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突破!仿生物细胞群体机器人问世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了一项工程学最新突破:美国科学家团队研发了一种能模拟生物细胞集体迁移的机器人,可实现移动、搬运物体及向光刺激移动。该研究为开发具有预先确定性行为的大规模群体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途径,且比已诞生的传统机器人和仿生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 经过设计的模块化或群机器人系统,虽然可以模拟生物学行为,如自组装、修复和搬运,但大部分系统需要集中控制,或在设计上过于复杂而限制了系统的能力和可扩展性。 鉴于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霍徳·利普森及其同事设计的一款极简系统,可以减少这些限制。这种机器人由简单的盘状“粒子”组成,相比复杂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制造更为简单,也易于形成规模。 单个机器人“粒子”并不能移动,只能像相机光圈那样伸缩;但当它们松散聚集在一起后,程序就能让它们对单梯度信号(如光线)作出响应,并按照偏移模式振荡,集体朝着刺激源移动。 测试中,研究人员用25个物理机器人“粒子”展示了移......阅读全文

研制“隐形生物导弹”获得新进展-有望消除化疗副作用

  植入的血管支架会出现狭窄导致血流不畅,癌症病人化疗后体质会衰弱甚至死亡,这都是因为目前使用的生物材料不能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如何设计并提高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将仿细胞膜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应用于靶向性药物的纳米载体制备,如同“隐形生物导弹”,消除

仿瓷餐具检出甲醛超标,你家有没有?

  密胺餐具颜色鲜艳又耐摔,很多家长会买来给孩子用。有传闻称,这种仿瓷餐具会释放甲醛,危害身体健康。这是真的吗?9月13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密胺塑料餐具产品抽查分析报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抽查总体合格率为76.1%,约1/4的餐具不合格,有的餐具甲醛超标,部分餐具甚至检出三聚氰胺。  抽查:部分密

仿北极熊皮毛给点儿光就发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98.shtm 科技日报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工程师发明了一种面料,使用室内照明即可保暖。这一技术是80年来以北极熊皮毛为原型合成纺织品的探索成果。研究发表

国内首仿!国药现代获注射用证书

  12月22日,国药现代(9.23 +0.54%,诊股)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一心”)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阿糖胞苷的药品注册证书。  审批结论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发给

植物基仿肉类食品的质构评价

植物基仿肉类食品, 是以不含有任何动物性来源成分的植物性原料加工成的具有类似特定肉类食品感官品质的一类产品, 在西方国家被称为肉类替代物(meat alternatives)或肉类似物(meat analogues)。这一类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

仿贝壳结构复合材料制备难题已破解

  科学家发现,贝壳很有“韧性”,这主要归结于贝壳珍珠层的特殊结构。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课题组成功解决了“贝壳珍珠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难题,成品坚硬而富有韧性,并且实现了连续化制备。   与天然贝壳相比,最新研制的仿贝壳结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超强抗腐蚀能力,能在酸、碱、盐等条件下维持原有

学者开发仿生浮游机器人,有望在水面处理污染物

水黾是池塘上时常能看到有着细长腿的黑褐色虫子,它可以在水面自由移动、抓捕猎物。受其启发,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殷亚东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仿生浮游机器人。 “其运动性能在类似的软体游泳机器人中更胜一筹,可与一些自然生物相媲美,有望在水面污染物处理、水面或水体内物质传输与传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殷

未来的体内医生:纳米机器人可精确找到癌细胞

  在全球科技大会上谷歌X实验室生命科学小组负责人安德鲁·康拉德透露,谷歌正在设计一种纳米磁性粒子,这种粒子可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进行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这种纳米磁性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 得主理查德·费曼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

能精确锁定并杀死癌细胞的纳米机器人问世

  最近,来自加拿大著名学府——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工学院的研究者们经过合作,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研制出一款纳米机器人,可以在人体血管内运行,精准地锁定癌细胞并投递药物。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投放系统,因为它完全不会损伤正常人体组织和器官;此外这意味着病人可以大大

细胞生物的类别

  细胞生物根据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分为两类:由原核细胞组成的原核生物和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真核生物(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分类方法)。

什么是非细胞生物?

非细胞生物(Non-cellular life)是没有细胞结构存在的生命 。这个词的一般指的是系统进化中科学的分类的病毒这一类生命形式。

什么是生物细胞?

生物细胞就是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章鱼机器人”:开启全球软体机器人新时代

  美国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款外表酷似章鱼的“章鱼机器人(Octobot)”,这款湿软的机器人“身高”不足2厘米,是第一款全部由柔性零件组成的全自动、自带燃料、“自给自足”的机器人。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研究人员称,“章鱼机器人”正在软体机器人的海洋中翻起朵朵浪花。   制造出柔性零件是关键 

科学家利用生物细菌为本体研发新型微纳机器人

   微纳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方向,在无创手术、药物输运、微纳制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了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微纳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受机器人本体尺寸、材料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微纳机器人的能源供给、驱动控制、作业灵活性等问题依然是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

细菌生物混合微型机器人将成为对抗癌症的利器!

