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大学谢灿NatureMaterials发表革命性新成果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说,在果蝇的细胞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生物指南针:一个棒状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对准地球的弱磁场。 这一生物指南针的组成蛋白质以相关形式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中,它可以解释一个长期存在的谜题:鸟类和昆虫等动物是如何感知磁力的。它还可能成为利用磁场来控制细胞的一个宝贵的工具。由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谢灿(Xie Can)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他们的研究论文发布在11月16日的《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Peter Hore说:“这是一篇非同寻常的论文。”但谢灿的研究小组没有证实,这一复合物在活体细胞中起生物指南针作用,也没有解释它感知磁力的机制。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家David Keays则说:“它要么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要么完全错误。我强烈怀疑是后者。” 从鲸鱼到蝴蝶、白蚁到鸽子,许多的生物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航或定向自己所在的空间。但人们对于这一磁感应能力......阅读全文

曹雪涛:倡导青年学者独创原始学说和革命技术

  青年时期是科学家最具创新力的黄金时段。回顾世界重大科技创新历程,许许多多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颠覆性革命性重大理论突破与科技发明,是一流科学家在青年时期做出的;翻阅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历史,青年时期的原创性工作也正是他们成长为大师级科学家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学科和领域而言,能否聚集一批具有原创力的青年科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暴利的SCI产业 缘何让无数科研人员为之打工?

制图:Dom McKenzie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很难找到像学术出版一样匪夷所思的行业:无数科研人员为之免费供稿、审稿,却还要花钱看论文;来自政府资助的科研经费没有让科研人员成为高收入群体,却给出版商带来胜过苹果、谷歌的收益率;订阅费用压得预算喘不过气,高校却不敢不买;同类期刊多如牛毛看似竞争激烈,收

优秀科学家,除了SCI,还有啥硬核的方式?

  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近日发文,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该文显然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破除论文“SCI至上”,然后应该立什么呢?有人认为中文论文要吃香了,其实这种认识就偏差太大了。我敢肯定,两部委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在寻找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价指标,顺应时代的变化和

光明日报:科学家岂能“明星化”

对话 王鸿生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以澄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手段日趋多样、内容明显商业化与娱乐化的今天,“科学家明星化”成为新的社会现象。为了获取名利、好处,有的科学家通过媒体对自己的科

曹雪涛: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决定要素,是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基础和强大推动力源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充分激活并发挥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创新潜力和创造潜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有一条基本规律令人瞩目:崛起中的大国、强国总会逐步凝聚科技力量,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在一定历史时期成为科学

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基础研究对现实世界贡献巨大

  在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让-皮埃尔·布吉尼翁看来,基础研究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前沿领域的科学家一定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他的责任就是要确保那些最能代表未来的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未来其实已经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它没有平均分布在我们周围。”2013年底,当67岁的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布吉尼翁

关于申报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2020年项目的通知

通 知关于申报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2020年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要求,在国际学科领域的前沿热点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重大科技领域,为青年科学家搭建学术平台,助力青年科技后备人

这些年,我们“追”过的科学家

         近日,由莫腾·泰杜姆执导的电影《模仿游戏》正式在院线与广大中国影迷见面,受到了广泛好评。科学家艾伦·图灵的故事再度受到大众关注。  该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林群:当前公众科学热情不高该怪科学家

林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国科研项目投入虽然很大,但却唯独少了科普经费。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科普教育还要依赖大科学家。当年华罗庚做讲座,全国有百万人在听,我做讲座就只有几十个人,这就是差距。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nbs

《Nature》对2万研究者的调查 原来发paper的终极法宝是它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发过C刊的博士和后宫没有子嗣的嫔妃的地位是一样的。  如果你认为仅仅是这样,那就是太小看博士了!  或许每个博士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朗读三遍“今天论文写完了吗”、“今年能毕业了吗”。  之前Nature的博士调查结果基本都是围绕博士的学业本身来谈的,大体都是在表示

巡山报告 | 造假、剽窃和荣誉:何谓科学研究

  1  先说几句题外话吧。  你可能还记得,2019年12月份,中国学术界出过一个大新闻——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指控学术论文造假。短时间内,他实验室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图片拼接、一图多用等问题。这个话题,我在巡山报告里也有所涉及。  引用一段:  “我仔细阅读

诺贝尔化学奖全收录(1901-2018)

  当地时间10月3日,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在“酶的定向进化(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方面的研究,另一半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科学家Geo

生命秘方:科学家试图实验室培育人类精子和卵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试图在实验室里培育卵子和精子,未来能替代正常的人类生殖方式吗?我们暂时称他为“B.D”先生,因为他的妻子在她的不孕不育博客“射空枪”中是这样描述的。几年前,36岁的B.D先生知道自己患有精子缺乏症(azoospermatic),这意味着他的身体根本不会产生精子。  在

