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样皮肤转移癌病例分析

患者男,54 岁。 因颈部多发无痛性肿块2 个月余, 于 2015 年 9 月来我院诊治。 患者既往体健,吸烟史 30 余年,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皮肤科检查:两侧 颈部多发增大淋巴结融合, 颈部下缘至胸部上缘一约 6 cm×5 cm 皮损,呈铠甲样,微突起,表面凹凸不平,颜 色较正常肤色深,边界不清(图 1A),触之僵硬,韧性, 活动度差,无压痛。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均无突变。 CT 示左肺下 叶后基底段软组织密度影,肺癌可能性大,伴双肺门、 纵隔及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考虑转移。 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纤维淋巴组织中见腺管结构, 部分区呈实性巢状伴坏死,可见鳞状上皮分化,细胞异形 明显(图 2A、B)。颈部增大淋巴结免疫组化:CK7(+++)、 CK5/6(+)、黏蛋白(MUC)-5A(+)、增殖核抗原(Ki-67)......阅读全文

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24 岁,胸前、背部起褐色色素沉着和色 素减退斑 9 年余。患者于 15 岁时背部开始起褐色 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患者未 予重视,未至医院就诊,而后褐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 退斑缓慢增多并逐渐蔓延至胸前及整个背部,于 2 年前至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

一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外阴转移病例分析

患者女,35岁,因外阴肿胀半年,发生淡红色丘疹结节1个月就诊:半年前,患者大阴唇出现肿胀,无痛痒,就诊前1个月表面出现红斑、丘疹、结节,并逐渐增多。患者自述4年前因宫颈癌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移位+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2—3级,癌肿累

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出现全身多脏器转移病例分析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且局限于导管的基膜内,未侵犯间质,临床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0%左右。 DCIS预后好,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但是DCIS是否需要化疗目前是存在争议的。 病例资

胆管细胞癌脊柱多发成骨性转移瘤病例分析

胆管细胞癌发生脊柱骨转移少见,以溶骨性病变为主;而脊柱成骨性转移瘤罕见,仅约占脊柱转移瘤的1.6%;国内文献鲜有报道胆管细胞癌脊柱成骨性转移瘤。本院脊柱外科收治1例胆管细胞癌源性、成骨性脊柱多发转移瘤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8年1月17日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症状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转移常发生于躯干,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和头部,乳腺癌经淋巴管播散,发生转移的有4型,分别是炎性癌,毛细血管扩张性癌,结节状癌和铠甲状瘤,第5型经血液循环发生,相当罕见,同一病人可同时发生几型。  1.炎型癌(inflammatory carcin

一例乳腺癌术后多发皮肤转移灶病例分析

患者女,69岁,以左乳腺癌术后2年4个月,左乳切口周围多发皮肤结节1年1个月为主诉就诊。2010年11月发现左侧乳腺肿块,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左乳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浸润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R)约95%(+),孕激素受体(PR)约95%(+),CerbB-2(++),Ki

胆囊肉瘤样癌伴肝内脓肿病例分析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6岁,因发热3d,上腹部疼痛1d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及剑突下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心悸、发热,测体温38.3℃,伴肩背部放射痛。近2个月来体重下降6kg。查体: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可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病例分析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2岁,因“右侧下颌肿痛不适2年,加重2d”就诊。患者自述2年前出现右侧下牙区肿痛,于当地医院消炎治疗后效果欠佳,2天前患者感冒,出现右侧下颌肿胀加重并伴剧烈疼痛,表面皮肤红肿,口内溢出分泌物,遂来我院就诊。患者8月大时曾因“脑积水”住院治疗,10余岁时因“左上颌囊肿”住院治疗

