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植入装置可智能控制药物释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42.shtm ?研究人员展示了戈尔韦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柔性机器人植入物。图片来源:玛蒂娜·里根/美国科学促进会Eurekalert网站科技日报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科学·机器人学》杂志30日报道,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详细介绍了医疗设备技术的一项突破:他们创建了一种智能植入式装置,可在给药的同时感知药物何时开始被排斥,并能借助人工智能(AI)改变形状以调整释放的药物剂量,同时还可减小疤痕组织的影响,该技术可为患者提供智能、持久、量身定制的治疗。研究团队最初开发的第一代装置,没有考虑到不同患者个体反应不同,最终导致疤痕组织将其包裹起来,妨碍了装置的应用。此次,他们利用AI技术使装置能够对植入环境作出反应,并有可能减少疤痕组织的形成......阅读全文

柔性植入装置可智能控制药物释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42.shtm   ?研究人员展示了戈尔韦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柔性机器人植入物。图片来源:玛蒂娜·里根/美国科学促进会Eurekalert网站科技日报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

生理盐水“驱动”可植入柔性电池

  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植入体内的电子器件出现电池电解液渗漏问题了。中国研究人员新近研制出一种柔性电池,电解液竟然是医院里常用的生理盐水。   这项工作由复旦大学王永刚教授等人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化学》(Chem)杂志上,这是美国细胞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化学期刊。

可植入超声装置帮助化疗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肿瘤

  最近来自法国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超声装置并且对15名出现复发的成胶质细胞瘤病人进行了实验装置检测,科学家开发这种装置的目的在于突破血脑屏障帮助化疗药物到达脑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解释了这种超声装置的工作原理:

新型可植入电子装置可能改变医学

  目前,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电子装置,当其植入体内后会变软,并能抓住3D物体,如大型组织、神经和血管。这些生物自适应、有弹性的晶体管有一天可能会帮助医生了解更多体内发生的事情,并促进身体的治疗。  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国际材料领域顶尖刊物《Advanced Ma

大脑植入装置或可修复受损记忆机制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报道,科学家一直采用各种方式研究人类的大脑,不仅要揭示大脑机能背后的秘密,同时还希望帮助人们找回遗失的记忆。几周前,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报告称他们研发出一种药物,不仅可有效治疗癌症,同时还可帮助修复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老鼠的记忆。3月,澳大利亚科学家宣布在超声波扫描大脑之后

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获进展

  脑机接口是重要脑功能探索和重大脑疾病诊治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国际脑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工具,是解决高位截瘫、渐冻症、失语症等难治性神经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机物”三元共融万物感知的核心技术。然而,当前脑机接口技术面临“带宽不足”、“植入创伤大”、“长期记录稳定性差”三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

药物释放度检查方法

照溶出度测定方法项下进行,但至少采用3个时间取样,在规定取样时间点,吸取溶液适量,及时补充相同体积的温度为37℃±0.5℃的溶出介质,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患者的MRI检查流程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患者的MRI检查流程图 1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患者的 MRI 检查流程图MRI 利用质子成像,提供解剖学和功能学影像,因其成像清晰且无辐射影响而广受欢迎,也是脑组织、低位脊髓、关节等部位检查的首选。但是一些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s)例如起搏器、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更复杂

心脏装置植入者做CT检查是否安全?

  2008年,FDA发布公告警告临床医生CT成像检查可能干扰电子设备,包括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但是,上述警告缺乏基于真实世界的实践证据。    五年半过去了,研究人员回顾了10年的数据,发现CT扫描并未对植入式电子心脏装置产生干扰。该研究结果与随刊评论一起在线发表于《J

药物释放度的所需仪器

仪器采用溶出度测定法项下所示的仪器装置。

10%的心脏植入装置患者出现并发症

  在线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的一项丹麦研究显示,心脏植入装置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比以前公认的要高,包括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起搏器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装置等。上述并发症不但增加患者发病率和医疗成本,还会增加其死亡率。  研究简介  该研究由丹麦奥胡斯大学医

3800亿基本药物市场待释放

  到2015年用于基层医疗的基本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较20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9%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5月正式实施。   对医药企业来说,基药目录犹如“生死书”般重要。新版基药目录收载药物从2009年版的307种增至520种,

微囊中药物的释放原理

1.释放机理1)透过囊壁扩散释药;2)囊壁溶解释药;3)囊壁降解释药。2.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1)微囊粒径 :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囊径越小释药越快。2)囊壁的厚度:囊材相同时,囊壁越厚,释药越慢。3)囊材的理化性质:孔隙率较小的囊材,释药较慢。常用几种材料形成的囊壁释药速度的比较:明胶>乙基纤维素

药物释放度的基本概念

释放度系指测定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指标,是模拟体内消化道条件,用规定的仪器,在规定的温度、介质、搅拌速率等条件下,对制剂进行药物释放速率试验,用于监测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凡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

直径6毫米磁性给药植入装置问世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官网近日发布公告称,该校研究人员利用硅基海绵和羧基铁粒子,成功研制出直径只有6毫米的磁性给药植入装置,为需大量服药或每天静脉注射的病患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   该装置是将硅基海绵和磁性羧基铁粒子包裹进聚合物层内制成的,将药

