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所灵长类大脑前额叶皮层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原野课题组和胡新天课题组承担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猕猴前额叶-顶叶在不同空间坐标系处理信息的作用》经过五年(2004-2009)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该研究团队发现了灵长类大脑前额叶背侧部涉及到了和“自我”相关的信息处理。这可能是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神经基础。 大脑前额叶是位于灵长类动物和人大脑半球额部的一块皮层,这块皮层和灵长类高度发达的智力有明显的关系,被称为“脑中之脑”。尽管对前额叶在脑高级功能中的作用谁都不会怀疑,但很多具体的细节还是不甚清楚,比如背侧大脑前额叶在处理工作记忆信息时,是否处理所有的空间工作记忆信息?他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了背侧前额叶仅对自我为中心的空间信息处理负责,而与大环境为中心的空间信息处理无关。 那么其意义是什么呢?在动物界数千种动物中,只有人,大猿,海豚,大象和鸽子少数几种动物能认识自己的镜像,这种能力被认为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萌芽。在前额叶背侧部,一些神经元可能同动......阅读全文

新灵长类大脑图谱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难以找到全面绘制灵长类大脑神经元之间连接结构的工具。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在日本进行的新研究重建了狨猴大脑三维立体图像,以及整个大脑的神经连接,这是迄今为止最详细的灵长类大脑图谱,文章发表在《eLife》杂志。  该研究引入了结合实验和计算的新方法,有助于解释个体大脑

类脑信息处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类脑信息处理(BRAVE)研究组,在研究员张兆翔的带领下,在借鉴生物神经结构、认知机制与学习特性的神经网络建模与类人学习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组在“视听模态的生成、融合”以及“智能体之间的知识迁移”取得了重大突破,系列成果发表在AAAI

美评估非人灵长类研究政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仔细审查由联邦资助的实验室中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使用情况。作为对一项国会命令的回应,该机构今年夏季将召开一场研讨会,回顾围绕猴子、狒狒以及其他相关动物研究的伦理政策和程序。在此之前,NIH已决定结束其下属一家实验室存在争议性的猴子实验,并终止了对黑猩猩侵入性实验的经费

复旦学者发现灵长类大脑发育规律

  记者近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振纲率领课题组,在大脑皮质发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人员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的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自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治疗

灵长类动物结构变异的机制

  2013年度基因组生物学大会(The Biology Of Genomes 2013)于5月7日晚在美国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召开。这是基因组学领域最大的会议之一,吸引了多个著名研究所的大牛参加。会议主题包括高通量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复杂性状的遗传学、功能和癌症基因组学、计算基因组学、进化基因组学以

人类ABO血型继承自灵长类祖先

    ABO血型是导致输血时溶血反应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可能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也是人类中最早被发现的遗传多态性。一项新研究表示,人类ABO血型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共有,而且在数百万年前首次于一个共同祖先身上出现。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A

概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信息处理识别

  拉曼光谱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SERS光谱处理与识别包含光谱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分类(定性分析)、数学建模(定量分析)。由于痕量检测中拉曼光谱信噪比低、微弱信号被荧光背景淹没 [7] 、复杂体系中其它未知组分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SERS信号自动识别存在很大的挑战。另外,由于拉曼增强效应的

昆明动物所灵长类大脑前额叶皮层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原野课题组和胡新天课题组承担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猕猴前额叶-顶叶在不同空间坐标系处理信息的作用》经过五年(2004-2009)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该研究团队发现了灵长类大脑前额叶背侧部涉及到了和“自我”相关的信息处理。这可能是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神经基础。  大脑前额

“所思同步”或是灵长类神经机制的关键

  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称,美国科学家首次同时测量了两只猴子的脑活动,发现社交可导致猴子的大脑活动同步,而这种“所思同步”或是灵长类动物社交联系和社交学习背后的神经机制的一个关键部分。   脑活动是人类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大多数脑研究,主要方法都是探

“所思同步”或是灵长类神经机制的关键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称,美国科学家首次同时测量了两只猴子的脑活动,发现社交可导致猴子的大脑活动同步,而这种“所思同步”或是灵长类动物社交联系和社交学习背后的神经机制的一个关键部分。   脑活动是人类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大多数

美或修改灵长类动物豁免条例

  近日,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FWS)被要求考虑废除一项豁免条例,该条例允许捕捉11种在《濒危物种法案》(ESA)名录中的灵长类动物。如果FWS接受该建议,那么这些被捕获的动物将被视为受到威胁,如此一来,研究人员就必须为相关实验申请许可。目前,相关条例的改变可能会对使用俄勒冈州数百只日本猕猴的

