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介绍

状病毒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之间。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的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600多种杆状病毒,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到20种。杆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大小为80~160 kb,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和转录。DNA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的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的外源DNA插入,因此是表达大片段DNA的理想载体。其中,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杆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该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1~5 m的包含体病毒,呈多角体形状。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阅读全文

杆状病毒毒种贮液的制备实验

杆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为80~180 kb,在自然界中以节肢动物作为专一性宿主进行感染和传播。实验材料杆状病毒试剂、试剂盒胎牛血清重组病毒仪器、耗材培养箱培养瓶转子实验步骤从单层培养中制备: 1a.  以毎瓶1.8×107 Sf9细胞的密度,将细胞接种于两个15

概述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载体和发展

  杆状病毒基因组十分庞大,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操作插入外源基因,因此需要通过中间转染载体而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经过十多年来研究者们的不断探索,已构建出用于表达不同基因产物的各种转移载体。这些转移载体的共同特征是[3]:  ①在一个基础质粒(如pUC系列)中插入一个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或p10基因启动子

杆状病毒入侵及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华林领导的学科组在膜融合蛋白介导的杆状病毒入侵及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2014年2月的病毒学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上(88:2301-11)。   杆状病毒的膜融合蛋白在介导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构

杆状病毒衣壳蛋白可以组装为柔性纳米管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曹晟课题组在杆状病毒衣壳蛋白组装体结构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杆状病毒衣壳蛋白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可控地组装为柔性纳米管,该纳米管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组装形式,可以作为纳米平台高密度地展示多种外源蛋白。相关工作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

杆状病毒储液制备实验——从单层培养中制备

实验材料单层培养的 Sf 9 细胞待接种的杆状病毒(野生型的或重组)试剂、试剂盒含10%胎牛血清的昆虫细胞培养液 TNM-FH仪器、耗材150 mm 培养瓶27℃ 培养箱倒置显微镜带有 GH-3.7 水平转子的4℃GPR离心机带螺口盖的冻存管液氮罐500 ml 旋转细胞培养瓶多转瓶的揽拌台实验步骤1

杆状病毒系统蛋白质表达实验——小规模表达

实验方法原理分析方案依赖于表达蛋白的天然特性。实验材料草地夜蛾(Sf9)细胞高滴度的重组杆状病毒储液试剂、试剂盒PBS1×SDS样品缓冲液仪器、耗材含 10% 胎牛血清(FBS)的TNM-FH昆虫培养基60 mm 组织培养皿27℃ 培养箱(湿度可选)15 ml 聚丙烯离心管带有 GH-3.7 水平转

杆状病毒储液制备实验——从悬浮培养中制备

实验材料悬浮培养的 Sf 9 细胞待接种的杆状病毒(野生型的或重组)试剂、试剂盒含10%胎牛血清的昆虫细胞培养液 TNM-FH仪器、耗材150 mm 培养瓶27℃ 培养箱倒置显微镜带有 GH-3.7 水平转子的4℃GPR离心机带螺口盖的冻存管液氮罐500 ml 旋转细胞培养瓶多转瓶的揽拌台实验步骤1

杆状病毒储液制备实验——噬斑试验测定滴度

实验材料对数生长期单层培养的 Sf 9 细胞试剂、试剂盒杆状病毒储液昆虫细胞培养液仪器、耗材琼脂糖顶层覆盖物台盼蓝顶层覆盖物(选用)60 mm 组织培养皿27℃ 培养箱1.5 ml 带螺口盖的冻存管实验步骤1. 用含 10% 胎牛血清的 TNM-FH 培养液稀释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Sf 9 细胞至约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用于表达融合型蛋白的转染质粒

  是一类早期构建的转染质粒,它包括pAC系列[4],如pAC101、pAC311、pAC360等。在每个载体中,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ATG启始密码后含有一个单一的BamHⅠ酶切位点,当外源基因和多角体基因的读码框架正确时,就可以获得含1个或几个多角体蛋白N端氨基酸的融合型外源基因。

重组杆状病毒的纯化实验——编码β半乳糖苷酶

杆状病毒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可用于(1)作为基因工程病毒杀虫剂 ,提高害虫防治效率(2)作为超高效的真核基因表达载体 ,生产有用的工程蛋白(3)研究杆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4)研究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实验方法原理由于昆虫杆状病毒环状双链DNA基因组很大 (约 13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影响蛋白质表达的因素

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要获得蛋白质的有效表达,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转染载体。依据表达的蛋白质属融合型或非融合型,选择单启动子型或多启动子型。另外目的基因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因素:①该目的基因应不含内含子;②去除其mRNA 5′端非编码区的异源序列;③翻译启始密码子AUG应处于适当的序列之间(如Kozak 序列)

研究发现甘蔗杆状病毒启动子及其顺式作用元件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国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受干旱诱导的新型甘蔗杆状病毒启动子及其顺式作用元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其中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

真核细胞表达系统2

在病毒感染晚期,由于大量外源蛋白的表达引起昆虫细胞的裂解,胞质内的物质释放出来,与 目的蛋白混在一起,从而使蛋白的纯化工作变得很困难,另外水解酶的释放会降解重组蛋白。为了克服以上这些困难,科学工作者先后尝试用丝蛾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或杆状病毒ie-1基因启动子表达外源蛋白,但效果都不明显。Farr

武汉病毒所病毒双特异性荧光标记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利用纳米材料标记病毒以用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相关研究中继续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文章发表于生物材料领域的专业期刊Biomaterials上。   病毒的单颗粒标记和示踪技术为我们揭示病毒和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新的视野和平台。标记了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用于表达多个非融合蛋白的转染载体

