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拟核体内体外染色观察实验_富尔根氏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富尔根氏(Feulgen)染色法是根据席夫氏(Schiff)试剂进行的反应而建立的微生物拟核染色法。席夫氏试剂含有碱性复红和亚硫酸,碱性复红与亚硫酸结合后,失去醌式结构而变为无色。当 DNA 经酸作用而生成的醛化合物与席夫氏试剂结合后,使醌式结构恢复,合成一种带紫红色的碱性复红衍生物。此染色法对 DNA 具有特异性。微生物细胞用此法染色后,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原位观察到细胞内拟核的形态和位置。富尔根氏染色法主要分两步:1. 将细胞用 1 mol/L HCI 温和水解,使 DNA 中的嘌呤碱与戊糖分开,放出戊糖的醛基;2. 放出的戊糖醛基与席夫氏试剂作用后呈紫红色。实验材料酿酒酵母试剂、试剂盒1 mol L HCL2% 锇酸Schandiun 固定液亚硫酸水溶液席夫氏试剂仪器、耗材锇酸蒸气瓶实验步骤1 取培养 8~10 h 的酿酒酵母涂片,室温下风干。2. 将涂片置于盛有 2% 锇酸的蒸气瓶口上,用锇酸蒸气固定 5 m......阅读全文

微生物拟核体内体外染色观察实验_富尔根氏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富尔根氏(Feulgen)染色法是根据席夫氏(Schiff)试剂进行的反应而建立的微生物拟核染色法。席夫氏试剂含有碱性复红和亚硫酸,碱性复红与亚硫酸结合后,失去醌式结构而变为无色。当 DNA 经酸作用而生成的醛化合物与席夫氏试剂结合后,使醌式结构恢复,合成一种带紫红色的碱性复红衍生物。此

微生物拟核体内体外染色观察实验_溴化乙锭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如果将微生物细胞裂解,使其拟核(即染色体 DNA)被抽提出来,通过溴化乙淀(ethidium bromide,简称 EB)染色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便可观察到释放到细胞外的染色体 DNA。EB 是一种扁平分子染料。可特异性插入 DNA 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照射下,使 DNA 呈现荧光,因

微生物拟核体内体外染色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富尔根氏(Feulgen)染色法是根据席夫氏(Schiff)试剂进行的反应而建立的微生物拟核染色法。席夫氏试剂含有碱性复红和亚硫酸,碱性复红与亚硫酸结合后,失去醌式结构而变为无色。当 DNA 经酸作用而生成的醛化合物与席夫氏试剂结合后,使醌式结构恢复,合成一种带紫红色的碱性复红衍生

富尔根氏核染色液的配制方法

富尔根氏核染色液  1.席夫氏(Schiff)试剂  将1g碱性复红加入2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振荡5分钟,冷至50℃左右过滤,再加入1mol/LHC120ml,摇匀。待冷至25℃时,加Na2S2O5(偏重亚硫酸钠)3g,摇匀后装在棕色瓶中,用黑纸包好,放置暗处过夜,此时试剂应为淡黄色(如为粉红色

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Gram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细菌对于

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荚膜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面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多糖类,不易被染色,故常用衬托染色法,即将菌体和背景着色,而把不着色且透明的荚膜衬托出来。荚膜很薄,易变形,因此,制片时一般不用热固定。实验材料圆褐固氮菌试剂、试剂盒荚膜染色液纯甲实验步骤1.  在载玻片一端滴一滴无菌水,取少许培养了

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鞭毛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一般细菌的鞭毛都非常纤细,其直径为0.01~0.02 μm,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限度以外,故需要用特殊的鞭毛染色法,才能看到。鞭毛染色是借媒染剂和染色剂的沉淀作用,使染料堆积在鞭毛上,以加粗鞭毛的直径,同时使鞭毛着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实验材料苏云

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细菌芽孢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green)或碱性品红(basicfuchsin)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

鞭毛染色实验——改良-Leifson-氏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鞭毛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含使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实验材料苏云金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试剂、试剂盒Leifson 氏鞭毛染色液0.01% 美蓝水溶液仪器、耗材载玻片盖玻片凹载玻片无菌水凡士林显微镜实验步骤1. 载玻片的准备 菌种材料的

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细菌的单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所以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碱性染料并不是碱,和其他染料一样是一种盐,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易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而使细菌着色。实验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试剂、试剂盒生理盐水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仪器、耗材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双层瓶擦

瑞氏染色法:染色原理

 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

瑞氏染色法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法染色原理:    为了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进行染色。瑞氏染色法是血细胞分析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染色法。瑞氏染料: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染色原理:   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

细菌芽孢染色实验_Schaeffer-Fulton-氏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缘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卡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实验材料蜡样芽孢杆菌(约2d 营

