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治疗性疫苗TLPLDC治疗高危黑色素瘤展现强劲疗效

Elio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型自体、颗粒递送、树突状细胞癌症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评估TLPLDC(肿瘤裂解物、颗粒加载、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黑色素瘤IIb期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III期(晚期)或IV期(转移性)黑色素瘤已切除的患者中开展,评估了TLPLDC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两年无病生存(DFS),次要终点包括36个月的DFS和总生存期(OS),将在TLPLDC疫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进行比较。该研究中,144例患者随机接受TLPLDC或安慰剂,以防止疾病复发。TLPLDC疫苗或安慰剂疫苗在完成标准护理(SoC)治疗后的3个月内开始接种,分别在0、1、2、6、12、18个月接种。患者按照SoC随访复发率。鉴于高危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早期复发率高,以及疫苗激活免疫系统需要时间,对意向性治疗(intent-to-treat,......阅读全文

rbs疫苗是什么疫苗

  许多家长都经历过儿童腹泻,春夏季是儿童腹泻病的高发期,不少患儿家长却认为小孩子拉个肚子没什么大碍,其实不然。专家指出,儿童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威胁健康,如果治疗不当,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1.儿童腹泻的危害如何?  答:腹泻对小儿的危害最严重,同样也是家长最关心

通用癌症疫苗研究迈出重要一步-成功诱发抗癌免疫反应

  德国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开发出一种纳米粒子RNA疫苗,并在实验鼠和3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成功诱发了抗癌免疫反应。该研究为通用癌症疫苗的出现铺平了道路,有望让癌症免疫疗法成为现实。  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介绍了一种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反应来对抗癌症的方法。其核

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李亚平研究员、郑明月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当歌研究员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期刊发表了题为:STING agonist-boosted mRNA immunization via intelligent design of nanovacci

关于抗体肿瘤疫苗的基本介绍

  根据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理论设计的单克隆抗体肿瘤疫苗,是疫苗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单抗与相应的抗原能高度特异性结合,具有较好的分子靶向功能。目前,单克隆抗肿瘤药物有两类:一是抗肿瘤的单抗;二是抗肿瘤单抗耦联物,或称免疫偶联物。单克隆抗体药物与肿瘤抗原结合,共同刺激DC,激发CD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简介

  对早期未转移的损害应手术切除,应根据Breslow深度确定切除皮损周边正常皮肤的范围,如果是指(趾)恶性黑素瘤,可采用截指(趾)术。应切除受累淋巴结,但预防性淋巴结切除仍有争议。肢体动脉灌注抗有丝分裂药物治疗肢体黑素瘤有一定疗效。对于发生广泛转移者可采用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生物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

恶性黑色素瘤的疾病预防

  尽量避免日晒,使用遮阳屏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特别是对那些高危人群,加强对一般群众和专业人员的教育,提高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为重要。  (一)肿瘤浸润深度  肿瘤厚度与预后密切相关,Balch等(1982)报道的1442例恶性黑色素瘤疗效分析,其中357例原发灶≤0.75mm者的5

概述黑色素瘤的治疗相关

  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多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与及时合理治疗极其重要。及早局部手术切除是争取治愈的最佳方法,切除原则以局部不复发为标准。化疗仅适合晚期患者,免疫疗法仍处在试验阶段,疗效不确定。所需治疗费用与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关。

艰难探寻黑色素瘤致病基因

  有时候对一个异常的特殊的病例深入挖掘,往往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本文作者目前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做助理教授,这是此前作者在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期间的一段科研经历。她围绕国外同行已经放弃的一个病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找到了一种黑色素瘤的新致病基因。   被搁浅的经典病例研究 

帮助黑色素瘤转移的miRNA

  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揭开了黑色素瘤(最具侵袭性的皮肤癌)的转移机制。  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们发现,在扩散到其他器官之前,黑色素瘤会发送出含有microRNA分子的微小囊泡。这可诱导真皮的形 态变化,准备

恶性黑色素瘤的常见症状

  为了仔细详查皮肤的病变,良好的光照和手持放大镜必不可少,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①颜色: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红,白或蓝混杂不匀,遇皮痣出现颜色改变,应特别提高警惕。  ②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  ③表面:不光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

  病理分级:  1.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介绍

  依赖于诊断时的分期。局部、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好。Ⅰ/Ⅱ期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躯干、头颈部原发黑色素瘤比四肢的差。高龄与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Ⅲ期黑色素瘤具有明显不同的预后:溃疡和淋巴结转移数量多提示预后差,Ⅳ期黑色素瘤重要的预后因素是远处转移的位置,内脏转移比非内脏(皮肤及远端淋巴结)转

恶性黑色素瘤的常见症状

  为了仔细详查皮肤的病变,良好的光照和手持放大镜必不可少,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①颜色: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红,白或蓝混杂不匀,遇皮痣出现颜色改变,应特别提高警惕。  ②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  ③表面:不光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

  1.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瘤细胞已侵犯到

药物治疗黑色素瘤的介绍

  目前缺乏针对恶性黑色素瘤的高效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大剂量干扰素皮下注射,如INF-γ、INF-α2a,INF-α2b干扰素。不同类别的干扰素,注射剂量、频率和疗程均有不同。  化疗:疗效欠佳。适合于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部分患者应用化疗后,可缓解症状,延长存活

