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遗传性疾病概述

一、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二、遗传性疾病的概念 (一)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人们对疾病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疾病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遗传学家往往认为形态或代谢异常的性状就是疾病;临床学家则认为疾病是有特定症状和体征的病态过程;生物学家将疾病看成是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从环境与机体统一的观点看,疾病是环境因素(外因)和机体(内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过程,伴有组织器官形态、代谢和(或)功能的改变。遗传因素是构成内因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某一具体疾病发生中,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则要具体分析。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类是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第二类是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疾病。第三类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都很重要,遗传因素提供了产生疾病的必要的遗传背景,环境因素促使疾病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图1-1)。但三者之间并......阅读全文

1月1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表观遗传学是如何改变蚂蚁行为的  通过应用会引起蚂蚁表观遗传变化的化合物,研究人员能够改变蚂蚁的行为。表观遗传学是环境因素将基因表达“打开”或“关闭”的过程,而Daniel Simola等人的研究结果展示了它是如何对行为产生持久影响的。蚂蚁群体是具有结构化的工作群体,在该群体中,个体有着专门的职

新疆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落户乌鲁木齐高新区

  近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辖区企业新疆博奥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发布利好消息: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正式批复同意该公司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为促进基因检测技术普及惠民,国家发改委开展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大力

发改委:原则赞同第一批基因检测示范中心建设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6]534号),对16省、4自治区、3省级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发改委批复,原则赞同这些省区市报来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  

Nature:科学家用干细胞培育人脑发育3D模型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一个模仿人脑早期发育的3D结构。研究显示,这种“类脑器官(迷你大脑)”可以被用作微观分析人类遗传性疾病发病机理的模型系统。在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中,其大脑体积明显缩小。   该研究由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Juergen Knoblich牵头,并联合英

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而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遗传学。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人类遗传学(human genetics)探讨人类正常性状与病理性状(

基于尿液的疾病检测研究进展一览

  每次小便时,很多人只是将尿液冲走了事,并没有意识到尿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尿液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的生物流体。  医生、营养学家和环境科学家不仅对尿液的物理性状,如尿量、颜色、透明度、气味、pH和比重等感兴趣,也对尿液的化学成分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揭示了有关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他们所吃的

管好“生命说明书”,为健康中国提供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类遗传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今年恰逢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年,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近日在京召开的“人类遗传资源开发创新研究高层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复

河北新发现罕见染色体异常核型 为世界首例

  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6月25日透露,河北近期发现一罕见染色体异常核型病例,此为世界首例。  据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医生张香改介绍,该院近期发现了一例罕见的染色体复杂易位病例,这一病例涉及4条染色体发生结构异常,患者为男性。该男子结婚有三四年时间,因婚后不育前来就诊。  

2013突破性科学技术之“产前基因测序”

  产前基因测序(Prenatal DNA Sequencing),是《MIT科技评论》评选的2013年十大突破科技之一。  胎儿产前DNA测序将是基因革命的下一个研发重点。你是不是也想知道肚子里的孩子长大后的命运?  2013年初,因生产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基因排序机器而闻名的技术公司Illumin

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技术

一、酸杂交技术检验方法建立的基本要素是特异性和灵敏度,在复杂的物体中,使无法感觉的特定物质进入人类的观察范围。核酸杂交检测技术就是利用核酸碱基严格配对的特异性,核酸标记物的灵敏度而建立的检测核酸结构与功能的方法。该法建立以来已有二十年,目前研究实验室用得多,临床实验室用得较少,除成本高外,关键是操作

济南发现一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

  经中国唯一的遗传学权威机构、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遗传学实验室鉴定确认,由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实验诊断中心遗传学实验室发现的一例异常染色体核型为世界首报核型。  这例“世界首报核型”的发现者为医学实验诊断中心遗传学实验室的韩淑毅技师,据她介绍,该患者是一名已婚男性

美国推动基因组学转向临床医学

  美国政府将用数亿美元积极推动基因组学向临床医学的转化,探索基因组学的新前沿。12月6日,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所属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宣布一项为期4年、资助经费4.16亿美元的新计划经费实施方案,促进该所旗舰项目“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该项目致力于探索罕见遗传疾病的起因、加速基因组

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京揭牌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进步,基因检测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滴血验癌”“基因分析预测疾病”等提法屡见不鲜,有些公众愿意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有些公众对此持怀疑态度。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月5日在京揭牌,这个实验室将来会做些什么工作?对推动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未来基

Nature:迄今最大规模的人类疾病测序

  近日,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疾病测序研究,揭示了 6 种自身免疫疾病的遗传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这 6 种疾病分别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乳糜泻、克罗恩病、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和1型糖尿病,目前对

余永国:测序技术如何实现 “精准”的疾病诊断?

