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与尼泊尔加强环保领域合作

中国科学院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7日在加德满都签署两项合作备忘录,旨在加强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山地灾害和环境所两个单位分别与特里布文大学相关院所签署了这两项备忘录。 到访的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签字仪式上说,目前有几十位来自尼泊尔的科学家和学生在中科院工作和学习,中国愿与尼方一道,为发展尼泊尔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中尼两国应该利用好包括“第三极环境计划”在内的各种平台,加深两国科技合作。 “第三极环境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变化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该地区15亿人口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特里布文大学常务副校长希拉说,全球变暖造成的负面影响没有国界限制,尼泊尔作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特别需要与中国科学院等国际机构进行合作,这些科技领域的合作最终将造福尼泊尔。 签字仪式后,中尼双方举行了“......阅读全文

“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尼泊尔气候环境科考完成

  南亚地区是“第三极环境”研究的重要区域,而尼泊尔是该国际计划实施的重要一站。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地理上,尼泊尔是“第三极”的南缘,海拔跨度从南部的几十米到北部的八千米以上。尼泊尔也是印度季风输送过程中的重要通道,是研究季风对第三极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的地区。  2009年10月

云南大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多国高校共建科研平台

  虽然正值暑假,但记者近日到访云南大学时看到其实验室并未歇息,科研人员正在检测分析来自澜沧江―湄公河的水样,为揭示流域水环境变化、与沿岸国家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奠定基础。  《不列颠百科全书》曾于1946年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5所大学之一。如今,云南大学正处在“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

补品市场混乱食品专家称吃假冬虫夏草等于慢性自杀

  冬虫夏草等高档补品(资料图)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适当、合理地进补,可以增强体质、祛病强身。一提起冬季进补,许多人总认为进补效益与补品价格成正比,于是便买了许多贵重滋补品,比如冬虫夏草、西洋参、鹿茸、燕窝、人参等高档货,价值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可谓一掷千金

第三极环境联合科教中心在京揭牌

  7月6日,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调研。调研期间,王庆林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第三极环境联合科教中心主任姚檀栋共同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三极环境联合科教中心”揭牌。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科协于2016年6月启动

第三极环境联合科教中心在京揭牌

   7月6日,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调研。调研期间,王庆林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第三极环境联合科教中心主任姚檀栋共同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三极环境联合科教中心”揭牌。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科协于2016年6月启

《自然》报道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

  11月11日,《自然》(NATURE)第468期报道了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 TPE)计划”,科学家们聚集一堂,准备通过开展这一国际研究计划来理解和减轻“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以下是全文译文。  环境变化与冰川变

中科院国际合作:量质齐升,引领科学话语权

  编者按:近年来,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推动中国科技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与开放的重要枢纽。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中科院在参与并引领国际研究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议、增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话语权,以及引进国外智力、提升大型科学装置引智与

中国-南盟召开交流研讨会 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5月29日,环境保护部在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中国-南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能力建设交流研讨会。   本次活动是环境保护部继2012年3月首次成功举办中国-南盟国家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交流培训会以来,第二次与南盟国家就环境领域履约能力建设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为期7天的研讨会通过对

中国-南盟召开交流研讨会 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5月29日,环境保护部在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中国-南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能力建设交流研讨会。   本次活动是环境保护部继2012年3月首次成功举办中国-南盟国家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交流培训会以来,第二次与南盟国家就环境领域履约能力建设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为期7天的研讨会通过对

如何实时监测十几亿人口的水源地?|Nature评论文章

  “第三极”是地球上仅次于北极和南极的冰雪储地。这片区域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青藏高原,拥有全世界最高的14座山峰和约1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积和冰岛相当)。其中的融水灌溉了十条大江,包括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恒河、黄河和长江,供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尼泊尔的Tsho Rolpa山谷,

白春礼谈世界科技强国建设: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方面须先行一步,2020年要初步实现“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目标,到2030年要全面实现这“四个率先”。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在北京举办部长茶座

尼泊尔总理会见中科院院长白春礼

  当地时间4月7日下午,尼泊尔总理苏希尔·柯伊拉腊在加德满都会见到访的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一行,双方就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及加强科技教育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   柯伊拉腊表示,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目前尼泊尔政府正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有许多经验值得尼泊尔学习借鉴。作为友好邻国,

病毒尚且未散 沙漠蝗虫又要来了么?

