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8年肝癌市场分析:免疫单抗与抗血管药物的风云际会

酒肉穿肠过,肝癌身上留。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85.4万,中国占据了50%以上,达46.6万。他们中仅有10%的人能活过5年,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每年肝癌死亡人数高达42.2万例。 研究发现肝癌发病主要有两个原因:饮食习惯和病毒细菌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重要因素,主要是乙肝病毒(HBV),其次是丙肝病毒。在丙肝能够治愈的现在,治疗手段有限的乙肝便显得相形见绌。而中国最主要的就是乙肝感染,丙肝比例相对较少。 饮食因素中第一就是酒,过多的酒精摄入积年累月之下,会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而转为肝癌。在酒桌文化盛行的中国,肝癌成为了中年男性心中难以名状的痛,仅次于肺癌和胃癌。 肝癌的发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肝损伤的加重,肝炎演变成肝硬化最后导致了肝癌,中间发病过程很多情况是可逆的。 肝癌药物治疗 在肝癌治疗中,由于肝代谢排毒功能障碍的影响,毒副作用也更为明显,整体化疗效果并不理想,官方指南推荐用奥沙利铂的FO......阅读全文

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诊断——挑战与希望同在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原发性肝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HBV、HCV)的慢性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嗜酒等,其中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肿瘤的恶性特征外,肝癌由于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往往已失去治疗机会,也是

当肿瘤遇上乙肝……

  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  恶性肿瘤的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是针对已知的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和适宜的干预措施,达到阻断或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的目的[1]。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两种主要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别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

复旦大学陈兴栋团队发现195个国家和地区的肝癌发病模式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资料表明,2018年全球肝癌新发人数超过84万,因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78万。其中,约一半的肝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毫无疑问,肝癌给全球和我国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截至目前,多种因素已被证实是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

微生物所发现病毒mRNA可能直接参与乙肝向肝癌的转化

  乙肝慢性感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我国肝癌患者绝大多数感染慢性乙肝,目前乙肝引发肝癌的机制普遍认为是慢性炎症、病毒X蛋白等因素。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李长菲、王彦中等人研究发现,乙肝病毒mRNA也可能参与慢性乙肝感染向肝癌的转化,大量表达冗余的病毒mRNA与肝细胞中的小RNA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解读近年来肝炎研究领域重要成果!

  2019年7月28日是第九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肝炎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PLoS Biol:中国科学家设计出能抑制甲型肝炎病毒的新药物  doi:10.1371

Cell重磅!揭秘肝癌多维蛋白组学最新成果

  2019年10月3日,国际顶尖期刊《cell》(SCI影响因子 36.216)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中科院药物所周虎研究员团队、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高大明研究员团队、美国“登月计划”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基因混合治疗肝癌动物试验获成功

  台湾大学医院利用4种基因混合治疗肝癌,在土拨鼠身上试验成功。该研究论文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此结果如同土拨鼠走出冬眠的地洞,象征着基因治疗人类肝癌的春天已不远。  据“中央社”报道,台大医院肝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慧琳指出,若以两军对抗比拟治疗基因与癌细胞,研究团队是

中国工程院庄辉:中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全球第一

  2019年7月28日是第九个世界肝炎日,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6日在北京召开了“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在会上表示,虽然中国在肝炎防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肝炎流行形势依然严峻,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仍为全球最多。

微生物所发现潜在的抗肝癌新靶点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严重威胁国人健康,我国肝癌患者绝大多数感染慢性乙肝。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目前治疗手段和药物极其有限。乙肝病毒引发肝癌的分子信号通路错综复杂,亟需发现关键节点蛋白作为新的潜在靶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X蛋白活化肝细胞中NF-κB通路上调热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在中国!肝癌到底怎么治?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  这是2016年中国财经评论一篇文章的标题,时至今日肝癌的情况并没有改善,我们国家依旧是全球肝癌患者最多的国家。  资料显示,全世界50%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世卫组织预计,如不采取紧急行动提高治疗的可及性,2015至2030年间中国将有约100

研究揭示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和个性化诊治新策略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85%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系统性调控,基因突变会对HBV相关肝癌的表型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亟待深入探究。同时,新药研

蛋白基因组学研究揭示肝癌发生和发展机制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85%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系统性调控,基因突变会对HBV相关肝癌的表型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亟待深入探究。同时,新药研

蛋白基因组学揭示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和个性化诊治新策略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85%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系统性调控,基因突变会对HBV相关肝癌的表型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亟待深入探究。同时,新药研