灵长类动物能区分熟人面孔

   近日,研究人员在猕猴大脑中鉴别出两个新区域,似乎能帮助该动物识别“熟人”面孔。  科学界早就知道,由于社会阶层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因此它们必须能区分面部差别,并判断敌友。但科学家一直不清楚灵长类动物大脑如何处理面部图像。  鉴于猕猴脑部处理面孔信息的系统与人类相似,美

Science: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之谜

  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是发育中的里程碑事件,它涉及早期胚胎发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物理和能量重塑转变。不同物种间的这种转变过程各不相同,导致地球上动物形态的多样性。由于技术和伦理上的限制,灵长类动物原肠胚形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灵长类动物胚胎样

灵长类心脏衰老的驱动因素揭示

  心脏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重要器官,而左心室是心脏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的核心腔室。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心室结构及功能逐渐衰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心脏是由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的复杂器官,由于不同类型细胞衰老程度存在差异,需要高精度的研究手段加以解析。迄今为止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颁发

  12月20日,“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在2014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学术年会上颁发。中科院两项研究成果获得该奖项一等奖。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授予该领域在基本方法或关键技术上有原始创新或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中文信息处理

研究揭示多巴胺系统参与痒觉信息处理的调控机制

  9月28日,《神经科学杂志》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痒觉处理中的活动及功能》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完成。通过利用在体光纤记录、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和光遗传操控等技术手段,该研究发现中脑腹

杨振纲小组发现灵长类大脑发育规律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杨振纲课题组,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源于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治疗癫痫和自闭症等脑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日前,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神经

联合研究揭示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分子机制

  卵巢是重要的女性生殖器官,其衰老表现包括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及雌性生殖力降低等。由于伦理及样本来源的限制,将人类正常卵巢组织用于卵巢生理性衰老的研究难度较大,限制了对人类卵巢衰老机制的深入理解,并进一步制约了女性卵巢衰老及相关疾病干预手段的发展。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大学联合,

科学家揭示多巴胺系统参与痒觉信息处理的调控机制

   “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生活中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呢?到底抓和痒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科学家近日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团队利用在体光纤记录、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和光遗传操控等技术手段,揭示了多巴胺系统参与

谭铁牛为研究生讲授“生物特征信息处理与识别”

  6月25日下午,中科院副秘书长、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谭铁牛在研究生院夏季学期讲授《生物特征信息处理与识别》。这是研究生院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列讲座”之一。  谭铁牛从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生物特征信息的识别技术。着重介绍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三个方面的

中科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

  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挂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近日在其依托单位——沈阳自动化所举行。  中科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定昌主持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实验室主任史泽林作实验室工作报告。与会专家对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光电信息领域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并对实验室未来发展

科学家揭示多巴胺系统参与痒觉信息处理的调控机制

  “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生活中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呢?到底抓和痒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科学家近日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团队利用在体光纤记录、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和光遗传操控等技术手段,揭示了多巴胺系统参与痒

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变化模式揭示

记者4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最新在线发表了该所郑萍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韩敬东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的变化模式。 发育多能性是指一种细胞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的多能性随着发育的推进而逐

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变化模式揭示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最新在线发表了该所郑萍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韩敬东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的变化模式。   发育多能性是指一种细胞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的多能性随着发育的推进而

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变化模式揭示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最新在线发表了该所郑萍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韩敬东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的变化模式。  发育多能性是指一种细胞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的多能性随着发育的推进而逐渐下降,

单碱基编辑首次应用于非人灵长类模型

   5月20日美国遗传学家团队近日首次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中,实现了对一种名为PCSK9基因剪接位点的高效精准编辑。这一成功意味着,只需单次注射,便可持久抑制肝脏中PCSK9基因的表达,其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极大地推动了单碱基编辑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报告19日公开于英国《自然》杂

Science:揭开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的“魔盒”

  目前我们并不清楚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子和细胞事件,如今,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联合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在实验室中研究灵长类动物胚胎的生长过程,同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胚胎关键发育过程中的分子细节,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图片来源:Weizhi J

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变化模式揭示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最新在线发表了该所郑萍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韩敬东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多能性的变化模式。  发育多能性是指一种细胞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的多能性随着发育的推进而逐渐下降,

“灵长类体细胞克隆猴”科研团队先进事迹

  “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该项成果于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  当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中央媒

拿下灵长类基因组“矿藏”挖掘主导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57.shtm6月2日凌晨,《科学》以研究专刊形式在线发表8篇论文、《科学进展》在线发表2篇论文,集中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发起并主导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的阶段性突破。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