胆囊肉瘤样癌伴肝内脓肿病例分析2

术中所见:胆囊呈黄色肉芽肿样外观,内见大小约5 cm×4 cm质硬肿物,胆囊肝门区粘连包裹明显,肿物与横结肠粘连固定,探查肝脏可见脓肿形成,楔形切除胆囊床周围肝组织,逆行切除胆囊,切除粘连段横结肠。病理报告:肉眼见送检部分肝及胆囊组织11 cm×6 cm×5 cm,切面见6 cm×4 cm×

腹膜转移癌的病因分析

  原发部位主要为腹腔内器官,以卵巢癌和胰腺癌最多,其次为胃、子宫、结肠及淋巴系统。肺癌和乳腺癌亦可转移到腹膜,30%的白血病病人可有腹膜累及。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余微小病灶的存在,是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腹膜转移的关键因素。

研究显示颈部以上的皮肤癌更容易转移!

  一项为期6个月的描述性临床研究的新结果表明,颈部恶性黑色素瘤(MM)与颈部以下恶性黑色素瘤相比,其扩散的几率更高。然而,尽管这些研究中有更多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出现了颈部以下MM肿瘤,但没有发现有远处转移--MM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远处部位。此外,仅有1例颈下MM患者被诊断为淋巴结阳性。研究结果近日

皮肤癌转移到大脑机制首次破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破译了一种使皮肤癌转移到大脑的机制,并利用现有的治疗方法成功地抑制了60%到80%的扩散。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JCI洞察》上。 研究人员发现,在脑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癌细胞会招募被称为星形细胞的细胞,星形细胞存在于脊髓和大脑中,负责大脑的动态平衡或维持

一例皮肤巨大鳞状细胞癌超声表现病例分析

患者男,70岁。3年前发现右上臂外侧一黄豆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无出血,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无发热、寒战,未予特殊治疗。6个月前肿物进行性增大,现如鹅蛋大小,表面粗糙不平,触痛,触之易出血,活动度可,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寒战,为求进一步诊治住入我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汗孔角化病并发皮肤淀粉样变性病例分析

1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因双下肢散在棕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半年,加重1个月,于2015年7月13日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棕红色斑丘疹,瘙痒明显,未予治疗。近1个月皮疹增多,累及胸部呈散在棕褐色环状斑丘疹,瘙痒较甚,双手足、背部

原发性肝类癌并发转移病例报告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胁肋部隐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5年3月份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胁肋部隐痛,深呼吸时自觉缓解,无胸闷气促、咳嗽咯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2015年4月7日至当地医院行胸部+上腹部CT平扫提示:后上纵膈团块状灶,考虑占位;双侧多发肋骨(部分伴病理性骨折)

皮肤混合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 51岁。耳前结节4年,于2015年4月17日 来我科就诊。患者4年中无意中发现左侧耳前一米粒大 肤色丘疹,丘疹逐渐增大成结节,病程中无痛痒,无破 溃,发病后未治疗。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 左耳前一 1.5 cm×1.0 cm 半球

关于皮肤癌的病因分析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日常曝晒与紫外线照射;  ②化学致癌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苯并芘等长期刺激;  ③放射线、电离辐射;  ④慢性刺激与炎症,如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瘘管、盘状红斑狼疮、射线皮炎等;  ⑤其他:如免疫抑制阶段,病毒致癌物质等。

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2

3.讨论 鞍区转移癌作为临床罕见病,在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鞍区病变中仅占1.8%。源于多个部位的肿瘤均可转移至鞍区,如肝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其中女性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是肺癌。本组6例患者中3例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考虑与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关,肺癌和乳

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1

鞍区转移癌是一类临床罕见疾病,是颅外恶性肿瘤向鞍区转移所致。据文献报道,鞍区转移癌在女性中最为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则为肺癌。鞍区转移癌根据肿瘤大小和累及部位而表现各异,尽管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异性,但在临床实践中易与垂体腺瘤相混淆,易误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近6年共收治6例鞍区转移癌患者