  这种载体的主要特征是含有2个或2个以上相同的启动子,可表达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的蛋白。   如Emery和Bishop[8]等构建的pAcVC2转染质粒,含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多角体基因启动子。重组病毒可同时表达多角体蛋白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 N蛋白。Takehara[9]等构

杆状病毒口服感染因子复合物的组成及装配机制

  2019年1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志红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Baculovirus 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 Complex: Component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用于表达单一非融合蛋白的转染质粒

  由于外加的多角体蛋白或其它的氨基酸可能对外源蛋白的生物活性或细胞定位产生影响,所以用于表达非融合型蛋白的转移载体被广泛应用。几种不同的策略被用于设计高水平表达非融合蛋白的转移载体:  (1)如pAcRP[5]系列等,都在多角体基因启动子启始密码ATG上游引入一个单一的限制性多克隆位点;  (2)

杆状病毒系统蛋白质表达实验——重组蛋白的代谢标记

实验方法原理由于重组蛋白表达的时候,宿主蛋白质的合成基本终止,因此体内代谢标记是检测重组蛋白的敏感方法。所有的标记氨基酸都掺入到晚期病毒特异的蛋白质(包括目的蛋白)的合成。35S 标记的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常用的放射标记的氨基酸。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在标记之前细胞内的这两种氨基酸应当被清除:将细胞在

杆状病毒系统蛋白质表达实验——重组蛋白大规模生产

实验材料草地夜蛾细胞(Sf 9)高滴度重组病毒仪器、耗材无血清昆虫细胞培养基1~10 L 旋转培养瓶10.16 cm 管索张力器多旋转瓶揽拌台27℃ 培养箱供气泵实验步骤1. 在悬浮培养液中培养 Sf 9 细胞,并使之适应无血清培养液(基本方案 1)。2. 准备旋转培养瓶,用于按比例扩增 Sf 9

对虾杆状病毒病(BP)核酸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对虾杆状病毒病(BP)核酸检测试剂盒(一管式恒温荧光法)◆ 产品说明动物疫病检测系列基于独特的恒温荧光检测技术,可针对食品、动物组织等样品中病害的特异核酸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实时扩增曲线判定结果。本产品用于对虾杆状病毒病(BP)的检测,检出限为103copies/μl基因组DNA。◆ 产品组成(96测

武汉病毒所杆状病毒核心基因ha72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系统病毒学研究组在杆状病毒ODV特异性囊膜蛋白HA72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杆状病毒包含37个核心基因,它们在病毒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

武汉病毒所揭示量子点标记病毒应用于活体动物的安全性

  杆状病毒(Baculovirus)及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均为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医学材料,而用量子点标记的杆状病毒粒子(bq)则可用于基因治疗活体示踪等方面的研究。考虑到两者可能在动物体内或临床上的应用,其安全性亟待评估。  6月18日,生物材料科学杂志Biomateri

黄头杆状病毒PCR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技术原理: 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       在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

对虾杆状病毒(BP)核酸检测试剂盒实验反应五要素原则

引物: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 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①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②引物扩增跨度: 以200-500bp为

中国学者J.-Virol解析杆状病毒核心基因ha72

  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系统病毒学研究组在杆状病毒ODV特异性囊膜蛋白HA72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杆状病毒包含37个核心基因,它们在病毒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

利用纳米磁铁对体内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进行空间控制

  在自然界中,CRISPR/Cas9通过记录入侵者的DNA来增强细菌的免疫防御。这让细菌能够识别和攻击再次到来的相同入侵者,但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竞相改进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9来修复导致遗传疾病的突变并在实验室实验中操纵DNA。  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将这种基因组编辑工具运送到体内正确的细胞

新型DNA修复试剂盒有望用于基因治疗

使用一种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DNA修复工具包,在患者提取的肾细胞中修复导致儿童和年轻人衰弱遗传性肾脏疾病的基因突变。这项由布里斯托尔大学科学家开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在这项新研究中,这个国际团队描述了他们如何创造出一种DNA修复工具,从基因上修复有缺

新的DNA修复工具包成功修复患者遗传性疾病

在这项新研究中,国际研究小组描述了他们如何创造出一种DNA修复工具来从基因上修复有缺陷的podocin,这是一种遗传性类固醇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常见遗传原因Podocin是一种位于特殊肾脏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对肾脏功能至关重要。然而,有缺陷的podocin会滞留在细胞内,永远无法到达表面,最

杆状病毒系统蛋白质表达实验——蛋白质生产高峰期的确定

实验方法原理因为重组蛋白的表达受多角体启动子的调节,而多角体启动子在病毒裂解循环的晚期才被激活,所以重组蛋白在感染后期才表达。重组蛋白通常在感染后 15~24 h之间即可检测到,并可积累至感染后 40 h 左右,然后积累水平下降。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在昆虫细胞中有不同的稳定性,推荐用这个系统测定蛋白质积

哺乳动物细胞真核表达系统的优势有人想知道吗

   哺乳动物细胞真核表达系统则是通过脂质体或者是PEI的等转染试剂在体外通过和质粒形成复合体, 将质粒导入细胞后进行瞬时表达。称为瞬时表达的原因是因为质粒在真核细胞中不能扩增。并且不断被细胞所降解,这种表达在一定的时间后就会消失。除非质粒被整合进入细胞的基因组,通过质粒上带的筛选标记,通过筛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