如何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对于可疑皮损可采用ABCDE标准进行判断。A(Asymmey)代表不对称,B(Borderirregularity)代表边界不规则,C(Colorvariegation)代表色彩多样化,D(Diameter>6mm)代表直径大于6mm,E(Elevation、evolving)代表皮损隆起、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分析

  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一些研究资料提示,其发生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基因、环境及基因/环境共同因素。比如不典型(发育不良)痣或黑色素瘤家族史、光导致色素沉着的皮肤、不容易晒黑皮肤、红色头发人种、强的间断日光暴露、日晒伤、多发黑色素细胞痣等。基因/环境多种因素导致黑素瘤恶性转化。恶性转化的关键细胞通路

如何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诊断本病并不困难。  病理组织学改变::脉络膜黑色素瘤是由不同形态的细胞及细胞质和核组成,其所含黑色素程度不一,有些无色素,有些全黑,有些呈灰色或棕色,多数血管丰富,有些血管较粗,但管壁很薄。因此,在大的肿瘤内,常可见出血及坏死。

黑色素瘤的相关治疗介绍

  1、放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仅用于特殊情况下的辅助治疗,如不能耐受手术、手术切除不尽但又无法再次手术、或脑和骨转移后的姑息治疗,以及小型或中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例如高能量X线、粒子束照射、中子俘获治疗等。  2、前沿治疗  主要是生物制剂治疗,包括:BRAF抑制剂(辅助治疗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由眼睛葡萄膜内的黑色素细胞引起,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发病机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分子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从皮肤黑素瘤和其它黑色素瘤亚型,包括结膜黑素瘤的不同。与皮肤黑色素瘤不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遗传特征是少量改变。理解分子发病机制的进展可能最终为转移性

关于黑色素瘤的预后介绍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依赖于诊断时的分期,总体预后不佳。  I/II期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因素还包括年龄、性别和原发部位。I/II期女性存活率高于男性;原发黑色素瘤的位置在躯干、头部及颈部比发生在四肢的预后差。年龄与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  局部、没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臀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44岁。6个月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无明显疼痛,未行诊治。半月前自觉肿块增大并局部略有疼痛。查体:全身皮肤及黏膜无复合痣及黑色素沉着。左侧臀部可见明显肿胀,表面皮肤无色素沉着,可触及大小约10 cm×10 cm肿块,质软,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局部有压痛,皮温无明显增高。 术前MRI示:

概述黑色素瘤的疾病类型

  1、肿瘤分型  根据发病方式、起源、病程和预后等特点,恶性黑色素瘤分为两大类:  原位恶性黑色素瘤:指肿瘤细胞仅局限于表皮或黏膜上皮层内。包括恶性雀斑样痣、浅表扩散性原位恶性黑色素瘤、肢端原位黑色素瘤。  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指肿瘤细胞已突破表皮基底层或粘膜上皮层,向真皮及更深层浸润。包括恶性雀

手术治疗黑色素瘤的介绍

  早期手术彻底切除是恶性黑色素瘤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与肿瘤浸润深度和分期有关。切除方法包括:Mohs手术及一般外科手术。Mohs手术应做到完全切除镜下肿瘤。  局部切除范围:原位者一般在皮损边缘外扩大0.5~1.0cm。浸润厚度2.0mm时,至少扩大3.0cm。但头颈、掌跖的损害切除范围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简介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40~60岁,与性别或眼别无关,可以发生于脉络膜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眼的后极部。  临床上其生长有二种方式:  ①局限性:在巩膜与脉络膜之玻璃膜间局限性生长,呈扁平椭圆形。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生长较慢,如穿破玻璃膜,则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

分析黑色素瘤的形成病因

  目前, 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种族与遗传、创伤与刺激、日光、免疫等因素均可能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肤色白皙、有多发色素痣(尤其掌跖等易受摩擦部位)或发育不良痣、长期紫外线暴露或日晒史、有黑色素瘤家族史或既往曾有黑色素瘤病史等。  1、基本病因  黑素细胞发生DNA损伤

简述黑色素瘤的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局部皮肤和区域淋巴结。如在原有色素痣基础上发生近期快速发展的肿瘤性结节、有坏死、溃疡或出血,色素加深或不均匀,周围有卫星灶。区域淋巴结可肿大。  2、皮肤镜  皮肤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观察在体皮肤表面和表皮下部肉眼无法识别的形态学特征与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典型恶型

简述黑色素瘤的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原有的色素痣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快速增大、形状或颜色发生改变;也可在原来无色素痣的部位突发新生的黑褐色斑片或斑块。部分恶性黑色素瘤也可无明显的色素沉着。一般无明显疼痛或瘙痒等症状。大部分恶性黑色素瘤是新发生的,在其原位放射生长期,临床表现为扁平的皮损。识别新近发生的早期黑色素瘤的重要征象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

  病理分级:  1.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

个性化癌症疫苗通过人体试验

  英国《自然》杂志7月4日在线发表了癌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两种个性化的癌症疫苗在人体试验中表现安全,证明了在临床上,根据个人癌症突变情况而专门研制疫苗是可行的,这为开发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其关键的参考。  癌症免疫治疗手段通过调动患者的免疫系统,有针对性地攻击癌细胞,虽然表现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