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研究发现失智症相关基因网络

阿兹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失智症(dementia)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直以来还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尽管科学家已经找到一些与失智症风险相关的基因,但这些基因如何导致脑细胞死亡还未得到阐明。近日,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领衔的研究团队研究了在失智症中介导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基因网络。他们发现了介导tau蛋白过量表达的两个保守的基因网络。这为开发新疗法、延缓和阻止疾病进程带来重要的新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上。 在阿兹海默病等失智症患者的大脑中,细胞过量表达一种叫作tau的蛋白是一种标志性的现象。然而,是什么基因过程造成了tau蛋白的表达增多始终还是个谜。 研究人员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探寻额颞叶失智(一种早发性失智)动物模型中媒介tau蛋白过量表达的基因表达图谱。研究团队运用基因组学和分析工具,对数千种基因及其产生的蛋白质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做全盘分析,最终找出了与神经退行过程有关......阅读全文

科学家向老年痴呆症宣战

   没有多少事情能让Newt Gingrich与Bob Kerrey两位分属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政治阵营的人团结起来。但2007年,在带领委员会开展为期3年的老年人护理成本调查之后,两位政治对手就一个“普遍的敌人”达成共识:失智症。  彼时,全球诊断罹患这种病症的人不到3000万,但很明显这一数字已

专访首都医科大学贾建平:截击阿兹海默病 逆转灵魂

  曾在政坛叱咤风云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以其天赋异禀的记忆力和铁腕的经济国防决策闻名。然而在其执政后期,数据库般的记忆天赋和纵横捭阖的斡旋风范开始瓦解,铁娘子的风采一去不返。此外,美国总统里根、文豪马尔克斯、诺奖科学家高锟,这些人类最智慧的大脑,在阿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干细胞疗法五大最新进展!

  1、SanBio签订干细胞治疗失智症的联合研究协议  专注于神经疾病再生医学的SanBio公司宣布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达成关于SB623治疗失智症的联合研究协议。  SB623是一种再生细胞药物,正在美国进行慢性卒中的临床试验,在日本和美国进行治疗慢性创伤性脑损伤的试验。SB623由来自成体骨髓

PNAS: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长征医院联合转化医学中心研究员王跃祥带领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鉴定出位于22号染色体的主要抑癌基因DEPDC5,解析了DEPDC5 抑癌基因的失活是间质瘤恶性进展的重要分子机制,提供了区分间质瘤恶性程度的分子标记物,为间质瘤的精准

黑暗中的光明,阿兹海默病研发路在何方?

   阿兹海默病临床试验失败的消息几乎每月,有时候是每周都出现,例如verubecestat、azeliragon、以及solanezumab。  不幸的是,这只是其中一些代表......失败的案例还有更多。  如果这么多失败的黑暗中还有一线光明,那就是:我们可以从先前的临床开发中学习,因为它们大部

Nat Commun:台湾研究团队发现导致失智症关键因素

  台湾“中央研究院”基因体中心团队发现,“TDP-43蛋白球状聚合体”很可能是导致脑前侧额颞叶失智症的关键因素。这一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通讯》。  报道说,失智症困扰许多老年人,科学家认为这类“神经退化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和人体中“类淀粉蛋白(amyloid)”错

动物基因“建模” 微米乾坤里的“中国创造”

  那是个带“发卡”的姑娘,“酶少爷”回忆:“她的发卡摄人心魄,我忍不住追过去,拥她入怀。”  彼时,发卡姑娘正被“双螺旋”纠缠。“别怕!”“酶少爷”利落挥剑,DNA双螺旋就此解体、断裂,咔咔声不断。  这个桥段,是用来形象地比喻上古时代细菌基因组的免疫记忆。“瓦解噬菌体、病毒的入侵”,百科资料显示

破旧立新!神经系统基因疗法,完成 A 轮 7500 万美元融资

  新锐名称:Prevail Therapeutics  公司坐标:纽约, 美国  官方网站:https://www.prevailtherapeutics.com/  融资情况:A 轮 7500 万美元  管理团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sa Abeliovich 博士,初创发起人:Jonatha

牙周炎细菌导致阿兹海默病“实锤”了?看科学家们怎么说

  昨日,一项发表于《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发现在阿兹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大量导致牙周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及其所分泌的毒素。相应的,被这种细菌感染的小鼠,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有所增多,

研究发现抗衰老靶标基因

  2月27日,《自然》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两个保守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妨碍健康衰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时青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合作完成。  衰老是生物体随时间推移各

研究人员发现新的抗衰老靶标基因

  2月27日,《自然》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两个保守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妨碍健康衰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时青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合作完成。  衰老是生物体随时间推移各

科学家揭示溶酶体生成的调控机制

  《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于9月12日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崇林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PKC controls lysosome biogenesis independentl

袁钧瑛首次揭示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分子关联

  几十年来,无数科学家奋斗在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第一线,想要找到背后的生物学机理,为全世界的患者带来治疗的希望。那么多年过去了,人类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依然不容乐观。目前,针对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我们依旧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对于其中最为常见的阿兹海默病,我们甚至开始怀疑,几十年来的假说是不是错了……

课题组首次揭示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分子关联

  几十年来,无数科学家奋斗在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第一线,想要找到背后的生物学机理,为全世界的患者带来治疗的希望。那么多年过去了,人类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依然不容乐观。目前,针对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我们依旧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对于其中最为常见的阿兹海默病,我们甚至开始怀疑,几十年来的假说是不是错了……

