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微型机器人用电子“大脑”自主行走

据发表在21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论文,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00到250微米大小的太阳能机器人上安装了比蚂蚁头还小的电子“大脑”,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不受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主行走。 这项创新为新一代微型设备奠定了基础,这些设备可以跟踪细菌、嗅出化学物质、摧毁污染物、进行显微手术并清除动脉中的斑块。 这种新型机器人的“大脑”是一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时钟电路,它包含1000个晶体管,外加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阵列。集成CMOS电路产生一个信号,该信号产生一系列相移的方波频率,进而设定机器人的步态。机器人腿是铂基制动器,电路和支腿都由光伏供电。 新型机器人的大小仅为搭载在机载CMOS电子设备上的大型机器人的万分之一,并且可以每秒10微米以上的速度行走。 研究人员之前已经开发出了可以爬行、游泳、行走和折叠自己的微型机器人,但总是有连接在一起的“线”。为了产生运动,这根电线被用来提供电流,或者必须让激......阅读全文

智能微型机器人用电子“大脑”自主行走

据发表在21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论文,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00到250微米大小的太阳能机器人上安装了比蚂蚁头还小的电子“大脑”,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不受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主行走。 这项创新为新一代微型设备奠定了基础,这些设备可以跟踪细菌、嗅出化学物质、摧毁污染物、进行显微手术并清除动脉

新型软体机器人在颅骨内监控大脑活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08.shtm

天津大学发布“最强大脑”隧道巡检机器人

  天津大学21日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发布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这台搭载了“最强大脑”的智能机器人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可成为守护中国数万公里交通隧道的“安全卫士”。 目前,中国隧道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隧道已经构建了一张客货交通的“超级通道网”,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一款功能强大的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对

未来机器人大脑将获取互联网知识自我学习

研究人员在对机器人大脑学习方法进行测试。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在美国伯克利召开的“2014年度机器人技术:科学与系统大会”上,美国科学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未来“机器人大脑”将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信息,然后教会机器人其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和所拥有的所有技能。目前,“机器人大脑”正在从互联网

你听过大脑控制的假肢机器人吗?益处vs风险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大脑控制机器人进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目前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制定指导方针来确保直接性的大脑—机器互作的有益性和安全性。当我们考虑到这个新兴领域的伦理性时,责任、义务、隐私和安全性或许就是最关键的。  如果半自动的机器人没有可靠的控制或覆盖

多功能电子皮肤或让机器人拥有触觉

为机器人穿上一层智能电子皮肤,也许它们可以像人一样感知环境,在更多的场景里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疆域。3月28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团队近日研发出一款可以感知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信息,同时具备可拉伸、自愈合、抗菌性等特性的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光敏电子皮肤让机器人拥有“火眼金睛”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科学家找到一种新方法,可以将由砷化镓制成的微型半导体打印到柔性塑料表面,所得设备的性能可与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传统光电探测器媲美,且能承受数百次弯曲,因此可用作未来机器人的智能电子皮肤,让其“看到”人类视觉范围以外的光。相关研究刊发于最近的《先进材料技术》杂志。  研究人员称,此前他

生物医学新突破-电子皮肤让机器人有“感觉”

  中新网2月11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电子皮肤,这种薄薄的半透明材质宛如人类皮肤,能够侦测到温度、压力、湿度和气流,使得生物医学又往前迈进一步。   据一篇发表于《科学先端》期刊的研究显示,这种新材质能制造出较优质的义肢、改良未来机器人安全性,且有助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不利于儿童大脑发育

  据报道,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及青少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同时也会降低他们的幸福感。而且,儿童处于大脑发育阶段,更易受到伤害。  科学家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过度使用会让两岁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每天盯着屏幕一小时就足以让孩子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并可能会让他们的好奇心弱化,任务完成

美国航天局电子鼻可测大脑癌细胞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美国航天局用来监测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内某种气体成分的电子鼻,还可以用来检测大脑癌细胞。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这种名为“Enose”的电子鼻是由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发的,设计目的是用它探测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出现的微量的氨渗漏问题。一个由神经外科、癌

以色列利用电子芯片替换受损大脑部位引争议

  终结者:现实生活中的“半机械生物技术”或许没有那么可怕,研究人员们表示这类技术有朝一日将有望应用于人体,帮助人类克服帕金森病等一系列脑部受损导致的病患   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于一项惊人但同时充满争议的研究突破,损伤的大脑部分将可以用电子芯片代替。在科幻作品中

MRI和电子显微镜:为大脑迷宫绘图

为大脑迷宫绘图连接组研究旨在阐明大脑不同部分如何共同发挥作用  只研究大脑某一部分的时代正在逝去。  从脑皮层80 个点映射出来的和大脑中转站———丘脑的连接图。图片来源:艾伦脑科学研究所   一个吃饱了昏昏欲睡的新生儿被裹进毯子里,躺在一个看上去像茶盘、每端都系着头盔的东西上。一旦婴儿入

向人脑学习,研发神经机器人

   伴随着多学科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广阔起来,其中就包括生物学与医学涉及的神经学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C.Knoll就做了一场关于神经机器人的演讲。他不仅回顾了历史,更畅想了未来。  模拟人类神经系统  今年5月,德国科学家们研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电子烟有害大脑发育

  棉花糖味、水果味、焦糖布丁味……这不是在说真正的食物,而是如今电子烟的不同“口味”。  美国西雅图要和这些电子烟说“再见”,当地政府计划禁止电子烟。因为,这些口味诱人的电子烟,可能会使青少年吸电子烟的数量激增。这一禁令可以帮助正在走上“歧途”的青少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产调味电子烟的公司现在必

