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今日高校应从西南联大吸取什么灵感

据《中国青年报》9月14日报道,从今年起,曾经合组西南联合大学的三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将通过校长圆桌会议的方式,定期会商学校发展情况,携手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位校长说,三校要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合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毫无疑问是这三所名列“985”工程的大学的共同追求,而在70年前曾经共同创办出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强”的、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西南联大”的经历中,寻找“灵感”,以尽快达到“目标”,也就顺理成章。 那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能够给今日办学带来什么“灵感”呢? 提起“大学”的“定义”,今天的高校领导,几乎无一不能说出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认为,教授与校长相比,校长固然重要,但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教授。而我们所能见的,却更多是秘书给领导拿包撑伞......阅读全文

媒体评论:今日高校应从西南联大吸取什么灵感

据《中国青年报》9月14日报道,从今年起,曾经合组西南联合大学的三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将通过校长圆桌会议的方式,定期会商学校发展情况,携手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位校长说,三校要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合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毫无疑问是这三所名

西南联大杰出校友傅君诏逝世

  日前,记者从北京科技大学获悉,我国著名冶金专家,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教务长、科研部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原副秘书长傅君诏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日逝世,享年102岁。  傅君诏1920生于云南曲靖。1939年9月在昆明昆华高工入党,1942-1943年在西南联大化工系学习。1945-19

细胞化学的学术研究

  组织化学、细胞化学是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已有一定基础,苯胺染料技术发展到高峰的20世纪40年代才活跃起来的。本克1862年首次应用苯胺染料,这是组织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1936年比利时的组织化学家利松的《动物组织化学》一书总结了组织化学的优缺点及发展的方向,把组织化学推向高潮。  当前,发展比较快

细胞化学的历史及学术研究

  历史  1844年米利翁叙述了蛋白质反应,1853年霍夫曼指出,这个反应实际上是一个测定酪氨酸的方法,直至1888年,莱特格尔才开始利用米氏反应进行研究工作。1868年克莱布斯和1872年施特鲁韦分别显示出组织中酶的存在。他们指出树胶酊遇脓变成蓝色,这是确定组织中有过氧化物酶存在的首次报道。  

存在8年回响70年-西南联大精神缘何不朽

依靠教育家群体,民主办学;名师的教育风范;优秀的学生群体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日,“西南联大精神”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学者呼吁中国大学教育应向提倡完整人格教育、通识教育,以“刚毅坚卓”为校训的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学习。 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中国一流大学

吴建民:行政不要过多干预学术研究领域

  教育部网站12月21日发表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交学院院长的文章《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文章指出,在学术研究领域,要充分尊重学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行政上不要过多干预。以下为文章全文。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ELISA试剂盒学术研究报告

●双抗体(原)夹心法 检测抗原(体)的常见方法,应用针对抗原两个不同决定族的两种单抗分别作为固相载体和酶标抗体检测溶液中的抗原(适用于二价以上抗原,不能测 小分子半抗原)。●间接法 检测抗体的方法,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检测已与固相抗原结合的抗体。●竞争法 检测抗原或小分子半抗原、抗体,以测

九所大学校长探讨:中国模式能圆世界一流大学梦吗

  国内9所顶尖大学的校长们在10月10日至12日齐聚复旦大学,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联谊会。不仅是老友间的叙旧,他们更为一项重大的使命而来。在民众普遍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不甚满意的情况下,校长们此次探讨一个雄心勃勃的话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  这9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

关于神经营养因子的学术研究介绍

  1、神经营养因子是指机体产生的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生长、分化的一类蛋白质因子.过去一直认为神经生长因子主要在发育过程中调节神经元存活,而对成年神经元不产生作用。  2、一般将神经营养物质和上述对神经细胞存活具有调节作用的生长因子统称为神经营养因子.2  神经营养因子概述21  神经营养物质的结

学术研究的“快餐化”倾向有害无益

随着近几年各高校纷纷加大对科研产出的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青年教师面临的科研压力也水涨船高。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个人晋升挂钩的制度规则下,一些“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戏称)们不惜通过追逐各种热点或时髦概念、把同一主题稀释拆分为多篇“水文”,或者“新瓶装旧酒”式的对既有研究结论重

2014年中美学术研究比较

  据SCImago前不久刚刚公布的2014年度统计结果,中美学术研究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2014年发表论文数量为506654篇,仅次于美国(552690篇)  表1 中美论文数量比较比较对象论文数量/篇可引文献/篇/%

社交媒体使用影响科研人员学术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或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分享、传递思想和信息的方式。在科学界,科研人员在广泛使用各类一般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

吴祚来:教授的公共关怀与学术研究

  近日,网络热议一位知名大学教授的学术研究,批评者说,这位教授热衷于公共发言,而在学术研究领域贡献甚少,支持者却认为,大学教授不是公共关怀多了,而是有公共关怀的人,太少了,纯粹的书斋研究是有意义的,但不少教授一心想通过书斋研究,来获得学术身份与地位。  现在的博客与微博里,更多的是关注社

教授兼职像“游商”,还能搞学术研究吗

  近日,媒体的报道把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长江特聘学者、副院长刘泉声教授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报道直指刘泉声违规兼职,同时担任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职岗位工作,而刘泉声则称,自己兼职的事双方单位都是知道的,包括省里的相关职能部门都来做过调查、考察,表示认可。  大学教授在其他高校、研究机

