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主持的高精度CT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4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及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院大型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25kV-3D-微分辨ICT、450kV-通用型ICT”验收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院计划财务局科技条件处田东生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地质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7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古脊椎所、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朱敏研究员、高能物理所副所长魏龙研究员及自动化所田捷研究员所作的验收报告。 验收专家组根据测试专家组的测试结果,对本项目软硬件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在实地考察了运行情况后,一致认为此项目组圆满完成了研制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实验,设备运行正常,可实现对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样本的高精度扫描、重建和图像处理,达到了预期目标。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分辨率、有效视野等所有功能和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阅读全文

我国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高精度CT通过验收

  记者6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25kV-3D-微分辨率ICT、450kV-通用型ICT”日前通过验收专家组评审,中科院古脊椎所高精度CT实验室正式建成。该高精度CT设备可实现对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样本的高精度扫描、图像重建和处理,填补了国内

古脊椎所主持的高精度CT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4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及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院大型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25kV-3D-微分辨ICT、450kV-通用型ICT”验收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院计划财务局科技条件处田东生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推动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托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不断探索新技术,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板凳”坐热、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春节刚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

显微CT系统造影剂在无脊椎动物造影观察的妙用

前言 造影剂是一种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注射、服用或浸泡)到生物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为获得CT更高的成像需求应运而生。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阳性造影剂)或低于(阴性造影剂)周围组织,形成的对比可用于CT显示图像。 本文介绍的案例海参、海肠和蛤蜊这类无脊椎海洋生物。可以从以下的对比图片中看出在造

“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演变”专辑中文版出版

  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第二个973项目“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演变”已于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全面反映该973项目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40卷9期)共同组织的专辑已经

邓涛: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15.shtm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

用好新技术这一科研手段

谁能率先掌握、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谁就更有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占得先机。在各类新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将基础科学研究与新技术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从鱼到人”的探源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

3.19亿年化石保存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

近日,科学家通过扫描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发现了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完整大脑。该大脑及其脑神经约1英寸长,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蓝鳃鱼。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这项最新发现,为摸清当今主要鱼类“鳍鱼”的神经解剖和早期进化打开了一扇窗。相关研究2月1日发表于《自然》。这一意外发现也为脊椎动物化石中软组织的保存提供了

973项目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课题总结会

973项目“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课题结题总结会议召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课题结题总结会议于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处长张峰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还有:项目专

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技术以及大数据和自动识别等,给古生物学这样的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原有的以及新发现的化石中挖掘出大量前所未知的全

这条“镇馆之宝”大鱼,上墙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11.shtm4亿年前,要不是因为一些肉鳍鱼类敢于“铤而走险”,脊椎动物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登上陆地。拉蒂迈鱼作为一种肉鳍鱼类,被科学家认为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和恐龙一起灭绝了,直到1938年它在

这条4亿岁的古鱼上墙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32.shtm 中国古动物馆外墙三维可视化展示效果图(拟石科技制作)。受访者供图 志留纪古海洋VR场景灰模示意图(拟石科技制作)。 化石三维重建。 ■本报记者 胡珉琦

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原来长这样!

中国古生物学者运用先进的实验技术证实,5.18亿年前的云南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这是中国化石宝库澄江动物群中诞生的又一位“超级明星”。该发现对了解我们自身所在的脊椎动物谱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8日刊发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上。  云南虫生态复原图。(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

这条4亿岁的古鱼上墙了!

中国古动物馆外墙三维可视化展示效果图(拟石科技制作)。受访者供图志留纪古海洋VR场景灰模示意图(拟石科技制作)。化石三维重建。■本报记者 胡珉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研究员卢静最喜欢的鱼,是中国古动物馆中的“镇馆之宝”——保持了4亿年前古老面貌的“活化石”拉蒂迈鱼。在

周忠和院士:古生物研究队伍要少而精

工作人员在修复恐龙化石。资料图片科研人员在广西洞穴中挖掘化石。资料图片  【关注“濒危学科”】  开栏的话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会有一些濒危的“大熊猫学科”。其中有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公众对学科的误解、制度设计得不合理造成的影响。本版今起开设《关注“濒危学科”》栏目,选取一些有

