国科学家团队确定了肾癌治疗的新靶点

  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团队确定了肾癌治疗的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癌症细胞》上。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确定的首个肾癌药物靶标,为肾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几种治疗肾癌的方式却都不太理想,相关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新

-北京基因组所合作揭示肾癌发病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产生的核心因素。相关学术论文SPOP Pro

北京基因组所合作揭示肾癌发病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产生的核心因素。   肾癌是泌尿

核蛋白SPOP促进肾癌的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的核心因素。相关论文已在权威期刊《癌细胞》上在线发表。   据介绍,肾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

最大规模肾癌基因组研究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肾癌的化疗效果并不理想,肾切除手术被认为是最有效果的治疗途径。近50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持续上升,但人们还不太清楚肾癌的发病原因。  贝勒医学院的副教授Dr. Chad Creighton领导研究团队深入分析

内含肽可作为治疗线粒体疾病药物靶标

  粒体DNA(mtDNA)突变,将导致mtDNA编码、与氧化磷酸化有关的13种蛋白质的突变,从而起很多罕见的疾病,这也可能是人类衰老的原因之一。由于该13种蛋白质高度的疏水性,通过转基编码表达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很难从细胞质中进入线粒体。根据内含肽的作用机制,首先在胞质合成线粒体目标蛋白前体片段序

NEJM:复合药物疗法可用于治疗晚期肾癌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种双药物组合疗法可能成为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新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接受免疫治疗药物avelumab加axitinib(一种靶向药物)的患者与接受舒尼替尼(Sutent)的患者相比,在无进展生存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其中舒尼替尼是一种标准治疗晚期透明细胞

SPOP基因突变因子与药物介绍

该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可调节死亡相关蛋白6(daxx)的转录抑制活性,daxx与组蛋白脱乙酰酶、核心组蛋白和其他组蛋白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在小鼠中,编码的蛋白质与macroh2a1.2的假定亮氨酸拉链结构域结合,macroh2a1.2是一种富含失活x染色体的变异h2a组蛋白。该蛋白的btb/poz结构

针对晚期肾癌的靶向药物表现出治疗新希望

  根据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研究,一些具有预后不良的晚期肾癌患者受益于针对导致癌性生长的异常遗传途径的实验药物。  研究人员介绍说,该药物savolitinib在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患者中表现出临床活性,其肿瘤由MET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动驱动,但对于肿瘤缺乏MET异

内含肽的应用内含肽可作为治疗线粒体疾病药物靶标

内含肽可作为治疗线粒体疾病药物靶标粒体DNA(mtDNA)突变,将导致mtDNA编码、与氧化磷酸化有关的13种蛋白质的突变,从而起很多罕见的疾病,这也可能是人类衰老的原因之一。由于该13种蛋白质高度的疏水性,通过转基编码表达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很难从细胞质中进入线粒体。根据内含肽的作用机制,首先在胞

NEJM:癌症药物研发的新型靶标

  SALL4基因负责调节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许多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例如肝癌。现在,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SCI的研究人员,在肝癌模型中对SALL4基因进行研究,找到了阻断其活性的新型药物。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FDA-批准-Opdivo-治疗晚期肾癌

   FDA今天批准 Opdivo (nivolumab) 治疗晚期 (转移性) 肾细胞癌,一种肾癌,该患者已经接受过某种类型的前期治疗。  FDA的血液学和肿瘤学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Richard Pazdur, M.D.,说:'Opdivo 为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这是几

肾癌免疫治疗的病因

  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已知在吸烟、肥胖、高血压等人群高发。另外,2%-3%的肾癌存在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肾癌免疫治疗的概述

  肾癌,通常指肾细胞癌,也称肾腺癌。肾癌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主要有透明细胞癌(占全部肾癌的90%)、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等组织学类型。病理类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肾癌免疫治疗的检查

  体格检查在肾癌诊断中的作用有限,但能够为B超、CT等影像学提供线索,如发现腹部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精索曲张及双下肢水肿(提示静脉受累)等。  实验室检查用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主要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沉、肝肾功能、血钙、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血凝、尿常规等。目前,肾癌尚无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

药物代谢酶CYP1B1作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靶标

   1991年,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的Colin R. Jefcoate教授首次发现药物代谢酶CYP1B1是CYP450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与CYP1A1、CYP1A2相比较,CYP1B1在肝脏以及肝外组织中都能够表达。CYP1B1不但参与许多外源物的代谢如多环芳烃类

Nature:科学家找到能快速起效的抑郁症治疗药物靶标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关键蛋白,它能帮助氯胺酮在大脑中迅速产生抗抑郁作用,这是对这个被越来越多使用的、有争议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的关键一步。相关文章发表在线在6月21日的Nature上。  氯胺酮在精神病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因为经过多次研究证明氯胺酮能迅速稳定严重抑郁症患

新药物靶标可能带来自闭症治疗的新方法

  新药物靶标可能带来自闭症治疗的新方法。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靶标来治疗一种叫做 “Rett综合征”的重症自闭症。这项工作是通过直接研究患者皮肤细胞衍生而来的神经细胞而得到的,因此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这一发现有可能为治疗与自闭症相关的神经发育疾病带来新希望。这项研究的

上海药物所发布免费在线药物靶标预测平台

   药物靶标的识别与验证是药物发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药物研发过程中,30%-40%的在研药物由于药物靶标选择的不恰当而以失败告终。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的计算方法来预测新的药物靶标就显得尤其重要。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维良研究组发布免费在线药物靶标预测平台D3TPredictor

Cell子刊:详解热点药物靶标

  美国Scripps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确定了一个热点酶与一些重要蛋白相互作用时的结构,这些蛋白涉及了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胰岛素抵抗。这种酶就是C- 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它对神经细胞的存活有关键影响,被视为治疗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大脑疾病最具价值的药物靶点之一。该

EMT可作为肾病的治疗靶标

  成年人受惊吓或恐惧的时候会蜷缩成胎儿姿势。同样,受伤(包括引起癌症的遗传损伤)的成年细胞,会启动一个过程,该过程存在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当面临糖尿病、癌症或感染之类的情况时,大多数器官会回复到导致它们出现的方式。然而,这种适应性可能是保护性的,也是有代价的,会导致进一步的长期器官损害。  德克

治疗肾癌的不同方式介绍

  治疗原则:对局限性或局部进展性(早期或中期)肾癌患者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对转移性肾癌(晚期)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  外科手术治疗肾癌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被公认可治愈肾癌的手段。对早期肾癌患者可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保留肾脏的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这些手术可以采用腹腔

化学生物学助力新药研究模式转变

   专家们认为,这些研究不仅为肿瘤、炎症等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小分子化合物工具,也将推动疾病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发现。  “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重大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第一个重大计划,也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第一个重大计划。  在

上海药物所靶标发现技术取得突破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研究员与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王希诚教授合作,针对寻找药物作用新靶标的需求,带领博士后李洪林和高振霆等,发展了以活性小分子为探针、搜寻潜在结合蛋白质的“反向分子对接”方法,相关结果发表在Nucl. Acids Res. (2006, 34, W219-224),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共网

乳腺癌治疗有潜在新靶标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了解到,该研究所陈策实课题组研究发现,转录因子KLF5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该研究论文发表在《病理学杂志》上。  此前的研究表明,KLF5在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维持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促进作用,但KLF5在正常干细胞以及乳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还没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哮喘治疗新靶标

  记者近日从常州大学获悉,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永清教授研究团队与该校邓林红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发现了哮喘治疗新靶标——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Transgelin-2),这将为研发哮喘治疗新药与有效控制哮喘,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研究成果日前已刊登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