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畜共患病项目”看人类基因组的独特之美

从两克重的大黄蜂蝙蝠(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到重达数吨的鲸鱼,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6000多种哺乳动物差异很大。在过去的1亿年里,它们几乎适应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环境。现在,“人畜共患病项目”已对现存240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多样性进行了编目。项目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特刊上发表的11篇论文,可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基因组中具有功能的部分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健康和疾病的。 “人畜共患病项目”旨在对哺乳动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并比对。研究人员以此确定了哺乳动物物种数百万年进化中最为保守或不变的基因组区域。这些区域虽然不产生蛋白质,但可能包含指示蛋白质在何时、何处产生以及产生多少的指令。而这些区域的突变在疾病的起源或哺乳动物物种的独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确定至少10%的人类基因组是有功能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变异可能在罕见和常见的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中发挥作用。在其中一篇论文中,对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研究发现了人类基因组进......阅读全文

苛养菌人畜共患菌

苛养菌·嗜血杆菌1、分类共17个菌种,常见的有:u 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u 副流感嗜血杆菌(H. parainfluenzae)u 溶血嗜血杆菌(H. haemolyticus)u 副溶血嗜血杆菌(H. parahaemolyticus)u 杜克雷嗜血杆菌(H. ducrehi

Nature:蝙蝠生境变化促使人畜共患病毒的出现

  人畜共患病外溢是指一种病原体从动物传播至人类,一般需要通过某种中间宿主。亨德拉病毒便是其中一种,这是一种通过蝙蝠传播的病毒,主要感染大型果蝠(澳大利亚狐蝠)。亨德拉病毒不会导致蝙蝠死亡,但能传播给马,然后从马这个中间宿主再传给人类,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  2022年11月16日,美国蒙大拿州立

《自然》:蝙蝠生境变化或促使人畜共患病毒出现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警告称,科研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变化或促进了病原体从蝙蝠溢出到其他动物。 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对采集自澳大利亚的数据开展的一项分析显示,食物短缺和自然生境丧失使得蝙蝠在人类居住地区持续存在,导致亨德拉(Hendra)病毒(一

上海黄浦江上游死猪采样-检测病原不属人畜共患

  从上海市农委获悉,黄浦江上游松江段水域漂浮死猪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会同松江区动物疫控中心,现场采集了死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扁桃体等内脏样品共5套。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了六种病原,包括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

人畜共患“琅琊”病毒致死率40%以上,中国两地已出现病例

近日,全球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NEJM)发表了一项中国和新加坡科学家合作的通讯文章。文章称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人类的新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亨尼帕病毒是亚太地区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新兴病因之一,致死率在40%至75%之间。目前还没有针对亨尼帕病毒的疫苗

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人畜共患病种类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鼠疫、猪丹毒、猪水疱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旋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Host traits shape virome composition and virus transmission

上海建立人畜共患病检测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联合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建立宠物(犬猫)狂犬病、结核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人畜 共患病检测技术方法。据悉,新发现的人类传染病大约3/4属于人畜共患病,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病成为全人类关心的话题,与经典方法比对,上海成功

科学家揭示蝙蝠飞行及免疫适应性相关机制

  中外科学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组学研究近日在《科学》上在线发表。科学家对两种不同类群的蝙蝠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蝙蝠飞行及免疫系统的适应性相关机制,阐明不同蝙蝠类群的分子多样性机制,为蝙蝠及其它哺乳动物在生物学及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

“人畜共患病项目”揭示人类基因组独特之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02.shtm

新研究:为什么病毒不会让它们原来的宿主生病

  大多数专家认为,导致全球70000多人死亡、130多万人患病的冠状病毒很可能起源于蝙蝠。病毒从蝙蝠"跳"到了另一个物种,比如穿山甲,然后又"跳"到了人类。为什么这种病毒没有让蝙蝠或穿山甲生病?事实证明,病毒是复杂的,有时还是致命的。  1、这种新病毒与其他冠状病毒有何不同?  冠状病毒科包含大约

上海成功建立5种人畜共患病检测法

  记者12月3日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联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建立宠物(犬猫)狂犬病、结核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5种人畜共患病检测技术方法,与经典方法比对,证明其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研制出弓形虫快速诊断试剂盒;完成新兽药申请书1项;申报国家ZL2项

从“人畜共患病项目”看人类基因组的独特之美

  从两克重的大黄蜂蝙蝠(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到重达数吨的鲸鱼,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6000多种哺乳动物差异很大。在过去的1亿年里,它们几乎适应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环境。现在,“人畜共患病项目”已对现存240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多样性进行了编目。项目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特刊上发表的11篇论文,可帮

蝙蝠流感病毒能传染给人类?我们是否应该担忧?

