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组以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血栓和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少数患者可转化为白血病或骨髓纤维化。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同时划为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一、ET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2005年发现JAK2V617F突变为PV、ET、PMF的共同遗传学基础,且在PV、PMF、ET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5%、65%、55%。该突变的发现对ET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JAK2为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一种,通过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TPO)等参与造血细胞的增殖。JAK2突变包括V617F突变及12号外显子突变,V617F突变位于JAK2基因第14号外显子上,1849位的鸟嘌呤突变为胸腺嘧啶,使得JAK2第617位的缬氨酸错义编码为苯......阅读全文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反应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脾脏切除后、急性感染恢复期、局限性缺血性结肠炎、慢性炎症、溶血性贫血、结核病、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恶性肿瘤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程度大多是轻、中度,一般不超过1000×109/l(100万/mm3),且常是暂时的。此外,血清乳酸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流行病学

  本病发病率低,过去认为本病为所有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最少见的一种。但近年的研究发现本病并非少见,甚至高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据Phekoo报道的一组 826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例本病约占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36%。1999~2000年度欧洲标准人口统计(ESP)和世界标准人口统计(WSP)报告的PT

血小板无力症的发病机制介绍

  研究表明,GPⅡb与GPⅢa在粗面内质网内合成后很快地形成复合物,复合物形成有助于防止糖蛋白被蛋白溶解酶消化。GPⅡb和GPⅢa都为血小板受体功能所必需,因此,两者之一的缺陷均可导致相同的功能障碍。  GPⅡb和GPⅢa是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它们均位于17号染色体(17q21~23)20世纪90年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口形红细胞的主要病变是细胞内钠含量显著增高,钾轻度降低。由于细胞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对钠的通透性增加 使钠从细胞外持续渗入细胞内,虽然Na-K ATP酶活性显著增加(比正常增高6~10倍),但仍不能代偿钠的内漏。大量钠内漏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水肿、肿胀,体积增大,而Na-K泵功能代偿性增强则

概述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生成源于造血干细胞。原、早幼及中幼粒细胞等阶段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进行有丝分裂而增生,构成骨髓中粒细胞的增生池。正常时,这些细胞不能穿过骨髓血窦壁故不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晚幼粒、杆状核、分叶核粒细胞不能增生。晚幼粒细胞一般在外周血中也不能见到杆状核粒细胞在外周血也少见。分叶核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应与其它病种区分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出血和(或)血栓形成的症状。以出血为常见,尤以胃肠道、齿龈和鼻出血最多见,女性患者常有月经过多。瘀点、瘀斑较少见。大多为自发性的或轻微外伤后容易出血。血栓形成的相应部位有坏死和(或)继发性萎缩性病变,其表现多样化。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肢体,如下肢血栓形成引起间歇性跛行;四肢的周围动脉血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概念及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一种。其特征为外周血中血小板明显增多,且有功能不正常,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殖,临床有自发出血倾向及或有血栓形成,约半数病人有脾大。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又称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也是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出血机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作为原醛症筛查指标。目前主要有4种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高钠饮食、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特殊实验室检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定性诊断并不困难。定位诊断包括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基因检测等。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ITP的血小板减少是因外周破坏增加所致,51铬(51Cr)标记的病人血小板寿期测定,显示其生活期缩短至1~4h,甚者短至数分钟。现认为血小板的这种生活期缩短是与血循环中存在特异的抗体相关。抗体来源途径有。  1.来源于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后形成的交叉抗体。  2.来源于抗血小板某种抗原成分的

简述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MeCulloch总结有关克隆性增生资料后认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异常克隆具有以下3个特点:  ①从单一细胞起源,持续增生;  ②异常克隆具有优势抑制正常克隆,晚期正常克隆消失;  ③异常克隆具有细胞遗传的不稳定性,临床上偶尔见到真红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类似现象可见于慢性

概述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人就本综合征发病环节提出4种假说:  1.血管壁对ATI的反应有缺陷导致肾素生成增多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2.近端小管钠重吸收障碍导致钠负平衡;低钠饮食亦不能逆转肾性失钾。  3.前列腺素生成过多,使肾小管失钠,血钠减低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4.髓襻升支厚壁

