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甲烷微生物同化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成为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已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谢差异。甲烷被甲烷氧化菌氧化过程中,一部分碳被氧化成CO2排放到空气中,另一部分被转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并最终进入土壤成为SOC。而后者较少引起关注。目前,两类甲烷氧化菌在稻田土壤甲烷碳转化的相对贡献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阐释稻田土壤中甲烷碳转化的微生物机制,对于预测稻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和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流域农业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吴金水团队,沿我国东部水稻分布区选择四个气候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采集典型稻田土壤样品(每个气候带选择6个稻田土壤),分析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并设置13CH4示踪模拟培养试验,测定土壤甲烷氧化速率和甲烷碳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热带和亚热带酸性稻田土壤相比,暖温......阅读全文

南京土壤所揭示水稻土大气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机制

  准确估算温室气体CH4的氧化量(汇),既是各国政府全球变化履约的关注点,也是全球变化生物学的研究难点。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甲烷(CH4)浓度极低,仅为百万分之二不到(1.84 ppmv),难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生活。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尚未可知、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土壤氧化大气甲烷的唯一生物汇。  

墨西哥湾微生物“吃掉”漏油甲烷

  日前一项新研究发现,海洋中的微生物几乎“吃掉”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油井里喷出的所有甲烷。  2010年4月到7月之间,位于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BP)梅肯油井发生泄露,大量石油和甲烷汹涌进入海洋。最初学家们粗略估计,墨西哥湾深水中的微生物可能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

南京土壤所稻田甲烷排放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10年来,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密切的甲烷产生和氧化,特别是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被氧化的百分率)研究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华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田间与培养试验,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研究了水稻生长季水分管理对中国江苏环太湖地区典型单季稻田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

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的结果算是土壤微生物呼吸吗

  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的结果不能算是土壤微生物呼吸。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征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呼吸强度、微生物区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分解强度是土壤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案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通常1克土壤中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

甲烷菌产甲烷作用

  产甲烷作用,又称甲烷生成,指微生物合成甲烷的代谢途径。在很多环境中,这是有机物降解的最终步骤。  可以生成甲烷的微生物称作产甲烷菌。这些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古细菌。  产甲烷作用是一种厌氧呼吸。产甲烷菌不能呼吸氧气,而且氧气对产甲烷菌具有致命的毒性。电子传递最终受体不是氧气,而是含碳小分子化合

亚高山地森林土壤甲烷动态观测研究获进展

甲烷是一类重要的温室气体,百年尺度上其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5倍。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甲烷重要的汇,是调控大气甲烷含量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该过程及其汇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普遍存在的大气活性氮沉降的影响。为了深入认识亚高山生态系统的甲烷吸收情况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规律和机制,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人员

南京土壤所北极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变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区平均变暖速度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北极林线(森林和苔原交界线)不断向北推移,导致了苔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发生显著改变,可能会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加拿大的北极苔原试验站为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

南京土壤所北极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变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区平均变暖速度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北极林线(森林和苔原交界线)不断向北推移,导致了苔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发生显著改变,可能会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加拿大的北极苔原试验站为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

土壤测试仪研究土壤PH值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pH值被科学家认为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与发育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仪来测定土壤PH值。在微生物中土壤细菌和真菌分别在偏碱性和偏酸性土壤中占据优势地位。土壤pH值能够通过影响土壤基质的组成、化学性质和利用效率而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受到干扰。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本文根据真菌片段的D

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目的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  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

土壤微生物接种实验流程

相关知识点接种方法:常用的有斜面接种法、平板接种法、液体接种法、试管深层固体培养基的穿刺接种法。接种工具:常用的有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钩、接种圈、接种铲或接种锄、玻璃涂棒等。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

微生物修复土壤低碳环保

  一块被污染过的土地是否只能惨遭遗弃?或许不用那么悲观。自然界最重要的污染物分解者——微生物已逐步被运用到治理土地污染中。  日前,在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土壤修复专家、北京三色微谷集团董事长王立平说,应用他们研发的“三色原菌剂”,可针对性改良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地板结,

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原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步骤:倒平板-制备土壤污水稀释液-涂布-培养-挑菌落。平板划线法步骤: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划线。二、试剂与器材

怎样从土壤中筛选微生物

原理: 目前尚无一种培养基可以养出所有的微生物,但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培养基,其组成份适合所要分离的微生物,而不利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如此一来,即使我们想分离的微生物为数不多,也可以将它们分离出来,这就是选择性培养基。本实验就是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分离土壤微生物,并计数它们的数量以及观察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