人民日报:学术研究不能“指标化”

  学术研究以追求真理为宗旨,目的在于获得对于研究对象的正确认识,以此引导和促进社会发展与变革。然而,当前学术界存在管理行政化、研究成果政绩化、评价级别化等问题。学术研究由追求真理变为追求指标的现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亟须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学术研究的指标化,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其一

推动妇幼学术研究,展妇幼人抗疫风姿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2月5日,由京津冀妇女与儿童保健专科联盟-检验子联盟、分析测试百科网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妇幼保健检验医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聚焦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结合妇幼专科医院特色完成妇幼检验使命。论坛将围绕孕产妇输血、新生儿感染、静脉血栓防治、中医检测等内容进行学术交流

报告称美国博士更倾向于从事学术研究

  据《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日前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2009年里,尽管存在经济不景气、就业工资低、临时性助手职位增多等问题,但相比其他领域,进入学术领域的美国科学家比例仍然较高。  这项名为《2009全美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年度报告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大学的工资水

2013年最佳学术研究院排行榜出炉

  研究经费依然是困扰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学术界需要所有能用于支撑它们渡过难关的支持元素。同往年一样,8月The Scientist杂志公布了最新的最佳学术研究院调查结果。   本榜单基于以下几个主题经加权平均后的排名:   1.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

傅国涌:为何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多不是这个时代培养的

科技奖得主有如此接近的本土教育背景,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地方,比如我们的整个教育,我们的学术研究环境,是否有利于养成一种以求真理、真知为惟一目标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科学习惯? 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和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院

学界纪念叶企孙诞辰120周年

正值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以及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建德市叶氏古文化研究会等高校、学会,以多种形式对叶企孙表达了缅怀之情。 7月15日,“叶企孙与一流大学建设学术会议暨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传承大师精神,建

秦伯益院士:呼唤大学精神的回归

  有一种历史现象叫回归,回归才有进步,才有健康的持续的进步。   文艺复兴是提倡古希腊罗马文化,提出人本主义思想体系,使人性回归。启蒙运动是批判蒙昧主义,使人的理性回归。中国唐朝的古文运动,是提倡先秦和两汉文化传统,使文风和社会风气回归。   粉碎“四人帮”后真理标准的讨论,纠正了以最高领导人

留学如何做好学术?三位海外名校博士的学术研究心得

  “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论文,是很多海外留学学子都曾烙下的痛印,亦折射出留学海外进行学术研究的辛酸和不易。近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媒体均报道部分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一些美国高校教授甚至被迫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国学生。学术问题,俨然成为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能否顺利毕业的拦路虎。  为

赛多利斯纯水系统,严谨学术研究的最佳保障

  上大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成为赛多利斯公司的忠实客户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是上海大学重点建设的学院,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射线应用研究所、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造纸清洁生产技术与工程中心和循环经济研究院组建而成,是上海大学重点建设的学院

赵振宇:学术研究要谨防“两个凡是”

  现在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在评价论文或其他科研成果时,普遍地存在着“两个凡是”现象: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语录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  翻一翻各单位制定的一些考核文件和评奖规定以及对在校大学生论文的要求,我们不难

我国教育与学术研究均需走出单一评价模式

   长江学者、千人计划、青年长江、杰青、优青、青年千人……虽然没有一顶“帽子”,微软研究院理论组主管研究员陆品燕依然当上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两年时间,这所学校赋予他极大的自主权,他牵头的上财理论计算机科学中心也不负众望,成为全球知名计算机排行榜“计算机科学排名”中2008~2018年亚洲第一、世

全球协同-推动6G从学术研究走向愿景落地

3月23日,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在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发布13本白皮书,以业界史无前例的力度,定义6G相关技术概念、指标及能力外延。 以6G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各方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传统通信技术强国、全球领先的运营商和技术公司、相关研究机构都已加入6G研发

免费开源给学术研究,升级版CRISPR拓展RNA功能编辑

  近日,张锋团队再次升级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升级版的CRISPR通过靶向特定的RNA能够将致病蛋白扼杀在萌芽状态。该研究发表于Science。DOI: 10.1126/science.aax7063  基因编辑新品发布  张锋教授像极了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的“乔布斯”。张峰团队在基因编辑从无到有

国际热点代替不了国家急需-学术研究不可脱“实”向“虚”

   作为《光明日报》的老读者,欣闻贵报近期在开展“破‘四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讨论,中国科学院欧阳钟灿院士致信倡议院士同仁“都来为科技界破除‘四唯’尽一份绵薄之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提倡“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评价应该‘只唯实’”,这些观点我都十分赞同。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科学家该

深圳先进院人体传感器网络学术研究获新成果

  11月中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医疗机器人与微创器械研究中心赵国如博士的学术论文Expl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e-impact Fall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Inertial Body Se

清华教授王名获2017年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

   近日,日本驻华使馆消息称,2017年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授予了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评选委员会认为,王名不仅将NGO研究引进到中国,而且开辟了公益慈善研究这一新学术领域;注重实地调查,在吸收国外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的同时,提高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并且培养了众多青年学者。  福冈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