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读书: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争

2月25日晚,围绕“阴阳五行应该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么”,一场争论在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展开。(见本报3月1日报道《阴阳五行该不该纳入科学素质基准?—— 一场由“对撕”引发的科普“狂欢”》) 事情起源于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基准》。《基准》涵盖了中国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其中明确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作为其132个基准点之一。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自《基准》一出,便与另外七位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抨击《基准》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内容纳入其中“不科学”。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小淳却支持其纳入《基准》。 由此,就有了这场面对面的交锋。 事实上,历史上国内外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的争论并不少见。近百年前,对中国思想史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就是最著名的一例。 1923年2月14日,张君劢在......阅读全文

刘利民:“第三种文化”方兴未艾

  1959年5月7日,英国物理学家、文学家C·P·斯诺(C.P.Snow)在其母校剑桥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将人类文化的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根据当时人文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瘦肉精与害人精

  纽约洛克菲勒基金会办公大楼,肃穆的有点儿憋闷的议会大厅,一场由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们进行的著名争论正在这里进行。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们面对人文学家显得咄咄咄逼人:“我们不断地发明东西——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各种谷物和麦类,而你们又做过什么呢?”当即有人反问:“你听说过美国宪法吗?”对方当即三

章启群:说“季羡林现象”

  一   2009年7月11日上午9点,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就像深秋的一片落叶,阒然回归了大地。   然而,这一无声的叶落却在整个中国引发了强烈的震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很快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商讨了治丧事宜。接下来,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媒体连篇累牍对于这一事件进行跟踪

病毒学家田波院士:锐志精研济苍生

   田波院士最卓越的地方恰恰在于他对国家社稷民生的体贴关怀,心怀苍生,科研事业高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此成其“大”;密切关注国际科学前沿,及时追踪领域最新趋向,活到老学到老,眼界开阔,此成其“高”。  田波(1931年12月~)  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

莫让华裔科学家人人自危 应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未知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美国检方以“窃取英国制药公司商业机密”为由起诉5名华人。此案结局如何尚未可知,然而,去年美国的两起“华裔科学家间谍案”,最后都被证实是场闹剧。  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在家中被联邦特工抓走,司法部指控其向中国提供“袖珍加热器”的电路图,然而几个月后,有专家发现郗小星和

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你会感觉到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声无息的精神脉络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  薪火相传的科学精神是昆明分院科研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命

开放课程创始人望共享数据能回馈教学

  尽管收集可获得的在线学术材料的想法日益增多,如从文章和数据集到会议报告和讲座,但有一种学术文献却几乎未得到审核。那就是教学大纲:列出阅读材料、话题以及大学课程所期望的材料。  至少,在今年1月,当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科学家、社会学家和数字—人文研究人员发起一个叫作“开放课程资源管理器”的工

崔永元:将在全国两会公布转基因滥种证据

  崔永元在北京举行美国转基因调查说明会供图/CFP   崔永元在美国的超市里调查转基因食品   3月1日,新浪、腾讯、搜狐同步推出崔永元赴美国拍摄的调查转基因纪录片,获得大量浏览和转发。崔永元本人也在微博上称,他决定本片公益播出,不收取仼何费用。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崔

高质量发展呼唤原始创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

高质量发展呼唤原始创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

施一公:做祖国发展的参与者

   全职归国6年,施一公仍然对成为祖国发展的参与者而兴奋。无论是痴迷科研的“本性难移”,还是坚守讲台的为师之道,或是大胆改革的理想主义,都擦亮了他“美国梦”是过去、“中国梦”是未来的事实:“大我与小我从来无法割裂,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报国。”  6月,苏州,冷泉港结构生物学研讨会上,施一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真实的科学家:他们,就是这么有“范儿”

   长久以来,公众头脑中的科学家被“定格”于这样的形象: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埋首于瓶瓶罐罐或各种奇怪的仪器之间,他们常常不苟言笑,过分严肃。总之,世人眼中的科学家大都聪明过顶,但过着单调、枯燥而寂寞的生活,似乎终其一生也不会被人理解。  另一方面,如此这般概念化、模式化的想象为科学

科学家争议诺奖设置缺陷:为何没有数学奖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00多年前创建了诺贝尔奖,时间是1895年。当时设立的奖项分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以及和平奖。   今天,在118年后,这些奖项的设置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变动,除了在1968年的时候增加了一项“诺贝