南京土壤所贾仲君:与土壤微生物作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增加近10%,但与之相对,每年化肥用量增速却高达51%。养分利用率低下致使我国每年仅氮肥损失就达140亿美元。  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贾仲君课题组发现了氨氧化古菌化能无机自养代谢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祸首”,并暗示研究研制相关硝化抑

南京土壤所贾仲君:与土壤微生物作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增加近10%,但与之相对,每年化肥用量增速却高达51%。养分利用率低下致使我国每年仅氮肥损失就达140亿美元。   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贾仲君课题组发现了氨氧化古菌化能无机自养代谢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祸首”,并暗示研究研制相关硝化抑制剂,

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可迅速分解漏油产生的甲烷

  前不久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不仅对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还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甲烷。不过据环境新闻网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消耗甲烷的速度大大超乎想象,比之前科学家认定的速度要快10到100倍。这些微生物在净化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般来说,甲烷会从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常常会导致土壤退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可以缓解土壤退化,提升土壤生产力,然而其中内在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棉、油、菜等作物产区,但由于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常常会导致土壤退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可以缓解土壤退化,提升土壤生产力,然而其中内在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棉、油、菜等作物产区,但由于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

南京土壤所土壤真核微生物海拔分布研究取得进展

  大型真核生物(如宏观动植物)的多样性一般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土壤原核微生物(如细菌)却并不一定呈现出明显的海拔分布模式。因此,细胞结构与生物尺寸大小的差异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分布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研究员课题组通过454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研究了长白山土壤真核

滨海湿地土壤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甲烷汇获揭示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刘芳华团队在滨海湿地土壤缺氧甲烷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博士后郝钦钦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甲烷和氧化亚氮(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大气浓度关系到

凋落物输入改变对土壤甲烷氧化的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甲烷(CH4)是第二大温室气体,其百年尺度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8-34倍,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约为20%。透气良好的土壤中CH4氧化细菌能够氧化大气中的CH4,被认为是最重要的CH4生物汇。植物凋落物输入变化能够通过影响土壤生物及非生物因子,从而影响土壤CH4氧化过程。然而目前关于土壤CH4

成都山地所在山地森林土壤甲烷动态观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百年尺度上其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5倍。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甲烷重要的汇,是调控大气甲烷含量重要的过程之一。该过程及其汇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活性氮沉降的影响。为深入认识亚高山生态系统的甲烷吸收情况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规律和机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依

科学家解析火星甲烷之谜-土壤变暖或使气体渗入大气

  行星科学家离解开火星甲烷之谜越来越近了。  新的计算结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在这颗行星北半球的夏季探测到了大气中的甲烷气体峰值。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行星科学家John Moores说,在火星上,随着冬天让位给春天,太阳的热量开始让土壤变暖,从而使甲烷从地面中渗

研究绘制非洲土壤微生物地图

   来自10个国家的1000份土壤样本将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大规模土壤微生物调查的基础。牵头该项目的非洲土壤微生物工程,希望这些数据有朝一日能有助于规范该地区的农业操作,以及保护生态系统和农业。  “土壤至关重要,土壤健康与人类和动物生存息息相关。”该项目负责人、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微生物生态和基

微生物将砷“锁”在土壤中

  该成果可有效防治砷从土壤进入作物和水体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攻克干旱区盐碱土砷(As)污染的微生物控制技术难题,相关技术的推广可降低人们来自土壤中砷中毒的风险。这项技术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4月12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向媒体发布这一信息。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概要本实验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实验原理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

让微生物安心回到土壤的家

木瓜硕果累累。万宁市龙滚镇菊花生产基地的工人正在给菊花施微生物肥料。  冬天的海南,依旧暖和。阳光下,东方市感城镇布磨村的800亩有机蔬菜基地,绿意盎然。海南省有机农业协会秘书长蔡明浩从树上摘下一颗西红柿,不洗不擦,就直接吃起来。“特别有记忆中的西红柿味道。”  近年来,病害危及海南省农作物,导致绿

土壤中微生物怎样分离纯化培养

1、土样采集:取10cm左右深层土壤10g备用。 2、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壤1g,放入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均匀,即为稀释10-2的土壤悬液。然后进行十倍梯度稀释,依次制备 10-3、10-4、10-5、10-6 、10-7 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