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预后介绍

尽管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终末期肾衰(ESRD)病人的最常见诊断之一,如缺乏任何危险因素,进展的速度一般较慢;只有一些明显的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肾脏疾病,然而,如此多的慢性高血压病人,少数有发生肾衰的危险,则组成了发生ESRD的大量人群,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直接与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充分性相关。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人较那些ESRD病人生存率高,ESRD病人(糖尿病中亦有)预后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肾外血管疾病。......阅读全文

关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预后介绍

  尽管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终末期肾衰(ESRD)病人的最常见诊断之一,如缺乏任何危险因素,进展的速度一般较慢;只有一些明显的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肾脏疾病,然而,如此多的慢性高血压病人,少数有发生肾衰的危险,则组成了发生ESRD的大量人群,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直接与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控制

关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检查治疗介绍

  一、检查  病人可能表现尿素氮和血浆肌酐浓度的缓慢进行性升高,高尿酸血症(不依赖利尿治疗),一个相对早期的发现,可能反映了血管疾病引起的肾血流的降低,尿液分析典型表现为少量细胞或管型,蛋白排泄通常

关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鉴别诊断介绍

  1.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高血压 若病史十分清楚则鉴别毫无困难,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异常在前,高血压在后;而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患者高血压则先于肾损害10余年。对于病史不清,尤其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例,鉴别常很困难,此时表1中资料可作鉴别参考。  2.慢性肾盂肾炎继发高血压 患者多为女性,常有间歇发作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相关介绍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一种通常伴有慢性高血压的疾病,以累及血管,肾小球和小管间质为特征。三个因素增加了发生肾硬化的危险:黑人种族,中至重度高血压和其他原有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治疗至舒张期血压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病因分析

  肾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但可因慢性高血压而加重,慢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性肾脏疾病的总发病率较低,大多数病人为轻度高血压,然而,三个因素增加了发生肾硬化的危险:黑人种族,中至重度高血压和其他原有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两个过程促成了慢性高血压血管损害的发生:中层的肥厚和成纤维细胞性内膜增厚引起

简述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检查和预后介绍

  一、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酐、尿素氮增高、尿常规异常出现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颗粒管型。  其他辅助检查:  B型超声检查显示双肾体积缩小,对诊断有帮助。  二、并发症  常见有视网膜动脉硬化及出血,渗出和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变等。  三、预后  老年高血压患者当血肌酐超过1.5mg

关于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病理诊断介绍

  如临床诊断困难,可作肾活检,但肾穿刺易发生出血,需掌握指征。组织学改变主要有:  ①肌内膜肥厚,特别是在叶间小动脉;  ②玻璃样变,主要是入球动脉;  ③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萎缩、系膜基质增加、包曼囊增厚、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

关于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病理生理阶段介绍

  第一阶段(早期):血压轻度升高但不稳定;肾血流量(RBF)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均增加,盐负荷后有钠利尿现象。肾小动脉壁可出现不规则灶状玻璃样物质沉积,肾小球一般正常。  第二阶段(中期):血压持续稳定升高,但舒张压不超过14.7kPa(110mmHg);RBF有一定程度降低,肾小管对缺血敏感

关于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治疗概述

  治疗上早期应首选利尿剂或引达帕胺(寿比山)。为了降低蛋白尿,可选用长效的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苯那普利(洛丁新),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降压,又减少蛋白尿的目的。

概述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发病机制

  大体上见双肾对称,大小正常或轻至中度缩小,严重缩小者罕见,早期表面正常,后呈细颗粒状凹凸不平,肾盂肾盏系统正常。镜下见有2种具有一定特征的小动脉病变:  (1)肌内膜肥厚(myointimal hypertrophy):常出现在弓形动脉和小叶间动脉,而以后者最为明显,表现为内弹力膜双轨征和中层肥

简述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临床表现

  1.为原发性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  2.出现蛋白尿前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程度一般>20.0/13.3kPa(150/100mmHg)。  3.有轻中度的持续性蛋白尿,24h尿蛋白≤2.0g,镜检有形成分少。  4.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改变。  5.除外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和

关于小儿肾性糖尿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目前认为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某些可能发生低血糖和酮症的病人应予补糖治疗。为了预防低血糖,可给患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饥饿,妊娠期注意加强营养,多餐饮食。继发性肾性糖尿,主要是治疗其基础疾病。  2、预后  原发性肾性糖尿,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肾功能或代谢状态的恶化及患者的生命

关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的预后介绍

  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尿蛋白水平:尿蛋白>10克/24小时,病情进展很快,多在6年内出现肾功能丧失;尿蛋白3~3.5g/24h者,50%6~8年发展成终末期尿毒症。

关于肾硬化症的基本介绍

  肾硬化症包括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性肾硬化,和高血压引起的良性肾硬化及恶性肾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多见于老年人,伴或不伴有高血压。  1.动脉性肾硬化:发病机理与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同。  2.良性肾硬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和肾小球内高压都会导致肾小球损伤。良性肾