中国学者入选2020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刚刚公布!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共有来自世界范围内的361位学者当选。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由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

张藜:还女科学家一个真实形象

  张藜  从女性角度而言,在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后,她们会有自我期待,但外界环境是否给了她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的机会?   中国女性科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哪些困惑?在当下的科研体制环境中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张藜。  

杨培东:勤奋是成功关键

2011年6月29日,纳米精英杨培东在母校苏州木渎中学演讲时心怀感恩。   2011年6月29日,纳米精英杨培东(右二)与嘉宾一起为中科大培东实验基地、实验班揭牌。   2011年6月29日,纳米精英杨培东(第三排左四)在母校苏州木渎中学内与师

中国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基准

   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下文简称《基准》),不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  4月23日,陈学雷等8位学者在科学网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基准》存在一些不妥之处。随后,对《基准》的讨论愈加热烈。  “阴阳五行”等进入《基准》是否合适?《基准》存在哪些概念上的混乱?学者

诺贝尔奖预测新鲜出炉,华裔科学家再上榜一人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发布前,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都会预测一把,给出一批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及其成就,科睿唯安称之为“引文桂冠奖”。“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首度颁布以来,已有共43位该奖项得主荣膺诺贝尔奖。   9月20日,最新一版预测新鲜出炉,详见:https://

丘成桐:一个活着的传奇

  丘成桐是名满天下的数学家,他26岁便成就了一生的辉煌。几十年来永不停歇的追求,让他的名字在数学界几乎无处不在。在普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今年1月3日,丘成桐从台北飞回北京,1月4日他又要飞往英国剑桥大学参加斯蒂芬·霍金的七十寿辰庆祝仪式。在这两次飞行的间隙,《中国

继中科院大学后,又一所“国字头”大学要来了

  又一所国字头大学即将横空出世?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官网消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和建设工作汇报会在11月1日和11月4日相继召开。一周内,两次建设会议召开,意味着这所“国字头”大学或许很快就要来了。  作为研究中医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成果丰硕、实力雄厚,拥有中国首位诺

Nobel奖获得者ESI源发明人John Fenn逝世

  2010年12月10日,曾因在大分子分析领域进行革命性研究的、获得2002年Nobel奖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CU)化学教授约翰B ·芬恩(John B. Fenn)博士,于今日逝世,享年93岁。  12月10日同时也是2010年Nobel奖在挪威奥斯陆的颁奖日,Nobel奖

吴立新院士的海洋传奇:忘记背后 努力向前

   喜欢流行音乐,着西装,戴眼镜,善直言,开朗,成果多,是人们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荣耀的背后,吴立新还有艰苦的成长记忆,勤奋的求学时光,执着的他乡寻梦,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老友的感激,对新身份的思索……吴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导学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应注重生态政策对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土地沙漠化作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造成沙尘暴等沙害频发及荒漠地区人民贫困的主要根源,对我国的

许智宏: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重塑与创新人才培养

 ■许智宏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方面,但在不少媒体和会议上也都在讨论反思全球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不管怎样,应该讲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一面,至少使我们认识到,今天一个国家已不可能孤立地生存,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比以往任何时期

王飞跃:人生没有坏经历

  这位始终引领科研“潮流”,却又与“潮流概念”保持距离的科学家,回国十余年,在中国这棵“大树”上结下的最大果子当属“社会计算”。  “大数据”无疑是眼下最火的科技概念,作为在复杂系统和智能控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的国际著名学者,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事实上在20多年前就已涉足“大数据”相关领域的

曾毅:与病毒战斗一辈子

曾毅(1929年— ) 曾毅,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1960年,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性疫苗免疫,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的研究。1960年起从事肿瘤病毒研究。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获得卫生部的试剂生产证。在

滕吉文院士:地震预测存在三大困难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聚焦汶川大地震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1~74场主题报告会于5月24日~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报告会聚焦汶川大地震,中国科学院滕吉文、崔鹏、葛全胜、倪四道4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地震发生的成因、地震灾害的预警及快速评估进行了深入

“不是科技史界不用心,而是研究者太少”

  近日,杨振宁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4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国内对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的记载分析做得一塌糊涂”,引起了科技史学界和公众的热议。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真的严重缺位?记者就科技史发展现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以及如何推动科技史发展等相关问题采访了科技史学家。  部分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