  目前,肯尼亚发生了70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入侵,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而源自东非的蝗灾还向南亚进一步蔓延,4000亿只沙漠蝗在印度肆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月11日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蝗灾对中国是否会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首获维加大奖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日前公布,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教授姚檀栋。  姚檀栋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

喜马拉雅地区夏尔巴人群的起源和迁徙历史

  1953年,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和登山爱好者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ellary)首次登顶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从此,夏尔巴人成为闻名世界的登珠峰能手。在尼泊尔,他们通常以给登山爱好者当背夫或向导为生。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的昆布地

科技精英领跑世界:中国科学家屡获国际科技奖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科技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科学家屡屡斩获各类国际科技奖项。  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受中医药典籍启发,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为全球抗击疟疾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中国科学

肥皂和洗衣粉“可以帮助应对禽流感”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科学家报告说,商品肥皂和清洁剂可以杀死导致禽类大面积死亡并可能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   他们发表在3月28日《病毒学杂志》上的这些发现表明,仅仅是清洗禽类大棚的地板和设备、交通工具和工人的衣服就可以在控制该病毒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来自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家禽研究所和

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如何改变喜马拉雅地区树木生长速率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具有复杂的生物地理历史、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独特的山地环境梯度。喜马拉雅地区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快速增温过程,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喜马拉雅地区独特的环境梯度(温度、降水),为研究气候变化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高海拔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场地。研究喜马

基因让你征服高原 旱獭和古人类研究揭示遗传进化秘密

  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是“雪的故乡”,这里也是一种小小“雪猪”的家园。  这种名为喜马拉雅旱獭的动物可以在海拔5000米的地区生存,是许多野生动物,如牦牛、藏羚羊和藏獒的“小”邻居。  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稀缺的氧气、寒冷的气候和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使得安第斯山脉生命罕至。那么古人类是如何适应这种高地生

中科院交出“十二五”答卷

   评出25项重大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院“十二五”期间25项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表示,“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牢记使命,恪守定位,践行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凝聚共识,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道地药材产地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道地药材产地溯源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具有实验前处理过程简单,干扰少、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势,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阐述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溯源道地药材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同位素指标,同时总结相关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旨在维护我国中药材市场秩序、保证药材质量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科学新闻》:国际合作诠释大国实力

   国际科技合作早已不是个新鲜事儿。  30年来,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突飞猛进。  然而,在林林总总的科技合作内容中,却总不如一个“民生”来的更为触动人心。  成都山地所,扛起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中“民生”这杆大旗。  堰塞湖处置、

我国需学习日本协同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又将迎来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建立20周年,也是日本第五个环境基本计划发布之年。在此背景下,由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日环境高级别圆桌对话会近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对话论坛设置了“协同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乡村振兴战

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

  10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地区及尼泊尔、瑞士等近400个单位的16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齐聚成都,围绕“中国地理学:面向未来 走向世

第四届“第三极环境”专家研讨会在印度召开

开幕式与会代表合影 冰岛总统和嘉宾为开幕式点灯 TPE联合主席在主席台   2013年4月1至3日,第四届“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资深专家研讨会在印度北阿坎德邦首府德拉敦召开,由瓦迪亚喜马拉雅地质研究所(Wadia Institute of Himalayan Geology)承办

全文: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文化根脉和精神源泉(二)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政

科学家通过树轮氧同位素研究重建印度夏季风历史

  印度夏季风是全球重要的季风系统,研究其过去年代至百年尺度的变化规律,对辨识现代气候变化的自然背景、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季风系统演化课题组副研究员许晨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员佐野雅规等开展合作研究,在受到印度夏季风影响明

中国山地科学:承载防灾减灾科学使命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七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无情地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那是血泪之地,民生之痛,家国之难。七年间,汶川地震遗址的满目疮痍,时刻都在提醒世人:山地灾害与风险必须得到有效防御。  七年来,我们也看到,科学家的潜心研究,让崎岖的山地涌动着希望;一个个科研成果的涌现,让坑洼的山

OJI:吸烟引起牙周炎的科学机制

  吸烟不仅影响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的“吸烟有害健康”,很多研究都表明,吸烟与严重的牙周炎有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机制来解释吸烟为何会导致牙周疾病。  近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Kathmandu University)Charu Shrestha等人评估了吸烟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影

《“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正式发布

  2019年5月12日,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承办,来自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减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