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东亚人30万年前已向现代人演化科学家复原华龙洞人容貌

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发布消息说,该所研究员刘武和吴秀杰领导的中外合作团队,通过在安徽省东至县境内华龙洞古人类遗址进行连续8年考察与发掘,最新研究发现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面部呈现镶嵌性形态特征,除部分眶上部和颧部特征与周口店、南京、大荔、金牛山等更新世中期直立人及古老型人类相似外,多数面部特征位于早期现代人及现代人类变异范围,这也是东亚迄今最早具有现代人面部特征的古人类。图为华龙洞6号头骨面貌复原(A:华龙洞6号化石;B:虚拟复原头骨;C:实体复原头骨;D:雕塑头骨;E:复原像)......阅读全文

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区高分辨率年代学研究获进展

  全新世以来,全球快速回暖、海平面上升,中国东部滨海地区地貌随之发生改变。气温升高、降雨大幅增加,使陆地植被发育、生态环境愈加优良,适宜农作物生长与农业发展,这为古人类在沿海地区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海平面变化控制着东部滨海平原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图1)。宁绍平原上的河姆渡文化首次出现杆栏式建筑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发布古人类研究重大成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2005-2016年在河南省发现的人类头骨碎片等多个化石,报道了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研究指出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

古脊椎所和浙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旧石器考古工作站

  6月3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应邀与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鲍贤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新民研究员等出席了“浙江旧石器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仁国主持,近50家新闻媒体参加。会后,古脊椎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浙江长

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区高分辨率年代学研究中获进展

  全新世以来,全球快速回暖、海平面上升,中国东部滨海地区地貌随之发生改变。气温升高、降雨大幅增加,使陆地植被发育、生态环境愈加优良,适宜农作物生长与农业发展,这为古人类在沿海地区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海平面变化控制着东部滨海平原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图1)。宁绍平原上的河姆渡文化首次出现杆栏式建筑

丹江口库区阿舍利技术研究获进展

  阿舍利遗址在中国的不断发现和研究,一方面有力证明了中国旧石器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为我们探讨中西方早期人类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宝贵材料。有关中国阿舍利技术的起源及其技术特点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丹江口库区地处鄂西北与豫西南,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少数几处阿舍利遗址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中国启动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探索早期人类发展演化

  在距离北京北部约260公里,有一座名副其实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宝库——泥河湾遗址群。中国考古工作者们正在这里勘探、发掘,他们的目标是:尽快发现百万年前早期人类化石。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是考古工作者中的一员,自1982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投身泥河湾勘探,把泥河湾人类活动历史推

三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人类活动确切证据

  3月20日,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召开为期三天的考古公众分享报告会,来自中科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等院校的文物考古专家与本地学者齐聚一堂,就11个发言题目对西藏最新的考古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藏尼阿木底的考古发掘,它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考古遗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将推动完善考古科学体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12.shtm中新网河北阳原7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所长邓涛研究员29日表示,在新的时代,该所将更加重视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

古脊椎所发现史前人群利用鸟类资源的系列证据

  鸟类是现代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然而,相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史前遗址出土的鸟类骨骼极为稀少。这或与鸟类的骨骼相对纤薄而难以在遗址中保存下来有关,又或与鸟类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乃至古人类狩猎技术发展有密切联系。考古学提出,大多数鸟类因善于飞翔而难于猎捕;鸟类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且提取过程较

科研人员发现史前人群利用鸟类资源系列证据

鸟类骨骼表面的切割痕迹、劈裂痕迹及刮削痕迹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副研究员张乐等对水洞沟第12地点出土的414件鸟类骨骼进行了埋藏学研究,深入探讨了史前人类的鸟类开发利用策略,相关文章发表在《考古学与人类学》上。这项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范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

中奥合作研究“许昌人”头骨化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类学系近日签订协议,共同承担“许昌人”头骨化石的扫描成像研究。   河南灵井 “许昌人”遗址是中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大量精美细石器、牙针、赭石染料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从中发掘出土的距今8万-10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及相关

泥河湾盆地更新世气候变化及早期人类演化研究获进展

  自上世纪20年代初,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对泥河湾盆地进行古生物调查并命名“泥河湾层”和“泥河湾动物群”以来,泥河湾以自己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魅力成为我国乃至东亚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地层年代学和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尤其是泥河湾盆地含大量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址,有东方O

青藏高原所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选Archaeology2019

  近日,Archaeology公布其评选出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完成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选。   该研究通过对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发现的一枚长约12厘米人类右下颌骨化石进行研究,发现古人类的一支——夏河丹尼索瓦人16万年前已登上青藏高原,并成功