FDA批准首个植入性阿片成瘾药物Probuphine

  近日,FDA批准了首个植入性丁丙诺啡Probuphine,帮助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成瘾。  Probuphine是一种皮下植入性的丁丙诺啡,由Titan制药和Braeburn制药联合研发,一次植入能够为患者释放长达六个月的低剂量丁丙诺啡。丁丙诺啡是兼具阿片受体激动和拮抗活性,低剂

新技术用无线电波为体内植入装置充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利用无线电波为人体内植入装置充电的新技术,有望应用于体内给药、监测身体状况等领域。 麻省理工学院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机体组织的无线电波,在1米距离外给埋在猪皮下10厘米的装置充电。如果装置在体表浅层,最远可在38米外无线充电

新型植入装置助科学家无线操控神经元

  摁一下按钮,就可以遥控小鼠的行走路线,神奇吧!这其实是一种超薄的微创植入装置在起作用,通过它就可以用药物和光来控制脑细胞。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研究团队近日在《细胞》杂志网络版上详细介绍了这个革命性的远程控制植入设备,它能让神经科学家将药物注入小鼠

澳开发出不需开颅就可植入脑部的电刺激装置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了一种不需要开颅、通过颈部静脉血管送入脑部的微型电刺激装置。动物实验显示,这种装置可释放电流刺激大脑,用于治疗癫痫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在治疗帕金森病、癫痫、抑郁以及强迫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一种方法是在脑部植入电极,用电流刺激大脑。但这通常需要在患者的颅骨上钻

新技术用无线电波为体内植入装置充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利用无线电波为人体内植入装置充电的新技术,有望应用于体内给药、监测身体状况等领域。 麻省理工学院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机体组织的无线电波,在1米距离外给埋在猪皮下10厘米的装置充电。如果装置在体表浅层,最远可在38米外无

脑脊髓通信植入装置助力瘫痪后运动能力恢复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项神经科学的研究论文指出,一种能恢复大脑和脊髓间通信的植入装置——脑-脊髓接口(BSI),被证明能帮助手臂和腿部瘫痪患者自然站立和行走。该装置还被发现能促进神经恢复,接受测试的患者在植入装置关闭后仍能使用拐杖行走。这项研究结果为恢复瘫痪后的自然运动控制力搭建了一个框

研究人员开发植入大脑装置-可意念触摸感受物体

  英国媒体5日报道,一个由国际专家组建的科研小组日前研发出一个植入大脑的神奇装置,依靠该装置,行动不便人士将来可能实现用意念触摸和感觉眼前的物体,甚至可能恢复行动能力。  研究人员先找来两个猕猴,把电极放置到它们大脑的运动皮质区和躯体感觉皮质区,前者是发出运动信号的区域

药物检测技术释放度测定法

释放度系指测定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指标,是模拟体内消化道条件,用规定的仪器,在规定的温度、介质、搅拌速率等条件下,对制剂进行药物释放速率试验,用于监测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凡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

利用多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电致发光装置

 可弯曲、拉伸的柔性发光材料。 图片来自作者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刘吉和团队描述了一种制造柔性、可拉伸发光装置的3D打印策略,该装置可与软体机器人集成。他们用一个能根据背景改变颜色的软体机器人进行了演示,该策略或能用于开发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可穿戴电子器件和人造伪装。相关研究8月23日发表

美尝试通过脑部植入神经装置恢复脑损伤者记忆

  头部受伤会使脑神经受损,导致记忆缺失,这种记忆缺失能否恢复?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署(DARPA)正在尝试能否通过脑部移植的途径,比如植入一种类似于探头的神经装置,帮助那些创伤性记忆缺失的病人恢复记忆。   在DARPA官方网站上,一份名为“恢复主动记忆”(Re

特殊荧光纳米粒子用于药物控制释放

  诊疗纳米医学(Theranostic nanomedicine)是随着纳米生物医学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分支。集医学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在新型诊疗纳米医学领域如生物影像、 疾病的协同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纳米医学的前沿领域。然而,发展具有诊疗功能的多功能的药物体

“新型药物可控释放材料”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6月11日,院高技术局在北京组织专家对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型药物可控释放材料”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会专家组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奚廷飞院长、上海其胜生物材料研究所顾其胜所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樊玉波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刘玉杰教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王

药物释放度检测法结果处理及判定

结果处理及判定结果处理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测定方法,计算每片(粒)的释放量。释放量测定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式中,A为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D为稀释倍数;V为溶出介质体积(m)为百分吸收系数;L为吸收池光路长度(cm);W为供试品的标示量(规格,g)。2.结果判定除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判

新型电控药物释放技术或可有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当今在疾病治疗中需要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危险,当药物在机体所有部位处于激活状态后副作用就会相应而生,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ACS Nano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青岛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靶向运输药物的方式,其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研究者Cui表示,我们开发

一种轻薄柔性的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植入物面世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兰伟课题组联合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余存江和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凯荣,研究了一种轻薄、柔性的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植入物,兼具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该器件全部由绿色、安全、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构成,工作任务完成后可在生物体内完全降解被吸收,经自然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