研究表明,放下电子设备吧,它会让你的大脑走神

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一贯低估自己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独自思考的享受程度。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日本京都大学的畑野雅博士说:“人类有一种惊人的能力,能让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我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很难理解思考有多

JAMA子刊:电子产品对儿童大脑也有影响

  如今,丰富的电子产品和精彩的多媒体内容吸引了许多儿童。不过,许多家长也担心孩子的眼睛。其实,根据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视力,也会影响儿童的大脑。  近日,一项发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研究表明,屏幕使用时间越长的儿童,其大脑白质束的完整性越低,而这一脑

上海交大学生-用人脑意念-控制活体蟑螂

  科幻电影《阿凡达》虚构了利用“脑—脑接口”技术实现异体生物控制的科学梦想,日前,这一想法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生机电及生物机器人实验室得以实现。   据报道,该研究建立起了人脑与蟑螂大脑的功能性“脑—脑接口”,把人脑信号发送到了蟑螂大脑,实现了人脑对蟑螂

2014RoboGame机器人大赛-厨师机器人和助残机器人各显神通

  清炒虾仁、烤羊肉串、做汉堡包、导盲、帮助渐冻症患者吃饭……9月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的2014RoboGame机器人大赛上,来自不同院系的36支队伍带着自己的机器人宝贝,逐一展示绝活。  本届大赛分为厨师机器人和助残机器人。厨师机器人比赛,要求参赛机器人能够真实地完成一项或多项厨师的工作

外媒盘点五角大楼实验室成果:人造血液、有触觉的假肢

       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号文章称,互联网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的昔日成果,现在它又凭借救援机器人、人造血液和类人假体等新成果再次给人们带来惊喜。未来机器人        在人们对于机器人抢占人类就业岗位感到越来越担心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

“章鱼机器人”:开启全球软体机器人新时代

  美国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款外表酷似章鱼的“章鱼机器人(Octobot)”,这款湿软的机器人“身高”不足2厘米,是第一款全部由柔性零件组成的全自动、自带燃料、“自给自足”的机器人。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研究人员称,“章鱼机器人”正在软体机器人的海洋中翻起朵朵浪花。   制造出柔性零件是关键 

自带“大脑”-首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问世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第一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振翅起飞了!美国科学家首次让其研制出的“机器蝇”(RoboFly)独立振翅飞行,这或许只是微型机器人的一次小振动,却是整个机器人领域的一个大飞跃。  “机器蝇”由华盛顿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其体重与牙签相当。该团队称,现有的飞行机器昆虫仍然需要一根电

嵌入式技术在生活中的几大应用行业

如今,随着IT行业的火热,嵌入式成了IT行业热门之一,嵌入式技术执行专用功能并被内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者系统。嵌入式系统不能使用通用型计算机,而且运行的是固化的软件,用术语表示就是固件(firmware),终端用户很难或者不可能改变固件。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嵌入式应用行业是比较广泛的,嵌入

纳米机器人:于细微处见神奇

纳米机器人构造 (示意图)   纳米机器人是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也称分子机器人;而纳米机器人的研发已成为当今科技的前沿热点。   目前,不少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机器人这种新科技的战略高地。《

绘制小鼠的电子游戏大脑记忆地图揭示如何储存有形记忆

  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心理学研究所的Thomas Hainmüller博士和Marlene Bartos教授建立了一个新模型来解释大脑如何储存有形记忆。该模型的开发基于小鼠在虚拟现实环境寻找地点以获得奖励的实验。《Nature》报道了这项研究。  电子游戏世界

我国首套柔性OLED机器人成功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曲面电视等智能电子设备趋向更加轻薄的OLED显示屏,全球的显示器生产厂家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加紧布局“下一代屏幕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日前,由新松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柔性OLED机器人在国内某知名企业成功应用,这是国产机器人首次突破国外技术壁垒,进入高端柔性屏幕生产线,实现搬运柔

微创颅脑手术用可展开电极问世

据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能插入人类头骨的微创电极。这种新颖的电极可通过头骨上的一个小孔,插入一个较大的皮质电极阵列,将其部署在头骨和大脑表面之间约1毫米的空间内,而不会损害大脑。这种电极有螺旋状的“手臂”,每只“手臂”可在高度敏感的脑组织上展开。这是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戴上专门的电子头带,用人的意念控制机器人,这听起来似乎只是科幻小说中存在的情节。但现在,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应用纳米材料》上的研究向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通过设计一种不依赖于黏性导电凝胶的特殊3D图案结构,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团队创造出了可测量大脑电活动的“干式”传感器,在不平整的头部曲线

蜈蚣机器人来了

  很多人看到巨大的蜈蚣会吓得发抖,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学家Daniel Goldman实验室却研究出了这些无脊椎动物如何擅长在人脚、沙土、岩石甚至水中欢快地奔走。在最近一次学术会议上,他们报告称已经研发了一种蜈蚣机器人,有望在田间穿行以清除杂草。  蜈蚣身长腿多,能进行各种运动。这种节肢动

乔红院士:类脑智能机器人研发前景广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199.shtm 传统机器人。 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类脑智能机器人。以上图片均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钟汕林提供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

乔红院士:类脑智能机器人研发前景广阔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机器人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制造、智慧农业、航空航天、深海探索、医疗卫生、国防安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