概述特发性尿钙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甚明了。因有明显家族性遗传倾向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缺陷有关所致的基因突变而引起多种物质转运异常尤其是维生素D代谢紊乱有关。维生素D代谢紊乱可引起肠吸收钙亢进、肾小管重吸收钙功能障碍或肠道和肾小管均有功能障碍,而致尿钙增多;此外,饮食与环境因素也与发病有关。  本病有明显家族性遗传倾向

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症状及检查诊断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小板计数>1000×109/l,持续存在,甚至高达1400×109/l,以致血小板无法计数。血液涂片中见到成堆的血小板,大小不匀,形态奇异,有巨大的、球形的,胞质有伪足的血小板,偶见巨核细胞及其碎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少数有轻度的红细胞增多。当伴有脾萎缩时,血液涂片中可见到howe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措施介绍

  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一)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的发病机制

  由于失去了α2AP的抑制作用,体内纤溶酶活性异常增高,止血血栓过早溶解导致出血倾向。一旦出血,往往较重多是外伤或手术后数小时出血自发出血罕见。杂合子患者大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出血。也有α2AP分子异常的报道即血浆中α2AP的抗原水平正常,但其抑制纤溶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此乃基因突变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膜缺陷表现为收缩蛋白的结构异常,以其二聚体代替了正常的四聚体,从而失去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少数患者为红细胞膜的4.1蛋白缺乏或带3蛋白与锚蛋白的结合缺陷。椭圆细胞的形成是在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后的渐变过程。膜架蛋白的上述缺陷使红细胞在微循环中剪应力的作用下而形成椭圆形或因破碎而形成异形红细胞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特殊实验室检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定性诊断并不困难。定位诊断包括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基因检测等。  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鉴别,包括肾血管狭窄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均明显升高,鉴别并不

组织细胞增多症X的发病机制介绍

  蛙皮素假说(bombesin hypothesis)认为蛙皮素样肽类生成的增加对PLCH发病起作用。蛙皮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肽,在吸烟者的肺脏中生成增加。蛙皮素样肽类对单核细胞有化学趋化作用,促使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刺激细胞因子分泌。烟草吸入能够使气道神经内皮细胞释放蛙皮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

  安体舒通试验有助于诊断.给予安体舒通200~400mg/d,口服5~8周,可逆转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高血压(非醛固酮增多高血压罕见能够逆转).血浆肾素测定有助于诊断.早晨病人平卧时测定血浆肾素水平,口服速尿80mg,然后病人直立3小时,再测定血浆肾素.正常人直立后血浆肾素明显增加,而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特殊实验室检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定性诊断并不困难。定位诊断包括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基因检测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CD-10:E26.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病例检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查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作为原醛症筛查指标。目前主要有4种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高钠饮食、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

羊水中回声增强增多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经过科学家数十年的研究,发现胎盘早期剥离与高血压(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创伤,胎膜早破、孕妇年龄、吸烟,使用可卡因等因素相关,其发病可能与以下主要危险因素有关。  1.高血压高血压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特别是重度妊高征)、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检查

  临床表现  1.高血压  为最早出现症状。多数患者血压大幅升高,但恶性高血压罕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可能伴随顽固性高血压,其定义为即使坚持使用适当的含利尿剂在内的3种药物治疗方案后血压(BP)仍不达标。但极少数患者可不伴高血压。  2.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1)肌无力及周期性麻痹甚为常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  病因尚不甚明了。  临床表现  1.高血压  为最早出现症状。多数患者血压大幅升高,但恶性高血压罕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可能伴随顽固性高血压,其定义为即使坚持使用适当的含利尿剂在内的3种药物治疗方案后血压(BP)仍不达标。但极少数患者可不伴高血压。  2.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1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体为耐格里属中嗜热的致病性虫株,现已发现耐格里属有七个虫株,即Naegleria fowleri,N.andersoni,N.australiensis,N.gruberi,N.jadini,N.jamiesoni及N.lovaniensis,目前证实感染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4-5)/10万。ITP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自发性黏膜出血、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为临床特点。ITP发病机制复杂,我们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异常、遗传学背景等方

简述急性良性成淋巴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急性良性成淋巴细胞增多症发病原理尚未完全阐明。病毒进入口腔先在咽部、涎腺的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继而侵入血循环而致病毒血症,并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因B细胞表面具EB病毒的受体(CD21),故先受累,急性期时每100个B淋巴细胞就有1个感染病毒,恢复期时这一数字则降至1/100万。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