袁志彬: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由于在科普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前段时间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Carl Sagan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Planetary Science

科技部征集亚非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岗位

各有关单位:  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伙伴计划”是科技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工作,围绕促进人文交流,增进我与各国科技届相互了解,巩固科技创新合作基础,我部在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启动实施了“亚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以下简称“来华工作计划”)。“来华工作计划

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我的研究领域之一是科学社会学。这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大概有70年的历史。成为科学家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也是这一学科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热门问题。  科学家也是人,但不是普通人  虽然科学家的贡献很大,但毕竟也是人,有人所有的特质:要吃、要穿、要承受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多科学家有自己的家

生命秘方:科学家试图实验室培育人类精子和卵子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试图在实验室里培育卵子和精子,未来能替代正常的人类生殖方式吗?   我们暂时称他为“B.D”先生,因为他的妻子在她的不孕不育博客“射空枪”中是这样描述的。几年前,36岁的B.D先生知道自己患有精子缺乏症(azoospermatic),这意味着

科学家流动重心正在以每年70公里的速度向东方国家迁移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科学家流动的重心正在以每年70公里的速度向东方国家迁移;同时,科学知识生产的重心正在以每年130公里的速度向东方国家迁移。从『人才流失/回流』到『人才环流』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流动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科学家流动已经从过去的『Brain Drain』或『Brain G

专家支招如何缩短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

   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皮尤研究中心1月2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两者之间的距离确实有些远。  以分歧最大的转基因食品为例,调查结果表明,88%的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可安全食用,但持这种看法的美国民众只占37%。而98%的受访科学家认为问题在于公众并不了解他们在说

美英科学家预言未来十大科学突破

能够“自我疗伤”的建筑材料:英国牛津大学的亨利·史纳斯博士是这方面的研究先驱。 能理解手势语言的手机:你朝他挥挥手,它就能理解你的意思。 解开大脑密码,修补大脑损伤:图为科学家已经破解视网膜发向大脑的信息代码,能用人造“译码器”向大脑发送图像信息。 用3D生物打印机打印DNA:未来的3D打印机

加拿大政府还科学家言论自由

   去年11月,Kristi Miller-Saunders意外接到其上司的拜访通知。作为加拿大渔业及海洋部(DFO)的一名分子遗传学家,Miller-Saunders有理由担忧这种来自上级的关注。在过去4年的许多场合,政府官员都禁止她与媒体和公众谈论自己有关大马哈鱼基因组的研究。甚至有一位“看守

艾伯茨:小实验室哺育青年科学家创新

  2010年10月8~14日,在《科学新闻》邀请下,美国Science杂志总编辑、美国科学院前院长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先后访问了北京、武汉和上海,进行了多场报告并参加了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转基因传播与对话研讨会。   尽管已经72岁高龄,但是艾伯茨

美最新调查显示科学家与公众间存在鸿沟

  公众赞美科学,科学家挑剔公众和媒体   7月9日,美国佩尤公众与媒体研究中心和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双方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气候变化、进化论、研究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上,美国公众的观点和科学家的观点有相当大的差异。美国公众尊重并赞美科学;但科学家认为公众缺乏科学

深圳发布诺奖实验室组建管理办法,建设最高资助1亿元

  据最新一期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8年第51期),12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开发布《深圳市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组建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早在年初的1月9日,该《管理办法》已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印发给深圳市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管理办法

佟贺丰 武夷山:科学家的独立人格

 ■佟贺丰 武夷山   人格(personality)最初来自于拉丁语persona,它的原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了这个术语,用以形象地表明,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

职业科学家:角色演变与困惑

  不久前,一位青年学子,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抉择后,选择放弃科学这一在人们看来“很崇高”的职业。由此出发,很多人对职业科学家的角色进行反思与探讨,甚至发出“他错了,还是我错了”的痛苦质问。   在科学史学家、中科院科学史所副所长王扬宗看来:“科学演变成一种职业不过是100多年来的事,当代的职业

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启动

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授牌仪式现场。  【强国密码】  日前,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科学家工作室将由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担任首席科学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对其从事的战略性、原创性研究予以特殊支持。  1.聚焦前沿突出高端  遴选标准  合理

国际调查显示科学家工作环境安全状况堪忧

一项国际调查投射出实验室研究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态度。   调查问卷中的一些问题。   近期,第一个关于科研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态度及其实际情况的国际调查显示,科学家对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状况有错误的认识。   在约2400名参与调查的科学家中,有86%的人表示相信实验室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