NEJM:找到“遗传密码” 预防肝癌复发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指导、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肝癌研究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10月15日发布已发现人体微小遗传密码miR-26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癌发生中起较为关键的作用,找到了肝癌患者中该遗传密码表达水平低的人最有可能采用干扰素预防肝癌复发的可能机制,从

第二军医大学Hepatology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鉴别了,在早发和晚发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和整合模式。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65)。  第二军医大学的孙树汉(Shuhan Su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孙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研究,近年来

南开大学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通过CREB介导YAP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细胞生长。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的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南开大

南开大学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通过CREB介导YAP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细胞生长。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的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南开大

美国肝癌的死亡率在不断增长

  据美国癌症学会最新统计消息披露,现今在美国,肝癌的死亡率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两倍,并且增长速度比其他任何一个癌症都快。  该发现已发表于6月7日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  自2009年至2013年,肝癌的每年平均发病率是十万分之7.7,死亡率是十万分之6

寻找乙肝病毒受体:一场跑了五年的“马拉松”

  名词解释   NTCP: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又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的英文缩写。   HBV:乙型肝炎病毒。   HDV:丁型肝炎病毒,即乙肝卫星病毒。   受体:HBV及其卫星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肝脏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进入到宿主细胞内

常见突变有助于早期肝癌检测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包括非洲西部以及撒哈拉地区,感染黄曲霉(一种常见真菌)导致80%的肝癌发生。而这种真菌常见于玉米、花生以及其它常见的作物中。  如今,来自MIT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通过对肝脏细胞DNA测序检测这些细胞是否感染黄曲霉菌的方法。检测到如果有特定的突变出现,那么将很有可能面临较大

乙肝病毒基因组嵌入人类基因与癌变相关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广岛大学近日宣布,他们的联合研究小组对肝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乙肝病毒嵌入人类基因组的机制和病毒致癌的部分机制。  全世界约3.5亿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88万人因乙肝病毒死亡。乙肝病毒感染治疗手段有限,主要使用干扰素和核酸模拟制剂,不但需要长期服药

李孟森新成果可预警/示踪肝癌发生和转移

  北京大学博士李孟森研究员发现在肝癌细胞膜上存在2种不同亲和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AFPR),利用受体在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特性,用乙型肝炎病毒转染正常肝细胞,证明AFPR表达是预警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并通过荧光标记,示踪肝癌细胞的转移,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的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

癌细胞会“传染”吗?

  中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巨大,仅2015年就新增430万人,死亡280万人。  但在此前学界共识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有底线:只和患者同归于尽,不会传染给周边健康人。  不过,《自然》杂志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出让人担忧的新证据:在一种双壳贝类的海洋贝类中存在可传播的癌症,而且这种

一种新的肝癌检测方法

肝癌是一种非常难诊断的癌症,这种癌症也是导致亚洲和非洲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中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Ghent大学VIB的研究人员与北京和上海的研究中心合作开放出一种能够在初期阶段检测肝癌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只需要很少的血样就能进行。这种新的检测化验方法能够精确检测

中国科大揭示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

  1月1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田志刚课题组的研究论文“Breakdown of adaptive immunotolerance ind

Nature子刊揭示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

   慢性乙肝(chronic 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慢性HBV感染的研究一直缺乏合适的小鼠模型。肝脏是一个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肝脏中的免疫细胞主要呈现出免疫耐受状态。临床上的HBV携带者,以及HBV转基因小鼠中,肝脏中CD8+ T细胞由于高表达抑制性受体而处于免疫抑制状

揭示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如何在肝细胞中建立感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可扩展的细胞培养系统,它允许对宿主细胞如何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又称乙肝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又称丁肝病毒)感染进行了详细调查。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6月17日在线发表在Hepat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aly

国产肝癌创新药多纳非尼有望为患者带来希望

  原发性肝癌为高发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我国是著名的肝癌大国,约占全世界肝癌的一半。肝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病毒性肝炎感染,尤其是乙肝和丙肝,可能是导致国内肝癌发病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2007

研究人员发现代谢调节剂 PPAR-γ在肝癌中的作用

  肝癌(liver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全球 50% 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原因在于:极少的个体会接受乙型肝炎检测,导致三分之二的乙型肝炎个体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感染 HBV(HBV 感染是肝癌的

Cell重磅:中国科学家揭示肝癌3种分型和发病机制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包括两种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别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HCC占我国肝癌总数的83.9% ~ 92.3%。慢性乙肝病毒(hepa