用好新技术这一科研手段

  谁能率先掌握、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谁就更有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占得先机。在各类新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将基础科学研究与新技术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从鱼到人”的探源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

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相关介绍

  无脊椎动物  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红细胞,只限于海生动物,如螠虫、光裸星虫、绿纽虫、海豆芽、扫帚虫、魁蛤、海棒槌等。涉及到各门约有100种,但也有的和白血球并没有明显区别,不过和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则有明显的差异。  有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中哺乳类的红细胞,是中心部凹陷的圆饼状,在造血组织中(的成红血

古生物专家-齐聚京城

  3月23日至28日,主龙类系统发育——新数据和新方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世界著名的主龙类和系统发育方法研究方向的专家汇集北京,探讨新数据的特点及其对系统重建的影响等内容。  图为3月2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主龙类和系统发育方法研究方向的专家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展池。  新华社记者

羊膜脊椎动物的概念

中文名称羊膜脊椎动物英文名称amnion vertebrate定  义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体外包有羊膜的脊椎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均属羊膜动物。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发育而成的羊膜,提供了一个水性环境,从而保证胚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发育遗传学(二级学科)

中科院团队研发出化石三维建模可视化专用软件

如何让古生物学领域对古老化石的研究更具活力?如何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形态和解剖学可视化效果更形象逼真?三维表面模型可视化软件的开发应用不可或缺且至为关键。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为提升化石和现代生物成像数据的可视化效果,该所卢静研究员团队最近自主研发

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学国际合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Gavin Young博士共同主持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中古生代脊椎动物生物地理学,古地理学及气候学”(IGCP491项目,2003-2007),依据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化石燃料学以及地球物理学、

我国学者通过显微CT揭示寒武纪“古球蛋”化石生物学属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宗军等人在国际著名地学杂志《地质学》(Geology)上发表了关于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疑难化石“古球蛋”的最新研究成果。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的古球蛋(显微CT数据)  本次研究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首次重构了寒武纪早期磷酸盐化疑难化石古球蛋

周忠和院士:古生物研究队伍要少而精

  工作人员在修复恐龙化石。资料图片  科研人员在广西洞穴中挖掘化石。资料图片  【关注“濒危学科”】  开栏的话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会有一些濒危的“大熊猫学科”。其中有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公众对学科的误解、制度设计得不合理造成的影响。本版今起开设《关注“濒危学科”》栏目,选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团队:破译数亿年前无字天书

“这是一只来自5亿多年前寒武纪时期的‘虾’。”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对着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平静地说。屏幕上是一个筒锥状的古生物,身上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是从金沙江畔一块石头中“溶解”出来的化石,大小不到1毫米。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科研人员却可从中破译“无字天书”。 2004年起,由云南大学

距离地球3.57亿公里处,有了一颗张弥曼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305.shtm7月19日,“张弥曼星”命名仪式在早期古脊椎动物研究中心——云南曲靖举行。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编号为347336号的小行星被冠以中国科学家之名

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大厦最重要的“地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先进技术和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板凳”坐热。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科研团队将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

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中新世犬熊属新种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春晓博士展示介绍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

巴西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绦虫卵化石

  据美国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杂志报道,巴西古生物学家日前在一枚距今约2.7亿年的鲨鱼粪化石中发现了近百颗古绦虫卵化石,这比目前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肠道绦虫化石早1.4亿年。   巴西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古生物学家日前在巴西南部发现了500多枚鲨鱼粪化石,并在其中一枚中发现了93颗绦虫卵。

琥珀解密古生物扩散踪迹

   ■本报记者 王晨绯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咏琥珀》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琥珀。琥珀是能够把远古动、植物近乎完整保存,并形成化石的唯一宝石,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通过琥珀中保存的生物状态,科学家可以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物种的进化与灭绝等。  近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愿更多拔尖女性出现

  22日在巴黎颁授的这一奖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1998年设立,每年表彰全球五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82岁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是中国第五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