  2012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蝙蝠流感病毒,虽然发现的均为甲型流感病毒,但其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似乎与其它甲型流感病毒并不相同,这就让研究人员非常奇怪,考虑到人畜共患病的恐惧,即便从动物到人类,比如禽流感等,研究人员会进行相关研究来阐明这些病毒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取得了

CIA约谈美流行病学家-曾是石正丽合作伙伴

  5月2日,美国《商业内幕》杂志专栏报导,曾与武汉实验室的科学家合作过的美国研究人员,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约谈过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流行病学家乔纳 马泽特 Jonna Mazet,给出了冠状病毒泄露的可能性极小 Extremely unlikely 的4个原因如下:  原因一:实验室的样本与新的冠状

受灾地区暂无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报告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自6月18日强降雨以来,农业部和相关省份农业部门按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Ⅳ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强化灾情调度和应急值守,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畜禽圈舍、养殖鱼塘,与基层群众一起,扎实做好强降雨天气应对和防灾减灾工作。  种植业方面:灾害发生后,有关地区农业部门

甘肃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人畜共患病, 是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受到饲养方式转变、动物流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等影响,我国人畜共患病流行呈上升趋势,不但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给畜牧、饲料等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引起社会恐慌。   为了有效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提高甘肃省畜牧业生产能力,

警惕!瑞典田鼠中发现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名为“格里姆瑟病毒”(Grimso Virus)。他们对在瑞典厄勒布鲁市格里姆瑟地区附近捕获的大约260只堤岸田鼠的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在该种田鼠中的传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这一发现已于6月1日发表在《病毒》杂志上。

首个全球蝙蝠病毒传染人风险图出炉

  最近,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合作,收集了超过110年的数据,编绘出首个全球蝙蝠病毒传染人类风险地图。  该图显示,西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是蝙蝠病毒传给人类的高风险区,而西非为风险最高的“热点”。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病毒从动物中“溢出”会导致新兴疾病出现,在已知的人类新兴传染病(EIDs

蝙蝠作为病毒自然宿主的秘密!

  Nature丨王林发等讨论蝙蝠作为病毒自然宿主的秘密——宿主防御与耐受平衡  近几十年出现的亨德拉、尼帕、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以及当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几乎都与蝙蝠有关,蝙蝠寿命长,肿瘤发生率低,且具有携

英国皇家学会呼吁建立国家传染病研究机构

  缩短对出现大面积传染病暴发的响应时间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在线呼吁: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国立传染病研究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以便有效研究人畜共患疾病。英国皇家学会认为,这一机构的成立有利

“全球大流行病预警系统”-建立,能拯救世界吗?

  经过近半年的确认,遗传学家、被誉为“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先驱”的埃里克·兰德,于6月2日宣誓就任总统科学顾问和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  通俗地说,“OSTP主任”相当于中国科技部部长。在美国新总统拜登推动下,这一职位首次提升至内阁级别。相较于此前任何一任OSTP主任,这可能使埃里克·

《JV》蝙蝠细胞不会感染SARSCoV2的原因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蝙蝠细胞有特定的分子屏障来应对SARS-CoV-2的复制病毒学杂志美国微生物学会的出版物——包括巴塞罗那大学生物学院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所(IRBio)讲师、生态流行病学研究专家Jordi Serra-Cobo的参与。这项研究是在欧洲

欧盟发2017/2018人畜共患病细菌抗菌素耐药性报告

  2020年3月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2017/2018人畜共患病细菌抗菌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总结报告。  2017-2018年期间,欧洲食品安全局和欧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共同分析了28个欧盟成员国提交的人畜共患病细菌的抗

病例分析:三名患儿共患何病?

 例1男性,3岁9个月,关节肿痛35个月,间断发热、腹泻14个月,便血5 d入院。 曾就诊于风湿病科,考虑为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细菌性痢疾,予头孢类药物(具体不详)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病情无好转。加用布洛芬、泼尼松及甲氨蝶呤(具体量不详)治疗后关节症状曾一度缓解,但关节炎反复发作,

基因测序表明生态因素影响蝙蝠视觉

  蝙蝠是夜间环境里最大以及最引人注目的哺乳动物之一。最新对蝙蝠视觉分子基础的研究表明,蝙蝠视觉进化与蝙蝠生态之间存在联系,但这种视觉能力的具体性质和程度尚未确定。   此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贝琳达·张(音译)及同事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文章称,他们为更好地捕捉蝙蝠视蛋白基因中的生

基因传承: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

  进化允许动物通过偏爱那些有优势帮助它们生存的动物来适应环境。如果它们存活的时间足够长,能够生孩子,它们就会通过基因把这种优势传给下一代。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适应。   动物已经适应了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所以它们不必互相竞争。   大约5.3亿年前,所有的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他

新发现:为什么源自蝙蝠的病毒如此致命?

  近年来,无论是SARS还是MERS,是埃博拉病毒还是马尔堡病毒,亦或是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2019-nCoV,都非常“巧”地源自于蝙蝠。但是,这并不是随机的巧合事件。  在《蝙蝠十问》一文中,我们介绍了十个与蝙蝠相关的问题。就在上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在eLife上发表了一篇新的论文

新发现:蝙蝠是已知唯一使用偏振光导向哺乳动物

  蝙蝠其实也没那么“瞎”?发表在7月23日(北京时间)英国《自然·通讯》上的一篇动物学研究显示,雌性大鼠耳蝠能够使用偏振光来进行定向。这让蝙蝠成为至今为止我们知道的唯一一个可以使用天空中光线的偏振模式来导向的哺乳动物。  动物在定位和导航时,会使用各种感官信息,例如太阳和星星的位置,地球磁场的强度

关于疼痛和抑郁共患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2亿人口正在受到慢性疼痛的折磨。这些患者伴随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疼痛有积极的作用,警告机体组织器官可能有潜在的危险。然而在有中枢机制参与的慢性疼痛中,疼痛的持续存在却超越了它的生物有效性,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打折扣。 抑郁是伴随无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