  为人父母,经常为孩子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落后而担忧,尤其当遇到传统医学无法检测的“罕见病”病因时,父母倍感焦急甚至乱投医。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正在采取一些新型的诊断方法,使得原来的“试错模式”向“精准诊断”转变,患儿也不用因未知病因而被延误治疗。  这些新型的

增补4.8亿!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申报指南发布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增补任务)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聚焦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技术;开展以揭示影响人类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妊娠结局主要因素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实现遗传缺陷性疾病筛查、阻断等一批重点技术突破;建立

转化医学研究聚焦重大疾病防治

山西肿瘤医院院长王国平(右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右二)、山西省卫生厅厅长高国顺(右三)、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茂林出席分中心启动仪式。  由山西省卫生厅、山西医科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研究所承办的“2010华夏之源·生命

临床质谱技术的应用能走多远?

       事实上,在西方质谱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发展相对成熟,如美国Quest和Labcorp等大型独立医学实验室,检测项目有4000余项,其中基于质谱的检测项目多达400余项,临床质谱检测设备上百台。  再看中国,临床质谱处在早期增长阶段,正迎来

质谱仪制造商积极应对

  目前临床实验室用质谱做临床检测以实验室自建项目(LDT)为主,很少使用CFDA、FDA等监管部门批准的检测试剂盒。鉴于临床对于质谱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及临床领域的特殊性,世界各地有关部门均开始采取措施以加强监管。据悉,FDA正在建立一个规范临床质谱检测的监管框架,要求每个检测项目都要走注册流程,这意

质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来自SDi的最新报告指出,未来五年临床质谱市场将以7.6%的速度增长。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协会的数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每年对血液、尿液和其他患者样品检测次数超过70亿次。免疫分析一直是临床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出于对检测结果精准性等需求,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将质谱作为首选的检测工具。另外,相比于测序

临床质谱技术的应用能走多远?

       事实上,在西方质谱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发展相对成熟,如美国Quest和Labcorp等大型独立医学实验室,检测项目有4000余项,其中基于质谱的检测项目多达400余项,临床质谱检测设备上百台。  再看中国,临床质谱处在早期增长阶段,正迎来

对症遗传病,第一例基因治疗姗姗来迟

  12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例基因疗法治疗遗传性疾病。相较于此前获批的癌症基因疗法——美国8月和10月批准的两种CAR—T细胞免疫疗法,此次针对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虽然早在理论上被证实可行,但在实践中却慢了一步。图片来源于网络  12月22日,我国食药监总局(CFDA)发

Nature子刊:脸部拍照可以诊断遗传病 准确率可达91%

  使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诊断罕见且难以治疗的遗传病症听起来像纯粹的科幻小说。但是美国FNDA公司的首席科学家Gurovich及其同事,已经将这个概念变为现实。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使用面部图像分析检测遗传性疾病的文章,FDNA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17000名患者的脸部图

英国将首次给“三父母”定制婴儿大开绿灯

今年,来自纽约新希望生育中心(New Hope Fertility Center)的医生,在华裔生育学家张进(John Zhang)的带领下,使用了一项有争议的遗传技术――纺锤体核移植(spindle nuclear transfer),来避免一种可能致命的遗传性疾病传递给下一代。除了扩展了体外受精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第一节  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种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   

二十年后,我们都是基因工程的孩子?

  一、得益于基因工程革命,我们人类第一次拥有了积极管理自身进化进程的能力。  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和诊所,基因疗法被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比如特定类型的免疫缺陷、视网膜黑内障、白血病、骨髓瘤、血友病和帕金森氏病等,并已取得广泛成功。现在,这个神奇的进程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同样神奇的技术将会

血红蛋白病及其检验

1)定义 血红蛋白病是一组遗传性或基因突变所致的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疾病。根据其缺陷的不同又分为珠蛋白肽连数目合成异常或结构异常两大类。前者被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包括常见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少见的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后者被成为狭义的血红蛋白病,

基因检测临床应用领域市场分析

  基因检测技术可用于医疗健康、农业育种、司法鉴定等多个行业,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医疗健康行业的临床应用。在《医健产业数据观系列 | 基因检测临床应用领域市场分析(上)》一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基因检测在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并对基因检测的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进行了估测分析。接下来,本文将对基因检测在临床应

PerkinElmer 在欧洲推出产前 BACs-on-BeadsTM 检测

  PerkinElmer 在欧洲推出产前 BACs-on-BeadsTM 检测,一种用于检测多种遗传性疾病的新型体外诊断技术。   法国蒙彼利埃专注于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今天在上宣布针对欧盟地区推出产前 BACs-on-Beads (BoBs)TM 体外诊断 (IVD)新

美国新型神药 有望治疗2000余种遗传性

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开发一种突破性的神奇新药,可以治疗包括杜兴肌营养不良症及数种类型的囊肿性纤维化在内的2000余种遗传性疾病。  如果临床实验进展顺利,该药有望在三年内问市。该实验结果发表在4月23日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  杜兴肌营养不良症在每3500个男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