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介绍

1.病史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 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即可诊断。......阅读全文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介绍

  1.病史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  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基本信息介绍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分析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周,可持续至8~12周。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

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相关介绍

  1.喂养与护理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

怎样预防母乳性黄疸?

  母亲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婴儿出生后,母亲也需继续注意饮食健康,密切观察婴儿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黄疸肝炎的诊断标准介绍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二、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均明显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显著增加。  三、血清酶测定  ①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

简述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2、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

关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治疗介绍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是一种由梗阻引起的病理状态,明确病因才能解除梗阻,减轻黄疸。肝功能检查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梗阻原因和定位诊断。  二、治疗  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引流胆道,缓解胆道内压,解除黄疸,如情况许可,尚应去除病因,行根治性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

关于黄疸实验诊断的基本介绍

  黄疸实验诊断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查对黄疸发生的原因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学、尿液、粪便及免疫学检查等。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的一种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其发生原因多样,通过实验室诊断有助于鉴别病因。

关于核黄疸的鉴别诊断介绍

  1.核黄疸前期:黄疸渐加深,反应差、嗜睡、吸奶无力或拒奶,未结合胆红素增高〉256.5umol/L(15mg/dl)。  2.核黄疸第一期(警告期):与核黄疸前期症状相同,但严重得多,未结合胆红素〉427.5umol/L(〉25mg/dl)。  3.核黄疸第二期(痉挛期):呻吟、尖叫、凝视、眼球

关于体质性黄疸的症状体征和诊断依据介绍

  一、症状体症  1.可无明显症状;  2.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  3.部分病例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  4.肝脾无肿大。  二、诊断依据  1.青少年发病,随年龄增加,黄疸逐渐减退,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黄疸,疲劳、饮酒、感染或 月经 期黄疸加重。  3.苯巴比妥或导眠能可使黄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鉴别的介绍

  (一)诊断要点  对于肝癌诊断已明确的患者,本病的诊断不难,肝癌患者出现皮肤、巩膜、小便黄染,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或未见皮肤、巩膜、小便黄染,仅有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即可诊断。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尿胆红素阳性,见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色,为阻塞性黄疸;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以结合

关于阿司匹林性哮喘的诊断标准介绍

  当哮喘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阿司匹林哮喘的可能:   (1)典型的由阿司匹林诱发的呼吸道症状;   (2)伴有慢性鼻炎;   (3)反复出现的鼻息肉;   (4)需收住ICU病房的突然发作的哮喘。   尽管目前还没有诊断阿司匹林哮喘的金标准,但对于哮喘患者,若出现阿司匹林不耐受的

关于阻塞性黄疸的实验室诊断

  生化学和免疫学的癌瘤标志,如癌胚抗原(CEA)、CA19-9、铁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有助于癌性阻塞的病因诊断,但均非特异性。血液:血清转氨酶一般无明显增高,在伴有继发性肝细胞损害时可轻度或中度升高;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在完全性胆道阻塞时,可达510/μmol/L(30mg/dl)以上,其中结

关于梗阻性黄疸的基本介绍

  梗阻性黄疸又称外科性黄疸,是临床较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胆汁淤滞、酯型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的黄疸。由于胆汁及其诸多成分不能流入肠内(尤其是完全性梗阻者),导致胆管内压升高、肝血流改变及一系列包括体内生物化学、免疫功能及其他

关于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介绍

  因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或)肝小叶结构破坏,致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反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疸。特征:  (1)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深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  (2)血中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

关于戒断性痫性发作的诊断标准介绍

  1.酒精戒断状况下偶尔血糖显著降低;还可出现正常血糖性酮症酸中毒。  2.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和程度不等,血钠改变不常见,如有改变升高比降低多见。血氯、血磷也有同样的变化,约有1/4的患者血清钙和钾降低。多数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低镁血症、低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pH升高。  3.常规行腰穿检查,对急性戒酒综

