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巧变“粮”二氧化碳成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通过电化学耦合生物发酵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长链产品的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 科学家又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魔术”了。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 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催化》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灿研究员认为,该工作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的技术。 吃饭吃出科研灵感 这一成果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郑婷婷、张梦露、吴良焕为共同第一作者,曾杰、于涛、夏川为共同通讯作者。 曾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项研究历时约一年半的时间,灵感是吃饭时突发奇想而来。 2020年12......阅读全文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   答案是肯定的!   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催化》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

“西北风”巧变“粮”-二氧化碳成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通过电化学耦合生物发酵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长链产品的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  科学家又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魔术”了。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  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催化》

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我国科学家此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

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的细胞工厂成功构建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微生物制造工程中心研发出以蓝细菌为平台,应用合成生物技术和系统生物技术重塑聚球藻细胞的光合代谢网络,构建了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并分泌葡萄糖的细胞工厂,并揭示了决定葡萄糖高产和分泌的分子机制。  葡萄糖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单糖,是细胞的基本能量来源,也是生物炼制工业的重

脂肪酸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

  (1)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人体含微量奇数碳脂肪酸,许多植物、海洋生物和石油酵母等含一定量的奇数碳脂肪酸。其β-氧化除生成乙酰CoA外,还生成1分子丙酰CoA,后者在β-羧化酶及异构酶的作用下生成琥珀酰CoA,经TCA途径彻底氧化。  (2)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机体中约一半以上的脂肪酸是不饱和

乙酰辅酶A来源与去路

来源1.葡萄糖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此过程在只能有线粒体的细胞中进行,并且必须要有氧气供应。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的主要途径,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合成30或32分子ATP(过去的理论值为36或38分子ATP)。【糖转化

关于酮体酸中毒的病理生理介绍

  (一)胰岛素缺乏高血糖  可见于酮症酸中毒。Schade等1981年报告,检测部分酮症酸中毒病人血浆游离胰岛素平均值为10mu/L,并非绝对缺乏。酮症酸中毒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及生长激素相对增加(图51-1)。肝糖元合成受到抑制,肝脏生成葡萄糖迅速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酮体酸中毒的病理生理

  (一)胰岛素缺乏高血糖  可见于酮症酸中毒。Schade等1981年报告,检测部分酮症酸中毒病人血浆游离胰岛素平均值为10mu/L,并非绝对缺乏。酮症酸中毒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及生长激素相对增加(图51-1)。肝糖元合成受到抑制,肝脏生成葡萄糖迅速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血液的生理功能

1、为身体各处输送氧气,主要由红血球负责。2、输送营养,例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3、带走废物,例如二氧化碳、尿酸、乳酸等。4、提供免疫功能,由白血球及抗体负责。5、信息功能,例如激素及组织损坏讯号。6、调节体内的酸碱值。7、调节体温。8、液压功能。

脂肪酸β氧化

实验原理:在肝脏中,脂肪酸经β-氧化作用生成乙酰辅酶A。2分子乙酰辅酶A可缩合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可脱羧生成丙酮,也可还原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本实验用新鲜肝糜与丁酸保温,生成的丙酮在碱性条件下,与碘生成碘仿。反应式如下:2NaOH +I2─→NaOI +NaI +

我国科学家实现蓝细菌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2023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光自养生物为底盘,基于天然光合作用直接实现了葡萄糖的合成。研究发现以模式蓝细菌藻株聚球藻PCC 7942为底盘,敲除其内源性葡萄糖激酶基因后,无需导入任何外源催化和转运元件,仅通过短期的适应性进化就能获得大量分泌葡萄糖的细胞工厂

我国科学家实现蓝细菌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2023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光自养生物为底盘,基于天然光合作用直接实现了葡萄糖的合成。研究发现以模式蓝细菌藻株聚球藻PCC 7942为底盘,敲除其内源性葡萄糖激酶基因后,无需导入任何外源催化和转运元件,仅通过短期的适应性进化就能获得大量分泌葡萄糖的细胞工厂

天津工生所在二氧化碳生物转化脂肪酸方面取得新进展

  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固定是指微生物以二氧化碳或无机一碳化合物(C1)为底物通过自身代谢途径转化为菌体生物质或有机代谢产物的过程。由于碳沉积的消耗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引起气候的改变,因此采取一种高效的方法避免或缓解由二氧化碳积累所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尤为重要。  Ralstonia eutr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不饱和双键,而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化学结构区别“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不饱和双键,而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对健康区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分别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

