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病性贫血的病因

1.转移癌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肺癌、肝癌、乳癌肾癌、前列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几乎所有癌肿都可转移至骨髓。 2.造血系统肿瘤①干细胞疾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②非干细胞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等。 3.感染、炎症细菌性(结核菌、葡萄球菌、伤寒菌等)、真菌(组织胞浆菌)等。 4.代谢性疾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储积病(Gaucher病)、单核吞噬系统遗传性缺陷病(骨硬化症)等。 上述病因通过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阅读全文

骨髓病性贫血的病因

  1.转移癌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肺癌、肝癌、乳癌肾癌、前列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几乎所有癌肿都可转移至骨髓。  2.造血系统肿瘤①干细胞疾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②非干细胞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

骨髓病性贫血的治疗

  1.治疗原发疾病为主但此类病人需用化疗时一般要用常规剂量的1/2~1/3比较安全,以避免骨髓受到严重抑制。  2.支持治疗贫血严重及血小板减少并伴有出血倾向时适当输血及输注血小板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补血药一般无效  3.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骨髓纤维化时可试用。  4.脾切除出现巨脾脾功能

骨髓病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1.有引起骨髓浸润性贫血的原发疾病。  2.一处及多处骨痛骨质破坏及高钙血症相的症状和体征。  3.贫血伴无确切原因可解释的肝脾肿大。  4.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5.骨髓代偿性活跃或“干抽”,骨髓穿刺或活检找到转移瘤细胞。  6.X线检查示骨质破坏。

骨髓病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1.大多数呈正细胞性贫血,可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2]。2.血涂片可见明显的红细胞大小不等和异形红细胞增多。血片中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3.骨髓涂片和活检可发现原发疾病的表现。癌肿转移者可在片尾找到成团出现的癌细胞。4.X线骨骼摄片,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肿瘤骨骼转移病源。

骨髓病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骨髓受肿瘤或异常组织[3]的浸润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发生贫血。因骨髓-血液屏障(bonemarrow-bloodbarrier)受破坏出现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2.髓外造血骨髓被侵犯后,体内可能发生代偿性髓外造血因某种因素使癌症患者EPO产生增多也可激发髓外造血,主要场

骨髓病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超过50×109/L但红细胞和血小板无改变粒细胞有中毒性颗粒及空泡形成等中毒性变化,为暂时性白细胞增生反应,原发病经治疗去除后,血象变化随之恢复正常。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有巨大脾脏,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碱性磷酸酶(NAP)

骨髓病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1)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常因原发疾病的症状突出而掩盖继发性贫血的表现,也可能以贫血及骨痛为首发症状而缺乏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2)贫血是重要常见症状:轻重不一进行性加重,贫血程度与肿瘤大小范围及骨髓浸润程度无明显相关用叶酸、铁剂、维生素B12等治疗无效,合并感染可以加重

骨髓病性贫血的流行病学

  骨髓浸润最常见的原因是肿瘤,贫血又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无论有否转移均可发生,其贫血的发病率约为29.3%~42.98%,骨髓内血运丰富,是癌肿较易血行转移的组织之一,有时骨髓是首发或惟一的转移部位,其发生率与病期早晚及肿瘤类型有关。原发病可在乳腺、肺、肾、前列腺、胃肝、结肠、子宫等处,几乎各种

骨髓病性贫血的治疗及流行病学

  治疗  1.治疗原发疾病为主但此类病人需用化疗时一般要用常规剂量的1/2~1/3比较安全,以避免骨髓受到严重抑制。  2.支持治疗贫血严重及血小板减少并伴有出血倾向时适当输血及输注血小板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补血药一般无效  3.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骨髓纤维化时可试用。  4.脾切除出现巨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因分析

  1.病毒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2.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3.化学物质苯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粒和红白血病为住。  4

简述骨髓痨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治疗基本的疾病特发性病例采用支持疗法如果贫血引起心血管症状宜输血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使用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和皮质激素以期增加红细胞生成或减少其破坏但疗效有限羟基脲(500mg/d或隔日)在大多数病例起到缩小脾脏和增高红细胞数然而需6~12个月奏效。专家以中医血细胞再生疗法治疗骨髓痨性贫血,血细胞再

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unemia)是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尤在育龄期妇女和婴儿多见.实验步骤 1. 缺铁的原因:(1) 摄入不足(2)铁的吸收不良(3)铁的需要量增多(4)铁丧失过多2. 铁缺乏的后果:铁的缺乏对血

