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岛”新策略稳定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曾杰课题组、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Yong Wang课题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Bruce C. Gates课题组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刘景月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提出了一种“纳米岛”策略并制备出稳定的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突破了传统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 一位审稿专家表示:“将原子级分散的活性物种稳定在孤立的‘纳米岛’上,这概念令人着迷且极具说服力。” 氧化铈“纳米岛”稳定铂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课题组供图概念创新:“纳米岛”稳定原子级分散催化剂新策略 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的概念,通过催化剂与反应物的作用,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多相催化中,原子级分散的金属催化剂因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特性、最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均匀的活性位点,而备受化学家们关注。 “然而,高度分散的金属原子或因高表面能而移动......阅读全文

“纳米岛”新策略稳定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曾杰课题组、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Yong Wang课题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Bruce C. Gates课题组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刘景月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提出了一种“纳米岛”策略并制备出

“纳米岛”新策略稳定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反应,它关乎健康、环境、能源各个领域。其中,提高催化反应效率,提升催化剂耐久性,是化学科学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化学家不断追求的目标。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曾杰课题组、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Yong Wang课题组、加利福

三校合作合成“纳米岛”,催化效率提升两个数量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华盛顿州立大学Yong Wang课题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Bruce C.Gates课题组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一种“纳米岛”限域的原子级分散催化剂,突破了传统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  在多

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Rh催化C≡N加氢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陈家威等,联合北京大学教授马丁、纽黑文大学教授肖德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及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温晓东等,在一种弯曲的石墨烯(ND@G)界面上精准构建原子级分散Rh1催化剂,实现其高效催化C≡N加氢制仲胺,并在亚纳米

科学家提出提高铂族金属催化剂稳定性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军虎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敖志敏团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炳森团队合作,通过三聚氰胺或尿素对催化剂进行修饰和氧化气氛焙烧,构筑了新型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提出了提高铂族金属催化剂稳定性的新策略。相关结果发表在ACS Catalysis

大连化物所等发现氧吸附诱导金属态银原子级分散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强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与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冰、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高嶷合作,在反应气氛诱导金属催化剂动态分散的原位表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并提出氧吸附诱导金属态银(Ag)原子级分散新机制。  氧化分散(Ox

原子级分散PtSn烷烃脱氢催化剂实现高效工业脱氢制烯烃

  金属所沈阳材料国家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部刘洪阳副研究员和研究生张家雲等人组成的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等团队合作,通过金属铂(Pt)与富缺陷石墨烯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控以及第二组分锡(Sn)的引入,在纳米金刚石/石墨烯碳载体上制备出原子级分散的全暴露P

高载量原子分散催化剂制备取得进展

  当金属颗粒降低到一定尺度(纳米尺寸甚至原子级分散)时,由于其较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独特的电子特性,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往往会展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然而,随着金属颗粒尺寸的降低,金属的表面自由能会急剧增大,很容易导致金属团聚。传统的解决方案通常以牺牲金属载量来制备原子级分散催化剂,这极大地

原子级工艺实现纳米级图形结构的要求(二)

原子层刻蚀有助于减少这些随机缺陷的影响。因为它在自限性步骤中逐层进行,而且因为工艺步骤将化学活性物质与高能离子相分离,因此原子层刻蚀不会产生传统的刻蚀工艺中出现的粗糙的镶边层。更重要的是,原子层刻蚀与原子层沉积的重复循环,能够降低EUV中随机缺陷引起的粗糙度。凹凸表面比平面具有较高的表面体积比,这就

原子级工艺实现纳米级图形结构的要求(一)

原子层刻蚀和沉积工艺利用自限性反应,提供原子级控制。泛林集团先进技术发展事业部公司副总裁潘阳博士分享了他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图 1. 原子层工艺中的所有半周期反应是自限性反应。技术节点的每次进步都要求对制造工艺变化进行更严格的控制。最先进的工艺现在可以达到仅7 nm的fin宽度,比30个硅原子

通过载体空间隔离效应构建高热稳定性Pd活性位的新策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577034)资助下,华东理工大学詹望成课题组在大气污染控制化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Taming the Stability of Pd Active Phases through a Compartmentalizing Strategy to

纳米碳负载单位点金属催化剂用于乙炔氢化反应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副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黄飞等人组成的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合作,通过调控金属钯(Pd)原子与碳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金刚石/石墨烯碳载体上制备出原子级分散的单位点Pd催化剂,进一步的研发发现该催化剂在催化乙炔高效选择性加氢应用

纳米颗粒的分散技术

    颗粒分散是指粉体颗粒在液相介质中分离散开并在整个液相中均匀颁的过程,根据分散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机械搅拌分散主要借助外佛罗里达剪切力或撞击力等机械能,使纳米粒子在介质中充分分散,通过对分散体系施加机械力,引起体系内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以及伴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来达到分散目的,但

纳米颗粒的分散技术

颗粒分散是指粉体颗粒在液相介质中分离散开并在整个液相中均匀颁的过程,根据分散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机械搅拌分散主要借助外佛罗里达剪切力或撞击力等机械能,使纳米粒子在介质中充分分散,通过对分散体系施加机械力,引起体系内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以及伴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来达到分散目的,但是研磨过