关于系统性硬化症的预后和预防的介绍

  预后  常呈缓慢发展,结局难以预料,多数患者最终出现内脏病变,如在疾病早期发生心肺或肾损害,则预后不良。CREST综合征患者,病变可长期局限而不发展,预后良好,但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猝死。  预防  对于雷诺现象患者,尽量避免寒冷、精神应激和吸烟等。对于胃肠道动力学异常患者,注意进食易吸收

关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预后预防介绍

  预后:预后与其病情发展、缺血程度、年龄及是否并发其他重要脏器损害等有关。缺血程度虽轻而持续存在,则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汗毛脱落趾甲变形和骨质稀疏等;如缺血显著则趾足或小腿发生干性坏疽或溃疡。   预防: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饮食控制脂肪代谢紊乱疾病。戒烟,适当运动,控制高血压,早诊断,早

关于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介绍

  既使是轻微的急性肾损伤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可高达50%。  急性肾损伤后存活的患者多数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5%的患者肾功能不能恢复,需要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老年患者中比例可高达16%。另有约5%的患者肾功能虽然恢复,但将逐渐发生慢性肾功能损

关于肾硬化症的鉴别诊断介绍

  1.肾血管性高血压  表现为高血压。但多见于青年,以往血压正常;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静脉尿路造影两肾长轴长度相差1.5cm以上;肾动脉造影示肾动脉主干狭窄及狭窄后扩张;  2.慢性肾盂肾炎  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高血压及双肾缩小。但以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史,泌尿系统症状和尿液改变出现在高血压发生之

关于脑动脉硬化症的预后介绍

  脑动脉硬化症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其既可单独存在,又有以后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故患者的预后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继发性脑卒中的预后相关。

关于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的简介

  恶性肾小动脉硬化是由恶性高血压引起的一种恶性疾病。恶性高血压部分由原发性高血压进展而来,另一部分则发生于继发性高血压,主要为肾实质性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脏是恶性高血压最易累及的靶器官,表现为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病情凶险,不及时治疗很快进入肾功能衰竭,可导致

关于肾乳头坏死的预后预防介绍

  1、预后  由于肾乳头不能再生因此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发病时肾乳头损害的严重程度引起肾乳头坏死的原发病因能否去除也决定着肾乳头坏死的预后。对感染和梗阻的有效治疗可防止本病的进展。  2、预防  主要是积极寻找原发疾病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争取时间尽早恢复肾功能,以防病情发展致肾乳头坏死阶段。已有明确诊

关于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的疾病诊断介绍

  血压:血压显著升高,通常舒张压在130mmHg(16.9kPa)以上,但血压变动范围大,舒张压在100~180mmHg(13.3~24.0kPa),收缩压在150~290mmHg(20.0~38.7kPa),大多既往存在良性高血压数年。  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改变属于Keith-Wagner分级

关于肾硬化症的预防措施介绍

  (一)饮食调养  应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饮食有节,平素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食疗方服之。  (二)生活起居  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三)辨证施护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对治疗树立信心。同时教给患者一些控制情绪、调整

关于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预后介绍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营养不良的程度,发病的时间,有无合并症以及治疗是否得当。疾病发病愈早,程度愈重且合并感染者预后越差。胎儿期营养不良其后果可延续到婴儿期乃至终身;不仅影响到体格生长还可影响到日后小儿的认知及行为。本病预后相对比恶性营养不良为好,住院病死率约在1%~2%。年长儿稍高,恢复较慢。婴幼儿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简介

  本病常见,系由系统性高血压引起,为西方国家导致终末肾衰竭的第2位疾病(约占25%),我国发病率也在日趋增多。本病可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benign 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及恶性小动脉性硬化症(malignant arteriolar nephrosclero

关于原发性肾性葡萄糖尿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原发性肾性葡萄糖尿的治疗方案:  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某些可能发生低血糖和酮症的病人应予补糖治疗。为了预防低血糖,可给患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饥饿,妊娠期注意加强营养,多餐饮食。继发性肾性糖尿,主要是治疗其根底疾病。  2、原发性肾性葡萄糖尿的预后及预防:  (1)预后:原发性肾性糖尿

关于小儿肾母细胞瘤的预后介绍

  肾胚胎瘤全部切除的治愈率约为47%,手术后放射治疗可增加存活率达60%,随患儿年龄大小和肿瘤的分期而增减。对肾母细胞瘤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是:  1.患儿的年龄 根据广泛的经验,2岁以下的小儿,尤其1岁以下的婴儿治疗后不复发者远远超过较大年龄的儿童。  2.肿瘤的大小 当然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越

关于-肾硬化症的饮食注意事项介绍

  1,绝对禁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4,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5,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6,忌食煎炸食品。  7,不吃巧克力。  8,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9,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药物治疗

  如能将血压满意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20.0/13.3kPa(150/100mmHg)],则脑、心、肾等并发症不易发生,充分地控制血压能够预防、稳定,甚至逆转高血压肾损害。晚近。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报道亦显示: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能避免老年人发生高血压肾损害和减少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病理病因

  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是由长期未控制好的良性高血压造成,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病变越重。动脉病变主要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及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壁肌内膜增厚,由它们造成缺血性肾实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