英兴奋剂检测中心赛后改成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据伦敦奥组委负责人介绍,像北京一样,伦敦早就规划好任何一个新建设施的赛后利用,这都是奥运遗产。两天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这里考察后宣布,奥运结束后,将利用奥运药检实验室设施和场地成立全世界第一个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奥运设施赛后有新用  接触伦敦市政府和伦敦奥委会官员时,他们每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上)

  前言:近年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席卷整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上一期我们已先从CRISPR系统开发及机制研究方面梳理了2018年相关大事件。伴随着基础技术不断优化,CRISPR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动物造模、药物筛选、单碱基编辑技术、细胞谱系示踪、基础疾病研究、疾病诊断、体内编辑和遗传病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一)

前言:近年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席卷整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上一期我们已先从CRISPR系统开发及机制研究方面梳理了2018年相关大事件。伴随着基础技术不断优化,CRISPR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动物造模、药物筛选、单碱基编辑技术、细胞谱系示踪、基础疾病研究、疾病诊断、体内编辑和遗传病校正

研究发现喝地下水帕金森病风险较高

  据台湾"中央社"22日消息,日前台湾大学医院帕金森病与动作障碍中心发现了诱发年轻型帕金森病的基因,并发现有喝酒习惯及饮用地下水的男性换帕金森病的风险较高。   台大医院帕金森病与动作障碍中心为了解易感受性基因与帕金森病风险关系,在院内收案1000人,500名是一般人、500名是帕金森病病患,包

俄科学家研究阿尔茨海默症取得重要进展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严重病症,它会伴随着脑神经突触(或神经键)的破坏和慢性炎症,并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阿尔茨海默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族遗传性的,表现为三种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40-50岁;一种是散发性的,大部分出现在65岁以后。一般认为,具有神经毒性的β-淀粉样蛋白肽(Aβ)的积累

这些研究“颠覆”阿尔兹海默症认知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毁灭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正影响着全球超5000万人的健康和生命(平均每100位60岁及以上老人中就有5-8名痴呆症患者)。遗憾的是,全球2/3人并不了解或者关注这一疾病,中低下收入国家的患者及时接受诊断的概率不足1/10。就在其他疾病得益于医疗技术进步

共55项!国家基金委新批准与八个国际组织合作研究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示了最新批准与八个国际组织合作的研究项目,共计55项。详情如下:一、中国-日本  2019年双方在“环境可持续修复”领域联合征集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合作。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及双方机构共同协商,以下4个项目获得批准,项目执行期限为5年(2

阿兹海默病机理新进展!有害蛋白积累,“清洁工”不够?

  大脑的一些神经细胞内,有一种tau蛋白原本起着维持细胞稳定的作用,当它们错误折叠并异常聚集,可能引起神经原纤维缠结,致使细胞受损和死亡。这种病理特征是阿兹海默病(AD)患者的重要临床标志,也和其他一些tau蛋白相关的失智症、脑外伤等有密切关系。▲AD患者海马区的神经元中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图片来

老药复生,攻克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重磅炸弹”诞生?

  作为一家初露初露端倪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Alzheon公司正投身于阿尔茨海默氏症(AD)新药开发大军。它另辟蹊径开发的新药ALZ-801是一种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拮抗剂老药tramiprosate(homotaurine,高牛磺酸)改良而成的优化前体药物,而tramiprosate在十年前曾被搁

血液检测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可用于精准监控阿尔茨海默病首次出现症状之前的病情发展。  “临床上还没有非常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案,部分原因是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太晚了。”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赫尔特临床大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Mathias Jucker 博士

《Neurology》:阿兹海默病有高遗传风险

  世界上每3秒就有一例新诊断的失智症,其中阿兹海默病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很多家庭正与这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抗争,而遗传风险也自然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担忧。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期刊《Neurology》近日发表的一篇研究分析了近30万人的大家族数据,发现阿兹海默病的遗传风险会影响多代,除了直

Cell:“暗物质”DNA影响大脑发育

  十多年来,由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的缠绕在一起的DNA长链)带来的谜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一个团队最终破解了这个谜题。  这个谜题集中在不编码蛋白质但在很多动物中保持相同的DNA序列。通过删除其中一些“超保守元素”,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序列能微调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进而指导大

CFDA:去台湾做药物临床试验,无需大陆再重复

  为落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两岸药品研发领域的合作,两岸成立了药物临床试验专项工作小组,共同开展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经专项工作小组共同评估,认定台湾台北荣民总医院、三军总医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林口长庚纪念医院等四家医院,符合两岸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相关要求。  自20

“暗物质”DNA影响大脑发育

  实验室小鼠帮助研究人员探寻令人困惑的“暗物质”DNA。图片来源:Alexander Badyaev/naturepl.com   十多年来,由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的缠绕在一起的DNA长链)带来的谜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一个团队最终破解了这个谜题。   这个谜题集中在不编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的未知蓝海

  全球人口老化,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疾病是前 10 大死因中唯一无法预防、治愈或是延缓的疾病;目前只有 5 种可以缓解症状的药物,却没出现有效治愈的药物。   调查机构 GlobalData 预估,2023 年阿尔茨海默病医疗市场可达 130 亿美元,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疾病,若能

基因疗法治疗阿兹海默病,艾伯维达成研发合作

  日前,艾伯维(AbbVie)公司宣布与Voyager Therapeutics达成战略合作,将前者的单克隆抗体专精与全球临床开发能力,以及后者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技术相结合,共同开发直接针对tau蛋白的抗体,以治疗阿兹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tau蛋白是正常人大脑中常见的蛋白,能维持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