现代人扩散“北方路线”研究获进展

  早期现代人的起源和演化是国际古人类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古人类学、考古学的发现指示了中国地区现代人演化的区域连续性,同时也在中国部分区域发现了欧亚大陆西部现代人扩散到东亚的证据。针对早期现代人的扩散这一问题,学术界以往多关注沿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南方路线”,较少关注“北方路线

古脊椎所最新研究将东亚早期现代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万年

  近20多年来,现代人起源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相互对立的“出自非洲说”和“多地区进化说”处于争论中。寻找已经具有现代人基本解剖特征的早期现代人(early modern human) 化石是论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过去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年代大

端午“上新”!中科院220余件标本走进国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25.shtm6月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会客厅”里,涌入了220余件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科味儿”展品。它们由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化石

古脊椎所高星研究员被授予“垂杨介学术贡献奖”

  在8月14日至20日召开的泥河湾“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第16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被授予“垂杨介学术贡献奖”。   “垂杨介及她的邻居们”学术年会是第四纪特别是旧石器考古领域的国际会议,自1996年开办以来,每年一届,由韩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波兰

研究揭示早期人类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响应

  得益于几代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积累丰富的旧石器和古人类研究材料和数据,这为序列性地思考和认识中国早-中更新世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耦合关系奠定基础。  10月6日,《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中

第16届“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8月15日至20日,第16届“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河北省阳原县(著名的泥河湾盆地)召开。此次会议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研究员和韩国史前研究院院长李隆助教授共同发起和主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韩国史前研究院和阳原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土壤残留DNA有助揭开远古人类之谜

    Matthias Meyer正在一个清洁间工作,帮助寻找一种从古代土壤中获取人类DNA的方式。  图片来源:马普学会  5000年以前,一名尼安德特人在今天比利时的一个洞穴中解手,埋葬品中除了其他的东西之外,还有他的DNA样本。土壤矿石上的尿液和粪便样本最终分解。但DNA记录却保存了下来,嵌

10万年前“许昌人”已掌握较复杂的石器技术

  “许昌人”(距今10万—12.5万年,晚更新世早期)越来越引起考古学界的重视。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浩、高星与山东大学及南非金山大学、美国德保罗大学同行合作,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许昌人的石器制作技术及相关人类行为活动信息。研究显示,“许昌人”已具备较为复杂和进步的石器技术,发展出灵活、高效的原料和环

科学家在滇西北发现一系列重要古人类活动线索

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2022年度的联合科学考察,考古人员在滇西北地区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古人类活动线索。 据介绍,滇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环境的区域变化和垂直变化表现显著,长期以来是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此外,区域内南

续写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中外学者追踪DNA奥秘

  2010年,2012年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接连聚焦于古人类的DNA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这两项重要成果完成了人们的一个长期以来的梦想――第一次能够发现将我们与其它所有生物区别开来的基因特征,其中包括那些在进化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亲族。   而最新一项研究则将焦点放在了中国,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析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于7月14日在《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上发表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第1地点)的新研究成果,报道了2009年以来遗址新发掘空间坐标系与20世纪30年代遗址发掘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考古学发展之初,多

高星:科学与文化相融,会相得益彰

  文化项目注入科学基因,会使科学与文化相得益彰。   以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其将考古发掘、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发现的物质文化遗物和遗迹,集文化价值、游览观光价值于一体,可以调动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考古现场规划场馆进行

高星:科学与文化相融,会相得益彰

  文化项目注入科学基因,会使科学与文化相得益彰。  以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其将考古发掘、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发现的物质文化遗物和遗迹,集文化价值、游览观光价值于一体,可以调动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考古现场规划场馆进行遗址保护,需要投入

走路像人,攀爬像猴

    左:南方古猿源泉种椎骨和其他骨骼遗骸,右:南方古猿源泉种的生活重建图。图片来源:左(纽约大学、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右(雕塑: Elisabeth Daynes / 摄影: S. Entres-sangle)  由美国和南非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在南非一处洞穴发现的200万年前的

古脊椎所等对三峡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裴树文、高星及其中美合作者,通过对近年来三峡地区旧石器的详细研究认为,古人类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在该区域活动,加工制作的石制品属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技术特点的砾石工业,缺少阿舍利(Acheulean)技术元素,系古人类在背山面

新研究揭示80万年前中国南方手斧人群如何生活

80万年前,以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手斧人群,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周围环境对他们产生哪些影响?这也是古人类学界长期以来聚焦的热点议题。    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合作研究表明,百色盆地古人类采取短距离流动方式和小范围的觅食与栖息策略,他们的手斧原料均为就近取材,手斧制作普遍简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