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绒毛膜癌脑转移病例分析

1. 病例资料 女性,29 岁,因间断头痛5 年、加重1 周并抽搐1 次于2016年11月30日凌晨入院。5年来,病人出现间断头痛,自服止痛片后好转;1周前,自觉头痛加重,仍自服药物,未到医院就诊;2016年11月29日晚突然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同时发生四肢抽搐,伴有双眼上翻,意识不清,数

肾透明细胞癌远节趾骨转移诊治病例分析

肾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骨为第2转移部位,约35%~40%转移性肾癌合并骨转移,常累及脊柱、骨盆和股骨近端,多为溶骨性破坏,可致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及脊髓压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趾骨位于肢体末端,非肿瘤好发部位,肾癌转移至趾骨的病例十分罕见,国内外仅有零

一例转移性血管瘤样黑素瘤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恶性黑素瘤(MM)是黑素细胞起源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易发生早期转移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血管瘤样黑素瘤(angiomatoid melanoma,AMM)是近期报道的一黑素瘤的组织学亚型,极为罕见,组织学上易误诊为血管性肿瘤。AMM的组织学改变可见于原发性黑素瘤,也可见于转移性黑素瘤

一例肝上皮样血管肉瘤腹腔广泛转移病例分析

肝脏血管肉瘤非常少见,没有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检查及活检。本研究报告肝上皮样血管肉瘤并腹盆腔广泛转移1例,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 患者男,49岁。腹部窜气样不适伴腹泻1周。大便为稀水样,每日10余次,无粘液胨子,无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感,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厌油、

一例多发性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样结节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左上臂多发性暗红色丘疹、结节1年于2012年5月来我科就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臂内侧出现数个米粒大小暗红色丘疹、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并蔓延至左上臂伸侧,无破溃及出血。 数月后部分皮损色泽变为暗褐色,未经系统和外用药物治疗。临床初步考虑Kaposi肉

两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病例分析

病例1.女,40岁。1.5年前出现左下牙龈肿胀、疼痛,牙齿未见龋洞及松动,未予特殊处理,1年前肿痛加重,行左下第7齿根管治疗,症状缓解,近期再次疼痛,曲面体层片示:颌骨多发囊肿,下颌骨囊性病变与下颌骨体长轴一致,且囊变见多个切迹,病灶内见部分牙根稍有吸收(图1)。 口腔颌面外科情况:面型两侧不对称,

一例皮肤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带状疱疹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72 岁。右侧腰腹部红斑、糜烂伴疼痛1 年。1 年前 无明显诱因右侧腹部出现3 颗绿豆大小的丘疹,无疼痛;1 个月 后右侧腰腹部出现较多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疱,无疼痛,自用 灯心草灼烧治疗,其后水疱破溃、糜烂,局部出现阵发性疼痛, 当地医院以“带状疱疹”予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1

STM:人造抗氧化剂加速小鼠皮肤癌转移

  近日,来自瑞典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指出一种用于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祛痰的人造抗氧化剂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会加速小鼠皮肤癌的扩散,这一研究结果对该药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质疑。  该药物

结内结外型并发淋巴瘤误诊为牙龈癌转移病例分析

淋巴瘤">恶性淋巴瘤在病理上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两大类,其中又以NHL占大多数(高达90%)。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淋巴组织,但最好发于颈部淋巴结,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腮腺

口底癌颈淋巴清扫术后锁骨骨折误诊为颈部转移病例分析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是治疗中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常规手术方式,然而,由于该手术方式会切除大量颈部结构,因此有较多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其中胸锁关节相关的并发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4%~0.5%,很容易被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所忽视,因而导致误诊。本文报告1例口底癌患者,在原发灶扩大切除同期

一例食管鳞状细胞癌鞍区转移误诊病例分析

患者,男,65岁,主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20余天,视物模糊1周于2015年5月5日入院。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MRI)检查,示鞍区占位,垂体瘤可能。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患者自诉于2014年5月诊断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