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unemia)是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尤在育龄期妇女和婴儿多见.实验步骤 1. 缺铁的原因:(1) 摄入不足(2)铁的吸收不良(3)铁的需要量增多(4)铁丧失过多2. 铁缺乏的后果:铁的缺乏对血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铁摄入不足膳食中铁不足营养不良,偏食需要量增加生长较快婴幼儿,青春期妇女,妇女妊娠期、哺乳期吸收障碍胃炎及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慢性腹泻,化学药物影响铁丢失过多月经过多,妊娠失血泌尿系失血 血尿,血红蛋白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各种出血性疾病的出血

分析骨髓痨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曾有假设认为骨髓痨性贫血是有功能的造血组织数量减少的结果与基本疾病有关的代谢缺陷以及某些病例中出现的吞噬红细胞作用等其他因素亦曾考虑与发病有关然而从未被证实。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癌肿从原发部位向骨髓转移(较常见的原发部位是乳腺前列腺较少的是肾肺肾上腺或甲状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晚期真红慢粒白血病骨髓

关于骨髓痨性贫血的检查方法介绍

  骨髓痨性贫血通常为中度严重特点为正细胞性但也可能呈稍大细胞性红细胞造血测定结果正常或在某些病例可增高红细胞的寿命常缩短在形态上大小和外形的差异都很大;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大多数为幼红细胞)和未成熟白细胞多见幼白红细胞增多是用来指此类细胞的出现既可能是骨髓窦状隙破裂造成的较不成熟细胞的释放亦可能是髓

碍性贫血的血常规、骨髓象检查

1)血常规:呈全血细胞减少,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急性再生障碍贫血血红蛋白随贫血的进展而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0.01,绝对值<15×109/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升;血小板数<20×109/升。慢性再生障碍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O.01,但绝

缺铁性贫血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1.血象:Hb↓↓、RBC↓,其它大致正常。Ret增多或正常。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骨髓象: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小,边缘不规整,胞核小而致密,胞浆量少,着色偏碱。其它大致正常。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的病因分析

  MM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等因素有关。近年研究发现,C-myc基因重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产物淋巴因子特别是白介素-6分泌的调节异常,与MM发病有关。   MM引起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有:   1.大量轻链蛋白引起肾小

海洋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珠蛋白链的分子结构及合成是由基因决定的。γ、δ、ε和β珠蛋白基因组成“β基因族”,ζ和α珠蛋白组成“α基因族”。正常人自父母双方各继承2个α珠蛋白基因(αα/αα)合成足够的α珠蛋白链;自父母双方各继承1个β珠蛋白基因合成足够的β珠蛋白链。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肽链合成障碍导致发病。地中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

  再障的发病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药物  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2.化学毒物  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

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病因

  ⒈各种外伤及外科手术时的出血;  ⒉食道或胃底静脉破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⒊宫外孕、前置胎盘或分娩时的各种妇产科大出血;  ⒋内脏特别是脾、肝等脏器破裂时的出血;  ⒌大量肺或支气管咯血;  ⒍炎症、肿瘤等侵蚀血管壁引起的突然大出血;  ⒎各种止血机制有缺陷的疾病,特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

肾性贫血的病因病理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损害而引发的。随着慢性肾病病情的不断恶化进展,当病人肾脏受损严重,血肌酐值大于308μmol/L(3.5mg/dl)时多会伴发肾性贫血。  哪些因素可能引发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呢?当肾功能开始受损时,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总量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关于恶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恶性贫血的病因为胃黏膜萎缩,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多见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南欧、亚洲及非洲人中均很少见。国内曾有少数报道。多数患者的血清、胃液中可检查出抗胃壁细胞抗体,故认为恶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贫血的发生是遗

骨髓炎的病因分析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从感染组织扩散而来,包括置换关节的感染,污染性骨折及骨手术

铁利用性贫血病因分析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

关于骨髓痨性贫血的基本信息介绍

  骨髓痨性贫血是由于异常或非造血的细胞浸润和替代正常骨髓而引起的贫血此类贫血的特点为血涂片上出现正常色素,大小不均的红细胞,并见异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亦可见未成熟的粒细胞。当骨髓被浸润性癌肿,肉芽肿性或脂质沉积病变所取代或骨髓纤维变性时可发生上述变化。

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  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  影响因素:  ①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因此小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所以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都可存在这类因素。  ②胎儿与母体,或于双胎中的另一胎儿进行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