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简介

采用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 [2] 。 但单纯PTCA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急性闭塞多见于术后24小时内,发生率在3%-5%,可导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在狭窄一般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在25%-50%,患者会再次出现心绞痛症状,多需再次血运重建。由于以上的局限性,目前已很少单独使用。......阅读全文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简介

  采用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 [2] 。  但单纯PTCA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急性闭塞多见于术后24小时内,发生率在3%-5%,可导致患

经皮穿刺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老年性瓣膜病的介绍

  经皮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瓣膜狭窄的新技术,Cribier等报告应用该法治疗92例严重钙化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从9.98±3.46 kPa降至3.99±1.73 kPa,平均主动脉瓣口面积增加1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6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出院时58例转为Ⅰ~Ⅱ级。有人认为只要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适应症

  采用股动脉穿刺将球囊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处,加压扩张以增大血管内径,改善心肌血供。英文简称PTCA。是1977年以后国际上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技术,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临床表现分析PTCA的适应症:  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确的心肌缺血证据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球囊导管行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介绍

  1978年Grntzig等首先报道使用球囊导管行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引发的高血压获得成功,自此介入治疗广泛用于RAS的治疗。目前此项技术作为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1844年,Bernard首次将导管插入动物的心脏。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n首次将一根尿管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介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自问世以来,在改进和克服其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理念和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心脏病学的一个亚学科。    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1977年,Gruntzig等在瑞士苏黎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介入路径

  1、股动脉路径:股动脉比较粗大,穿刺成功率高。缺点是术后卧床时间长,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腹膜后血肿等。  2、桡动脉路径:术后压迫时间短,无需卧床,患者不适感较股动脉路径轻,而且并发症较少,因此逐渐成为目前PCI治疗的首选路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肾动脉栓塞病例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常用的手术方式,但该术式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最严重、最常见的为骨水泥渗漏。一旦发生骨水泥渗漏,根据渗漏部位、剂量,可产生不同的后果。我院收治了1例患者,在行T11椎体PVP手术时,骨水泥渗漏进入腹主动脉,继而进入肾动脉,导致肾动脉

全球经皮球囊心脏瓣膜成形术市场发展迅速

  近日,MedtechInsight公司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预测全球外科心脏瓣膜产品的市场总体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趋势,到2023年销售额将达到20亿美元,其中心脏瓣膜修复与置换的市场将出现小幅亏损,而目前规模比较小的经皮球囊心脏瓣膜成形术(PBV)市场将以1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逐年增长。主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执行质量评估报告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美国医学会(AMA)、国家质量保证委员会(NCQA)等多个组织发布了最新的成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执行和质量评估报告,提出11条指标,以期促进成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医疗质量的改进。报告全文于2013年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相关药物介绍

  1、阿司匹林:术前3-5天开始服用,每天100-300mg。术后每天100mg,长期服。  2、氯吡格雷:术前4-6天每天服用75mg或术前6小时负荷300mg。术后每天服用75mg,维持1个月到1年不等,根据支架的种类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目前还有一些同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在研发当中,包括普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相关介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分类介绍

  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网状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狭窄的阶段支撑血管壁,维持血流通常,可减少PTCA后的血管弹性回缩,并封闭PTCA是可能产生的夹层,大大减少了PTCA术中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但由于支架置入部位内膜增生性改变,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仍是主要的问题。早期

老年钙化性瓣膜病的球囊瓣膜成形术

  球囊瓣膜成形术(PBAV) 自1986 年该方法向临床推广应用以治疗老年钙化性瓣膜病获得成功以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非手术介入治疗手段。PBAV操作简单、不需开胸。安全且费用低,病人易于接受,尤其适合于不宜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法国一项对442 例(其中1/3 的病人>80 岁)行PBAV 的老年人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肺栓塞病例分析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发病率逐年增加,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成为治疗OVCFs最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尽管该术式安全有效,但其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也相对常见,尤其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更是一种严重的、潜在的,具有致命风险的并发症,引起临床关注。作者治疗1例OVCF患者