生酮作用的调控条件

生酮作用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取决于细胞或身体中可用碳水化合物的水平。这与乙酰辅酶A所走途径息息相关:当身体中有足够的可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时,葡萄糖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乙酰辅酶A在此过程中被作为一个中间产物而形成,它首先进到三羧酸循环之中,接着其中的化学能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被完全转换并储存在腺

生酮作用的调控方式介绍

  生酮作用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取决于细胞或身体中可用碳水化合物的水平。这与乙酰辅酶A所走途径息息相关:  当身体中有足够的可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时,葡萄糖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乙酰辅酶A在此过程中被作为一个中间产物而形成,它首先进到三羧酸循环之中,接着其中的化学能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被完全转换并

Cell子刊:磷酸化决定线粒体的关键功能

  为了确保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细胞会捕获可用的营养分子并将其转运到细胞内部。当不同营养物质同时存在时,细胞会根据自己的功能状态选择最合适的分子,放弃其他营养物。日前,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解析了线粒体在面对不同营养物质时的适应机制。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后会被送到线粒

研究人员将低碳原料高效转化为糖类衍生物

  继将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之后,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糖类衍生物领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该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于涛团队与客座研究员杰·基斯林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手段开发的酵母细胞平台,将二氧化碳衍生的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低碳

胰岛素与葡萄糖代谢的相关介绍

  胰岛素与葡萄糖代谢 — 葡萄糖的三大来源是:食物的肠道吸收,糖原分解(糖原是葡萄糖的储存形式),以及糖异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过程中生成的非糖前体成分可经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  一旦转运进细胞,葡萄糖就可作为糖原储存起来,或经糖酵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可被还原成乳酸,或经氨基转移作用形

葡萄糖耐量

  葡萄糖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

葡萄糖

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比旋度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1量瓶中,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25℃时,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52.6°至+53.2°。鉴别(1)取本品约

胰岛素的代谢途径

胰岛素几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机体每个组织的功能,其中胰岛素三大主要能量储存组织的代谢效应,即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 [6] (1)胰岛素与葡萄糖代谢 — 葡萄糖的三大来源是:食物的肠道吸收,糖原分解(糖原是葡萄糖的储存形式),以及糖异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过程中生成的非糖前体成分可经糖异生

人体脂肪代谢途径

人体脂肪代谢途径:人体代谢最终也是通过生成脂肪酶的方式,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后者β氧化为乙酰辅酶A,再经过呼吸作用,生物降解为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和水)排出。胆固醇等脂质小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过量的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和脑中风等一系列严重疾病。因此,体内脂质水平必须受到严密

加州大学采取新型合成代谢途径增加生物燃料产量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新的合成代谢途径分解葡萄糖,可以使生物燃料产量增加50%。这种新途径可以取代糖酵解途径。糖酵解可以将葡萄糖6个碳原子中的4个转化为2碳分子乙酰辅酶A,它是生产乙醇、丁醇、脂肪酸、氨基酸和很多药品的前体。但是,剩下的2个葡萄糖碳原子会因为生

什么是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代谢脂肪酸根据碳链长度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短链脂肪酸,其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小于6,也称作挥发性脂肪酸;中链脂肪酸,指碳链上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主要成分是辛酸(C8)和癸酸(C10);长链脂肪酸,其碳链上碳原子

游离脂肪酸简介

  游离脂肪酸是一类有机酸,简称:FFA。存在于人体内的脂质,大致可以分为胆固醇、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磷脂质等3种。游离脂肪酸是中性脂肪分解成的物质之一。当肌肉活动所需能源——肝糖耗尽时,脂肪组织会分解中性脂肪成为游离脂肪酸来充当能源使用。所以,游离脂肪酸可说是进行持久活动所需的物质。

脂肪酸合成原料

合成脂肪酸的原料有乙酰辅酶A、HCO3-(C02)、NADPH和ATP,Mn2+可作为酶的激活剂。

什么是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代谢脂肪酸根据碳链长度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短链脂肪酸,其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小于6,也称作挥发性脂肪酸;中链脂肪酸,指碳链上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主要成分是辛酸(C8)和癸酸(C10);长链脂肪酸,其碳链上碳

脂肪酸的β氧化

原理根据β-氧化学说,机体组织能将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两分子乙酰辅酶A可再缩合成乙酰乙酸。在肝脏内,乙酰乙酸可脱羧生成丙酮,也可还原生成β-羟丁酸。乙酸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酮体为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产量甚微;患糖尿病或食用高脂肪膳食时,血中酮体含量增高,尿中也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