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身体智能系的一组科学家通过装备将机器人与生物学结合起来:细菌与人工成分构建生物杂交微型机器人。首先,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将几个纳米脂质体附着在每个细菌上。在它们的外圈,这些球形载体包裹着一种材料(ICG,绿色粒子),这种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就会融化。再往中间,在水

新研究有助改进机械足和有腿机器人设计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6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生物力学研究,美、日、英等国联合团队首次揭开人类双足演化形成特有的足弓使人类得以行走和奔跑的关键机制,这一发现加深了对人类双足演化的认识,将直接有助于改进机械足设计,进而为“物理灵活性”机器人铺平道路。  在实现优雅自然地行走这方面,机械足和机器人的表现一

科学家开发出“含羞草”淀粉基智能驱动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14.shtm7月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杜学敏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仿含羞草高灵敏、多重响应的淀粉基驱动器,及其在环境感知

细胞生物基本方法:常用转化细胞

几种常用转化细胞和转化技术1)致癌化学物转化细胞:转化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实验1.取材:妊娠后第13天取材,取数个同窝胚胎,去头和内脏,在无菌条件下剪碎至米粒大小,再用0.25%胰蛋白酶(含0.01%EDTA)37℃消化30分钟,滤过、低速离心、吸除消化液、加入营养液、制备成细胞悬液、接种入1875p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介绍

  分化作为多细胞生物的一种生存技巧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充分地显示生物形态的多样化和适应能力分化与分裂不同,分裂通常是指生物原始状态单细胞繁衍的方式;在多细胞生物中,无论是有性繁殖或是无性繁殖都是通过生殖细胞的分裂获得更多的细胞总数。说到底,分裂是所有生命延续的最基本方式,这种方式无沦生物繁衍如何演化都

新一代生物启发型纳米材料

   自然界中生命体的精细有序结构与高级复杂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化学家、材料学家学习和模拟的对象;天然病毒颗粒更成为了生物医药、纳米医学领域的重要载体材料,对生物活性分子(如化疗药物、治疗基因)的体内有效传递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病毒载体的潜在危害(如,免疫原性、诱发突变)逐渐暴露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18日在北京举办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8日至8月2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据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介绍,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设置论坛、博览会、大赛三大板块以及系列配套活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机器人十大前沿热点领域、机器人十大应用热点产品等成果将在

质检总局:正组织对仿瓷餐具进行检测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人3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日前媒体所报道的仿瓷餐具有毒一事,质检总局已组织检测机构和专家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核查。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质检总局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和包括餐具在内的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日前有媒体报道仿瓷餐具有毒,质检

可测试细菌感染的仿蛙感应器问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非洲爪蛙的抗菌原理,开发出了一种可用于检测药品和医疗设备是否受到细菌污染的感应器。新感应器不仅可取代目前通用的内毒素检测试剂(LAL),还有望使两种濒危物种的数量不再下降。   非洲爪蛙的皮肤上会产生能够抵抗细菌的肽

仿瓷餐具新标甲醛限量严一倍

  本报及部分媒体曾关注报道的,有关一些企业以有毒有害原料生产仿瓷(密胺)餐具问题,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国家质检总局4月14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质监系统从现在起,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对仿瓷餐具的生产加工再集中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执法检查行动。   虽然该局有关方面的信息称,近来质检总局通过调查

科学家研制出仿调幅分解结构合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金海军研究员团队将脱合金与电沉积相结合,在完全互溶且热力学稳定不易分解的铜—金合金体系中,构筑出类似于调幅分解产生的纳米结构,形成了仿调幅分解结构合金或人工调幅合金。这一新型纳米金属材料具有接近理论值的高强度,同时表现出粗晶材料的塑性

单抗成药品市场金矿-中外药企抢仿高地

  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生物制品绝对可以被称为是药品市场的一座金矿。  单抗技术避免了抗体制备的特异性问题,可以制造出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也即精度更高的“制导导弹”,针对特定的疾病进行“定向打击”,因而被看作肿瘤、结核病等疾病的杀手。1975年,英国科学家将产生抗体的淋巴细

化学所纳流体仿神经功能研究获进展

  大脑的功能与化学信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仿突触器件只能实现对电信号的识别,较难直接感知化学信号。制备具有化学信号响应功能的人工突触成为神经智能传感与模拟等领域的科学难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于萍和毛兰群团队发展出一种聚电解质限域的流体忆阻器,利用单个器件首次

易瑞沙国内首仿药伊瑞可上市

  2月18日,由齐鲁制药成功首仿、国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特效药物吉非替尼(伊瑞可,原研药为易瑞沙)上市会暨多学科诊疗团队委员会(MDT)成立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包括中国工程院于金明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石远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焦顺

西南交大准环对称仿星器项目启动建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28.shtm

青岛能源所在仿酶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过氧化物酶在制药、临床诊断、生物传感、食品安全、遗传育种、环境保护、化工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然而天然酶存在诸如制备过程复杂、稳定性差等难题。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替代物,仿酶纳米材料(又称纳米酶)具有价廉、稳定性高、表面积大、催化活性强等优势。但是,大多数仿过氧化物酶纳米材料只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