关于单纯性疱疹的诊断标准介绍

  ① 发热及表现其他全身症状的小儿,如同时出现小泡状皮疹,应疑及本病。特别要重视口唇及其附近的皮肤和粘膜,如见颊内和牙龈发生小滤泡或小溃疡,更属可疑。  ② 可从局部病变(包括水泡液、咽拭子、脑脊液等)在4天内分离病原毒。如无条件作病毒分离,可将水泡内容物接种于兔的角膜划痕,如检查角膜细胞涂片时看

关于甲亢性肌病的-诊断标准介绍

  一.急性甲亢性肌病  根据患者有甲亢病史及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二慢性甲亢性肌病  1.有甲亢和肌病两方面的临床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摄 131I率、T3和T4值高于正常;血、尿中肌酸增高;肌电图显示为非特异性肌病图;肌活检符合肌源性疾病。  3.甲亢治疗效果显著。  4.患者多为中年

关于免疫性肾炎的诊断标准介绍

  一、当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免疫性肾炎的可能。  1、水肿伴尿检异常,包括蛋白尿、、管型尿等。  2、高血压合并尿检异常。  3、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极度贫血等合并尿检异常。  4、不明原因的血尿。  5、在体检或其它疾病常规尿检时发现原因不明的尿液异常。  二、免疫性肾炎一般需做下列检查以

关于过敏性哮喘的诊断标准介绍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2008年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哮喘病的诊断标准是: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

诊断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依据

  有以下临床特点可考虑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1.有以上临床表现。  2.胆红素浓度逐渐升高,一般在171/μmol/L(10mg/dl)左右,多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个别可超过513μmol/L(30mg/dl)以上,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占血清总胆红素>60%。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  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黄疸,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可有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  2.

关于体质性黄疸的基本信息介绍

  体质性黄疸是先天性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障碍所致的慢性黄疸,主要表现长期持续性或波动性黄疸、轻微或无症状和肝功能多正常。体质性黄疸又名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和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甚少见。

关于辨析阻塞性黄疸的基本介绍

  辨析阻塞性黄疸,通常将其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三种。老人如出现黄疸应多想到以上疾病,并应及时就医作出正确诊断,以便进行有效治疗。黄疸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根据黄疸发生机理和常见的病理类型,通常将其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三种。一项调查表明,在65~89岁老年黄疸病人中,阻塞性黄疸占

关于辨析阻塞性黄疸的特点介绍

  黄疸(无论由何种疾病引起)的共同特点是:(1)巩膜(白眼珠)和皮肤发黄,早期呈金黄色,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2)尿像浓茶样,系血中胆红素增高的原因;(3)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乃因胆管受阻粪便不能被胆汁染黄造成;(4)皮肤瘙痒,是胆盐沉积在皮下刺激末梢神经的结果;(5)心动

关于体质性黄疸的简介

  临床根据血清胆红素增高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UCHB)和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高结合胆红素血症CHB)。  体质性黄疸由于长期存在持续性或波动性黄疸,常误诊为慢性肝炎或慢性胆道疾病,甚至有误行不必要的手术。临床上与其他类型黄疸的鉴别甚为重要

关于鼻源性脑脓肿的诊断标准介绍

  1.额叶脑为相对静区,发病症状轻而缓慢呈无症状期。急性者类似化脓性脑膜炎,常很快死亡;慢性期显形症状为:一般脑炎症状、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性症状。  2.先发烧,前额头痛,有恶心和呕吐,继而神志郁抑,反应迟钝,头痛仍重,约2~3周或更长时出现颅内占位性症状,头痛增剧,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局灶症状主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诊断标准介绍

  单纯性疱疹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下各点提示疱疹性脑炎的可能:  1.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先有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表现,往往起病数天之后才有发热,以头痛、发热或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  2.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脑实质受损征象;若唇上部有疱疹性损害

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介绍

  中老年患者,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CT或MRI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脑部有腔隙性病灶,可作出诊断。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基本采用临床、病理及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为:  1.发病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