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获新突破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中国原创研究成果,一项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专家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的相关论文《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临床研究》。 《JAMA》影响因子120.7分,是由美国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临床医学杂志,于1883年创刊,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和《英国医学杂志》并称全球四大医学名刊。这是中药相关论文首次发表在世界专业顶尖杂志上,受到广泛关注。 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正式在北京发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张伯礼、张运、吴以岭、韩雅玲,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Eric D.Peterson)教授等来自海内外......阅读全文

我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获新突破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中国原创研究成果,一项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专家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的相关论文《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临床研究》。  《JAMA》影响因子120.7分,是

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获重要进展

  我国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记者近日从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获悉:该医药研究院联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承担的这项基础研究,经过项目组专家

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领导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评选出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进行表彰。在本年度获奖项目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为第一完成人、以岭药业子公司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中医脉络

原创性中医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脉络论》首发

  2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主审、吴以岭主编的全面阐述中医脉络理论的原创研究成果――《脉络论》首发式在京隆重举行。  该书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共210万字,集中反映了吴以岭院士主持的由国内8家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

实验证实脉络学说可指导血管病防治

  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高峰论坛暨《脉络论》首发式2月13日在京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等出席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主审、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主编,全面阐述中医脉络理论原创研究成果的《脉络论》专著,集中反映了由吴以岭领

“真实世界研究”发布通络药疗心血管病真实作用的新数据

  “真实世界研究”发布通络药物治疗心血管病真实作用的新数据  科学网讯 (记者 高长安 彭碧瑶) 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来自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在大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分论坛上介绍了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真实世界研究”概况。吴教授表示,“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显示:患

“高敏感”心肌标志物早诊早治急性心梗

   急性胸痛作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作为急性胸痛种类之一,高居致命性胸痛病因首位。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有数据指出,出现胸痛症状的患者中,有一半属于毫无征兆的AMI,是常见的由心脏供血血流急性阻塞导致的危及生命

杨跃进主持课题为心梗后用药找到标杆

  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主持的“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研究结果为心梗后医生用药找到标杆,可有效解决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难题。  目前治疗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展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

张伯礼院士:理论为先,循证为王,推动中医药发展

  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张伯礼、樊代明、刘德培、张运、吴以岭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海内外10万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大会。张伯礼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张伯礼院士在大会致辞时强调:“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加强

“高敏感”心肌标志物助力急性心梗早诊早治

  (2016年12月9日 北京)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约每10秒即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构成的41%[1],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其突发性和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及人民生命健康,有效防治AMI已

急性心梗治疗进入新时代

  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死亡率在1986-2011年25年间降低75%,但总体上,心梗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很高。在ACC2012年科学年会上,Braunwald教授(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告诉我们急性心梗治疗将进入新时代。    预防致死性心肌再灌注损伤:远程

中药国际化突破:通心络治疗血管病变引《自然》杂志关注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领衔的“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于3月29日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年会上公布,该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研究结论表明应用通心络治疗可延缓颈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应在学科前沿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吴以岭院士       “实践证实,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一定要保持中医的整体思维优势,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对所有创新药物要做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循证研究。”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吴以岭认为,在高科技条件

女性更易受急性心梗“死亡威胁”

  此前有研究认为,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育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小于男性。不过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表明,此类疾病对女性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澳大利亚医学杂志》近日刊登报告说,悉尼大学科研人员对澳大利亚41所医院2898名“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的

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病研究

  吴以岭院士指出,中医学是基于临床实践而发展壮大的,中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应该站在学科前沿,以重大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理论创新、临床疗效改进和创新药物研发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其中,临床实践是基础,理论假说为指导,治疗方药为依托,临床疗效为标准。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吴以岭院士和团队开展了两项国家973

三药联用-有效恢复心梗后心肌血流灌注

  可使急性心梗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有效降低  随着心脏支架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肌梗塞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然而有一个难题却在临床中始终难以解决,那就是很多患者治疗后,心肌并没有恢复有效血流灌注,这也成为了心肌梗塞复发甚至致死的原因之一。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分享一

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约百万-如何预防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100万人,值得警惕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日趋年轻化。  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约百万  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常危及生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我国

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约百万-如何预防

  今天(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100万人,值得警惕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日趋年轻化。  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约百万  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常危及生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

我国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发布

  中国科技网讯 4月7日,中国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在2018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和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中西医结合论坛上发布。指南的颁布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的提高。   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而心肌梗死则是心

冠心病临床用药分析(五)

   【处方3】    美托洛尔25mg,每天2次,口服;    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每天1次,口服;    辛伐他汀20mg,每天1次,晚餐时口服;    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口服;    低分子量肝素5000U,每天2次,皮下注射;    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化,5分钟1次; 

心电图分析:这名患者有没有急性前间壁心梗?

          2016-08-08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                                                          

急性心梗的患者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

   心肌梗死曾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女性群体中。而对这部分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却并不足够多。  近日在2018 AHA(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近20年期间,年轻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急性心梗住院率不断上升。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AHA期刊

重大发现!miRNA可鉴别心梗引起的心肌损伤!

  相信大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期间,一定听过一种很致命的并发症——暴发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心脏的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毒素、药物及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最终可能引起心脏性猝死或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然而,当前心肌炎的诊断仍较为困难,常常需要建立在排除冠心病的基础上,且难以与冠状动脉非

心梗三联检测临床意义

心梗三联包括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其临床意义如下: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

心梗三联检测临床意义

心梗三联包括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其临床意义如下: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

心梗三联检测临床意义

心梗三联包括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其临床意义如下: 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 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

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获突破-通心络2万余例临床证实疗效

  真实世界研究是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药物疗效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新方法,完全针对实际用药情况,通过大量病例观察临床疗效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真实地收集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客观、科学、真实。由于不限制入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能够最大限度还原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真实疗效,也一直被称为药物有效性的

中澳联合启动塞络通胶囊临床研究

  由“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创新中药“塞络通胶囊”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临床研究批件。8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塞络通胶囊”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研讨会。   塞络通胶囊主要由西苑医院、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三方合作研制开发。

第13届全国中医院冠心病介入论坛线上召开

12月11日,第13届全国中医院冠心病介入论坛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以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题,邀请了广东省中医院教授张敏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显、新疆医科大学教授安冬青等教授专家围绕冠心病介入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优势开展专题报告及讨论。在线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

新型生物传感器使急性心梗确诊率更高

  近日,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最新消息,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器的无标超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样机数据取得重要突破,对于心肌梗塞、癌症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上。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