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

一、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 (ICD-10:Q22.1/I09.801 /I37.0)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ICD-9-CM-3:35.960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三叉神经痛(TN)是功能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普遍表明,生活在对不可预知的疼痛发作的恐惧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最近研究表明,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类型,在面部疼痛综合征中,总的TN年发病率在12.6/10万~27/10万之间保持不变。不同性别患者,TN的年发病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1)机制 球囊充盈时可产生高达3个大气压的压力,利用向球囊内加压对狭窄的瓣口产生的张力而引起狭窄的膜撕裂,从而解除肺动脉瓣狭窄。  (2)适应证 ①右心导管检查发现右室的收缩压>60mmHg或跨肺动脉压差≥40mmHg。②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均提示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肥厚或伴有劳损等。  (3)

治疗大动脉炎的方法介绍

  大动脉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以内科治疗为基础,外科只治疗因该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1.内科治疗原则  (1)抗炎治疗控制感染,阻止病情发展。  (2)激素治疗 对早期或活动期患者效果较好,可短期内改善症状。多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疗。  (4)扩血管药物改善脑和肢体血运。  

治疗主动脉弓综合征的相关介绍

  大动脉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以内科治疗为基础,外科只治疗因该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1.内科治疗原则  (1)抗炎治疗控制感染,阻止病情发展。  (2)激素治疗 对早期或活动期患者效果较好,可短期内改善症状。多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疗。  (4)扩血管药物改善脑和肢体血运。  

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介绍

  大动脉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以内科治疗为基础,外科只治疗因该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1.内科治疗原则  (1)抗炎治疗控制感染,阻止病情发展。  (2)激素治疗 对早期或活动期患者效果较好,可短期内改善症状。多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疗。  (4)扩血管药物改善脑和肢体血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有哪些?

  1、冠状动脉痉挛:在冠脉造影或介入过程中,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的持续性收缩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发生率在1%-5%之间。冠脉痉挛可以为自发,也可以为对比剂或器械操作诱发。冠脉痉挛时可无明显症状,也可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如胸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冠脉痉挛发生时可冠脉内注射硝酸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指征的介绍

  1、 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2、 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

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相关介绍

  目前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各种解剖外旁路术。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TA)  经皮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处,扩张球囊重建动脉管腔,并可行支架植入防止弹性回缩及动脉夹层等。目前已成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2.解剖外旁路重

肾性高血压治疗新进展(二)

  4 联合用药    ACEI+利尿剂;利尿剂+p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ACEI+钙通道阻滞剂;ACEI与ATRA等可协同降压,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5 介入治疗    在局麻下采用Sle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行肾动脉造影,使导丝通过狭窄段,固定导丝,循导丝送入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肺栓塞病例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术方式。PKP通过球囊压力装置恢复骨折节段椎体高度的同时,在椎体内形成相对连续的空腔,有助于骨水泥注入,从而恢复骨折椎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尽管PKP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常规术式,但术后骨水泥渗漏并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依然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

关于经支气管镜(高压)球囊扩张术的介绍

  经支气管镜(高压)球囊扩张术主要用于中心气道狭窄的治疗。其原理是将球囊置于狭窄的气道,通过高压枪泵加压扩张球囊,使狭窄部位的气管全周产生多处纵向小裂伤,裂伤处被纤维组织填充,从而达到狭窄部位扩张的目的。

关于经皮肺血管介入治疗的基本介绍

  经皮肺血管介入治疗是指经皮穿刺外周血管推送导管至肺动脉,明确肺动脉狭窄部位和形态,并解除狭窄的肺动脉管腔以改善肺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肺动脉狭窄和肺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肺静脉狭窄多为医源性的,病例较少,故主要是针对肺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肺动脉狭窄部位包括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分支及周围肺动

关于经皮穿刺肺活检的简介

  经皮穿刺肺活检是在X线透视下定位,或在“B”型超声波指导下,或CT指导下,用细针刺入病变局部,抽取部分细胞或组织,再将这些病变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