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

  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伊红通常为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亚甲蓝(又名美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有色部分为阳离子。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将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甲醇的作

瑞氏染色法的染色原理

染色原理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嗜酸性物质→伊红+ Hb、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物质→亚甲蓝+ 细胞核蛋白、L及B胞质

瑞氏染色法简述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医。学教。育网整。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

瑞氏(Wright)染色法

 (一)染色原理    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钠盐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而成。    1﹒亚甲蓝 又称美蓝(methylene blue),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色部分为亚甲蓝阳离子,呈碱性。亚甲蓝易被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因此为多色性亚甲蓝。    2﹒伊红

细菌芽孢染色实验_改良的SchaefferFulton-氏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缘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卡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实验材料蜡样芽孢杆菌(约2d 营

原代细胞富尔根(Feulgen)反应显示DNA

原代细胞富尔根(Feulgen)反应显示DNA 基本原理:显示DNA的传统方法是富尔根(Feulgen)反应,切片先用稀盐酸处理,DNA经弱酸(1mol/L HCL)水解后,在60℃条件下使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嘌呤之间的连接打开,脱氧核糖的一端释放出醛基,并在原位与Schiff试剂反应生成紫红

原代细胞富尔根(Feulgen)反应显示DNA

基本原理:显示DNA的传统方法是富尔根(Feulgen)反应,切片先用稀盐酸处理,DNA经弱酸(1mol/L HCL)水解后,在60℃条件下使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嘌呤之间的连接打开,脱氧核糖的一端释放出醛基,并在原位与Schiff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原理同PAS反应,使细胞核DNA显紫红色

螺旋体形态及染色特征观察实验_Fontana-镀银染色法

实验步骤观察梅毒的组织切片。用Fontana 镀银染色法染色。镜下可见螺旋致密而规则,约8~14个,两端尖直,螺旋体呈棕褐色,组织染成棕黄色。钩端螺旋体纯培养涂片。用Fontana 镀银染色法染色。镜下可见一端或两端有钩,类似S型和C型的棕褐色螺旋体,螺旋不太清楚,菌体整齐,细粗均匀。

瑞氏染色法的简述

染料组成:酸性染料伊红(E-) 钠盐 阴离子碱性染料亚甲蓝(M+) 氯盐 阳离子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亚甲蓝和伊红;二是固定细胞形态。2. 染色原理  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③中性颗粒 呈等电状态与E-和M+结合→淡紫红色④红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染成较

细胞骨架观察实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荧光免疫染色法显示细胞骨架具有清晰优点,但操作过程较复杂;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简便易行,清晰度稍差,但如分化处理适当能提高清晰度。实验材料细胞试剂、试剂盒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戊二醛甲醇冰醋酸蒸溜水考马斯亮蓝仪器、耗材培养瓶实验步骤1.  固定液准备0.1 M 磷酸二氢钠(NaH2PO4·2H

瑞氏染色法的操作步骤

  1、 取病料涂片、自然干燥;  2、 滴加瑞氏染液染3分钟,使标本被其中甲醛所固定;  3、 加等量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等量超纯水)轻轻晃动玻片,均匀静置5分钟;  4、 水洗、吸干、镜检;  5、 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胞浆红色,细胞核蓝色或紫色。

瑞氏染色法:pH的影响

瑞氏染色法:pH的影响是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的部分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pH的影响 (pH6.4~pH6.8)   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因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

微生物染色液配制及染色法

1、美蓝染色法1.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 0.3g 95%乙醇 30mL 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1.2 染色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待冷.滴加染液,染1~3min,水洗,待干,镜检.1.3 结果菌体呈蓝色. 2、革兰氏染色法2.1 结晶紫染色液

微生物染色液配制及染色法

2.1 美蓝染色法2.1.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           0.3g95%乙醇          30mL0.01%氢氧化钾溶液    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2.1.2 染色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待冷。滴加染液,染1~3min,水洗,待干,镜检。2.1.

微生物染色液配制及染色法

 1、美蓝染色法1.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 0.3g 95%乙醇 30mL 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1.2 染色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待冷.滴加染液,染1~3min,水洗,待干,镜检.1.3 结果菌体呈蓝色. 2、革兰氏染色法2.1 结晶紫染色

微生物常用染色法及染色程序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生地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稳固;同样,碱性物质对酸性染料较易于吸附。如酸性物质细胞核对于碱性染料就有化

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抗管蛋白免疫染色法

实验方法原理细胞骨架微管的主要成分主要为管蛋白(Tublin),用免疫荧光法能显出其清晰结构。实验材料细胞试剂、试剂盒PBS丙酮甲醛仪器、耗材碟皿恒温箱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用支持物细胞培养法,把细胞培养在小盖片上;2.  漂洗用镊子挟出小盖片,在温PBS中漂洗3 次,每次30 秒;3.  固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