亚纳米Fe团簇和单原子协同催化高效合成亚胺新策略

  近年来,非贵金属氮掺杂碳基单原子催化剂(M-N-C)因其原子利用率高、结构可调性强、稳定性好等优势,在能源存储与转化、生物医学、有机催化转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高温热解法仍是最为普遍采用的M-N-C催化剂制备方法,但在高温热解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金属纳米颗粒(NPs)或亚纳米团簇(NCs)的形

“纳米催化医学”肿瘤治疗新策略

  癌症是少数现代医学仍然无法攻克的疾病之一,癌细胞以其复杂多样的代谢方式和生态微环境给癌症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在目前癌症的治疗策略中,化疗仍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常规的癌症化疗,在高毒性的药物作用于全身造成强烈毒副作用的同时,病灶的药效却随之大幅降低。事实上,强毒副作用与低化疗效果成为了癌症病人的

二维材料再问鼎Science:看ORR活性如何提高一个数量级!

  为什么要研究金属催化剂的应变?  应变可以改变金属的电子性质,从而增强电催化活性,是调整催化剂活性的有力策略。研究表明,即便是1%的微小应变,也可以使Pt纳米材料的ORR性能提高3倍以上。崔屹团队通过充放电控制催化剂应力的示意图/Science  概括地来说,通过应力调控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晶格应力

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05.shtm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4月14日17时55分(当地时间4月14日16时55分)在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600公里,震中位于南纬6.30度,东经111.2

大连化物所高分散金属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东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领导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高分散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近期取得新进展,首次制备出TiO2负载的亚纳米Rh催化剂并发现该催化剂能够在-50oC实现CO的完全氧化,首次实现了铂族金属在超低温下CO的催化氧化。该工作获得审稿人的一致高度评价,

日本开发波长为0.15纳米的原子级激光器

  据《日刊工业新闻》8月27日报道,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理化学研究所、东京大学等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成功开发波长为0.15纳米的原子级激光器。据称,该激光器的波长是目前世界最短,比现有最短波长激光器的波长小一个数量级。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电子版。   研究团队在20微

纳米粒度仪分散测试

纳米粒度仪粒度分布测试时为什么要进行分散? 纳米粒度仪粒度分布测试时为什么要进行分散?在通常情况下,粒度分布测试就是要得到颗粒在单体状态下的分布状态,而粉体中的颗粒常常有“聚团”现象,因此要进行分散处理。哪些方法粒度测试需要分散,那些方法不需要分散?在粒度测试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分散的方法有激光法、沉降

新技术助力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曾杰研究团队近期构筑出铂—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并有效拉近催化剂表面铂单原子之间距离,从而实现“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这一新型作用机制,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甲酸等清洁液体

新技术助力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曾杰研究团队近期构筑出铂—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并有效拉近催化剂表面铂单原子之间距离,从而实现“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这一新型作用机制,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甲酸等清洁液体燃

大连化物所等在高分散催化剂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组在多年研究高分散催化剂的基础上,以氧化铁为载体成功制备出首例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以一氧化碳氧化和富氢气氛下一氧化碳选择氧化为探针反应,证明该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催化活性是传统

酯化反应和分散剂纳米颗粒的分散技术

   酯化反应   金属氧化物与醇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用酯化反应对纳米颗粒表面修饰,重要的是使原来亲水疏油的的表面变成亲油疏水的表面,这种表面功能的改性在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酯化反应表面改性,对于表面为弱酸性和中性的纳米粒子zui为有效。   分散剂分散   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宜的分散剂提高悬浮体的分

酯化反应和分散剂纳米颗粒的分散技术

酯化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醇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用酯化反应对纳米颗粒表面修饰,重要的是使原来亲水疏油的的表面变成亲油疏水的表面,这种表面功能的改性在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酯化反应表面改性,对于表面为弱酸性和中性的纳米粒子zui为有效。 分散剂分散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宜的分散剂提高悬浮体的分散性,改善其稳定性及流

通过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研究组研究员刘健团队,与天津大学教授梁骥团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孙成华团队合作,通过亚纳米空间限域策略,开发Fe-Cu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用于电催化N2还原反应,实现NH3高效率合成,为电催化固氮提供新思路。  单原子催化剂能最

单原子催化剂锚定机制研究获进展

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是多相催化剂中被广泛应用的催化剂。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及载体表面缺陷通常被认为是贵金属原子锚定在可还原氧化物(TiO2、CeO2)载体表面的关键因素。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贺泓院士团队,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宁平与李凯团队、香港城市大学曾晓成团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os

亚纳米尺度磁可分金属Pd加氢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最近,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洪阳研究员和硕士研究生赵琳敏等人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以及南京理工大学陆瑞锋教授等团队合作,通过精准构筑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磁可分金属Pd催化剂,实现其对苯乙炔高效选择性加氢制取苯乙烯。近日,《先进材料》(Advanced

我所通过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近日,我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研究组(05T7组)刘健研究员团队与天津大学梁骥教授团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孙成华教授团队合作,通过亚纳米空间限域策略,开发了Fe-Cu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用于电催化N2还原反应,实现了NH3高效率合成,为电催化固氮提供了新思路。  单原子催化剂由于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